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測試人員的成長之路

2021-02-25 光榮之路

草根測試人員的成長之路

吳老

個人qq:845821166

第一章畢業和無業

一轉眼工作了13年,彈指一揮間已經從一個毛頭小夥子變成了一個中年大叔了,雖然現在已經大部分工作已經是從事項目管理行業了,但是我骨子裡面我還認識我是一個測試的技術人員,因為我從事這個測試行業已經10年有餘,但是很多在單位的人已經認為我是一個項目管理專家了,不過這不妨礙我分享一些我的成長之路,希望能夠對一下進入這個行業的新手有一些幫助,也算對這個行業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做一個簡述。

2000年,吳老(當時應該叫小吳)畢業於一個北京號稱四大染缸之一的知名高校,學了四年自動化,也沒覺得學明白什麼,雖然學習不太努力,但是好歹保全了學位,順利拿到了學位證。大四畢業之際,眾多同學都在為自己的未來規劃和忙碌,我還沉迷於籃球和網上閒聊的愛好中,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些什麼。從小到大,我的發展都是有順序的,家長自然都給孩子考慮好了。幼兒園之後一定是小學,然後是中學,然後是大學,然後是研究生。。。。無奈學習不好,也不努力,4年大學之後雖然懷念大學的悠閒自在的生活,但是明顯沒有練就考上研究生的本事,所以畢業之後,開始迷茫到底應該選個什麼行業呢?到底我的未來在哪裡呢?我想這個問題,面對擴招的中國教育來說,很多的莘莘學子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因為父母已經不能給我們安排了,我們要自己做一些選擇了。這個對於一個在象牙塔裡面的人來說,真的有些困難,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某日,保利集團物業公司的一個副總來我校進行演講物業行業的一些感想和發展,聽後也覺得熱血沸騰,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真的進入這個行業了也就是個物業人員而已,月薪拿個6、7k也許在那個行業也算相當高薪了。我現在一個朋友也從事物業行業,也就一個月5k多而已,然後呢?也不夠買車的,也不夠買房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籃球打著打著就到了畢業離校之際,所有的同學都有工作了,不管工作好壞,都有工作了,唯一一個沒有工作的,是我。。。。。。我也沒太在意,先把行李搬回家再說,工作慢慢找吧。我總想著大學畢業了,怎麼也是個人才吧,工作應該很好找才是,到時候我好好挑個好工作。「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坦然的我就無意中就成為了社會閒雜的無業人員。

在家閒了1個月,實在發慌,對於天天睡到自然醒的日子,醒來之後也不知道到底幹什麼的日誌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太過於無聊了。找工作吧,列印了很多簡歷像很多現在的學生一樣開始了自己的草根之旅。投了幾十份簡歷,一共收到了4、5個面試機會。現在也沒有全部記得,就記得幾個,有一個是華潤的什么子公司的,結果去了之後,他們公司都不知道誰約的我面試,自然是失望而回。然後,還去了央視,人家貌似看我還行,但是我也不知道到底該幹嘛,閒聊中我就說我只考慮做一些節目編輯什麼的,因為對電視臺實在沒什麼了解,結果也是沒什麼結果,因為回來之後琢磨出來這個部門是想找個設備維護之類的人。

總結:沒有思考和準備的話,就會像個眉頭蒼蠅一樣亂撞,機會就算有也會被你錯過!

第二章第一份工作

理想和現實差距還是很大的,本想找個1個星期工作,工作還不大把挑。。。。結果一個offer沒有,我開始沉思未來,有點無奈,也不知道應該幹點什麼。我想我當時的狀態對於沒有準備好進入社會的人來說應該都會有這樣的心態和時光。回想大學4年,到底學了點什麼能滿足社會的工作需求呢?可能只有計算機和英語吧,因為學校太過清閒,不學習的生活對於一個從小就被父母教育好好學習的人來說是非常不習慣的,所以一定要學點什麼才能彌補空寂寞的課餘生活。英語吧,將來肯定用的上,那個時候我上學時候平均一天除了上課、睡覺、吃飯、籃球生活職位就是學英語了,4、6級都過了,toefl也考了個分數。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後來一個軟體本地化公司看到我的簡歷,看重了我的6級證書,想讓我加入他們公司從事本地化翻譯工作,我面試後也沒有什麼可猶豫的加盟之。至於為什麼沒有猶豫主要是因為自己連個面試機會後來都很少有了。。。。。。。。

正式成為了一個翻譯,準確的說是個計算機方面的翻譯,開始的時候做的肯定也不順手,但是這個東西就跟說漢語一樣是個熟能生巧的崗位,3個月下來就非常熟練了。基本上每天也不用太懂腦子,看著英文中文就行雲流水般的敲出來了。然後開始了日復一日的類似打字員的生活,我那個時候又開始思考,難道要當一輩子打字員麼?人生怎麼也要有點高標準吧!至少當時我還覺得我是個有志青年,人生應不這樣!

