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兔銷售】這年頭,誰也別把誰當傻子.

2021-02-15 廣州市先美裝飾材料有限公司

富士康的郭臺銘再給員工發獎金的時候,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名三實五」。如果公開的方案上寫的是30個獎項,那實際要頒發的是50個。如果許諾給員工的獎金是300,那發的時候,一定要發500。

 

如果企業是一輛馬車的話,那麼老闆是車夫,員工是馬。車夫負責把控方向和鞭策馬兒向前走。 除了跑得又快又穩,很多車夫還有一個心願——又想馬兒跑,還想馬兒不吃草。

每當需要向前衝的時候,車夫就會告訴馬兒:「你們快點跑吧,前方是大片肥美的草原,到了地方,你們就可以吃上最好的草,躺在地上休息啦……」

最後,馬說:「累死我了,你自己跑吧。」

除了吃草,某些老闆最喜歡談論的還有「蛋糕」。

「公司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們都是一起做蛋糕的人。只有蛋糕越做越大,我們每個人才能分到更多啊……」

國外有個機構針對創業公司員工離職的原因,做了一個調查,半數以上的人離開都是因為上司信口開河的畫大餅。

一直以來,創業公司留不住人,很多人都認為是福利不健全,加班嚴重,公司前景不好等原因,萬萬沒想到是「畫大餅」獲得了頭籌。很多企業老闆以為畫餅能充飢,沒想到最後人去樓空。

 

老闆畫大餅的招數,無非就那幾招,他們的信條是「只要大餅畫得好,沒有員工幹不了。」可惜,這個年頭,傻子早就不夠用了。而且,傻子餓了也是要找飯吃,這碗飯誰給都一樣。

 

「拿下這個項目,以後給你期權」、「公司上市後,年薪百萬不是問題。」種種豪言壯語將員工哄得雞血萬丈,最後一看工資條,一盆涼水潑下來。一個累死也跑不到的終點,還有一個少到悽涼的路費。兩相衡量,員工選擇跑路再正常不過了。

 

「你是我的左膀右臂」、「沒有你就沒有公司的今天」等激情對碰常掛嘴邊,把對員工的激勵僅僅停留在口頭表揚或表彰、記功等精神激勵上,嘴炮MAX,物質MIN化。

「我準備把你培養成部門經理」、「三年內把你培養成公司骨幹」是這種類型的常用話術。結果還沒有兌現,老闆便對員工心生厭倦,開始尋覓更優秀的人才了,這叫「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老闆也照樣「喜新厭舊」。更有老闆,怕自己的核心員工發展,怕員工壯大後出去「另立山頭」,來爭搶自己的飯碗。

 

「年底公費帶家屬旅行」、「等公司做大了我給你配臺車」、「等你通過試用期,給你繳納養老保險」都屬於這種類型。聽起來誘惑滿滿,然後雷聲大、雨點小。說好的年底旅行,最後變成了公司周邊一日遊,說好的配車連個車輪子都沒看到;說好的養老保險更變成了他嘴裡的「保險都是騙人的把戲」。

 

這類老闆是「空手道」高手,翻臉比翻書還快。今天承「諾」,明天許「願」,後天「有這回事嗎?我怎麼不記得?」

 

關於畫餅,技巧真的重要,高手都是這樣畫的:

 

