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就是要會弔胃口,客戶才不會轉身就走

2021-03-03 車壇老醬

【想做汽車銷冠    關注車壇老醬】

2014年年底,賀歲檔電影《匆匆那年》熱映。

電影採用了倒敘講故事的方式,為觀眾製造了一種吊胃口的感覺:故事一開頭,主人公陳尋說他為了一個女孩在高考時少做了一道13分的大題,疑問來了,他是為了誰這樣做的?

劇情一轉,第二天早上,陳尋和「90後」女孩七七同宿一室,疑問又來了,他們「滾床單」了沒有?

為什麼這部主打青春題材的片子這麼看重懸念,一直在吊胃口?

這種青春題材的電影,就是要通過設置懸念吊胃口,然後通過突如其來的一筆,揭開人們已經結痂的傷口,讓觀眾們再次感受到當年純純的愛和不能走到最後的遺憾。只有這樣,人們才會願意看下去。

吊胃口,本來是指用好吃的東西吸引人的食慾,後來多比喻讓人產生某種欲望或興趣。因為我們都懷有「越被吊胃口越高興」的矛盾心理。

越是被吊胃口,我們的期待度就會越高,就越想知道最後的答案。這就像陳奕迅在《紅玫瑰》中唱的那樣,「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雖然這個方法有點老掉牙,是說書唱戲最常用的小伎倆,但它的確非常有用。用這招,就能夠保證觀眾會想看下去。實際上,這種做法是有一定的心理學依據的。在心理學上,這被稱為紫格尼克效應

紫格尼克效應得名於一位心理學家。一天,一位名叫布魯瑪·紫格尼克的心理學家給128個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業。她讓孩子們完成一部分作業,另一部分則令其中途停止,一小時後,對這些孩子進行心理測試。

結果,她發現有110個孩子對中途停止的作業記憶猶新。由此,她得出了一個結論:人們對已經完成的事情較為健忘,因為人們心裡的完成欲已經得到滿足,而未完成的事情則會在腦海裡縈繞不已。

對於這種結論,另有一些心理學家解釋說,人的本性中有一種追求完整的心理,任務被中斷使人們感到「不完整」。

為了體驗完整的感覺,人們會不時出現「將任務完成」的想法,這使得記憶效果更好。比如,畫一個完整的圓,可能過一會兒就忘記了,而畫一個有缺口的圓則會讓人耿耿於懷,一直希望能夠將它畫完整。

銷售有時候就是一場揣摩人們想法、利用技巧所打的一場攻心戰。在銷售中,我們可以利用消費者的好奇心,在講的故事中留懸念,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提高產品的被關注度。

每個人都有好奇心,只是有的人好奇心比較強,有的人好奇心相對較弱。如果我們的故事足夠吸引人,就可以激發消費者們潛在的好奇心,讓好奇心強的人更加好奇,讓好奇心弱的人逐漸變得好奇。

曾經有一家電視臺播放的一則廣告就用吊胃口的方式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晚上,正值黃金時間,電視上出現了這樣一則廣告:在大西北的公路上,了無人煙,可是,一個小夥子想搭順風車。一輛汽車由遠而近地駛來,在小夥子面前停住了,車裡面有5個人。他向車裡問道:「知道馬師傅嗎?他來了嗎?」全車人都是一臉茫然,不知所云,都在想:誰是馬師傅?小夥子沒有上車,車上載著的人卻是滿滿的疑問。

不僅如此,電視觀眾也在納悶:誰是馬師傅?這位馬師傅到底是幹什麼的?廣告怎麼沒有說明白呢?

第二天,同一時間,打開電視機,調到昨天的頻道,馬師傅的廣告如約而至。大家認真地看了一遍,想找出一些端倪,可還是沒什麼發現。

這時候,大家更好奇了,於是到網上搜索,但只找到了一些不相關的內容。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沉浸在馬師傅的故事中,並且無比期待著這個故事的結局。

大概一個月後,大家盼望已久的馬師傅終於露面了。

電視、電臺裡都傳出了這樣的信息:朋友們,馬師傅來了,大家久等了!原來,馬師傅是一種馬來西亞石油公司產的潤滑油。

到此,人們才「哦」了,懸念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其實,吊胃口這種事情很好理解。在廣大消費者群體中,有很多人都愛聽評書。每一回結束的時候都是最關鍵、最吸引人的地方,但說書人每到此處都會戛然而止,告訴大家「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結果,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們會一邊猜想後面的情節,一面焦急地等著第二天繼續播講。

在銷售中為我們的故事製造懸念,吊消費者的胃口,目的就是賺大家的眼球,吸引消費者持續關注,詳細詢問產品的有關信息,然後耐心地聽我們介紹產品。

 

但是,在設計懸念、吊消費者胃口時,應該儘量做到巧妙安排和構思,不要給消費者留下生搬硬套或故弄玄虛的印象,否則會弄巧成拙。


我們一定要避免鋪一個吊人胃口的梗,最後給出了一個很垃圾的結局。


這個結局一定既要在意料之外,又要在情理之中。

 