總結:有的時候無心插柳柳成蔭,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雖然你可能並不是專門為這個機會來進行準備的。我認為有的時候所謂的準備就是恰好你掌握某種技能或者具備了某些經驗。「努力是一定有收穫的」是我相信的一個格言,雖然你不知道你會在什麼時候收穫。

第三章第一次接觸編程

2000年是網際網路當時進入中國發展的高峰期,網易、搜狐、新浪都進入了一個當時的巔峰時代,很多同學陰差陽錯的都進入了網站工作。當時毛也不懂的我,看到人家去網站了,也產生了一個想法就是我也能去吧。現在回想起來未來要去網站,可能主要是當時網站的工資高,我做翻譯工作一個月才2300,人家進去了就3000,而且還是在非常高檔的嘉裡中心辦公,心理充滿羨慕之情。然後我也給各種網站發去了我的簡歷,但是當時說白了,除了在大學學過c語言的前7章之外,基本沒有什麼計算基礎了。但是也不知道哪個不開眼的網站把我給約去面試了,還讓我做個任務,用asp做個小網站看看。我肯定當時啥都不會呀,然後領了任務就回去了,然後就在想到底怎麼辦,就求助了一起我哥。我哥說這事兒好辦,有同學在ibm,我給你找人教教。結果ibm那哥們也不懂asp,但是給我找了他一個同學專做asp的,後來知道那個人月薪能有5k,而且也就工作了2年而已,這讓我異常羨慕,因為人家工作一個月頂你幹2個月多的,你說是不是該讓你羨慕一下?(年輕時候也沒啥目標,就是看掙多少錢,否則和其他同學也沒有啥可比性,通過錢可以衡量你是混的好還是不好,僅此而已,這個有些狹隘)請人家吃了1頓中午大餐,人家給我講了2個小時,然後推薦了本書,我就開始了我的草根程式設計師之路。

先把那哥們講的知識在我家的486電腦上運行起來,當時還涉及到了資料庫access,沒有任何開發經驗的我,居然也不知道為啥就都給搞定了。白天要上班,只能每天晚上回來學習和編程,當時上班單程要1個半小時,到家已經7點半,吃過飯後也8點多了,然後學習

到12點多,堅持了一個星期,那叫一個困呀。。。。。。。。不過,「努力是有回報的!」,一個星期後順利搞定小網站任務,發給了那個不開眼選中我的網站開發經理,但是最後不知道為何沒有錄取我,也許當時這個機會把握住了,我發展到現在也是個高級系統架構師了,現在回想起來每一次人生的一個偶然機會都可能對你的人生發展起到一些決定性作用。

第四章成功轉崗:我的第一個測試項目

後來又發了不少簡歷,依舊沒有任何面試機會,無奈呀。。。。。。。痛苦。。。。。。。。不想當打字員了。機會又來了,有個搞本地化測試的人辭職,公司決定從翻譯打字員中挑選2個人做本地化測試,畢竟都需要英語作為基礎的,所以公司這個選擇也算明智。從事翻譯打字工作的人都和我一樣覺得很無聊的,所以大家都積極報名,大概有10個人左右,但是只要兩個人,錄取率在20%。錄取誰呢?沒啥說的,公司雖然是個私人公司,但是也採用了公開、公正、公平的方式開始選拔,做題!「努力是有回報的!」(這句話我會在後面至少說個10遍、8遍的)。一看考題,我差點樂了,靠我編程和一些資料庫知識,這個不就是我剛搞定的那個小網站涉及的內容麼?三下五除二搞定!而且還是第一名成績當選,這事兒著實讓我美了有一段時間。

