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十三五」規劃的出臺為中國下一階段的發展做出了明確指導,區域創新發展、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目標讓「創新」一詞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話題。國家創新,企業更需要創新。而如何看待創新,怎樣創新,也成為每一個昌禾人共同思考的問題。對此,昌禾集團董事長發起「創新·蛻變」的學習浪潮,全體員工積極響應,並紛紛提出自己對於「創新·蛻變」的認識。以下便對眾多學習心得做了部分摘選,供所有同仁學習、交流。
蛻變是一種狀態,更是一種精神,一定要對「創新蛻變」有相當的認知才能指導行動。只有你的心動了,你的行動才能發揮價值。我們正在立志造夢的最佳年齡,此時不動,更待何時?
——昌禾集團董事長 閆生昌
一流的企業看文化,二流的企業看創新、三流的企業看利潤,實現中更多案例告訴我們,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勝出,一個沒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企業必將會被市場淘汰,一名員工亦是如此,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超越他人,才能夠不斷的提升自己,創新是一種能力和價值的體現。
——企管部 張興旺
創新人才除了專業知識及技能外,要具備什麼個性心理特徵呢?首先,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其次,要有激情,為實現目標不懈奮鬥;再次,要擔責任,控制失敗風險和勇於承擔失敗後果。
——昌禾裝飾設計部 李濤
企業不能活在當下,企業要活在未來。一個偉大的企業一定是一個社會型的企業,是團隊的企業,是大家的企業。所以昌禾才要從「家裝」走向「家居」,把「一生一次」的生意做成「一生一世」的陪伴。
——市場部 董鴻
創新是結合新事物思維意識的轉變而形成的思想產物。創新能降低成本、顛覆傳統、提升效率、增強競爭力。創新永遠追求的是速度和極致,如果一個行業或是一個職業做到了極致,就可以實現集團業績目標、實現部門業績目標、實現個人目標,夯實集團公司在行業的領導地位。
——東箭完整家居 官振勇
辭職後的種種變化讓我看清了很多人和事,2016年9月回歸昌禾,讓我非常感動,昌禾家人並沒有遺忘我,而是敞開臂膀接納了我。公司再次給我機遇委以重任,所以我也從心態、狀態、思想、行為上做好了準備,和我的團隊一起蛻變。
——築巢建材家居 馬海燕
第一個用鮮花比喻少女的人,是天才,第二個套用比喻的人是庸才,第三個是蠢才。如何成為創新型人才?我認為,要善於汲取自己與他人的工作經驗,隨時思考變革與創新,不斷改進並嘗試。尤其找出平常工作中規律性的東西,積累、梳理基礎數據,嘗試新辦法並將之完善、規範,傳承、推廣。
——尚品宅配定製家居 劉學元
從業14年,歷經教育、餐飲、服裝、家裝4個行業。如今落足於家裝行業近8個年頭,從產品導購到今天,每一次的成長,無一不是通過蛻變在進步。蛻變的過程是痛苦的,需要強有力的信念、信心、韌勁和夢想去支撐!
——寧夏構家 李慧
在時代的宏闊前行中,似乎從來沒有什麼是不變的恆常。挑戰重重的經濟新常態讓不少傳統企業陷入徹骨寒冬。所幸無論周遭如何變化,創新是昌禾不變的主旋律。過去的一年,我們展示了擔當,2017,我們要向市場宣告我們的態度。
——易上裝飾 楊靜
蛻變一定要言出必行,馬上蛻變。最後,我覺得蛻變貴在堅持,人養成壞習慣很容易,但改掉壞習慣很難。如果朝令夕改不能堅持到最後一定無法蛻變,就像蛹裡飛出的蝴蝶一樣,如果不堅持不懈的掙脫蛹的束縛,那他必定會困死在蛹裡,永遠也不會在花叢中自由的翩翩起舞。
——昌禾集團 周兆勝
誠信和創新是昌禾生存與發展的兩個車輪。誠信是昌禾生存的基礎,創新是昌禾發展的原動力,不斷的創新蛻變,我們才能充滿青春活力,堅持誠信和創新,昌禾才能永葆生機。
——昌禾集團銷售部 王願
以上內容僅為心得節選
長按二維碼 一鍵關注
閱讀原文,了解最新裝修活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