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價值中立態度?不去評價別人價值觀,但要討論別人自我意識

2021-03-01 明白四達


任何事情處理都沒有唯一標準答案

繼續參加巡考服務,由於距離巡考學校不遠,因此如何去學校就有了很多選擇。

前兩天騎電動車過去,今天騎公共自行車出行。於是,下午結束時候回家又有了多種選擇,可以繼續騎公共自行車,不過當時突然想到可以和大家一起乘坐車子啊,因為順路,早下車即是。

就這樣,原本騎車路途,一念之轉,改為坐車回來,又是一個出行方式。

說這些囉嗦事情,目的是說明做任何事情都有無數種方式,唯獨沒有標準答案,好似出行方式多樣化,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這類似在城裡上班,上班道路許多條,習慣的是一條,還會有許多條一樣可以。在你看來最佳路線,在他人而言未必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每個人都是自我中心主義。

這樣說的目的,還是說明事情處理沒有唯一標準答案。

看似事實清晰,不過換成我們大腦想法,就不是如此簡單了!

比如,孩子放學回家不先寫作業,而是玩耍;安排別人做的事情,沒有如我心意;希望一起做個活動,結果被推遲拖延;等等。

這時候,我們因為預期失落,或者不合我意,非常不高興,自己的標準答案意圖落空,就會無法理解他人,消極情緒由此而生。

心理上解釋,這是自我中心主義表達,專業術語很多,比如圖式、定勢、核心觀念、自動思維、自我意識等。

因此,困惑惱怒於:為何不按照我的想法來!為何會有別人這些糟糕做法!

由此想到,如何對待他人的處事方式呢?保持價值中立的意思到底是什麼呢?


心理諮詢理念和原則之一,就是保持價值中立

顧名思義,每個人都有自己價值觀,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對此我們堅決不進行評價,不表明好壞看法。

比如上面何種方式去學校,上班回家路如何走,這些事情做法對錯不去評價,其本身也是沒有對錯。

比較難以把握的是道德評價,比如這個人是否孝順,是否小氣,是否自私,是否偷懶磨滑,是否愛耍小聰明,是否多情,等等。

這些要嚴格保持中立,因為表揚不具體會顯得虛偽,批評讓人厭煩也沒有人喜歡,還有那句話「未經他人苦,莫勸人向善」。

生活亦是如此!

生活中為何說沉默是金,少說為妙,因為說多了忍不住品頭論足,言多必失,還有理解我的不用多說,不理解的多說無益。

可是,價值中立顯然還有一層含義,那就是自我意識的促進作用!

我們不去評價他人價值觀,針對的是他人對外界看法觀點,絕不是這個人自我意識擴大化。

更準確的說,我們需要評論這個人的自我意識水平,也就是本人對自己的評價如何。

由此才有心理諮詢的存在必要,也才有自我意識擴大化的可能,才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慨。

比如,我們討論上班的路為何是這條而不是那條?去學校的方式為何是這樣而不是那樣?

比如,我們會提醒遇到事情的特定處事方式為何是這樣的,當時自己感受背後需要如何,如何評價這個防禦方式,還有更好行為儲備模式嗎,這個處事習慣如何養成的,我們還有那些資源可以開發使用,等等。

