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掙扎了,知識焦慮症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2021-02-23 遇見玉小姐

手繪者:水中精靈

微信:wxid_0sipm1dpc0gz11

玉小姐親述

知識焦慮症是什麼鬼呢?

我們先來看看百度百科的解釋。

知識焦慮症,也叫信息焦慮綜合症,是一種精神病學疾病。

額什麼?!是一種精神病?!

有沒有這麼嚴重啊?

我是不是無藥可救了?

還有沒有和我同病相憐的人啊?

這樣的人多不多啊?

我是不是很異類啊?

這個病可以治療嗎?

怎麼治呢?

.

我是不是說出了你的心聲?

因為這就是我的心聲啊!

我也是一名知識焦慮症患者。

在還沒病入膏肓就被這個被冠上「精神病學疾病」的可怕名字嚇到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了解什麼是知識焦慮症吧,可能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哈。

知識焦慮症的定義:

在信息爆炸時代,人們對信息的吸收是呈平方數增長,但面對如此大量的信息,人類的思維模式遠沒有高速到接受自如的階段。由此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強迫和緊張。嚴重的還會突發性地出現噁心、嘔吐、焦躁、神經衰弱、精神疲憊等症狀,女性還會並發停經閉經和痛經等婦科疾病。

先對照一下自己有沒有哈?

自我強迫?緊張?

有沒有噁心、嘔吐、焦躁、神經衰弱、精神疲憊?

我自己對照了一下,有時候會有點緊張,精神偶爾會疲憊,但還不至於會噁心、嘔吐哈,還好,我病得還不深。

不知道你那邊是什麼情況呢?

就我的了解,大多數人都和我一樣,應該只算是知識焦慮症的入門級患者而已。

這種疾病流行於每天都要面對高度壓力與挑戰性的工作環境或職業中,比如外企、淘汰率高的企業,而記者、廣告從業人員、信息員、網站管理員、IT從業人員等都可能是該症狀的高發人群。

請問你躺槍了嗎?

那麼除了以上這些常見職業會有知識焦慮症,現在還有一群人,就是不甘於現狀,想在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夾縫中探索出職業外多重可能的人,嘿嘿,我就是其中之一,你也是嗎?

我是一名成長精進者,加入了很多線上成長社群,我發現,不止是我一個人有這種症狀,很多人都有,或者毫不誇張地說,幾乎每個人都有!而且每個人都處於一種掙扎的狀態,很想擺脫這種困境。

一開始,我以為這種事情只發生在入門級的精進者身上,因為剛剛入門,能力尚且不足,因而焦慮,很正常嘛。

可是後來,當我有機會和更多的大咖接觸的時候,比如最近,我進入了古典老師搭建的生涯規劃師的商業模式探討群,這可是從萬千生涯規劃師中千挑萬選才進入的34個人,真的可以算是百裡挑一、或者千裡挑一、說萬裡挑一的級別都不為過了。原來這裡的人也很焦慮,看到他們也都很焦慮,我就放心了。嘿嘿,開個玩笑哈。

其實在我這一路走下來後,我才發現,知識焦慮症並不是什麼可怕的病症,這是現代人,尤其是追求個人成長的精進者常有的狀態,而且幾乎是所有成長精進者的必經之路!

最近我們在生涯商業模式探討群裡有個主題周,就叫做那些年我們踩過的「坑」,發現很多人都踩過知識焦慮症這個坑,吃一塹長一智嘛,他們也慢慢地在血和淚的教訓中學會了斷舍離。

趨利是本能,而捨棄才是大智慧。


這是我的生涯執業班的老師——趙昂(新精英的研發總監,暢銷書《在人生的拐角處》的作者)在書裡說到的一句話,我特別地認可,真是一語道破我們知識焦慮症的要害啊!

回過頭去看我的成長之路,整個就是一個知識焦慮症患者的成長記錄史啊!

