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輸掉客戶時,至少要知道「真兇」是誰

2021-02-24 企業思想家

對待大小客戶,你可以投入不同的資源,但是絕對不能說哪個客戶更重要,哪個客戶不重要。


說起成功,每個人、每個企業的成功都可能不一樣,但是失敗都一樣,那就是輸掉了客戶。

那麼,我們輸掉客戶的真兇是什麼?

1.  細節

我住過一個酒店,地理位置非常好,香格裡拉就在它的背後,只收費398元,附近的酒店都要一千多。我很好奇它為什麼這麼便宜,於是去親身體驗了一把。入住的時候感受就很不好,去往房間的路上有未擦乾的水漬;退房的時候,客人排隊沒有管理,其他客人要插隊,只能「望洋興嘆」;早餐時收盤子的服務人員,不跟你打招呼,看到有盤子就直接從你面前收走它。可能就是這些細節,導致了398和一千多塊的差距。


再舉個酒店的例子。我們在酒店裡走路的時候,會經常跟酒店的服務人員迎面相走,請問各位,你認為服務人員此時的正確動作應該是什麼?不是繞過顧客,也不是刻意的退讓,正確的走法是立刻站住,向客戶致敬、微笑,這個時候顧客會自動選擇道路,因為你已經站住了,不會擋住他的道路,道路很寬。


營銷很多就是體現在這些細節上。


營銷有一個關鍵的理論,服務一個好的老客戶,他會給你帶來潛在的250個新客戶,當你傷了一個客戶的心,他也會代替你繼續傷另外250個人的心。 

2.戰略的傳達

為什麼客戶戰略傳達不到客戶那邊?是因為你沒有規定好在客戶界面傳達戰略的準確動作。


很多公司,包括我接觸的一些公司,他們起步時所擁有的資源遠遠比華為起步的資源要豐厚。華為起步的時候什麼也沒有,所以必須要到把所有壓力毫無保留的傳給每一個員工,每一個團隊。


很多公司明明有很多人脈資源,但是落實到客戶溝通上,每天每件事居然都是讓不同的人負責對接,這把客戶當成了什麼?當人力資源總監嗎?客戶難道還要給你們寫一個崗位職責說明書嗎?這樣的公司明明有背書、有資源,卻沒有很好的培訓和傳承,沒有做到以客戶為中心,因此生意做不大。


在華為還沒有CRM管理的時代,我們仍然可以對客戶資料進行統一的管理,比如電話。一旦獲得客戶的電話後,不管哪個部門的人去服務客戶,都不允許再重複去問客戶的電話。因為客戶的時間是很寶貴的,你不珍惜客戶的時間,就是不珍惜客戶。


再看「出海」,華為的海外擴展積攢下很多教訓,華為不是第一天就成就起來的。只要看華為的教訓,再看華為是怎麼修改過來的,我們就可以做到卓越。


華為「出海」的時候,問題是非常多的,最早採取的是1+1方式。但因為地盤越來越大,決策跟不上需求的速度,我們的客戶界面一度也非常混亂。客戶嫌我們前線的「班長」不夠分量,知識水平、理論水平、決策力都不夠,嫌我們的服務態度不夠好,服務水平不夠,還有不同分工的人員在各方面的口徑都不一致。等等。後來華為就建了「鐵三角」。


2011年時我在新加坡做華為業務,我自己做的一個關鍵客戶,我在位的時候,他只是一個小小的總監,不負責關鍵的大項目,我和我的團隊都忽略了他,華為也忽略了他,我們沒有很好的以客戶為中心進行協同。但因為他過去負責的項目,華為交付失敗了,因此那個項目丟給了中興,我們在這個運營商上也丟了4G,直到今天也沒有拿回來。我想說的是,一旦你失去了客戶的信任,想再挽回來就難於上青天。


這些事情出現後,我們地區部的總裁就召集全公司上上下下進行反思,反思我們到底出錯出在哪兒了,怎麼沒有做到以客戶為中心。一條線一條線的理,一個細節一個細節的摳。


所有的公司,所有的人,其實都不是天生卓越,都是在失敗中成長起來的。所以順帶說一下:中國企業學華為,不要只學他怎麼成功,更需要去學它的慘痛教訓,以及它怎麼修正錯誤的。 