總之,什麼是價值中立態度?那就是不去評價別人對這個世界的價值觀,但一定要討論別人這個價值觀後面的自我意識,這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對話|《引導者是否應該對內容保持絕對的中立?》一文引發的討論摘錄
    克克 Allen  20:45B提問自然好,似乎不強加,保持中立。但要清楚,人是很敏感的。總以提問的方式來賣觀點,別人也許會反感。有時不涉及立場時,直白的表述也許也可以。所以這不是引導者應不應該對內容保持中立的問題,而是你要不要在你的工作中混入不同角色的問題。中立性最需要考慮的也不只是能不能幫助參與者看到盲點的問題,而且是在敏感情境下你能不能再保持引導者角色的問題。因為你的引導權力是參與者給你的,所以不中立意味著你可能失去參與者的信任而喪失這個權力。
  • 為什麼我這麼在意別人的看法?
    我想許多朋友應該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感到特別的不是滋味,要麼當場發作,要麼忍下來,但內心始終憤憤不平,需要很久才能平復。為什麼我們會容易對別人的態度如此敏感呢?我們經常說: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但為什麼總是難以做到呢?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容易產生一種機制:把對自己的評價和存在感,跟別人的注意和態度掛鈎。每個人都有一個最本質的需求:需要明確自己存在的價值。
  • 斯芬克斯之謎——探索美好自我
    大學階段是個體自我意識急劇增長、迅速發展和趨於完善的重要時期。如果大學生能對自己的價值觀、願望、動機、個性等特徵有一個正確的、全面的認識和評價,就能夠更好的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做快樂的自己。那麼認識自我有什麼方法嗎?
  • 自我意識太強的人成不了大氣候
    自我意識覺醒,是維護自身權益的思想進步,本是好事,但有些人的自我意識過於強悍,就變成了自私自負。
  • 不喜歡去迎合別人怎麼辦?
    在別人看來,我可能有點高冷,看到認識的人不去打招呼,其實我只是不知道怎樣與人交往罷了。」這是一個內向者的心聲。今天實用菌想和大家探討一下內向者如何與人交往的話題。02關於內向關於內向和外向,這組概念源於心理學家榮格的理論。
  • 我為什麼如此在意別人的評論,別人的評論能給我帶來什麼?
    你在意某個東西,一定是這東西上,有你需要的什麼。如果那東西上,沒有任何你需要的,它根本不可能吸引你哪怕一丁點的注意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它能對你產生吸引力,說明它那裡有你需要的某個力。這是普遍規律。 別人的評論,能為你帶來什麼?為什麼有這樣一個問題,因為人們不了解自己。
  • 簡歷自我評價怎麼寫
    剛畢業準備實習的萌新們也許對於自己的定位還不夠明確,不知道自己講要充當什麼樣的角色,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樣的工作,不要急,越是在迷茫的時候越要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否則會被眼前的黑暗迷惑,由此沉淪。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進行自我評價,我是什麼人,我想做什麼,我做過什麼,我能做什麼……完成一次自我評價,一項一項捋清楚,就會越來越明朗。
  • 不懂得善待自己,也很難真正同情別人
    這種情況下我會對自己說,你很焦慮,所以不願意著手去做,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你想把事情做好。要想把事情做好,最好的方法是循序漸進。你不必一整天都忙著做這件事,可以先做一個半小時,然後今天就休息吧。有時富有同情心的自我對話是一種「故意調侃」。
  • 個人簡歷自我評價怎麼寫比較好
    大家都知道,從上學到走上職場,處處都離不開自我評價,但是你對自我評價這個概念有多少的認識?有人會覺得這項很多餘,公司在面試時見了本人不就什麼都了解了,且明知道自我評價都是些不實際的虛東西,為什麼所有的求職簡歷都必須要寫自我評價?對此問題,小編給大家解惑:一、大家要知道自我評價的作用1、推銷自己。讓對方了解你的優勢,對你有全面的認識。2、看你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如何。
  • 少些低自我評價,多積極看待自己
    高中生正處於自我概念不斷發展,並逐步達到穩定的時候,一個人在高中階段對自身的態度和評價,不但會影響到他的行為,也會影響到他的人格發展和心理健康。低自我評價的信念,有時存在於我們的潛意識中。這些錯誤的信念就像一個自動導航系統,在潛意識層面掌管我們的人生,而我們未必能夠發現。如何克服低自我評價?其實,「我」才是答案。
  • 不要先為別人著想.|什麼是「社會位階」?