從去年的4月份開始接觸了線上成長類社群,就各種瘋狂地打卡,你來看看我所打卡的項目就知道我是得有多焦慮了。49天的打卡項目是每天閱讀半小時和畫一幅簡筆畫,100天的打卡項目同時有穿衣搭配、即興演講、馬克筆繪畫、英語作文背誦,後面還有6輪21天的打卡,比如有為了拿到公眾號原創連續28天的日更、入門項目管理的主題學習2輪,還有每天三件事、生涯規劃入門導學課等等。

看到沒有,是不是特別焦慮,各種知識各種學,各種技能各種屯。

然後我再看看有所成長的人,基本都是這個路子,從一開始很盲目的各種學習,在眾多看似沒有任何聯繫的不同領域中學習、探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親身去體驗到我們和所嘗試的領域的真實感受,這就好像是在談戀愛,你只有真正去約對方吃飯、聊天、相處,你才會真切地感受到你的小心臟是小鹿亂撞地撲通撲通亂跳,還是心如止水的沒有任何反應。

簡單地說,只有親身嘗試和體驗了才知道。而在嘗試和體驗的過程中由於未知的不確定感,我們就會想要更多的嘗試,可是時間精力又有限的情況下,就難免會產生焦慮了,但也正是這些焦慮,才促使我們一點點地成長,促使我們一點點地確定真正和我們契合的方向。

所以,不用掙扎了,你就用心去體驗這個過程就好了,因為這真的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只有從這段路走過來了,你才能知道什麼才是你真正喜歡的,你也才能夠真正地成長!

而且對於不斷追求個人成長的人來說,其實就是意味著要不斷地突破自己的舒適區,走向自己學習區的過程,進入學習區本身就不是一件愉快體驗的事情,就好像健身一樣,只有在肌肉拉伸撕裂後,肌肉才能成長出來,放在個人成長上也是一樣的道理!

而至於知識焦慮症要怎麼治療呢?

借用我的老師昂sir一句話:

「焦慮的消除往往需要悅納當下的狀態,哪怕是個熊樣!」

感謝關注「遇見玉小姐」,歡迎點讚、也愛打賞、最愛轉發!

遇見玉小姐,遇見未知的自己!

【玉小姐精選】

想要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什麼最關鍵呢?