更多精彩— —

敬請關注中國先美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

相關焦點

  • 做超市,要麼是「瘋子」,要麼是「傻子」,要麼是「孫子」……
    但是說實話,現在的成功人士,誰不「瘋」?誰不「傻」?誰不裝「孫子」?我們只需回過頭來想一想,做「瘋子」、「傻子」、「孫子」並沒有什麼不好的,恰恰相反,超市行業就需要這種「許三多」精神,為了更美好的明天,一邊當著「孫子」,一邊微笑著繼續前進。所以說,要想做好超市生意,一定要具備瘋子的精神、傻子的韌勁、孫子的覺悟。
  • 在公司,誰管誰,誰被誰管,大家說清楚!千萬別當爛好人!
    我們中國的家族企業不就是這樣子嗎?很容易發現。來,看看吧:這個都是家族,左邊那個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就是辜振甫的侄子,當然他已經去世了,辜振甫也去世了;站在他後面的是接班人,他兒子辜仲立。別跟我說到了華盛頓,到了紐約,就不一樣了,一樣的,就是福建人!那個想法,就是福建想法,就是到哪裡去都是這樣,文化是這樣子,那個文化基因就這樣子傳遞下去,都一樣!我告訴你:日本人,到了福建,也是跟日本人一樣的。這種文化很奇怪,到哪裡去,都是繼續的傳承下去。
  • 這年頭,你以為我賣一匹布能賺你多少錢?誰幹誰知道!
    我就是個賣(布)的表面風光,幾百上千萬的投入內心彷徨,幾十上百塊的利潤表面看上去一單賣幾千上萬元其實,賺著方便麵的差價利潤特別低,算下來就賺個人工錢你以為賣(布)能賺你多少錢誰賣誰知道啊生氣時候嘴甜點他(她)跟你講某某客戶嫌貴跑去買便宜貨你就跟他(她)說你已經盡力挽救了如果你正準備買(布)請支持一下賣良心(布)的兄弟姐妹們別跟他
  • 手機門店銷售大忌:千萬別拿顧客當傻子!
    在日常銷售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顧客為什麼買你的手機?難道是僅僅因為你的便宜?好看?還是服務好?
  • 這10大銷售反面策略,誰用誰丟單!
    無論是否喜歡,那一刻,你在客戶心中的位置是"一個人正在向我銷售東西",你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戰鬥來贏得信任。在這樣的環境下,你做的最錯的事情是通過虛情假意的行為來套詞。比如一句輕鬆的問候,"你今天感覺如何?"作為陌生電話的開場白,這會讓人們想作嘔。解決之道:保持個性和專業,不要過了。除非你確實建立了友誼,一般這需要幾周時間。
  • 別把老闆和上司當傻子,他裝傻不等於真傻!(精闢)
    2、別把老闆和上司當傻子,他裝傻不等於真傻,不追究不代表他不記得,只是他給你機會去磨練,你的這些小伎倆他早就比你耍的專業幾百倍了,不然他也不敢坐上這個位置。4、對工作,一諾千金,言出必行,每次放空炮,還有誰會相信你能做好,憑什麼讓公司給你最好的資源。
  • 向領導匯報工作,要果斷迴避這五個問題,誰提誰倒黴
    在向領導匯報工作的時候,一定要迴避下面這五類問題,誰提這些問題,誰觸碰這些問題,最後不管是責任還是結果,都會賴到你的頭上,到時候會出現一種讓你吃不了兜著走的不良後果
  • 企業績效考核流於形式誰之過
    如果通過案例本身來看,怎麼不讓績效考核流於形式,很多人會認為這是績效考核的指標和標準設置不合理,要對其做調整;在現有很多企業的績效考核中,個人認為只是治標不治本,只是解決「術」的問題,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要解決績效考核的結果平衡的問題,從方式方法層面上去看,其實很簡單,每個職能部門都納入銷售業績考核。
  • 高管 | 董明珠:在公司,誰說這4句話,我立馬辭退他!
    她說,如果在公司,她只要聽見員工抱怨這四句話,她立馬辭退,毫不留情。我們來看看董小姐的四條軍規!◆ ◆ ◆ ◆01 . 這件事不歸我管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說這件事由別人負責,你不應該找我,你愛找誰找誰,反正不是我的事。
  • 這,就是現實
