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點下班.」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2021-02-11 道口服務

「我們在你這歲數的時候,

上面總對我們說,

多幹點活,要拼命幹活,

然後我們就拼命幹活,

從沒想過準時下班什麼的,

像傻瓜一樣拼命工作。」

《我,到點下班》終於大結局了。

 

這部根據朱野歸子同名小說改編的日劇,播出沒多久,豆瓣評分就達了8.3。

 

一條條金句對白,瞬間在朋友圈刷屏。

 

《我,到點下班》劇照

其實,這部劇最硬核的地方,並不只是準點下班的主題。

 

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職場上一個關鍵的,卻常常被我們忽略的真相:

 

很多時候,越埋頭苦幹的人,往往越容易被淘汰。

在行業大佬們把加班說成是福報的背景下,劇中女主的那句「我不打算比現在更努力,我要準時下班」或許戳中了更多職場人士的心。

每天的工作我都有認真完成,出現緊急狀況我也會處理,該加班我也會加班,雖然非常少。

故事中的主人公東山,每天都恪守著到點下班的原則,下班後會衝去最喜歡的中餐館吃小籠包喝啤酒,充分享受下班時光。當同事問她:「我早就想問你了,為什麼你每天準時下班啊?」她會回答:「因為我工作做完了。」

結衣有個同事,名叫三谷佳菜子。和結衣相反,三谷幾乎從不休息。加班、熬夜、睡在公司,是她的工作常態。她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從上小學開始,沒有請過一天假。按通常的觀念,加班熬夜的三谷,應該更受領導歡迎。可事實上,她卻是被罵得最多的一個。

其實,像三谷一樣,很多人的平庸,並不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恰恰相反,他們的人生,只有「忙碌」,卻始終「無為」。

比起低效率的勤奮,學會更聰明地努力,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

那麼,具體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效率更高呢?

 

做到有條有理——不要找藉口

工作效率和有條有理是並肩而行的——沒有誰只佔其一。如果有,那這個人要麼會魔法,要麼是超人。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只要有個簡單的待辦事項清單,就不會感到整天都在疲於應付。最好是創建一個每天、每周、每月的任務列表。

那該怎麼做呢?網上有很多免費工具可以幫你建立合適的組織計劃表。我用的是Trello,每天創建任務清單,附上支持材料或筆記,並隨時調整優先順序。


一定要優先做最重要的事,正如有句話說的,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努力很重要,但正確的努力才有效。

是要懂得「閉環思維」

什麼是閉環思維?如果別人發起了一件事,無論你做到什麼程度,都要給發起人一個反饋,這就是「閉環」。結衣在統籌項目時,會定期向上級匯報進展,也會及時將進度同步給組員。哪怕只是一項很小的任務,也會及時給對方反饋。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很多時候,一個人是否值得信任,就取決於這些細節。

縮短會議時間

開會是最消耗辦公時間的事情之一。(禮貌地)拒絕參加任何沒有提前給出議程的會議。開會時,始終圍繞主題展開討論,提前講明任何與主題無關的內容都應留給相關人員去單獨討論。會後,通過郵件跟進所有成員對達成一致的行動(以及任務分配、截止時間)的執行情況。

大多數人都會在職場中遇到自己的瓶頸期,可能是因為熟悉了工作內容,或發展受限,也可能是已經疲於日復一日的疲勞戰。這個時候,不妨給自己一點停下來的時間,思考以及歸納,或者是學習一些新知,想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張弛有度的節奏會讓你重新規劃,並更加堅定從容地走下一步。

你的價值,往往並不取決於你的工作時長,而來自你的不可替代。


多一點業餘生活


人一旦有動力,就會有效率——所以,是不是應該想想什麼能激發你的鬥志?不要做那種一心撲在工作上的人,要學會享受生活,認識不同的人,拓寬自己的眼界,不斷積累類似的經驗,才能完成好自己的工作。

按時下班,即使是跟同事去泡吧,也要真正放下工作,不要出了辦公室還一心想著工作。並非工作時間越長工作成果越大,8小時工作制是英國人在工業革命期間為了改善工廠的工作環境而提出的(當然,我並沒有針對英國人的意思)。而現在,這個概念完全過時了。