本文摘編自《銷售就是講故事》,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出版。

點擊左下角的「閱讀原文」即可跳轉到車壇老醬的店鋪——老醬優庫,在這裡你可以買到老醬向您推薦的好書

相關焦點

  • 真正牛逼的業務員,不會被客戶牽著走!
    那些依靠底薪生活的業務員,都是過得很差勁的人,那些不在意底薪的業務員,才是真正牛逼的業務員。假如給你三個選擇,你會選哪個:A:2000底薪,4%的提成。B:3000底薪,2%的提成。C:沒有底薪,10%的提成。
  • 手機門店銷售大忌:千萬別拿顧客當傻子!
    在日常銷售過程中,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顧客為什麼買你的手機?難道是僅僅因為你的便宜?好看?還是服務好?
  • 單吊一張牌
    一看不打緊,十之八九要看出點問題。某些部門——特別是職能部門,會出現一個主管+一個經理+一個總監的神奇組合。這就是我戲稱的「單吊一張牌」。「為什麼是這樣?」 「怎樣?」這個問題其實有三個層次:1、為什麼指令線和匯報線都是唯一的?2、為什麼要設置主管+經理+總監三個單線層次?
  • 銷售經理就是這麼被銷售顧問折磨瘋的!
    銷售顧問經理,人家那邊4S店打電話過來了,說2萬2送導航,客戶說要走,去那邊提車不都說好了嗎?銷售顧問經理,客戶剛才又給省城的4S店打電話了,人家說2萬5,送導航還送全車膜不可能,這個價格咱賠死了,再說客戶去省城提一趟車也要成本啊,路上還有風險啊,不可信,我們給不了,給送個全車膜,價錢沒商量了
  • 客戶詢盤郵件的最佳回複方案
    郵件都能生出萬般事端,對於回復客戶郵件也是不斷因環境變更需要改變,回復詢盤客戶郵件也是一種機會,需要很多注意的地方。1.收到詢盤,第一時間打開,也就是你最快的時間,竭盡所能。用一分鐘打開2-3分鐘,認真閱讀郵件內容(一般不會太長,且比較簡單,最5分鐘分析完畢)。2.回復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模板,沒有的最好建立一個模版。
  • 銷售:如何識別潛在客戶?
    尋找潛在客戶是銷售人員首先要做的工作,因此銷售人員要具備識別潛在客戶、鎖定潛在客戶的能力。優秀的銷售員,都是會把每一名潛在客戶變成忠實客戶。但是銷售員在尋找潛在客戶的時候,不能盲目和大意,否則就是在做無用功。銷售員:您好,姐,我是上次您看房這邊的房產中介,我們正在做一個調研,能耽誤您幾分鐘嗎?李女士:好的。
  • 銷售報價技巧:價格報得巧,客戶跑不了!
    報價就是首先出擊,這是談判的第一步,非常的關鍵。報的太高,超出了客戶的預期,客戶可能轉身就走;報的太低,業主不願意,也沒辦法成交。所以,在報價的時候要注意分寸,因人因房來報價。報價主要有三種方式,報高價、報平價、報低價。這三種報價方式適用於不同的房源和客戶類型,不能隨便報價。在業主掛牌價基礎上把價格報高。
  • 面試官:什麼東西只會往前走,不會後退?姑娘機智反應被錄用
    就比如小編介紹的這個銷售公司,他們的面試官就提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東西只會往前走,不會後退?話音剛落,就讓辦公室裡的面試者都愣住了,由於沒有接觸過,所以顯得非常的慌張。在經過了一分鐘之後,第一位面試者有些茫然的說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啊,你確定沒問錯嗎?
  • 【花子•案例】從被動銷售到主動成單,是幸福與「被幸福」的區別
    在布置感恩房的時候,員工曾一邊哭一邊給顧客寫感恩信,寫完之後她以為自己不會再哭了,但是當念給顧客聽的時候,不僅顧客哭了,自己也忍不住又哭了起來。據員工自我反饋,原來感動顧客並不是這麼難,在做感動式服務的過程當中,不僅顧客對我們「感恩涕零」,自身也收穫到了滿滿的幸福感,我想這就是真正的幸福與「被幸福」的區別。 從被動銷售到主動成單讓顧客對我們窮追不捨
  • 【市場營銷文章】銷售的思維!
    當你真正關於(關心或關注)客戶如何採購,並且讓客戶感覺你是在幫他的時候,你會發現,客戶把你當成了他們採購組織中的一員。銷售思維二:沒有同質化的產品,只有找不到需求差異的銷售。再往深裡說,其實客戶不是在找差異,而是在找差異給他帶來的價值。差異只有在滿足客戶的需求的時候,才真正有力量。所以說差異不是在說產品,而是在說需求。