然後,這才真正開始了我的測試生涯之旅。從來不知道什麼是測試工作的我開始了我的第一個項目,8國語言翻譯引擎的兼容性測試,需要測試漢語和英語的2個引擎的翻譯互轉功能和系統兼容性測試。如何開始呢?這個問題出現在了我的腦海中。公司有個大姐做這個的本地化測試多年,我心想我問問大姐吧,讓大姐幫我指指路。然後我壯著膽子去找大姐,問道「大姐,我想問問您怎麼測試的」。大姐說了一句,我過了13年後我還能夠非常非常清晰一字不差的複述出來的話,此話非常直接、言簡意賅,說的時候大姐也毫無表情,是什麼話呢?就是下面幾個字:「就那麼測!」這話的力量一下子穿透了我的內心,嗖得寺內(日語)!我了解了她的意思,她的隱身含義就是說「小樣,想問我,沒門!」,這句話讓我充分的意識到「萬事不求人,靠自己才是硬道理」這個箴言的含義。然後我就冷靜的坐在了椅子上開始思考人生。

到底什麼是測試呢?測試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我該怎麼入手呢?一連串問題迅速的浮現在了我的腦海中,迷茫、無助、空洞、茫然各種讓人迷失的詞語都可以用於描述我當時的心態。「上帝給你關上了一扇門,一定會給你打開一扇窗」(我年會小品中的臺詞),上帝顯靈了(順便說一下我至今也不信基督教)!我在椅子上思索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想法就是「你應該從用戶使用的角度出發,模擬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然後驗證是否滿足了用戶的使用需求」(這句話自動誕生之日起,一直在我的腦海中伴隨我經過了我所有的測試項目,此話是吳老在2000年12月原創,如有雷同純屬你抄襲我!)。然後我就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到底如何來使用這個軟體呢?

首先,肯定是要安裝這個系統到電腦上,那麼就先聊聊安裝。安裝在哪種作業系統就是個問題,當時有的作業系統就是win98,winme和win2000三種作業系統,所以都安裝一遍吧。是安裝在英文系統還是中文的呢?我當時想既然老外給中國人來測試,肯定是測試過英文系統的了,那我就在中文系統上安裝吧。安裝的過程中,是有界面的,有一些選擇項,那麼用戶會選擇哪些項呢?這個肯定是無法猜出來的,因為都有可能,那麼我認為從測試的角度就應該所有的勾選項都遍歷測試一遍。(還好可選的安裝項並不多)。安裝之後肯定要看安裝時候選擇的安裝項是否安裝上了,需要驗證是否正確被安裝了,使用一下這些安裝項的功能來確認是否有問題。

既然有安裝了,那麼一定是有卸載的。卸載的時候就簡單了,就是直接卸載之,看看是

否能夠成功卸載掉軟體,看看註冊表和安裝目錄是否剩下什麼垃圾信息和文件,如果沒有問題就說明ok了。然後,還要考慮的時候重新安裝一遍是否會正常,不會出現重新安裝後無法使用的情況。

當然軟體測試的主要工作部分是軟體功能部分,我又在思考用戶是如何使用的呢?既然是8國語言翻譯引擎肯定是翻譯來使用的,中文譯成英文,英文譯成中文,其他語言應該也測試一遍的,無奈只懂這兩種語言,其他語言就隨便用用看吧,出來點東西就好,沒有什麼亂碼即可。後面就逐一遍歷所有的功能進行所有我能想到的測試,見到輸入框就要考慮中文長句、中文短句、中文標點、中文特殊符號、英文長句、英文短句、英文的標點符號,然後看看翻譯之後的英文和中文是否有明顯的錯誤,例如:亂碼、格式不對、顯示字符不全等內容。

此軟體測試的內容還是很多(13年前的項目也就想起來這麼多了。。。。。),反正搞了小1、2個月,提交了不少bug,也算沒白忙活。Bug是直接提交給老外的系統的,老外也會給一些回復,然後又測試了幾個版本就順利交活了。

總結:萬事開頭難,想辦法進入了這個行業,後面的日子就好多了。如果有人幫你那是你的幸運,沒有人幫你,唯一能依靠的也只有你自己。相信自己和自己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人都是被逼出來了!這也是所謂的機會吧。

第五章我的理想和又一次失業

也算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一個項目,小有成就感,心說老子沒人帶也能幹活,天才也(年少輕狂可能就是描述我當時心態的最合適詞語)。。。。日子日復一日,有些平淡,又缺乏了思考,覺得找到個工作不易,先幹著吧。每天都會和一些同事在下午3、4點鐘下樓遛彎休息個10分鐘、20分鐘的(在我的大部分職業生涯中還都有這樣的習慣),我發現這段時間是個黃金的交際和溝通時間,每個工作日的固定時間下樓,固定的人群,馬上形成了自己的第一個職業小圈子,大家無話不聊,很快打成了一片,感情也迅速加深了很多,至今10多年過去了,還和這些老同事有聯繫。(大家看看是否也可以採用這樣的策略,想辦法迅速形成自己的小圈子。有的人在公司也有煙友,也能混熟很多人。還有公司的中午吃飯的飯糰都是很好的交際方式和迅速擴展人際圈的方式)