3. 「二八法則」 

很多老闆都認為80%的利潤來自於20%的客戶,20%的客戶貢獻了大部分利潤,所以這些老闆都選擇了把自己的時間用在20%的客戶上,使得小客戶得到的支持非常有限。

「二八法則」看似非常合理,但是我想說,根據我在華為的實踐,那是錯的。華為就是從小客戶成長起來的,「出海」的第一站就是去香港,非常小的客戶,但是非常有標杆效應,俄羅斯的第一筆訂單只有38美元。


對待大小客戶,你可以投入不同的資源,但是絕對不能說哪個客戶更重要,哪個客戶不重要。華為在客戶關係管理方面比其他公司多管理兩層,一層是著名的普遍客戶關係,還有是組織客戶關係,組織客戶關係就是所有人到客戶那兒,口徑都一致,就這麼簡單。

華為早期是一流的銷售和四流的研發,或者三流的產品,也不妨礙華為挖得第一桶金,如果把營銷和銷售過程做到一流,做到精益生產,就可以挖到第一桶金,給漫長的研發贏得時間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維也納的新春音樂會,這個音樂會把觀眾也當成了整個演出必要的元素,跟觀眾形成了一個互動。如果我們把觀眾和客戶類比,華為現在的銷售和營銷,已經做到了這樣的一個程度,我們每一個華為的員工就好像一個樂手,可能是前排的、後排的,還有負責指揮的,跟客戶已經形成了互動。並不是說我們在客戶面前表演,而是客戶跟我們共同完成了一場精彩的演出,這是全球營銷在新時代應該具備的一個場景。

 1.從選擇敢於踩鹽鹼地的營銷幹部開始


2012年全球海外的客戶,根本就沒有聽說過華為,在新加坡根本不知道華為的拼音怎麼發音,出國問一下就知道,在這個時候我擔任了新加坡的消費者BG的負責人,我明白要想讓新加坡人知道華為是誰,怎麼買華為手機,最簡單就是零售店要有華為的手機賣,我走街串巷,到每個零售店去認識這些老闆。


怎麼選擇營銷幹部?公司發展我們要經常變化,華為進入了消費BG,但是做消費者BG的人是一幫只做過To B的人,都不具備相關能力,所以我們要選擇敢於踩鹽鹼地的,在華為叫有創業精神的幹部。


時間是不等人的,我把To B團隊的20多人全部開掉,我要了一個產品經理,剩下的人都是重新招的,時間不等人。我們需要營銷幹部,怕得罪人的幹部不是好的營銷幹部。 

2.堅持向「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要業績增長 

怎麼樣實現業績增長?增長是個價值系統。不過我認為分解之後,系統並不複雜,無非就是三個過程——


第一個過程,創造價值的過程。想清楚為誰創造?就要理解市場,然後研發,然後是生產,這是創造價值。


第二個過程,價值輸送,想清楚為誰輸送,把上遊的供應鏈全都搞好。


第三個過程,價值實現,想清楚為誰實現?安裝開通、運行維護、客戶業務體驗等等,反哺產業鏈提高價值創造的能力。


每一個過程都要能夠增加土地肥力,每個過程都要能夠降低客戶成本,降低我們的成本。但是降低我們的成本目標是為了降低客戶的成本,提高效率,這才是實現增長的一個正確途徑。


所以,什麼是核心競爭力?歸根到底,就是企業以最低成本向客戶提供最高價值服務的能力。


以華為著名的「鐵三角」舉例說明。客戶的需求在30年的ICT領域發生了劇變。原來,客戶需求只停留在產品應用、技術支持及採購取向方面。但是這三個方面在30年當中發生了劇變:今天的客戶不是在選擇供應商、也不僅是考慮產品應用,當他採購時,他是在選擇發展和價值的合作夥伴,客戶會考量你的綜合實力和中長期價值,而不是僅僅看這一單給了我什麼東西。至於技術支持,今天的客戶比我們還懂技術!供應商的技術力量在客戶內部已經精簡了。