  • 記在轉身之後​
    從古詩裡看一份轉身的情思,從典故中看一計轉身的策略,從逆行中看一種轉身的行動,(引出分論)記在轉身後:看轉身的瞬間,思量轉身後的意義。轉身是什麼?是智者的選擇。(分論句1)於情思而言,最是那一轉身的釋然,將花市燈如晝望透,轉身是辛棄疾「眾裡尋他千百度」後豁然開朗的選擇;於策略而言,兵戎相見每一步都是步步為營的計算,轉身是晉軍將領,在沙場退避三舍名利雙收的選擇;於行動而言,當安全與風險置於前後兩端,逆行者們用慷慨轉身代替千言萬語,轉身是天災人禍前,職業使命下一群人無怨無悔的選擇。
  • 銷售入職新公司別著急聯繫客戶
    銷售入職新公司最重要的就是學習,需要先把上面這些問題搞清楚再去聯繫客戶,成功機會更高,特別是TO B項目銷售,個人能力和平臺資源捆綁得越來越緊密,絕大部分的項目都不是靠個人關係就能贏。一個人的智慧終歸是有限的,一群人的智慧可以幫你走得更遠!歡迎關注:精準銷售預測,分享公眾號文章,進銷售分享群,結識各行業銷售高手!
  • 做銷售要幫客戶情感轉移,才能提高銷售成功率!
    每個人都會有這種習慣性的思維定式,這種思維定式一旦形成,便會呈現出一種慣性,只要某種現象一出現,就會自然而然地順著過去的習慣去思考,得出結論,最終付諸實踐。對於銷售員來講,要學會並善於利用客戶的這種慣性心理,向客戶施加影響,幫客戶進行情感轉移。例如,在銷售過程中,如果客戶的小孩在旁邊蹦蹦跳跳,東摸西抓,片刻不停,你不妨對客戶說:「這孩子真是活潑可愛啊!」「啊,這孩子很淘氣的。」
  • 李璞《上》擁抱時代的機遇平安優才走在趨勢前
    要想人生總輝煌, 不同時期要改行。你不改變,時代在變!要想人生總富有, 必須跟著趨勢走現在的趨勢是:網際網路+金融當今社會,不論學什麼,有兩個必須懂,一個是網際網路,一個是金融。不懂網際網路,就是新時代文盲,不懂金融,這輩子就只能掙死錢拿死工資。不會錢生錢,錢放在銀行只能貶值不會給你增值,更追不過通貨膨脹!
  • 手機銷售的十大「潛規則」,不想被「踢出去」就得背會!
    任何企業都不缺乏價值觀強、盡心盡力的手機銷售,這種銷售人員叫做事倍功無。企業需要的是真正的事半功倍的人,能有效利用企業提供的資源突破銷售任務的人。第二條軍規:如果你要離開,請帶上你的榮譽和獎金,我們是你最好的證明人。  走要走的光榮,離要離的清白。
  • 【實戰】HABC級客戶怎麼跟?銷售必須掌握的核心!
    ,雖然說客戶比較好分類,但是要真正去辨別一個客戶的級別,單憑首次接待客戶可能並不是那麼容易掌握的,甚至做了5、6年的老銷售顧問也無法辨別,因為客戶單從接待上去看未必都說真話;所以如果要辨別一個客戶真正的意向級別,最好的辦法就是第二天或者當天打個電話去問下,問下客戶現在車子看得怎麼樣?
  • 銷售高手養成系列——留心客戶的「購買信號」
    比如研討方案、參觀客戶、調研需求、測試產品等等,不同的行業可能差異會很大。銷售高手養成系列——留心客戶的「購買信號」崔建中 喬諾商學院[價值銷售]項目首席專家   行動承諾是必須去要的,但是什麼時候去要卻是個問題,銷售中講究『勢』到『事』才能到。在向客戶要求行動承諾的過程中,也有個『勢』的問題。
  • 【銷售】交了誠意金,如何讓客戶快速的轉單?
    然後第二批才是那種衝著活動,覺得活動佔到了便宜,然後下了訂單的這第二批客戶。那麼第三批客戶就是那種對我們的產品,對我們價格可有可無,可能是因為當時的氛圍的原因,最後下了單,這是我們所謂的第三類,所以我們要按照客戶的這種輕重緩急來進行一個非常好的區分。4.
  • 做真空設備銷售就是搞定一句話「我要考慮一下」!
    我們應該知道銷售的技巧有很多,所以銷售人員詳細地向客戶介紹完產品之後,通常會問「你覺得怎麼樣
  • 當你輸掉客戶時,至少要知道「真兇」是誰
    可能就是這些細節,導致了398和一千多塊的差距。再舉個酒店的例子。我們在酒店裡走路的時候,會經常跟酒店的服務人員迎面相走,請問各位,你認為服務人員此時的正確動作應該是什麼?不是繞過顧客,也不是刻意的退讓,正確的走法是立刻站住,向客戶致敬、微笑,這個時候顧客會自動選擇道路,因為你已經站住了,不會擋住他的道路,道路很寬。營銷很多就是體現在這些細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