有一個下午一次閒聊,偶一個死黨漲工資了,他幹滿了一年,公司給他加薪,這事兒我們一聽都很讓人羨慕。那哥們是個程式設計師,水平好不好我也不好說,但是當時看著還是很牛x的樣子。我們都好奇的問之,兄弟到底漲了多少工資,心想讓他請個飯什麼的。那哥們笑了笑說「漲了足足有100塊」!我心說「擦,100快。。。。1年100塊,10年就是1000塊,我現在的工資是2300,10年之後就是3300,和我同一年畢業的同學差距400塊。難道我努力工作就是為了在10年後,還和我同學的10年前工資還差400塊麼?」我的人生不應該如此吧(年少輕狂的心態有的時候也不錯,是種讓人不斷進取的心態),我應該做點什麼。

先辭職了再說,反正在這個公司無論如何在做下去也是沒有前途的,我就立刻要辭職。領導希望我在做2個月再走,我也沒說啥,那就幹幾天再走。一到日子,準時出現在老闆面前,說我要走了,老闆也沒說啥,直接讓我去財務部結算了剩下的工資,又一次失業了,不過這次沒有什麼沮喪的。

我的當時的理想是什麼呢?現在也不好說是不是理想吧,反正就是不想在這個沒有發展的公司了,至少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吧,新的目標出現了「出國」。當時的出國熱潮可謂是很流行,新東方的各種出國英語考試的班我也都上過,但是也沒好好學,現在失業了,總是要找點事情做吧,先把英語學好再說,看看能不能打入到美帝國主義去。安心在家進行gre英

語的學習。閉關在家,每天學習12-14個小時,第一個星期沒下樓,每天就是單詞和做題。大概當時的詞彙量有2w+,看啥文檔都平趟。GRE的邏輯題很有意思,各種邏輯的訓練,什麼倒推、正推、排列組合都對我的思維能力進行了系統的高強度的訓練,經過這段時間的gre邏輯題的洗禮,感覺自己想什麼事情都可以從多維度、多方法、正常的推理去思考事情了,這對我以後的測試生涯也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經過了閉關的一段努力,終於要去考試了,我記得考試那天是2008年申奧成功的那一天,借著申奧的喜氣,GRE成績我個人覺得還不錯2190(2400麻煩),出國也基本夠用了。「努力是一定有回報的」,考試這個事情又一次驗證了這一點。這段準備考試的時間,雖然沒有什麼收入,但是讓我的心理得到了很好的鍛鍊,沒有什麼雜念,就是為了考試,目標明確,不斷努力,向著一個目標努力前進,這個考試的成功讓我非常有成就感,按照我當時的考試成績,比清華、北大、專業外語院校的人考試考得都好(又開始輕狂了。。。0),良好的樹立了自己的信心,當時認為原來自己只要努力,一樣可以這麼出色,至少在某項考試面前,咱們還讓人看不出是個四大染缸出來的學生。

英文是一種技能也是一種工具,作為新一代的人才,如果你不具備英文能力,那麼你就失去了一些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知識的資本和進入外企的資本。當然你還可以靠有道詞典(丁磊你要給我來點廣告費!)來完成一些英文的翻譯工作,但是畢竟有的時候不如你自己翻譯的好,語言這個東西太複雜,需要結合很多語境。

時隔多年,現在有一個同事也非常想出國,也在背一些出國考試的單詞,我還至今能想起來某些生僻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可見當時我的基礎工作做得還是不錯的。後來,這個考試也具備了讓我看所有英文文檔的時候有一種很自信的感覺,不管你說什麼我都能看懂。現在學習所有的先進技術和工具我也都是依靠英文文檔來學習。

英文的學習很簡單,就是專注、堅持、不斷學習和練習,希望廣大英文不好的同學能夠克服英文這個高山,如果你翻閱了這個高山,你獲得的不僅是英文這個技能,而是你能夠戰勝困難的決心,增加了自己的自信!