在這種變化下,如果再不把客戶拉進音樂會現場,共同完成這場交響樂音樂會的體驗,那一定會失敗!所以,前方的銷售要贏,就必須達到這樣的能力,即必須具備對客戶創造更大價值的組織能力。這是「鐵三角」背後的邏輯。


2019年任正總提到,對華為「鐵三角」的建設還要持續,彈頭做強的同時,要把航空母艦做大,人才模型也定了。 

3.讓溝通有品質,提升客戶體驗


一切營銷活動其實都是客戶溝通,但是客戶溝通是要控制質量的,是可以流程化的,是可以精細化生產的。


華為是怎麼提升客戶溝通的體驗?雖然華為用了銷售的「五板斧」,而且全都有流程,但最核心的是把客戶拉到音樂會現場來,跟我們共同演奏,共同尋找未來的發展價值是什麼。

當然,「質量」是華為銷售的自尊心。大家只知道產品要有質量,生產環節要有質量,要穿工服進產線,但是客戶溝通,所有營銷也要高質量。質量是我們的自尊心,溝通服務也是。2015年任正非提出「五個一」的要求,都已經做到了,搞了很多年的流程,CRM進入到CRM+的時代,IPD又進入到IPD+的時代,追求每一個動作都要提高質量,只有我們提高了質量,才能給客戶以更高質量來交付我們的服務。 

瑞典豪華的VASA號,第一次航海就沉沒了。任正非講過,「豪華的流程和管理是不對的,管理的目標就是多產和增加土地肥力」,這是我們營銷前方要達到的目的。凡是那些繁複的裝飾都應該通通去掉,才能給客戶更低的成本。我們不能有坐車的人,坐車的人越少越好,拉車的人越多越好。 

營銷和銷售並不是那麼神秘,我致力於研究營銷和銷售,我認為營銷、銷售就是精益生產、品質工藝,加上一點藝術的一個過程。所以很多企業的差距現在還在於精益生產和品質工藝,他們的營銷動作一塌糊塗,根本不專業,所以他們才無法取勝。


華為早期是一流的銷售和四流的研發,或者三流的產品,也不妨礙華為挖得第一桶金,如果把營銷和銷售過程做到一流,做到精益生產,就可以挖到第一桶金,給漫長的研發贏得時間。研發的儲備是漫長的,我們必須要有耐心。

使用須知:

