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制內實權部門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21-02-19 公務員社區

朋友小A年僅25歲,考進了縣城政府辦工作,以下文字來自小A口述:

 

在實權部門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一、工作強度大。「5+2,白加黑」是常態。每天有處理不完的事情,無休止的加班讓人身心俱疲。各種假期基本沒有。

 

領導即使半夜12點給你打電話,你也要立刻從被窩裡爬起來,然後屁顛屁顛的去單位加班。甚至我們離開本縣都要跟領導請示。

 

二、社會地位高。表面上,溝通的部門對你比較客氣,甚至一些單位的領導也會跟你稱兄道弟。但你要清楚,他們尊崇的是權利,而不是你。這一切都是單位賦予的,離開單位,你什麼都不是。

 

三、人際關係錯綜複雜。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況是實權部門?這裡絕對是水深火熱,臥虎藏龍,不要小瞧任何一個同事,更不能輕易得罪人,沒準人家有你惹不起的背景。

 

三、心理壓力大。當你特別渴望提拔的時候,就會患得患失,生怕工作沒有做好,給領導留下不好印象。總是這樣想,就會讓自己活得比較累,慢慢迷失了自己,成為領導的附庸。

 

四、前途一片光明。每隔一兩年,就會有人事調整。一些同事光榮提拔到其他單位。只要你會做人,即使工作能力一般,論資排輩也能提拔。

 

給想進這些部門的同學幾點建議:

 

一、攘外必先安內,要處理好家庭內部關係。

 

有的同事條件不錯,卻成了大齡單身,不是他們不想,而是工作真的忙,忙到沒有時間找到合適的,能夠體諒自己的,能夠支持自己工作的對象。哪個女人希望自己的老公常年不顧家呢?

 

所以,到這種地方來之前,一定要先爭取到另一半的支持。解決了後顧之憂,才能全心全意工作。

 

二、跟誰混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潛規則。

 

什麼是潛規則?就是一些不合理但存在的事情,這背後有深刻的邏輯。這些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三、用入世的心態做事,用出世的心態做人。

 

你必須有一個好心態。如果你不喜歡這種生活,就趁早離開,否則越陷越深,到最後難以割捨。

 

出身是無法選擇的,如果你無法拼爹,拼家庭,拼背景,那麼你只能拼顏值,拼才華,拼套路了。

 

如果你連這三樣也沒有,那就只能拼命了。堅持是一種品質,挺住意味著一切,只要你能在這裡熬住,等那些前輩們都提拔了,下一批就是你了。

長按二維碼,開啟你的上岸之路!