當然,最後出國還是沒有出去,幾個原因:1 我想讀計算機專業屬於跨專業,難度大2 當時大學成績不好,也就將將達到了gpa3.0 3 大學確實不太行。。。。至今沒有出過國,也許算一個小小的遺憾吧。

總結:「努力就會有回報」,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學習的事情一定是有產出比的,相信自己,專注、努力和成功都是在一起的!

第六章重裝上陣

考試終於完了,又要去上班了,感覺一下子又失去了專注的目標,又開始了漫漫徵途路。幸運的是當時在學校的死黨他們單位招聘測試工程師(他進他們單位就是畢業生3700元,終於趕上了人家的起跑線!),直接把我簡歷推薦了過去。沒多久就接到了面試的通知。說是面試,倒不如說是個考試,面試的負責人就是我後來的領導,也沒有面談什麼,直接來了一個ip撥號器和電話的一個設備,讓我找bug。

話說這個東西我肯定是沒有接觸過的,也肯定是沒有測試過的,如何測試呢?又想起來我的測試原則「你應該從用戶使用的角度出發,模擬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然後驗證是否滿足了用戶的使用需求」。半個小時的時間,找了20多個bug,感覺也差不多了,專業的工程師也就這個水平吧(又開始輕狂了。。。)。然後告訴負責人,面試題完成交了bug列表,走人了。第二天就約到他們hr的複試電話,談妥了工資和待遇,再次上崗,正式成為了一名名正言順的正牌軟體測試工程師,開始的新的旅程。

這個企業是個國企,主要是接對外貿易相關的系統建設,我們測試組一共4個組員,基本上都是新手,也就幹過1、2年的居多,相對我來說也都算老手了。大家也都在摸索中,測試也都是手工測試為主,而且非常有特色的是,測試任何軟體都沒有任何文檔,開發也沒有文檔,需求也沒有文檔,全都是口頭溝通或者看著界面自己看著來。只要保證界面有的功能能夠操作成功基本就算做操作通過了。這個基本上可以算做最典型的CMMI的第一級別的最典型標準了吧。

測試的軟體有客戶端,是一個人力資源軟體系統,當時是使用vb開發的,當時web時代還沒有全面到來。我又繼續使用我的測試原則來進行測試,能發現很多的bug。當時使用的bug系統是我的領導自己用vb語言開發出來的,也是個客戶端軟體,可以記錄bug,轉變bug狀態,統計每日的bug和項目的bug不同狀態的報表,功能還是挺強大。讓我感觸到,想搞什麼事情只要懂開發,一切皆有可能。這個軟體也就一個開發人員負責,一個開發和一個測試,就組成了這個作坊式的開發流程。每天增加新功能和每天修復bug,而我就負責測試,日復一日,一轉呀就過了半年時間。

半年後開始測試web的一些貿易系統,基本上測試ie 5和5.5就行了,但是好像還沒有ie 6,不想現在這麼流行依舊使用ie 6。當時的作業系統基本是win2000 為主,現在已經基本消失了。測試本身沒啥難度,做時間長了,你就會發現功能測試就那點事兒,有需求就按照需求來進行測試,沒有需求就按照別人告訴你這個軟體能夠實現的功能來測試,如果別人也不告訴你,你就看著界面自己任意發揮吧。關於看著來的測試模式可能就是最原始的探索式軟體軟測試方法的前身吧,使用你的經驗和理解不斷了解系統能夠有什麼功能,不斷的組合和使用,測試效果還不錯,每天提的bug夠開發改的,我就覺得自己完活了,然後留一部分工作在第二天繼續複測。當時也沒有什麼自動化測試工具,就是純手工測試,雖然也感覺很無聊,但是好處在於這個比我之前幹的翻譯工作無聊的指數要低一些,所以也沒什麼怨言也沒有什麼理想,繼續日復一日的幹著黑盒測試工作。

第七章挑戰

日子過得有些平淡,一天天的不經意間就在機械的手工測試中度過了,質量要求也不是很高,甚至有些需求連開發人員都不是很清楚,自己琢磨著寫了。公司只有程式設計師和測試,有一個產品經理(也是臨時轉行過來的),需求有些東西確實不是很明確。所以,測試都沒有一個正確的基準,所以也無法評測測試的質量是好還是不好?我也只能發揮自己的想像,充分站在用戶的角度來看看這個軟體是否能夠工作正常。