    因為覺得你好說話,沒要求,所以什麼事情和你都好商量。如果需要犧牲某個人的利益,你也最好說話,還不會鬧事。其次是你很難獲得別人的尊重。因為你的「為別人著想」,會令你在與人相處時,習慣性的將別人擺在你自己之上。會覺得什麼事情都要以別人為先、以別人為主。這種無意識的將自己的地位放低,一定會在你和別人相處的細節中表現出來。
  • 機構銷售9:「自我意識太強」是成年人的致命傷
    現在我要走了,再加上這一年,咱們確實相處得很愉快,既然你主動問我,那我就真的和你說一說這事兒吧~」以下是室友在這一點上對我的分析,拿出來跟大家分享。後來我也跟身邊其他朋友交流時,發現有很多朋友,甚至都不知道,這是自我意識太強的表現。所以,就把當時的談話原滋原味地呈現一下吧:
  • 簡歷自我評價怎麼寫 求職簡歷代寫
    剛畢業準備實習的萌新們也許對於自己的定位還不夠明確,不知道自己講要充當什麼樣的角色,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樣的工作,不要急,越是在迷茫的時候越要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否則會被眼前的黑暗迷惑,由此沉淪。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進行自我評價,我是什麼人,我想做什麼,我做過什麼,我能做什麼……完成一次自我評價,一項一項捋清楚,就會越來越明朗。
  • 語言不中立
    違法行為不可選擇,更不可指令別人選擇違法行為。中國有《勞動法》,假設把法律所允許的所有加班情況都算上去,一名勞動者一個月的極限工作時間是212個小時,超過即屬違法,不允許就三個字。但是,現實中,哪家網際網路大廠不996呢?996一個月下來是多少呢?至少288小時,超越法定極限36%以上。996現象到現在還普遍地被當作道德議題而不是法律議題被討論,真是奇觀。
  • 自我價值感的高低,決定了你的生命狀態 丨怎樣提高自我價值感?
    「太把自己當回事和太不把自己當回事都很致命。」  之前我們經常提到自我價值感,也知道自我價值感低會對一個人有很多負面的影響,但是,什麼樣的表現才算是自我價值感低呢?我們可以先看兩個相反的例子: Ta說話時聲音很小,總是怯生生的,說話時也不敢直視別人的眼睛。
  • 康寶萊王雙:堅守自己的價值觀,不畏懼承擔責任
    工作中的王雙,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價值觀。「作為一個女性管理者,我努力去做到理性決策,柔性管理。我個人是服務型領導力的忠實擁護者,我認為一個最棒的領導者是通過支持和幫助員工,不斷激發他們去努力追求卓越,從而整個組織獲得成功。在與他們互動的過程中,我始終相信真誠是通往人心最短的路,信任是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石。」這種價值觀的形成似乎有跡可循。
  • 性格不討喜,怎麼做才能讓別人喜歡我?
    上學時,好像每個班級裡面都有一個這樣的同學,安靜、內斂,有主見,不事張揚,不善於吹彩虹屁,似乎和那些「八面玲瓏」的社交達人比起來,存在感不是那麼強,說得更殘酷一點,在人群裡甚至沒那麼討喜,以至於被扣上「情商低」的帽子。這可真是太冤枉了!如果你也是這樣的性格,想必感同身受。因為這樣的處境,極易讓人自我評價低,交際不順暢、成績不理想,似乎什麼都做不好了。
  • 怎樣寫自我評價、自薦信讓HR無法拒絕你?
    各大銀行秋招都都已開始,最近,有一些夥伴問小編,自我評價、自薦信該怎麼寫?這些部分的內容,如果寫的好,能直接給網申加分,如果寫得沒有特色,套用在誰身上都可以的話,那除了湊字數沒有什麼意義。怎麼才能寫出銀行HR喜歡的內容呢?
  • 在乎別人的眼光?5個自我調節的心理方法丨周末實用技能
    首先,人們其實並不會像你想的那樣去看你,或者關注你在做些什麼人們往往會因為擔心別人的看法而停滯不前,通過我的經驗,我發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人們腦海中別人會很關注你到底在想什麼做什麼的觀念如果你從這些批評中學習到什麼,它也會讓你因此而對得到批評感到感激。按照這樣的辦法去做事情可以幫助你不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
  • 我們為什麼沒主見,總是討好別人?
    在討論之前,我得先說明一下,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僅限於對自己所謂的「討好」感到焦慮的人群。因為「討好」這個詞彙本身,並不是在所有場景下都是貶義詞。但如果被用作戰略型使用,那目的可能是為了實現人際的控制。戰略型的討好,是獲得人際關係的一個辦法。如果你這招運用的很愉快,也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內。但如果你對自己運用這個戰略而感到焦慮,自我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