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選自《阿刁》。這是趙雷寫的歌。但是嚴格來說,是張韶涵唱火的。
歌詞裡還唱到:「大昭寺門前鋪滿陽光」,大昭寺我沒有去過,我只去過塔爾寺。青藏高原上另一座神聖的寺。
年少時候,你被一首歌擊中,或許更多是因為旋律,長大後,則是因為歌詞。比如「你已習慣,孤獨是一種信仰。」
張韶涵唱火這首歌的時候,是2018年,我沒有記錯的話。
那時候,我處於這一段創業的起步期,整天睡在公司。
那時候,公司在新閘路租界區的一個老別墅裡,對門的哥們,是某巨頭的前十號員工,持有大量的股票,他每天在對面「享受人生」「投資點什麼新項目」
我每天在思考傳播的未來是什麼?中國經濟路在何方?我們就在直線距離不超過10米的地方。我們到現在,還會互相發發信息什麼的。
隔壁是非常刁鑽刻薄的老太婆。(原諒我用這樣的詞彙形容。)我想她所有的刻薄,可能都是因為這個房子被定性為歷史文物,永遠不會拆遷了吧。
後來我們覺得老別墅確實挺文藝,但是已經承載不了我們的期待了。我們就去了正常的寫字樓了,很快我們會搬到陸家嘴的寫字樓,也是我創業以來第五個寫字樓。
有時候,我會和合伙人回憶並互相提問道:如果沒有那一年的那一批爆款,我們今天還在繼續做這個嗎?
然後根據不同的情境和心態,我們會得出幾種答案。
人生沒有假設,但我想永不認輸是一種態度和精神。
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用一篇文章的形式,把這段時間寫過的所有值得記憶的文章梳理一遍。
我想,這麼多年過去了,感謝你們一直都在。
我翻了下每一次搬家的照片,以及進擊波財經峰會的合照,其實大多數人都是來來去去,或許這就是人生。
我知道,絕大多數人是不相信「老闆「的「夢想」的。並且這個詞已經變成了貶義詞,是一種「邪惡的力量」。
千萬別誤會,我沒有任何的惡意和不滿,我一直在反思並尋找一條道路,那是能夠達到共贏的方式,我還在尋找能夠在這個缺乏信任的時代,塑造信任關係的方式。我更在尋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道路。但是我一直沒有成功,我會一直努力下去的。
在電影《山河故人》裡,有一句臺詞大概是這麼個意思:「幾乎所有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我記得這部片子上映的時候,我坐在電影院裡哭。後來讓我這麼哭的電影叫《芳華》,芳華上映的時候,我把公司放假了,全體去看。現在和我一起看《芳華》的還有兩個人還在。
我現在面試作者的時候,我都會很明確地告訴他們:也許,你覺得沈帥波寫的東西挺不錯的,現在坐你對面也很nice的樣子。
但是如果你和我一起寫東西,對不起,我可能是個很討厭的人,我會把你批評得一無是處,我會直接說你寫的有可能是個垃圾,是一坨屎。
如果你接受不了,你不想寫一個你能力範圍內完美的東西,你不想成為一個真正的角色,你對真正的商業文明沒有興趣,那我們還是不要開始比較好。
我覺得被人期待是一件很珍貴的事情。所以無論客戶給我多少錢,只要他飽含著期待,哪怕這個case本不該是我自己管的,我都會付出全部去做到最好。
客戶沒有傻逼的。很多年輕的account總是以懟客戶為一件很光榮的事情。還有一些水平不濟的人,以客戶是傻逼為一萬年擋箭牌。對不起,其實是自己錯了。
客戶,尤其是頭部企業,花過很多錢,包括很多冤枉錢,見過很多好的東西,能調用大量頭部資源。所以他們知道什麼是好東西。
就好像或許你是一個不錯的設計師,客戶並不會製圖,但他住過全世界最好的酒店,你沒有。所以你做出的東西,達不到人家的閾值,他不滿意。
但你偏要和人家爭論你不會Photoshop和CAD。。。。
在《所有人命運的底色,其實早已寫好》一文裡,我寫道:
他們都對生命和時光有自己的理解,僅此而已。
在他們心中,有各自最重要的東西。
或許當他們站到彼此的位置上去思考一下的時候,會發現各有各的緣由,無奈當然也有狡黠和投機。
但世間並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世間更多時候都是屁股決定腦袋。
《無限渡劫:創業者的宿命。》這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篇。雖然沒有很火,我覺得是因為曲高和寡了。
這個世界上,一定是有更多的奮鬥,應該是99.99%的奮鬥,結束得悄無聲息,結束得虎頭蛇尾,結束得一敗塗地,亦或者是從未停止,也未曾輝煌。
這就是創業者必須接受的遊戲規則和宿命,個人的奮鬥誠然重要,但歷史的走向和上帝之吻或許更重要。而你能做的事情只是:不停地渡劫,能渡多少劫,你就能獲得多大的成就,還有蓋棺定論時,你就能獲得什麼樣的定論。有的時候,差一分一毫,就過不去。
其他的,都是失敗者的推辭,沒啥好說的。你可以說別人德不配位,但收拾他是老天爺的事情,與你何幹。你可以歸因自己於運氣不好,但也許你就會不好一世。
在商海的修羅場裡,你只有涅槃,或者下牌桌。這就是Destiny,在英文中,Destiny還有一個意思就是:主宰命運的力量。
《不要讓城市,失去書店。》這是一個番外篇,不屬於任何一個系列。它裡面記錄了很多我喜歡的書。當時是和言幾又合作的一個直播。都是些不太火的書吧。
最後我說道:我們最初的時刻一定是飽含著熱忱的。我們後來也因為現實而妥協過,那麼我們甚至推翻了自己的驕傲和信仰,但是我們相信這一切都會重建,我們還會重逢。
為什麼標題選用這句《甘於平凡,卻不甘平凡地潰敗。》
因為我想,這或許是我們一生的寫照。
我們年少時,都以為自己終究是不平凡的。但最終都得接受,你只是一個凡夫俗子的事實。而這中間的過程,有多久 和多痛苦,就和你的性格與經歷有一定的關係,還有那不可述說的玄學:命運。
作為一個職業記錄者,傳播者和出主意的人(諮詢),我們有幸參與過那麼多項目,好像加一起都是萬億的生意,但我每天都要告訴自己,「你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可有可無的人。」
而我們自身的奮鬥,只是不甘於平凡地潰敗。我們得到的,全是因為幸運。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份事業,還會幹上七十一年。
我說過要活到一百歲。
<end>
本文作者:沈帥波
湃動品牌戰略諮詢 CEO
一個立志用真誠的文字記錄商業文明跌宕起伏的人。
轉載請後臺回復轉載,未經授權,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