文章已獲得轉載授權,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在確保利益最大化的戰爭中,我們都輸掉了自己.可是,誰在乎?
    在事關個體未來職業生涯走向的重大變故來臨之前,每個人都要做出自己的選擇。因為不同的選擇,結果會不同。而真正能夠主導自己的選擇的,永遠只是極少數人。是的,這些都不重要,因為我們要面對的,只是這個真實、殘酷而冰冷的現實。我們不無遺憾地看到,確保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超越了一切也引領一切。到頭來我們能夠做的,只是或快樂或痛苦的接受,而接受,則是我們的宿命。
  • 這年頭,你以為我賣一匹布能賺你多少錢?誰幹誰知道!
    (布)能賺你多少錢誰賣誰知道啊賣你一單絲(布)下單前幫你端茶倒水說破嘴鞍前馬後累斷腿砍價淚流滿面、汗流浹背都是水送貨服務不僅要到位、還要求全免費請給賣(布)的兄弟留一點利潤空間吧前些年(布)廠少的時候賣(布)雖然利潤不大至少還有量的支撐現在,行業門檻低中小企業越來越多,市場競爭壓力大不僅沒單量,還沒利潤自近兩年開始
  • 執行KPIs時的3個陷阱,你肯定不知道
    如果你已經使用過或你知道有人試圖要用卻不能產生好的工作績效,那麼,我猜測你或你的朋友已經進入了3個陷阱中的一個或多個。所以,一個企業的領導應決定KPIs是你真得需要的時間並採取行動,然而,他不是在執行自己的KPIs過程中收集需要的信息和資料去回答企業中的業務問題,他僅是關注競爭者業務或與企業內外部管理人員進行熱火朝天地討論其他人正在測量什麼。毫無疑問,測量其他人正測量的是無效率的,而且分心。除非你知道你的競爭者具體戰略是什麼,或者你是他們中的一員參與了討論。
  • 拜訪客戶時"如何寒喧"的案例分享
    我是個新人,每次約到客戶拜訪都不知道要跟他說什麼,感覺直接銷售不是很好?你好,這裡面我們還是有個公式的,大概是這樣子:你是誰/做什麼的/你的產品能為他帶來什麼好處。當然前期的寒喧也很重要.很多朋友私信我有沒有什麼更好的案例來說明拜訪客戶時進行有效地寒喧和溝通,今天我就嘗試著說說一些經歷,具體能不能幫助到每個人,真的是見人見智,當然更希望能夠幫助到每位親愛的同學。
  • 【紫微鬥數能給你力量-至少你努力過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個有個格局叫石中隱玉格,巨在子位,須經一堆挫折,最後才能成功,而且成功後還不能太張揚,不然很容易又敗下去)。你遇到就是「剛好」命好的人,多數人在成名之前都是要經過不斷挫折,自身很努力最後才能獲得成功,像是鴻海郭臺銘早年就是海專畢業,開個小工廠,還差點倒掉。
  • 你郵件CC我幹嘛?至少...有這六個用處
    同事為什麼要cc你?嗯...目的大致分為以下6種:每一秒鐘,全世界有240萬封郵件被發送。郵件是職場最重要的溝通形式之一,每天我們都會收到與自己相關不相關的無數郵件,有的簡潔明了賞心悅目,也有的馬虎潦草讓人惱火...郵件使用的廣泛和頻繁不應該是犯常見錯誤的藉口。
  • 「打個呵欠,就知道誰在偷看你」
    簡單來說,要想完成一個任務,先在大腦裡制定流程做好。當你在現實生活中把計劃付諸行動時,大腦其實已經處理完了大部分的計劃;這種方式會讓你的計劃更容易完成。,並且接下來當他再說出該詞或者類似的詞時,你給予點頭或者其他方式的肯定,接下來你就會發現,對方在接下來的談話裡,會一再提到這個詞。
  • 你的能力要用在「將來進行時」
    為了到時實現目標,領導人必須有計劃地提高自己及其團隊的能力,提高到設定的目標所需要的水平之上。誰都可以根據自己現在的能力,判斷當前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但是,光這樣不足以向新事物發起挑戰。只有做出努力,使現時點不可能達成的目標,在將來某個時點一定實現,才能產生出驚人的成果。
  • 【人物專訪】帶團隊你必須要知道的技巧
    因為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數據越高的經紀人,成交量就越大,所以要嚴抓數據。二、每周三次會議。不開會或者開的少,經紀人的心會散,每周兩到三次會議剛剛好,聚集人心。會上總結一下數據、分享一下成交的心得,增強成交經紀人的榮譽感。 三、資源共享。
  • 邏輯推理智力題:究竟誰才是兇手?80秒內答對的人堪比柯南
    就拿柯南來說,他能夠通過觀察、分析和推理,在短時間內迅速找出案件的真兇,這無疑就是對邏輯推理能力的一個詮釋。不過,邏輯推理能力的應用可絕不僅僅局限於偵探、破案,它同時也體現在我們的數學學習上。此外,像公務員考試、智商測試等等,都會涉及到邏輯推理能力。然而,不得不說,破案過程確實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的邏輯推理能力。