你的公司是否允許在家辦公?如果有遠程辦公政策,一定要充分利用!史丹福大學教授尼克·布魯姆(Nick Bloom)2012年在上海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允許員工在家辦公提高了工作效率,最終為公司節省了成本。

人不是機器,在工作和生活越來越難有明確分界線的當下,我們在談論加班的時候,肉眼可見的工作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甚至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關於收益與付出,關於個人權利的讓渡,關於自由時間被損耗掉的比重,關於你選擇被塑造成為什麼樣的人。

道口貸提示:市場有風險,出借需謹慎

點擊閱讀原文可立即註冊道口貸~

相關焦點

  • 我準時下班,怎麼了?!
    準點下班,會不會被其他同事議論或者被領導嫌棄?你看她,到點就下班,溜得比誰都快!相信這是很多職場人心中的顧慮。
  • 「老闆,我想準時下班」
    在職場劇上一直表現很優秀的日本,又出了一部職場喜劇,名字就讓人極度舒適——《我要準時下班》這部日劇以「加班」為切入點,女主東山結衣奉行「準點上班,按時下班」工作理念,比起獻身職場,更加注重享受生活。「準時下班」是很多人理想的工作狀態,但因為各種原因,準時下班對大部分職場人是一種奢望。
  • 我要準時下班!
    最近有一部劇火了,名字是《我,到點下班》。很多網友都在振臂高呼:「光看名字就想打五星了!」劇情講的是女主角東山32歲,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總監,她的工作準則只有四個字,就是「準時下班」。新來的上司也看不慣準時下班的東山,在電梯門口攔住她說:「明明大家都工作到7點或8點,然而你卻在指針指向6點的同時,準時離開公司。再努努力吧,畢竟有人還在工作。難道你只做自己的工作嗎?拿到薪水就萬事大吉了嗎?」女主很硬核,回了他:「我要準時下班。」
  • 情商低是一種什麼感覺?
    文/丁丁張 來源:丁丁張(ID:dingdingzhang518)情商低是一種什麼感覺?有人準備創業,還創著呢你就說不看好,不看好,肯定倒。有人找了個男朋友,你上去就說太醜了,或者說看起來流裡流氣的,這當然是情商低的表現。但更狠的還不是說這些,有人還會說,他長這麼好看怎麼會看上你啊?
  • 上班一條龍,下班一條蟲 ——下班沉默症
    現在很多職場人在承受巨大工作壓力之後,都會用「消極休息」來進行調節,比如:一個人盯著電視看到深夜,或者守著電腦一個人打遊戲、發微薄、發微信。但這種靜止休息的方式,肢體雖然靜止不動,但腦子往往還在活動。因為閉上眼睛,毫不思索,一般只能堅持短暫的時間,一會兒各種雜念又會湧上心頭。 這「動」「靜」兩種休息對於運動員恢復都很重要,同樣的,借鑑到職場,對於勞累、壓力巨大的職場人來說,休息也要學會積極休息與消極休息。
  • 最近日劇:我要準時下班
    女主到了點就下班,然後衝刺跑到一個上海菜館,趕happy hour的半價啤酒和小籠包。 當她把灌湯小籠包放到嘴裡,深吸一口氣,那種滿足很感染人。 到了周末假日,她也會準時下班,去泡溫泉,吃大餐。 泡得骨肉酥麻,穿著溫泉袍子,坐在酒店體面的餐廳,吃好幾道菜,認真地吃,開心地笑。
  • 日劇資源——《我要準時下班》大結局了!
    6月18日《下班我要準時》播放了最終回。該劇的編劇的確借東山結衣的口,說出了很多人想說而不敢說的話。
  • 都下班了,竟然還要我回工作微信的信息!
    點上面 廣州微生活 日日睇勁爆嘢關於下班後該不該回復工作消息這件事兒,相信許多人心中都忿忿不平
  • 稻盛和夫:人開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我這輩子也只經歷過一次
    一個經歷過貧窮也經歷過富裕,體驗過人生的巔峰時刻,也跌入過人生低谷的人,在被問及:「人開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時,稻盛和夫沒有久久而談,而是淡淡地說了句:我這輩子也就體會過一次,而那種感覺並不是用三言兩語就可以形容的,而是體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