但是作為一個it企業,總是要有些挑戰的。有一天,我們的web系統給全國的廠家使用老是遇到了莫名的死機,這是個很奇怪的事情。此軟體我印象中是某個著名軟體公司的中間件,不知道是程序寫的問題,還是組件的問題,反正不定期的網站就死掉了。雖然重啟一下機器就好了,但是也不能老中斷業務呀。領導很著急,很想知道這個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事情,他們懷疑是不是因為並發量太大情況造成的,因為網站一次用戶提交的數據很多,當時的網絡情況遠沒有現在的條件好,所以也有可能是這個原因。

但是如何驗證是因為並發造成的這個原因呢?領導下午緊急讓我們下樓到一個大的會議室去研究一下原因,我們4個測試人員立馬下樓進了會議室,看到裡面有個7、8臺電腦。

然後領導到說你們都先進入網站系統填好用戶要提交到伺服器的數據,一人負責兩臺機器,準備好之後我說1、2、3,你們同時點提交,看看系統是否會有問題?我們面面相覷,又找不到什麼特別好的方法,只能照做,然後同時提交了,我們的系統很歡快的運行著,沒有任何影響,重試了幾次之後也沒有重現死機的問題。

這個故事雖然聽起來有些可笑,但是它就是當年發生的歷史,真實的發生在了一個it的企業裡面,也算是測試發展史上一個腳印吧。

挑戰在哪裡呢?後來我的直接領導告訴我,以後想有個什麼webload的工具可以並發一些請求。可是如何找到這個程序呢?這是個難題。那個時候我經常看到很多開發人員的電腦老是顯示一個google的網站。這個很讓我奇怪,為什麼這麼多人都看這個網站呢?就一個logo和一個輸入框,能做什麼呢?每次都是路過,也沒細看人家做了什麼操作,反正就是看到人家在用。後來,我還是問了一下跟我關係不錯的小林,他和我說那個網站叫做古狗,可以搜索一些網站信息,那個時候才知道原來這個就是搜尋引擎呀。(當時估計李彥宏還在矽谷打工呢)。通過這個搜尋引擎我找到了xxxload的壓力測試軟體試用版。

擦,一看這個軟體全都是英文的。這事兒可終於讓我的英語有了用武之地,直接遍歷了一遍此軟體的所有幫助信息,研究明白了這個軟體的用法。不得不承認老外做東西就是牛逼,幫助都寫得跟教程似的,所以我才能很順利了理解了這個軟體的用法。現在我研究一個新的國外開發的工具,還依舊學習他們的幫助文件,這個習慣能夠讓我至少領先那些不懂英文的人很長時間來掌握一門工具(英語我也認為是軟體測試和開發必備的一個技能)。

然後我也進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性能測試,順利的完成了。也記不清當時怎麼就完成了,反正成功了並發了,系統並沒有死。所以我們懷疑是一些其他的因素造成的這個死機問題。不過我的軟體學習能力得到了我的領導認可,此事還被通告給我們公司當時的總經理。這個算是我工作中遇到的一次比較大的挑戰吧。

這次挑戰之後又進入到了日復一日的功能測試中,有點無聊和枯燥,因為沒有什麼進步的感覺,總感覺在吃老本的感覺,沒有什麼長進的感覺,但是日子過得還是舒服的,上班不忙還可以聊聊qq之類的,發發網上有趣的笑話。

第八章那些年的那些事兒

這段時間我幹了1年半的事情,有很多的趣事和一些有趣的人和一些所謂的當時軼事。我這個單位也出過名人,我一說估計很多都知道,是誰呢?馬雲!當然我去的時候,馬總已經離職了一年多了,但是我認識的一個大姐和馬雲做過同事,還說這個傢伙在杭州創辦了一個網站叫做阿里巴巴。如果早去1年就好了,也許能夠見到馬總真人了。有的東西就是一種機緣,這波反正沒趕上。