人生真的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相關焦點

  • 知識焦慮症
    「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句話沒錯,但前提是知識必須轉化成生產力,具備了生產力產生出價值,才有可能改變命運,否則知識就像一潭死水,缺乏生機。但是,不得不承認,有時候知識就像潘多拉寶盒,對人有著致命的誘惑力,人們總渴望獲得更多的知識,就像前文提到的曾經的我那樣,瘋狂地去學知識。如果你讀到這裡,覺得我是在宣揚知識無用論,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 工作焦慮症有哪些表現?
    由此,很多的人都會產生職場焦慮情緒,甚至是職場焦慮症。工作焦慮症這個發病的原因很多,跟性格、突發的事件、疾病、還有周圍環境、精神緊張、壓力等都有關係。具體體現在以下:比如說,有的人就有多疑和多慮,對別人的目光,或者是別人的語言反應過於激烈,就會出現不正常的情緒;比如說工作上的不如意,工作環境競爭過於激烈等,都可以導致這種焦慮的產生;所以有的人對於上班就會產生很強烈的焦慮,比如說明天上班,今天晚上就有人睡眠不好,入睡困難,經常做夢,對上班有恐懼感,就出現了上班焦慮症,久而久之就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 小心變成焦慮症!
    由此,很多的人都會產生職場焦慮情緒,甚至是職場焦慮症。  工作焦慮症這個發病的原因很多,跟性格、突發的事件、疾病、還有周圍環境、精神緊張、壓力等都有關係。具體體現在以下:  比如說,有的人就有多疑和多慮,對別人的目光,或者是別人的語言反應過於激烈,就會出現不正常的情緒;  比如說工作上的不如意,工作環境競爭過於激烈等,都可以導致這種焦慮的產生;所以有的人對於上班就會產生很強烈的焦慮,比如說明天上班,今天晚上就有人睡眠不好,入睡困難,經常做夢,對上班有恐懼感,就出現了上班焦慮症,久而久之就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 你有社交焦慮症麼?
    說起社交焦慮症,有這樣一個很好的例子:電影《充氣娃娃之戀》中的男主角就有較嚴重的社交焦慮症,他整天躲在自己的房間,不願和人接觸,直到他得到一個特別的
  • 你有社交焦慮症嗎?
    社交場中的閒逸是令人厭惡的
  • 七個妙招緩解工作焦慮症
    如果你的焦慮症已經對你的生活產生的困擾,建議去正規醫院專科從事相應的檢查。早期焦慮症較好醫治,趁著病情不是很嚴重的時候除去病根。焦慮症如今也是一個較大眾的疾病,不要因為顏面上的原因而讓疾病禍害你的後半生。
  • 【員工美文】在逆境中成長
    也是在這個平臺上,「職場病」將我洗禮和打磨,但在領導、同事的幫助下,我如同一顆小樹苗,依靠著農商行的滋養和培育,一點點成長起來。在工作經歷中,自己感慨最多的就是信貸內勤這一崗位,這個崗位讓我克服了職場中的「恐懼症」和「焦慮症」。記得當初領導安排我幹這一崗位時,滿心的害怕與排斥。
  • 創業,就是苦苦掙扎
    然而創業中的掙扎只有自己能體會深刻。今天品途商業評論為大家帶來的主人公本霍洛維茨卻是經歷了九死一生,他稱「8年的時間裡只有3天是順境」,因此他也成為矽谷創業導師,先後投資了Facebook、Twitter、Groupon、Skype 等。
  • 如何治癒員工的「工作焦慮症」?
    自然治癒焦慮不管做什麼都特別難,工作落後,擔心炒魷魚;假期結束,無心去上班;任務繁重,身心俱疲;業績突出,害怕同事嫉妒……面臨壓力,每個員工都有可能患上工作焦慮症
  • 別開玩笑了!
    真的,別開玩笑了。仔細想想,你真的有從別人的失敗中學習到了什麼嗎?你也許學到了別再犯同樣的錯誤,但是真的值得嗎?你費盡心思避開了坑,但你有沒有發現,仍然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我的大腦,並沒有把這些所謂的大坑定義為坑,我反而覺得是前進路上的必經之路。如果認為是坑,掉下去了總有爬不出來的可能。如果認為是必經之路,你總能想辦法安全走過去。
  • 工作中千萬別混日子,傷害的是自己!
    大家都朝九晚五上班,有的人三五年就做到了公司高管,十來年已經成功創業財務自由;有的人一二十年依然在最底層掙扎,差別就在一個字「混」上。是混出頭還是混日子,希望下面的文章能給你一些啟發。人不成熟的最大表現就是:只會算計眼前的得失,卻看不見長遠的成長。
  • 如何消除「知識焦慮症」
  • 自我成長
    今天很有感觸的想和大家分享自我成長這個話題,雖然各類心靈雞湯的書籍中也一直會提到這個自我成長這個概念,但是我還是想從自己的角度去剖析一下
  • 紀錄片《中國工廠》:真實講述中國工廠的困境與掙扎
    找到出路前,你唯有彷徨與掙扎。視頻《中國工廠 第1集: 再見老闆》真實為你講述中國工廠的困境與掙扎。   本片將把鏡頭對準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中國南方工廠,拍攝其中的的藍領、白領、企業主……記錄他們在轉型浪潮中的進退。從用工荒招工難到經營不利引入新帥,再到向外謀求國際市場卻因工藝問題內外交困。
  • 知識星球
    擔心交智商稅的千萬別進,不懂得挖掘價值的人,一塊錢對他來說都是智商稅。社群提供的價值:1.分享滲透實戰案例,經驗交流,以及繞過技巧2.分享資料課程,幫助大家完善個人知識體系3.提供遠程模擬面試,幫助你提高安全面試成功率4.幫忙尋找你需要的資料以及課程5.SRC漏洞挖掘的一些東西和技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6.提供答疑和解惑,幫助你理解一些難題
  • 別讓「職場抑鬱」毀了你的生活!面對工作壓力,你應該做好這3點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別讓「職場抑鬱」毀了你的生活!因此,當我們在職場上逐漸變得焦慮起來的時候,一定要通過一些方法,擺脫或預防職場焦慮症,比如說做好下面這3點:1、正確地認識自己工作場所抑鬱不僅來源於客觀環境因素
  • 【員工心語】生產一線是成長的搖籃——牛仔織造一名研究生員工的工作感想
    而企業基層一線為我們提供成長的沃土,是我們歷練的基地,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我們深知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有堅強的心理素質,感謝公司給了我們磨練自己的機會,給了我們成長和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使我們能夠在工作中繼續學習、鍛鍊、成長。
  • 在和2018揮手道別之前,看看你「隱形」的成長足跡
    在2018的最後一周,你有沒有盤點過去一年的成長和收穫?加了多少薪,家人的生活品質提高了多少,孩子的學業有沒有進步……當然這些顯性的東西比較容易被看到。但有些對你的成長至關重要的得失,你可能從來都沒有注意到。但這所有的一切,都在你的搜索大數據裡。今天百度搜索陪你一起,看看2018你走過多遠的路,收穫了多少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