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這樣一個小夥子,14年這個時候呢,他還是西湖邊的一位稅務工作者,那時候,他的工作是這樣的:
在基層工作的日子就是這樣,周而復始,日復一日。恍惚間,理想漸行漸遠。他時常想起大學畢業那年,自己立志要來北京,但卻最終止步於貿大,從而留在杭州。也許拼搏一把,再考一次那個「高大上」的部委,是否可以鹹魚翻身?於是,他下定決心,立即開始準備。終於,經歷層層選拔,夢想照進現實,他被錄取了。
14年夏天,告別了那個風景如畫又充滿回憶的人間天堂,他滿懷憧憬地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走到了「高大上」的東方新天地的對面,東長安街2號。
剛到商務部,進入世貿司,分配給他的崗位只有兩項職責:第一項是文件流轉,第二項是收發報紙。小夥子不禁愕然,我千辛萬苦到北京來,就是為了送文件和發報紙嗎?那一夜,他輾轉反側,仿佛夢想又一次遙不可及,但倔強的他告訴自己,不就是送文件嗎,我就做好給你看。
但真的做起來,他發現看似普通的文件流轉裡也大有學問:
——辦件、閱件分門別類;
——中辦、國辦專門登記;
——內部文件閱後即退;
——領導批示抓緊落實;
記得第一次籤收涉密文件時,他緊張地連內容都沒敢看,一路把文件抱回了司辦。在同事們的鼓勵和幫助下,小夥子漸漸克服了緊張和不適,開始管理起這些文件。
他將保密櫃中的一千多份重要文件分門別類,系統歸檔;
漸漸地,他的工作變得有趣了起來,你看,
——在中澳自貿協定談判衝刺的前夜,他幫助談判團隊緊急複印磋商文本兩千多頁,三臺複印機同時上陣,人送外號「印帝」;
——在《信息技術協定》擴圍談判急需向中央報告情況時,他辦理限時送達,來一份「說走就走」的文件;
——在向國務院報告全國貿易政策合規工作時,他幫助跑籤國請,一天下來走了近二十公裡,半程馬拉松呢!
當然,時常加班的他有時也自嘲,我究竟是在「貓富康」還是在「富士康」?
但作為商務部的一份子,過去半年多,
——他看到,在雲南魯甸發生地震時,商務系統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保障救援物資第一時間送達災區;
——他看到,當越南發生打砸中資企業時,駐外經商機構的同事夜以繼日地值班、交涉、維權,努力確保中資機構人員和財產安全;
——他也見證了,九年磨一劍,中澳自貿協定最終實質性結束談判。
這些都讓他實實在在地感覺到,自己選擇的是一份有意義的工作。
春節回家的時候,親朋好友圍聚在他身邊,熱切地想知道,部委的工作到底是什麼樣的?他想了想,說,商務部公務員的工作既是平凡又是不平凡的,說它平凡是因為每天的工作都是由點滴的小事匯聚而成,一天下來你可能就打了幾通電話,開了一兩場會,寫了幾段文字,跑了幾公裡地,但說它不平凡是因為商務事業關係千家萬戶,經濟民生,看似不起眼的電話、會議、文件可能讓新疆的棉花賣個好價錢,可能讓澳洲進口的牛排變得更加便宜,可能讓南車北車把中國製造帶向全世界。我們的工作掙得不多,休息不多,甚至帶給個人的成就可能也不多,但它卻真的能給我人生的夢想和前進的方向,我愛這份工作,我會認認真真,一點一滴地把它做好。
這個小夥子就是我,吳文昭,一個平凡的追夢人。
關注我們,掃描識別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