  • 客戶突然辭職,你是不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在各位還在討論著最怕被客戶拒絕,怕對產品不感興趣,怕價錢高談不下來的時候,小編忍不住要跟你說一件更可怕的事,就是客戶再也不跟你玩耍了
  • 野妹經典火鍋施立勝:餐飲人要知道客戶的需求在哪兒
    透過現象看本質,品牌要如何摒棄套路,實實在在地為消費者的美好生活服務?品牌營銷的時代更替,面對Z世代消費者,你準備好了嗎?   對於這個話題,7月24日,在「2019中國購物中心+峰會」微論壇環節,野妹經典火鍋(需求面積:550-1000平方米)總經理施立勝帶來了精彩的觀點分享。他認為,生意好不好永遠取決於消費者,因此,餐飲人要知道客戶的需求在哪兒。
  • 就算說贏客戶,你也未必就能成交
    國際著名銷售課程行動銷售(Action Selling)認為:客戶的需求往往不止一個,我們要善於發現客戶的若干需求(至少要發現3個需求),並且對客戶的需求進行排序,客戶一定有最看重的方面,其次看重的方面……因此,我們不必對客戶提出的任何想法、異議都抱著「說贏客戶才能說服客戶」的心理,有經驗的銷售人員都會懂得「贏得勝利、容忍小節」的道理。
  • 給海外買家發樣品時,一定要這麼說,客戶絕對放心【周一英語】
    如果你發現哪一天沒有更新文章的話,請你記得看抖音的視頻,我相信你也會學到不錯的知識。上周我們問題是 Business Mogel 是什麼意思?答案是 :行業領導者。行業標杆。JX jewelry is one of jewelry business mogel in China.
  • 這是銷售流程6步驟和處理客戶異議6技巧,你至少看3遍!(乾貨)
    一、銷售流程下面這張銷售流程圖,我建議做銷售的朋友一定要保存起來,日常工作中,按著銷售流程的6個階段,層層推進: 二、處理客戶異議的6個技巧:(2)借力推手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客戶的異議轉變為說服客戶購買的理由,迅速地陳述帶給客戶的利益,以引起客戶的注意。一位工業設備銷售員對客戶的高價異議是如此作出反應的。「這正是我認為你要購買的理由」。客戶的注意力被拉了回來:「你的意思是...""你只要多付出10%的價格,就可以提高效率20%,這不正是你所需要的嗎?」
  • 送別來訪客戶要說這些話對你和客戶之間增進感情友誼為以後長期合作加分
    你說好明年到我那兒去訪問。B:Oh.yes. I should be there sometime next spring.A: I'll be expecting you then,到時候我盼望你的到來。
  • 【完美客服養成記】案例十:如何應對糾纏不清、反覆打電話的客戶?
    當在打電話已經沒有任何明確的、建設性的意義時,客戶一遍又一遍地打電話足以把任何客服逼得發瘋。
  • 如何讓領導、客戶對你的企劃提案欲罷不能
    PS:所謂的「痛點」就是你要成為客戶或老闆肚子裡的蛔蟲。企劃提案要「明確目標」企劃人在撰寫提案之前,一定要清楚的明確客戶或老闆的目的是什麼?想要解決什麼問題?最終的目標是什麼?在目標不清楚之前千萬不要下筆。如果還未徹底搞清楚最終的目標是什麼?
  • 導購技巧|讓服裝導購至少多開5單的8大話術要領,趕緊看!
    最先和客戶介紹的賣點將獲得最有效的效果,也將獲得深刻印象。因此,要把產品最顯著的賣點放在最前面說。所以再給顧客推薦產品的時候,不一定要推最貴的,但一定要推薦最適合的,這樣才會取得顧客的信任。不要一見到客戶就滔滔不絕地介紹,要先傾聽,了解客戶的想法,特別是要學會銷售提問,打開客戶的心扉,你才知道應該怎麼說。別上來就廢話一通,先問明白客戶想要什麼,有的放矢,節省你的口舌,也不會讓他人反感,說不定還能贏得善於思考的好印象。
  • 3招搞定貨比三家的客戶!
    回復並關注「13」免費領現代輕奢風實景案例大全砍價是客戶在購買過程中幾乎都要做的標準動作。面對砍價,設計師需要知道客戶的一些心理特點,同時掌握一些應對技巧。客戶經常會指出他眼裡的商品中的問題。面對客戶的挑剔,設計師要保持冷靜不慌亂,首先要正確認識這種情況:1、沒有完美的商品,有缺點是正常,但是有優點也是客觀的。2、客戶只能找到相對完美的商品。3、尋找客戶的買點,如果和客戶無關,缺點再多也無所謂。4、客戶挑剔是正常現象,說明客戶在意。①缺點轉為優點,至少轉為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