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知識焦慮症」

2021-02-23 鳳凰讀書計劃

近日,D&G辱華風波被鬧的沸沸揚揚。作為一線國際大牌,顯然D&G的道歉水平是不及格的。對於企業來說,犯錯在所難免,那麼領導者該如何正確的道歉,讓企業度過危機呢。對此,哈佛商業評論給出了一些觀點。

 

首先,文章指出,以下3個問題可幫助管理者判斷是否有必要道歉。

 

一是,企業是否犯了錯,或被認為犯了錯?企業必須克服想要等待、低調處理或試圖澄清事實的傾向。無論是否實際犯錯,領導者都可以通過道歉表達關切,並傳達企業的價值觀。

 

二是,錯誤是否嚴重?比如汽車有安全缺陷、餐館食物引起中毒,這屬於嚴重錯誤。因此真心實意道歉非常重要,虛情假意的道歉會帶來嚴重損害。如果所犯錯誤並不嚴重,但道歉仍可能是必要的,也會帶來益處。

 

三是,公眾會如何反應?企業應考慮涉事各方的地位和規模。規模大、實力強、地位高的組織,對地位較低、力量較弱的個人或團體造成的損害更易引起公眾憤慨、更有必要道歉;小企業犯的錯,或僅損害富人或企業的錯誤則較不易引發強烈反應。

 

如果企業決定道歉,就必須以正確方式道歉。對此,文章給出了道歉的5個要點。

 

一是,誰出面道歉?企業所犯錯誤越嚴重、越牽涉其核心價值,越需要高層管理者,包括CEO出面道歉。猶豫不決時,企業應選擇讓高管出面道歉。

 

二是,道歉內容。在決定道歉內容時,企業一定要抓住3個關鍵要素:坦誠、表達悔意、承諾做出改變。「」效果最佳的道歉都是坦誠的,不給歧義或誤讀留下任何空間。在道歉時,企業絕不能讓人感覺是在辯解或為錯誤找理由。但適當解釋、提供信息是有好處的。」

 

三是,道歉形式。文章建議,由CEO或其他高管錄製一段道歉視頻,無論是否有現場聽眾,都會更讓人感到企業的重視。

 

四是,道歉時機。效果良好的道歉應是迅速的。遲來的道歉總好過不道歉。

 