公務員社區,原創號,每天早晨8點為你帶來最新的招考資訊和職場乾貨,和10萬+考生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在微軟總部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微軟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蘋果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BAT這三家公司工作又分別是怎樣的體驗?我們今天帶給大家的這些答案主要來自於網際網路上,那些曾經或正在這些公司服務的,愛分享的小夥伴。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家公司裡不同崗位的員工對公司的評價也不盡相同,所以關於「在XXX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個問題,也就沒有標準答案。
  • 體制內工作vs體制外工作,到底該選哪個?
    如果你對公務員的工作印象還停留在「一杯茶、一份報紙過一天」的印象裡,只能說明你對體制內的工作太不了解。完成工作是本分,完不成就加班,直到做完為止。根本不存在完成了還求獎勵的理由。這不是喊口號,這是在體制內工作首先要牢記的基本邏輯。
  • 為什麼體制內的工作是荒廢人生?
    進入體制內工作,幾年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能力幾乎沒有增長,所謂的「辛苦加班」,大多數是做一些「整理材料」的工作,非常非常低水平的重複,得不到任何提高!你也許會問,為什麼這些工作都是低水平重複?為什麼就不能有挑戰性?很簡單,體制內的工作都是非競爭性的。而所有的競爭性的工作,都必然變成事務性工作,即簡單的重複工作。
  • 為什麼有實權的幹部,通常很難做大官?
    來源:體制內夜讀,幹部參閱(iganbu)整理編輯官場確實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就是年輕時實權大的,往往難當大官。為什麼呢?經濟學的第二假定,叫資源稀缺假定。如果從經濟學角度看,實權也是一種稀缺資源,實權越大,就越稀缺。市場上稀缺的東西,想得到的人就很多,供不應求,競爭自是激烈得多。所以當官有了實權,就會有人惦記,有羨慕的,有嫉妒的,有求你的,也有恨你的,還有不少則是想取而代之的。 所以握有實權的人,除非你鋼鑄鐵打,滴水不漏,不然稍有不慎,遭人算計,陰溝裡也會翻船。
  • 智商150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人在網絡上提出疑問,擁有 150 以上的超高智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個問題把那些隱藏在網絡海洋中的高智商人群給炸出來,遺憾的是,未能炸出愛因斯坦或者霍金。好了,下面我們作為普通人,就來看看擁有 150 以上智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吧。網友 Chris Worth 說,他 13 歲的時候智商達到 177,他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 在大公司內部創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公司內部創業小有成就,經營一家業務只針對內部的優秀廣告公司,江湖人稱「韓老闆」。第一,如果是本職主業,被質疑「為什麼要來創業?這是你本來就該做的,你是本職工作沒做到位」;第二,如果做的是他人的主業,雙方溝通後,很可能對方就直接做了;第三,如果是非主流業務,則會很難落地,需要其他部門配合,往往都會碰壁——「為什麼要幫你」,而如果非主流到無需其他任何團隊配合,那麼,這樣的「內部創業」,和外部相比,又有何優勢?
  • 在網際網路外包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網際網路外包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際網路外包,究竟值不值得去?外包就像是大廠光鮮背後的陰影。網上很多人說,寧去創業公司,不去外包公司。在很多人眼中,外包屬於歧視鏈的最底層。這種說法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外包的確有很多天然劣勢,比如人才流動大,無歸屬感。最重要的是,事多錢少,同工不同酬,所謂「不患寡患不均」。
  • 學習計量經濟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生無可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我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距離考完計量經濟學已經有一年多,最近也在忙著找工作和實習的事,已經不太記得具體的內容了。所以學習計量經濟學的每一種方法之前,不妨先問自己這樣幾個問題: 此種方法對於數據的「質量」給與了怎樣的限定? 我們計量分析的目標又是什麼?
  • 體制內or體制外,真的那麼重要嗎?
    叔覺得,不管你是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都要不斷地學習進步提升自己,當你有了足夠的能力和實力,體制內和體制外應該就沒啥區別了。保持能隨時離開體制的能力文|李尚龍 出處|龍影部落(ID: lslmoviegoers)我認識的一個女孩子,上了一所一般的大學,學習的是播音主持專業。
  • 在體制內的思考
    雖然你對現在的工作並不算很滿意,但是在很多人看來,你所擁有的是他們夢寐以求。雖然你也羨慕別人光鮮高收的工作,但是他們背後也有你所不知的艱辛和無奈。所以不要總是抱怨,而要珍惜所有,提醒幸福。02發掘工作中的興趣點,並不斷強化。拋開那些世俗的、功利的煩擾,對於這份工作我還是比較有認同感的。
  • Hi Five 在星巴克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星巴克 每季更換的新品,總能給人無限的驚喜,又始終保持了精緻醇厚的味覺體驗。在星巴克的工作感受也是這樣:新人總是帶來新的血液,卻又融入獨特的星巴克公司文化之中。可以說,Linda進入星巴克後的改變,以及星巴克帶給她的驚喜,遠遠超出了大家的預料。[Linda:那時,我是以店經理的身份入職。加入星巴克一年的時間,就從店經理發展到區經理,這個發展的速度和空間,真是在其他很多企業裡難以想像的!
  • 在 591 上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前言591 是指 591.com.tw,上家工作的公司,為了紀念這些時光,所以就有了這篇文章。
  • 在體制內工作,謀取升遷和安穩生活,你適合走哪條路?
    進入體制僅僅剛剛開始的第一步,更好的去實現人生價值,更好的去完成好作為一名公務員的人生使命。正如北宋大儒張恆渠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但是凡事並非一帆風順,相信很多小夥伴在進入體制後,會遇到很多工作上的困境,導致遭遇更多的挫折。那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如何走出困境,實現職位的升遷。
  • 體制內,吃虧就是吃虧,不僅毫無福分可言,還會被人輕視!
    正常來說這種認識是沒錯的,但是老組織告訴你,在體制內,吃虧就是吃虧,毫無福分可言。小許是某單位新考進來的公務員,大學畢業後考了三年才終於考進了鄉鎮。終於進入體制內的他,有著滿腔熱血,一心想著只要夙夜在公、勤勤懇懇,就能平步青雲。這半年多來,小許每天都比正常上班時間早半個多小時到,下班也留在單位加班。
  • 在Facebook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網易新聞學院首先,有請本次實習體驗之旅的兩位主角登場
  • 在華為實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初入華為面對交接工作只有1天的壓力,打起十二分精神,在瘋狂記錄工作和操作中度過,遇到了很多瓶頸。有不懂郵件的主送抄送以及密送的含義而出錯,導致部門員工回覆郵件出現極大的差錯。電子流填報的主管審批人或者是電子流程操作不當,導致工作不順暢等一系列問題。
  • 在DUO事務所實習是怎樣的體驗?
    在OPEN事務所工作實習是怎樣的體驗?在West 8工作是怎樣的體驗?在GOA大象設計工作是怎樣的體驗?在BLUE青山周平事務所工作是怎樣的體驗?在仝行設計實習是怎樣的體驗?在上海Callsion RTKL工作是怎樣的體驗?在DNA事務所工作是怎樣的體驗?
  • 在工廠上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工資穩定,但不好找對象!
    在工廠上班是一種什麼體驗?我想,只有身處其中的人才能知道其中的滋味,小編曾經也在工廠上過班,那就是以前讀書的時候,每到暑假,就會到工廠裡做暑期工,想起來,也體驗了一把工廠生活,記得剛進去的時候覺得挺好玩,但是待的時間久了以後,慢慢地就開始感覺每天都很累,睡不夠,而且工廠夥食不好,宿舍住的都是一些雜七雜八的人,漸漸地有一種安於現狀的感覺,想要出人頭地,簡直就是難上加難啊!
  • 體制內員工的「潛規則」,讀懂早受益,聽話幹活少多嘴
    社會是一個大染缸,職場是一個大熔爐,如果你是選擇了在體制內工作,那麼將會有更多潛規則,這些潛規則不可言明,都是用深刻慘痛的教訓換來的經驗總結,不得不讀懂,早學會早受益,明哲保身少受罪。
  • 在體制內,真正的不倒翁,都有這四個軟實力
    在體制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