我一個同事做mis的,那個時候的mis基本上就是整天裝機器系統,殺個毒什麼的,後來這哥們幹著也沒勁,就來跟我做測試了。幹了1年多,他就離職了。然後去社會上闖蕩,去了5家公司,要不就是4家,最長的幹了1年多點,全都倒閉,我們送之綽號公司殺手。後來有2個機會讓他選擇,一個是淘寶,一個是騰訊,最後他跟我說我要去淘寶了,我就說了一些祝福的話,然後他就走了。過了一年沒聯繫,後來才知道他在決定去淘寶的頭一天晚上被人拉到騰訊去了。當時淘寶的十八羅漢的幾個人還和他吃過飯也沒說動他,但最後他還是選擇去了企鵝帝國了,現在已經在那邊10年了,幹過了QA、市場、運營、產品、項目管理等很多崗位,已經不是當年那個mis部門的小青年了,已經成為了一個網際網路電商界老鳥了。如果他在淘寶10年了,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現在他發展也不錯,但是也就是個總監,在淘寶也許。。。。。。。這個有的時候就是個機緣,不好說哪個好,哪個不好。不過,整體來說他還是趕上了網際網路發展的最輝煌時代,時代也成就了他,現在也管100多人了,資產少說也有幾百萬吧,肯定是少說了。

