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向領導匯報工作總結?很頭疼是嗎?事實上,工作總結確實是能反省自我,發現問題,制定新工作目標的最好方法,沒有之一,老闆不要,自己也得寫寫。
一、KPI分析:KPI就是關鍵績效指標法,每個員工或管理者,都得知道自己的KPI,就是自己工作崗位中關鍵的指標,也就是直接考核自己的目標值,是飯碗的保障,獎金的來源。
現在要先找到這一年來的歷史數據表格,按月來分析數據,不管是WORD還是PPT,都要做出曲線圖或者是柱狀圖來看一下每個月的業績。然後針對業績的曲線進行分析,什麼指標達成的好,為什麼達成的好?什麼指標不好?不好在什麼原因。
注意,不要把這部分的內容寫成崗位職責。應該寫成績如何,而不是應該做什麼。比如:「我數學90分」,而不是「我應該好好學數學,要學的很認真」。基本上,這就是工作總結的第一大部分,通常也叫業績回顧。
二、BSC分析:BSC即平衡計分卡,也是常見的績效考核方式之一,只是除了關鍵指標和賺了多少錢以外,又加入了幾項要素。又被唬住了吧?中國人愛說不著邊際的理念,外國人比較務實,所以能搞出方法論。這個東西看起來玄之又玄,其實只是四個方面的問題。
1、我今年給老闆貢獻了點啥?
2、我今年為客戶做了什麼?
3、我今年為自己學習點啥?或者我教給員工們啥本事了?記住「有培訓的公司才是員工最大的福利」。
4、我為公司在管理和流程上,都做了啥?
四個問題最好一個問題能說出2、3個具體的點,撈乾的說,別說「假大空廢」話,比如「努力」、「爭取」、「強加」。完成就完成,沒做的就不說。如果你自己寫的都不願意看,領導更不願意看,與其都耽誤時間,不如不寫。
三、SWOT:通過以上兩條,我們知道了自己的狀態,接下來,我們要預測未來一年我們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了。不過這個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了解整個行業的狀態和整個公司的狀態再寫。如果寫不清楚,這個部分就先不要寫。
四、PDCA:這個時候要做計劃了,想清楚目的(我為啥要幹這件事?)然後PDCA:
P目標(我打算幹成啥樣?),
D執行(我打算怎麼幹?),
C檢查(我怎麼知道幹的跑偏沒?跑的夠不夠快?),
A改善(偏了怎麼找回來?幹的慢怎麼加速?)要一條一條寫,寫清楚,別糊弄,其實職業人應該知道,糊弄誰最終都是糊弄自己。
五、PDPC:這個不常用,就是寫完計劃自己再看看,有哪些都是自己拍腦門瞎扯出來的,有可能遇到什麼風險,儘快把遇到風險時的預案想清楚,要麼寫出現問題怎麼辦,要麼再去改改計劃。
六、5W1H:這個是小學生記敘文中的6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也是計劃中的縱向線,啥時候,誰,幹啥,為啥要幹這個?怎麼幹?幹成什麼樣算一站?
七、創新點:這個要寫寫,什麼行業不創新都要死了,創新是發展的必由之路,所以在這兒專門加一下,回顧也好,計劃也好,總要有創新、發明、改革的介紹,還要簡單介紹創新點的原理,創新的預期目標。
參考目錄:1、績效業績回顧
2、綜合業績回顧(財務、客戶、學習、流程)
3、業務分析及環境分析
4、業務計劃
5、業務風險控制
6、計劃工作安排
7、業務創新
總結一下,第一點,第二點是寫工作總結時的重點。三是承轉。四、五、六是來年的計劃。七是亮點。
(綜合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