昨天去領導的辦公室,門是關著的,我敲了幾下就進去了,結果被領導教育了下。原來敲門是有技巧的。
敲一下,間隔一會再敲一下表示陌生人。
敲兩下,表示的是相對熟悉的人。表示「你好,我可以進來嘛?」
敲三下相對更熟悉了,表示「有人嗎?」
敲四下及以上,那就表示沒有禮貌了。
其實我想說,領導為什麼不開著門呢?我就直接進去了,也省去了敲門的煩惱。
後來才發現,作為領導,如何對待自己的辦公室大門,反應的是領導的個性與管理態度。
開門領導與關門領導
幾乎每一個領導都有自己的獨立辦公室,回想下,不同的領導對於辦公室的門是否打開有著不一樣的理解。
開門領導
很多領導為了能夠隨時通過打開的門來觀測員工的上班情況,選擇了打開辦公室門。
我之前的有份工作,部門領導的門正對著我們後背,領導又喜歡開著門,弄得我們整個部門都緊張兮兮的,還不能回頭看,只能認真工作。
也有領導出於管理的角度,曾經有位領導說:「我之所以開著門辦公,就是想說,我的工作是公開公正的」。正如這位領導所說,無論是談什麼工作,都一直是開著門狀態。
關門領導
喜歡關門的領導,更是顯示了一種特權,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立辦公室,把門關上,進來必須經過我的同意,這其實就是一種特權與地位的體現。當然不排除為了安全起見,比如一些討論機密要事的可能性。
這樣的領導其實更多是為了保持一種距離感,比較是領導了,關起門來區別於一般員工。讓員工猜測領導又在謀劃什麼?尤其是當領導找了個員工進入自己辦公室的時候又關起來門來。「是不是又打探什麼消息?」「是不是要給誰加薪了?」
不同門狀態代表了不同的個性
任何微小的細節都能反映一個人的個性。從領導對於門的狀態同樣可以判斷領導的個性特點。
關門狀態
關門的領導一般都是特權意識比較重,但是相對比較保守的領導。我就遇到過一個領導,特別喜歡關著門,有些時候在接打私人電話,有些時候在睡覺。害的我每次進去敲門都膽戰心驚的。
對於這樣的領導,一定要注意上下級關係,不能沒大沒小,更不能輕視領導權威,否則會受到領導的小鞋報復。
開門狀態
開門領導一般是性格開朗型的,以年輕領導為多,他們更願意敞開辦公室,歡迎員工的到訪:提意見、交流談心等等。這樣的領導一般比較務實。
我遇到過一個喜歡開門的領導,性格開朗隨和,員工也喜歡與其交流,有什麼問題或者想法也願意去其辦公室交流。
開門領導更容易獲得員工支持
不同的領導有不同的作風,同樣也有喜歡開門喜歡關門的。小編個人觀點,作為領導,辦公室門開著比較好。
開門代表正大光明
門開著就代表心裡沒鬼,領導做事會比較公正公平,禁止員工走後門。通常來說,這樣更容易獲得員工的支持。
門開著同樣給人一種親戚感,給員工一種暗示,我是開朗務實的人,你們有什麼需求或者建議,不用怕直接來找我。
門開著的領導自我都比較嚴格,開著門言行舉止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上行下效。
關門總會懷疑陰暗
「沒事關什麼門?」在家裡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
關著門總會讓人懷疑到底在幹什麼?為什麼關著門?是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事情準備發生?
關著門都會讓人產生神秘感、陰暗感!
門其實沒有固定常態
一般時候敞開優於關起來
批評員工的時候,敞開比關起來效果要好,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談論正常工作,尤其是升職加薪的時候,「敞開天窗」模式更能顯得公平。
女下屬單獨匯報工作的時候尤其要敞開,以免產生流言蜚語。
特殊事件的關閉
一些緊急情況、安全情況、保密臨時會議等等,這個時候當然要關起門來討論,不能讓下屬知道。
總結
領導辦公室的門其實就是一個指向標。不同的狀態代表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決定了不同的為人處世風格。
優秀的領導會明白什麼情況開門,什麼情況關門:正常情況下開著門做個正派的領導,休息時間,保密時間關著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