五是,表達方式。表達歉意的方式與道歉的內容同樣重要。非正式的語言和有親和力的溝通方式會起到良好作用。

相關焦點

  • 別掙扎了,知識焦慮症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我也是一名知識焦慮症患者。 在還沒病入膏肓就被這個被冠上「精神病學疾病」的可怕名字嚇到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了解什麼是知識焦慮症吧,可能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哈。就我的了解,大多數人都和我一樣,應該只算是知識焦慮症的入門級患者而已。 這種疾病流行於每天都要面對高度壓力與挑戰性的工作環境或職業中,比如外企、淘汰率高的企業,而記者、廣告從業人員、信息員、網站管理員、IT從業人員等都可能是該症狀的高發人群。 請問你躺槍了嗎?
  • 知識焦慮症
    「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句話沒錯,但前提是知識必須轉化成生產力,具備了生產力產生出價值,才有可能改變命運,否則知識就像一潭死水,缺乏生機。但是,不得不承認,有時候知識就像潘多拉寶盒,對人有著致命的誘惑力,人們總渴望獲得更多的知識,就像前文提到的曾經的我那樣,瘋狂地去學知識。如果你讀到這裡,覺得我是在宣揚知識無用論,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 你有社交焦慮症麼?
    說起社交焦慮症,有這樣一個很好的例子:電影《充氣娃娃之戀》中的男主角就有較嚴重的社交焦慮症,他整天躲在自己的房間,不願和人接觸,直到他得到一個特別的
  • 如何治癒員工的「工作焦慮症」?
    自然治癒焦慮不管做什麼都特別難,工作落後,擔心炒魷魚;假期結束,無心去上班;任務繁重,身心俱疲;業績突出,害怕同事嫉妒……面臨壓力,每個員工都有可能患上工作焦慮症
  • 七個妙招緩解工作焦慮症
    那麼,上班族該如何緩解這種症狀?不妨試試以上這七個小妙招吧。如果你的焦慮症已經對你的生活產生的困擾,建議去正規醫院專科從事相應的檢查。早期焦慮症較好醫治,趁著病情不是很嚴重的時候除去病根。焦慮症如今也是一個較大眾的疾病,不要因為顏面上的原因而讓疾病禍害你的後半生。
  • 你有社交焦慮症嗎?
    社交場中的閒逸是令人厭惡的
  • 工作焦慮症有哪些表現?
    由此,很多的人都會產生職場焦慮情緒,甚至是職場焦慮症。工作焦慮症這個發病的原因很多,跟性格、突發的事件、疾病、還有周圍環境、精神緊張、壓力等都有關係。具體體現在以下:比如說,有的人就有多疑和多慮,對別人的目光,或者是別人的語言反應過於激烈,就會出現不正常的情緒;比如說工作上的不如意,工作環境競爭過於激烈等,都可以導致這種焦慮的產生;所以有的人對於上班就會產生很強烈的焦慮,比如說明天上班,今天晚上就有人睡眠不好,入睡困難,經常做夢,對上班有恐懼感,就出現了上班焦慮症,久而久之就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 小心變成焦慮症!
    由此,很多的人都會產生職場焦慮情緒,甚至是職場焦慮症。  工作焦慮症這個發病的原因很多,跟性格、突發的事件、疾病、還有周圍環境、精神緊張、壓力等都有關係。具體體現在以下:  比如說,有的人就有多疑和多慮,對別人的目光,或者是別人的語言反應過於激烈,就會出現不正常的情緒;  比如說工作上的不如意,工作環境競爭過於激烈等,都可以導致這種焦慮的產生;所以有的人對於上班就會產生很強烈的焦慮,比如說明天上班,今天晚上就有人睡眠不好,入睡困難,經常做夢,對上班有恐懼感,就出現了上班焦慮症,久而久之就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 如何消除強迫思維?
    強迫思維克服辦法如何消除強迫思維?分清是非真假:即認識清楚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對的、是的,堅決去做,非的、假的,堅決地丟。丟了自己會感到難受,但只要辯別清楚了,難受也要去做,真正按照"習以治驚"的決策做 。當你分不清是非真假時,那就隨"大流」,若遇到這個問題,大家是怎麼想的或怎麼處理的,我就向大家學習,也這麼想或這麼做。
  • 王通:如何消除客戶心中的恐懼?
    消除學員潛意識中對SEO技術的恐懼?許多人在學習的時候,潛意識總怕自己學不會,於是邊學習,邊記筆記,結果課聽沒有挺好,筆記記了好多頁,回去執行的時候還不會。所以,我的大部分課程,我都不讓學員記筆記,因為你要記憶的要點我全部都用,直接給你就可以了,幹嘛自己記呢?學習的過程,應該全身貫注去理解學習的思路,這才是最重要的。
  • 改善|如何消除必要之惡?
    作者|王劭禹
  • 消除生產過剩的浪費
    今天,我們和大家一起討論如何消除生產過剩的浪費。 「生產過剩的浪費」被認為是所有浪費產生的根源,如果允許了這種浪費,那麼剩下的六種浪費就會同時發生。如果發現了這種浪費並開始改善的話,以前隱匿的其他六種浪費都會顯現出來。 生產過剩的浪費分為過多的生產過剩和過快的生產過剩。
  • 易斯達—消防安全知識培訓
    為了進一步提高全體員工消防安全知識和滅火技能。2020年12月19日上午,公司內部組織了消防安全知識培訓課。
  • 李丹推薦書:《容易緊張的人,如何說話》
    在線閱讀當眾講話為何會讓你如此緊張不安很多人害怕當眾說話,是因為自己沒有能夠克服心理上的恐懼,沒有辦法消除內心的緊張感,導致自己在公眾場合不敢說話、不願說話、不會說話。公眾場合說話和發言緊張其實是一種社交緊張,但這種緊張並不一定意味著你就患有「社交焦慮症」。如果這樣的緊張感已經給你造成負面影響,而你也認為自己可能患有「社交焦慮症」,那你就不妨去醫院請心理類或精神類專家醫生進行鑑定。害怕當眾發言或演講是所有成年人最害怕的事情之一。所以說,說話緊張的人也不必為此憂心忡忡。
  • 如何打破「知識詛咒」
    很多時候,我們容易陷入「知識詛咒」。什麼是知識詛咒?即:我們一旦知道了某事,就無法想像這件事在未知者眼中的樣子。當我們把自己知道的知識解釋給別人的時候,因為信息的不對等,我們很難把自己知道的完完全全給對方解釋清楚。
  • 如何消除緊張心理,都有哪些有效方法?
    有效消除緊張心理,從根本上來說一是要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一個人如果十分爭強好勝,事事都力求完善,事事都要爭先,自然就會經常感覺到時間緊迫,匆匆忙忙(心理學家稱之為「A型性格」)。而如果能夠認清自己能力和精力的限制,放低對於自己的要求,凡事從長遠和整體考慮,不過分在乎一時一地的得失,不過分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自然就會使心境鬆弛一些。
  • 如何解決知識遺忘,以及學習新知識的方法
    就好比這個問題,我當初對這個問題那是百思不得其解,覺得自己學了就忘,難受的很吶,一直在尋求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我當時的總結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學了就忘呢?,那如何達到「用的多了自然就記住了」的一個狀態呢?
  • 溫馨科普關於勞動保障小知識
    那麼接下來我們勞動監察大隊公眾號會不定時更新科普一些關於如何保障自身權益的小知識,給大家科普一下當遇到這些類似的事件時,應當怎麼辦。同時也會讓大家淺顯了解到「勞動監察大隊」的責職範圍。首先我們先來看看2013年5月印製的《貴州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中的以下幾條條例。
  • 你是如何應對知識焦慮的?
    小時候你可能沒機會直觀的感受過知識的海洋到底是什麼樣子,現在通過搜尋引擎隨便搜一個東西就出來上億條結果記錄讓你感受到了它的「遼闊」。根據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信息學院的研究人員,人類在過去30年中已經產生了比之前所有5000年以上的更多信息。他們估計,在過去十年中,人類知識總量每兩到三年翻一番。研究人員很快就相信知識每年會翻一番。
  • 如何有效的積累你的測試知識?
    是否具備知識積累的能力?與此同時,是否具備一套行之有效的積累方法,顯得格外重要了。  身處軟體這一行,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大家單憑腦袋要記住所有的信息,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有記憶麵包可以吃) 。而在工作、學習的過程中,我們通常不會要求自己或別人一定要具備怎樣的理論或技能之後,方能開展某種具體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