    飯桌上的稱兄道弟,只是遊戲, 輝煌時的錦上添花,只是巴結, 想看清誰是真心,誰是假意,非得落魄一次,才能知道,誰的手把你拉起,誰的臉帶著冷冰。這個年頭,你不得不承認,討人歡心的,永遠是甜言蜜語;沒人喜歡的,永遠是忠告毒言。
  • 做人要懂得,別在這三件事上太「執著」
    所以說,做人有時候就不能太執著,尤其是在這三件事上,一定懂得「適可而止」,否則,就成了「拿著雞毛當令箭」了。此話怎講?且聽我慢慢道來。首先,別利用手中權力欺負下屬。在一家企業裡面,除了高高在上的老闆以外,下面那些部長、經理、主管,乃至組長、基層員工,都是在為老闆打工。說得高雅點,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說得俗氣點,就是為了討口飯吃。
  • 我們是誰?創行!
    最近鹿鹿的朋友圈被公眾號 SocialMarketing 的一篇廣告圈自黑推送刷屏了-(原文連結:我們是誰?
  • 《黑色皮革手冊》| 誰又比誰黑
    而我在這本書中也看到,沒人會在意一個無名無權又無父母的人的生死,如果有,那一定是追債的。元子(主人公)的父母相繼離世,徒留一身巨債給元子,可一個連正式員工都不算的銀行櫃檯小職員如何還得起。於是白天元子就在銀行「老實」工作著,晚上是夜總會的坐檯陪酒員,不過她是來實習的,並且準備在繁華之地的銀座也開設一家夜總會。是的,就這樣一位負債纍纍的派遣小職員,是如何做到呢?一切的一切都是問題。
  • 誰的答案打動我錄取誰
    這是一家大型公司的面試現場,公司通過這次招聘,想要招聘一名可以獨當一面的銷售經理,用來負責分公司的銷售工作。
  • 銷售技巧:8條銷售法則,很短,很精闢
    一位銷售高手說得好:如果這個人願意給你提供一些競爭對手的信息,通常意味著他願意你贏下這個單子。3、做業績千萬不要小看每個月的最後幾天,這好比是3000米長跑,當你跑完2700米時,最後的300米猶為重要,最後幾天是最容易創造奇蹟的時刻。
  • 誰不是背後挨著刀子,臉上寫著孫子
    很多人這輩子其實遇到不了幾個壞人,但是基本所有人都會有一個時期,身邊存在著在背後都能捅你刀子的人,小到對你的工作,生活,成績,能力乃至穿著評頭論足,大到蠢蠢欲動地打小報告,捕風捉影,想讓你人生走上下坡路,總之摔得越慘他越滿意。
  • 【成長栽培】誰是老闆?
    你或許聽說過這樣的表達「誰是老闆?」這個問題的目的本來是為了讓我們弄清是誰在真正掌管局勢。你是自己的王,還是讓耶穌成為你的王?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因為沒有對於聖經權柄的正確理解,沒有對聖經權柄的順服,你會經受撒旦的欺騙而混亂。 回憶一下《創世記》第 1章,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從混沌中帶出秩序。祂說:「要有光!」
  • 那誰,超哥喊你8.16不加班!
    加班汪們大家好:8月16日8月16日8月16日(重事三)別告訴我你不知道
  • 這 四 個字讓傻子 和瘋 子都能成 功!
    世界上最容易成功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傻子,一種是瘋子,傻子是會去信的人,而瘋子是會去行動的人。1、有人問農夫:「種了麥子了嗎?」農夫:「沒,我擔心天不下雨。」那人又問:「那你種棉花沒?」這就是經濟學中的懶馬效應。【悟到】讓人覺得你可有可無,你被踢開的日子就不遠了。  3、一禪師見一蠍子掉到水裡,決心救它。誰知一碰,蠍子蟄了他手指。禪師無懼,再次出手,豈知又被蠍子狠狠蟄了一次。旁有一人說:它老蜇人,何必救它?禪師答:蜇人是蠍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豈能因為它的天性,而放棄了我的天性。
  • 當你輸掉客戶時,至少要知道「真兇」是誰
    如果我們把觀眾和客戶類比,華為現在的銷售和營銷,已經做到了這樣的一個程度,我們每一個華為的員工就好像一個樂手,可能是前排的、後排的,還有負責指揮的,跟客戶已經形成了互動。並不是說我們在客戶面前表演,而是客戶跟我們共同完成了一場精彩的演出,這是全球營銷在新時代應該具備的一個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