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老闆不喜歡你,大概率是一個新員工的誤解。如果我們公司有一個人跟我說,老闆我覺得你不喜歡我,我要辭職。我第一個問題一定是,你是誰呀?
這不是一個反問句,這是一個疑問句,我都沒有跟你過過事兒,我何談不喜歡你。
第二種情況我認識你,那我就有一個反問句,你來公司是幹啥來了?我們之間是僱傭關係,又不是戀愛關係。僱傭關係的基礎是互相需要,不是互相喜歡。你到底為什麼要在意我喜不喜歡你。
老闆明顯不喜歡你,不喜歡是一種主觀感受。那到底表現在哪裡,是不是只要你一感覺不舒服,就叫老闆不喜歡你。是不是只要老闆沒偏愛你,就叫老闆不喜歡你。
我們的主觀認知裡有兩個傾向,第一個是貪,就是什麼都想要好的。第二個叫做嗔,就是什麼壞的都想要遠離。貪和嗔會使得我們看待這個世界不客觀,就會導致痴。痴是什麼,是執念。所以,痴兒們,對不起,我要敲醒你們,職場它不是個偶像劇,職場沒有霸道總裁愛上你。
作為新員工你本來就對公司情況不了解,假設你路過我的辦公室,我正在跟我的合伙人吵架,你覺得完蛋了,公司高管鬧分離是吧?但其實我們每天都吵,早上吵完下午就和好了。你作為新員工沒有足夠的時間了解豐富的資訊。你也沒有足夠的邏輯讓你判斷事情的邏輯。
那麼老闆不喜歡你,會不會是你搜集了錯誤的信息,進行了錯誤的推理,得到的錯誤結論。
第二,我想和大家討論一下,為什麼我們這麼在意老闆是不是喜歡你。這是因為一個人在剛剛走入職場的時候,他沒有判斷依據,他不知道自己的發力點,他只能從自己能理解的事情上來找自己的自信和安全感。他能理解什麼,能理解關係,所以新人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同事是不是喜歡自己,老闆是不是在意自己身上。
但是老闆到底在意什麼?老闆在意的東西只有一個,叫做工作結果。而且你的同事都有自己的KPI,那麼,你那翻天覆地的情緒,會不會就只是你沒有觀眾的獨角戲。
作為職場新人到底該怎麼做,能讓自己有安全感,我給大家四條非常實在的建議:
理解公司文化,知道這家公司最在意什麼,不能容忍什麼。
正確理解老闆的指令,反覆確認你的工作任務,不要做無用功。
主動匯報工作進度,不要老闆問你一句,你答一句。
復盤工作結果,不要怕犯錯,但也不要白犯錯。
當你覺得老闆不喜歡你的時候,你可不可以換個思路問問自己,這幾條你做到了嗎?
我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只是一個月薪只有2500塊的普通員工,但我想明白了一件事情,就開始了我開掛的一生。就是我所有時間,都只想花在我自己身上。當我完成我的工作,有空的時候,是不是工資低你就應該少幹活呀,不是,我去問我所有的同事有沒有什麼要我幫忙的。因為我覺得那是對我自己最好的訓練機會。把時間花在自己的身上,才能形成高速的成長。像我這樣又負責任,又積極主動的人,怎麼會有領導不喜歡我。如果遇到領導不喜歡我,我就會通過跟他溝通交流,讓他發現自己的問題。
第三,當你發現老闆不喜歡你的時候,你是否真正的跟他做了交流,向上管理是我們職場的必備技能。我們經常談領導力,它是向下管理,協作力是平行管理。
那什麼叫向上管理,就是當領導忽然有情緒的時候,你能不能安撫住他的情緒,並且不讓他幹擾你。當領導提出過高的要求的時候,你能不能管理他的預期,讓他知道,有些事情我做不到。當領導指責你的工作結果不好的時候,你能不能跟他說清楚你過程中的努力,和接下來會做的調整。
老闆只要沒有關上交流的窗口,我們作為員工和下屬是不是永遠都該做那個主動積極交流的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如果你寄希望於老闆知曉一切,公司制度完美無瑕,那你真的沒有辦法找到合適的工作。
第四,我們來假設一種極端情況,如果你真的遇到了一個特別不喜歡你,但是又把你放在眼前折磨你的老闆,你該不該辭職?我覺得你不應該用老闆喜不喜歡你來判斷,應該用一套價值系統來判斷。
什麼是價值系統,它是一套完整的是非觀,它幫你有條不紊的做判斷,因為情緒是總會變化的,你用情緒變化來做判斷不靠譜。比方說,你來這公司你準備幹多久?你打算什麼時候辭職?在這兒你要帶走什麼?下一份工作你要做什麼?你把這些問題全部放進你的價值系統裡,就是找到你的目標,知道你的價值排序,什麼對你更重要,然後最後清楚地設置你的底線。你用這套系統幫助你做所有的判斷,當下你不會衝動,事後你不會後悔。因為那才是你心中真正想要的東西。當你知道在你心中什麼最重要的時候,你是不會在意外界這些評價的。我不是讓你們關掉雙耳不在意別人對你說了什麼,我們應該知道我們應該在意誰的說法。
所以當你清楚你來這裡的目的的時候,就算不給你錢你也願意來,其他的事情都變得不重要了,你有你心中的價值取向。這就是我推薦大家去建立的東西。
最後,我想跟大家說的是,如果你有穩定的價值系統,做什麼判斷都很容易。請把自己當成人生這部戲的主角,你的老闆只是你這一段戲的客串,跟他演好對手戲,是對你演技的負責。但是,不要讓一個路人甲去攪亂了你的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