還有一個同事姓林,。。。。。。。待續

光榮之路的微信公眾號:gloryroadtrain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年齡30+的測試人員越來越少?
    在測試行業裡,「30歲」好像是測試人員傷不起的年齡。首先是在招聘要求裡,很多測試崗位都明確限制年齡在30歲以下。
  • 【沈煙文苑】工藝測試讓我成長
    2014年入廠的我,懷揣著對事業的憧憬,對工作的期待,每天、每件事都讓我感到新鮮,每份工作都讓我隨之成長,特別是這次的工藝測試,讓我更加認識到學無止境
  • 一個女孩從軟體測試工程師到主管的成長
    所以,你必須儘快的在一到兩周之內熟悉公司各個方面的環境,尤其是人員環境。我覺得人際關係在整個公司裡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誇張一點說甚至是比你的本職工作還要重要的。如果在測試執行的過程中突然間發現一個比較好的測試用例,一定要及時給補充進去,你不給它補充上去是你的一大損失,因為你以後的工作中可能還會需要這樣的文檔,或者以後接手你工作的人,他可能會看到這個文檔,這對他以後的工作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在大的公司有專門的測試設計人員來編寫這些東西,在小公司就是測試主管或者測試員編寫。
  • INTP型成長之路 (翻譯)
    通過參與那些需要快速、空間推理例如智力遊戲或者基於時間的IQ測試等符合邏輯的行動,他們得到巨大的愉悅感。intp在此領域比較突出。內省的思考是種基於行動的邏輯類型。對於intp(與istp相反),在intp的自身想法之外的行動可能發生也可能不會發生,但在基於用動機去主觀理解當前對象時,卻在當時有閃電般的經歷體驗。
  • 又該如何打通成長之路?
    二、作為被建議者,如何採納合適的建議,打通我們成長的通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成長之路可以說就是模仿、借鑑然後突破的過程。我們模仿父母,模仿小朋友,才學會了說話、走路、拿筷子,直到更多的事情。同樣,我們也正是通過觀察他人的反饋,來了解自己的對與錯,從而調整自己的言行。
  • 網賺屌絲的成長之路--我與阿興博客」徵文選登1
    網賺屌絲的成長之路——我與阿興博客」徵文選登1       說到我接觸到阿興博客,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自從去年關閉了天貓店,準備將淘寶放手之後,我就一直在網上尋找賺錢的機會。第一個項目是淘寶客,我想要把一個項目做好,首先要跟對老師,要找一個牛逼的人為你引路。
  • 高階測試 · 大廠面試 · 真題題解(7)
    一個數組,按照正負數排序,正數放在前,負數放在後,正數、負數順序不要求;👉參考答案:光榮之路 高級講師,10+年工作經驗,擔任過測試主管、高級測試工程師、測試經理。精通python,WEB自動化測試及框架設計,接口自動化測試及框架設計,精通Loadrunner\Jmeter性能測試,主導過多個大型目的開發與測試工作,曾任華為大型項目測試負責人,現為某網際網路公司測試經理。 文末點擊「原文閱讀」或掃碼打開如下連結,報名後會有上課提醒。
  • 【亞太之星】亞太精英保從的成長之路
    楊爸爸是亞太公司通遼區域的老客戶了,徐娜當時是通遼的區域經理,李明霞恰是當時的銷售部經理,亞太體系的銷售人員都熟知楊長生。楊爸爸也很了解這兩位亞太女豪傑。徐娜做事雷厲風行,認真負責,不怕苦不怕累,工作起來沒日沒夜;李明霞樂觀積極,懂付出,會經營。楊爸爸決定割愛將那時的保叢送到亞太,期望兒子有所改變。
  • 消防救援人員體能訓練標準
    根據2019年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編寫的《消防救援人員業務訓練教材》,現將消防救援人員體能測試評分標準整理如下!
  • 測試從零開始之軟技能
    這裡有愛,有分享,有工程師們的成長日記,點藍字「軟體測試面試匯總
  • 軟體測試工程師的自我認識和定位
    1.發現軟體缺陷2.發現功能錯誤3.檢查是否功能遺漏4.超出需求部分(畫蛇添足)5.性能不符合要求6.軟體質量高低:是否符合用戶習慣、符合用戶需求說到軟體測試的前途,我覺得應該說是軟體測試人員的職業規劃,請注意我說的是人員,因為這個崗位的前途肯定是有的,就算要隕落也不是在你這一代測試工程師中隕落,因為這是一個新鮮的崗位
  • 測試負責人和測試工程師在日常工作的區別
    而測試工程師平時只要做好分配的任務就行,不需要考慮太多事情。以下是從項目各個階段來描述作為測試負責人應該要做的工作,也算是我對平時管理工作的一個總結。  一、需求階段  要參與需求評審,了解以後要做的項目,做到心裡有數  熟悉需求,並組織測試人員分析需求,把需求疑問整理文檔,與產品人員討論。
  • 湖北辭職書記陳行甲:從地方領導到草根的心理路程
    我對音樂不懂,不過也常看抖音直播,一些草根歌手唱的不比明星差,明星直播唱黃腔的也見得多了,大衣哥也是從草根唱出來的,所以,我對一些地方領導動不動就天價請明星很是反感的,陳行甲比較有個性。第三就是親自跳傘做旅遊宣傳。陳行甲做法比較大膽,一般縣委書記還真不敢冒這個險。也有人對他提出非議,我認為這是為了地方發展在做努力,無可厚非。人生下半場的陳行甲投身公益事業。
  • 2020全新職場性格測試(20套)
    職場性格測試一直是各位人力資源小夥伴比較關注的事情,此方法可以輔助人力招聘或者管理人員在做面試時,根據面試者的性格,來輔助參考面試者的去留
  • 直播丨聽Gooogle與Intuit牛人講述產品經理的修煉秘籍與成長之路
    本次講座,我們有幸邀請到了來自Google的Bigjoe老師與來自Intuit的Nate老師,為我們揭秘產品經理的成長之路。
  • 【創活動】70 80 90創業女性成長之路主題沙龍——「青年創客在黃浦」2017創客體驗&創業服務月系列活動
    9月12日下午,由區人社局,區婦聯,黃浦區就業促進中心-曉創越讀工作室,O2O麗人之家,慧想i+iDEA聯合主辦的的「708090創業女性成長之路
  • 國內軟體測試工程師薪酬報告
    了解軟體測試的真實情況,首先從各城市軟體測試調查開始,據統計目前國內各城市中北上廣蘇佔據了67%,是軟體測試熱門城市。
  • 測試入門Python必會的21個知識點!
    對於測試人員來講,工作中缺少編碼環境,那麼我們可以通過編寫UI自動化腳本(selenium),或者接口自動化腳本(requests)來提升自己的代碼能力!剛開始寫一些基礎的測試腳本,然後逐漸完善我們的腳本使其不斷健壯、穩定。漸漸的我們的代碼能力自然得到提升了!最後強調一點:多動手!!!
  • 測試人生 | 資深外包逆襲大廠測試開發:面試官的「歧視」表情深深刺痛了我
    編者按:本文是霍格沃茲測試學院優秀學員 @TM20N 的分享,從「被歧視」的資深外包人員到「被認可」的 BAT 大廠測試開發,他的技術成長、心路歷程和職業發展忠告值得每位外包同學學習!測試職業生涯深陷外包測試的困境在測試行業工作有 5 年多了,之前一直是在大廠做外包測試工作。外包測試的工作特點就是:一直跟業務深度綁定,在技術成長方面則提升緩慢。到了後期,就感覺總是在做重複的點點點工作,但無論業務還是個人職業發展都遇到瓶頸,無法突破。
  • 開發人員職場發展的設計模式
    我們一起來看根據開發人員個性而定義的類型。對於每一種性格類型的開發者,我們都會列出他所需的技能,一些感嘆號標誌表示你需要更多能力。以下是一些常見角色:頂級編碼人員10x程式設計師全棧工程師幫手問題解決者增長黑客維護者python教授推銷員瘋子這些市俗的定義,表示哪些人格的開發者最適合走向的最終目標,還有達到這一目標的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