  • 日劇推薦 《我 ,準時下班》
    Hello,各位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日劇由吉高由裡子,內田有紀主演的《我,準時下班》當今社會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
  • 我希望每天都能準時下班
    說這不是為了炫耀自己沒被996壓榨過,是想聊聊關於工作時長,和下班時間背後的一些問題。這幾天在看吉高由裡子的新劇《我,到點下班》,女主角東山結衣,就職行業第二的集團,也是部門項目負責人,她面試時的求職要求是必須準點下班,以「每天六點準時走人」在全公司出了名。
  • 我準時下班,到底有什麼錯?
    現在我每天都準時下班,一刻不耽誤,然後去公司健身房,就為了能活久一點。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正常下班變得不再正常了?疑惑臉?!每當我開始習慣加班時,我都會翻出這部日劇來打醒自己。看到這個劇名時,我已經開始思索:如何讓BOSS不經意地看到這部劇?
  • 我準時下班,究竟有什麼錯? ​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60萬人猝死,其中43%的人在40歲以下,不乏小白我這樣的花季少女。現在我每天都準點準時翹班去公司健身房,就為了能活久一點。從什麼時候開始,正常下班不再正常了?疑惑。每當我開始對加班習以為常時,我都會翻出這部日劇給自己打醒自己。《我,到點下班》
  • 「我已經足夠努力了,我要準時下班」
    也可以參照這部日劇《我要準時下班》,可能會帶給你一些不一樣的感觸。《我要準時下班》劇裡女主東山結衣是一個每天雷打不動準時打卡下班的人。在普遍加班的日本(公司)環境下,她的準時下班行為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在她眼裡,比起加班升職,還是朝九晚六,下班後喝半價啤酒、吃小籠包比較幸福。
  • 下班後的生活決定高度
    很多人覺得下班後,終於可以歇歇了,勞累了一天,各種雜七雜八的工作,各種開心不開心的事情糾葛在一起,總算可以離開那個崗位,到自己的私人空間享受一下自己的生活了。有人選擇了各種嗨,各种放松。聚會,呷酒,吃飯,各種娛樂項目。也有人選擇了靜靜地固守一隅,享受一個寧靜的時光。看看書,追追劇,甚至品一杯茶,喝一杯咖啡,在光怪陸離的時間裡,找尋片刻的沉寂。
  • 在大公司內部創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司同事,在公司內部創業小有成就,經營一家業務只針對內部的優秀廣告公司,江湖人稱「韓老闆」。因為依託大公司內部平臺,所以我們有時會高估同樣一件事情的成功率。《創新者的窘境》,讀了很多次的一本書,書中的觀點認為大公司很難內部創新,整本書通過各種角度方面數據案例來證明這個觀點。在內部創業初期,我部分認可這個觀點。但是隨著「公司」定義的變化、「任務」界限的模糊,內部外部的概念模糊。書裡的觀點似乎又可以被推翻。
  • 什麼樣的銷售方式讓人感覺舒服?
    開始的時候我以為這個電視很長,打開後才發現只有10集,一口氣看完,酣暢淋漓,不由得感嘆真是良心劇。看了這部劇,銷售能力會更上一層樓,原本不會銷售的也能頓悟。三軒家真是一個神奇的存在,一個天天混日子的營業所因為她的到來而變得格外不一樣了,她號稱沒有她賣不出去的房子,而事實上她真的做到了。
  • 下班後隨便乾乾,日賺200的副業長什麼樣?
    剛才B站直播,聊到副業。
  • 日劇《我要準時下班》:996真的不是福報
    日本專家上任的第一天,在全體會議上做完自我介紹後,又說到:我是個工作狂,經常加班,請大家儘量配合我的工作!說完深深鞠了一躬。三個月後,日本專家辭職了,辭職的時候只說了一句:你們這樣加班,是不人道的!加班界的扛把子日本,近年來地位岌岌可危,因為我們中國大有彎道超車的態勢。
  • 「準時下班不對嗎?」
    周二微信群聊話題引起了我的注意「準時下班不對嗎?「——知乎這句話真的說到了我的心坎裡,曾幾何時我絕對是一名狂熱加班分子,每天至少四個小時加班時間只是開胃菜,凌晨兩點的月光也是稀鬆平常,頂著早上八點的陽光下班也是一種美妙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