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的生活決定高度

2021-02-23 刀馬物語

很多人覺得下班後,終於可以歇歇了,勞累了一天,各種雜七雜八的工作,各種開心不開心的事情糾葛在一起,總算可以離開那個崗位,到自己的私人空間享受一下自己的生活了。

有人選擇了各種嗨,各种放松。聚會,呷酒,吃飯,各種娛樂項目。也有人選擇了靜靜地固守一隅,享受一個寧靜的時光。看看書,追追劇,甚至品一杯茶,喝一杯咖啡,在光怪陸離的時間裡,找尋片刻的沉寂。

當然,這都是選擇,也都是各自的生活場景或者愛好,沒有孰優孰劣。只是在各種不同的選擇當中,對於自己的生活或許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有人奉行的是活到老學到老,一直讓自己處於一個不斷進步和提高的過程中,積極面對未來和生活,不消極應對,充滿陽光和活力,充滿了希翼和憧憬。

也有人想著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就這樣吧,差不多了,還可以吧,湊合吧,為啥還要那麼累啊,這樣可以啦,咋活不是活呢,身體還行就可以了。累了一天了,該歇歇了,那麼累幹啥呀。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上班太累了,下班就想睡,工作差不多能賺個不高不低的薪水,剩下的時間就剩下買買買和吃吃吃了,還學習新東西?至於嘛?還想進步,還是想各種裝?小心遭雷劈啊。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技多不壓身。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單獨死守著一片鹽鹼地早就遠遠不夠了。因為有一技之長,賣灌餅的都可以培養出清華生,當然不是看不起,只是人家這也是一種精神,不斷提升的過程。

現在的90後的簡歷那也是各種光鮮,各種能力和背景多元,讓人看了簡直覺得相去甚遠,心中都覺得拔涼拔涼的啊。真要是讓你和現在的小朋友競爭,單從簡歷上就要輸掉一大塊吧?你還有信心嗎?

有一個小朋友,學工科的,對於文藝之類的不感興趣,老闆讓做個PPT,沒玩過,不知道怎麼做才藝術,往往都是黑白套,給人木訥的感覺。室友(文科女,合租)就鼓勵她,多學習學習,就這樣,她就真的每天晚上在自己的小房間裡搗鼓著做PPT。

一段時間之後,她被老闆越級提升了。很多人想不明白,憑啥啊,是不是潛規則啊,是不是有什麼背景啊,但是,或許你想的沒有那麼複雜。她被提升的唯一理由就是她的PPT做得好,深得老闆的賞識。

後來,她說,真的很感謝自己的室友。就是因為室友鼓勵她下班後天天做PPT,才會讓自己的能力比別人多了那麼一點。但就是那麼一點,自己比別人贏得了更多的機會和賞識。由此也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甚至未來的發展空間。

當然,這都是她努力的結果,因為願意在下班後去學一個跟自己眼下毫不相關的東西,並且看起來對未來並沒有什麼幫助的東西。可是很多東西當就是在你學完後的很久很久之後的某一天,你才會發現這個東西能幫你大忙。這就是積累和積澱吧,當然,也應了那句話,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因為你付出比別人多,因為你的業餘時間被用來進行另外的學習和充電,因此在機遇出現的時候,自然會首先垂青於你。

而很多時候,即使機遇出現了,你也抓不住,因為你沒有積累,沒有積澱,你靠什麼去抓機遇?

於是,我們發現我們現在越來越功利了,與眼下無關的不做,與賺錢無關的不做,稍微做點自己喜歡但沒收益的事情,就會被別人嘲笑或者諷刺「你圖什麼啊?」是啊,你圖什麼啊?還那麼累?但是,人生不僅有工作,還有生活。

生活還有什麼,自然應該有憧憬。對未來的憧憬。其實,如果我們自己想一想,如果有一天,我們離開了現在的工作,還能做什麼?或者說,我們靠什麼去養活自己?憑你現在的技能,是不是可以找到一個更適合養活自己的工作?你是否還擁有一個可以讓自己生活更好的本領?

其實,在很多時候,你會的東西越多,或許機會也就越大。記得有人說過,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當你越嫌麻煩的時候,也就越懶得去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龍應臺曾經說過: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們在下班後努力學習,並不僅僅是為了加薪晉職,更是為了生活,為自己能夠有更多的從容和自信,在面對各種人生的難題,讓自己有能力去選擇更加有尊嚴,有成就感的人生。那麼,你現在願意嗎?你下班後去幹啥?

相關焦點

  • 態度決定高度
    我是來自401區域續保二團隊的田旭康,2017年離職後,今年3月份又回到公司上班,大學畢業剛剛20出頭,我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在工作中的經驗,希望能幫助大家,有什麼不足的地方大家下來一起探討。我每天都會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點,高效工作法。
  • 下班後的生活,決定了你人生的態度.
    因為她自己學的是專業是會計,考出CPA,大概是每個會計人的夢想,她以此為信念,下班後,她不是在單位看書就是在網上學習課件,和閨蜜去逛街,唱歌,塗美甲這些很少會和她有關係。 她自己說:考出CPA只是我自己的一個夢想,從來就沒有想過和升職會有什麼聯繫,只是不想讓自己這樣渾渾噩噩過,只是想給自己一個交代,有個目標,至少會好點。
  • 下班後的生活
    By WALALALALA各位老爺,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下班意味著瘋狂放縱?抑或是學習提升?三小時的自我放逐?抑或是暗時間有效轉化?且聽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啊不是)喜哥哥(江湖人稱)娓娓道來下班對我來說,也可以是這樣的:卡姿蘭大眼也需要休息:每天8小時的超長用眼時間,下班後需要休息再休息。公司到公寓的車程是10min,花個5min扔掉手機,給自己做個小學生版本的眼保健操,恢復雙眼活力!電量biubiubiu!!
  • 下班後做什麼,決定一個人的層次和結局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往往就是從下班後、閒暇時拉開的,在這段時間裡所幹的事,將會決定我們的層次和結局。這些人在下班後的這段時間裡,往往都在忙於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好,或是做一些對未來發展有益的事。比如說,有些人會在下班後花大量的時間惡補專業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因此他們才會在工作中有越來越出色的表現。再比如說,有些人會在下班後給自己報培訓班,學習一門外語或技能,或是考一個證書,因此他們才會表現得才華橫溢,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 態度決定高度!
    生活就是生活!生命是一個跌宕起伏充滿趣味的旅程。但是這個旅程的結局如何,這取決於你今天是以一個怎樣的態度去完成。你看!當你跌倒時,你會想要放棄。當日子變得艱難時,這並不是結束。問題是,「你要完成到什麼地步?或者說,你盡全力完成什麼?殘疾的定義是什麼?會阻礙你能夠完成一些事情?我認為,雖然表面來看是這個意思,但殘疾最大的障礙並不是有沒有胳膊和沒有腿。
  • 下班後做什麼,決定一個人的層次和結局(學UI設計必看)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很多時候往往就是從下班後、閒暇時拉開的,在這段時間裡所幹的事,將會決定我們的層次和結局。
  • 心態最終決定你所處的高度
    心態最終決定人生的高度。世上沒有絕對不好的事情,只有心態絕對不好的人。如果連心態都不會調整,他們又怎麼處理比心態更為複雜的事情呢?只要我們相信心態的力量、調整好心態、勇敢地去面對生活上的一些不如意,就會生活得更美好。不要氣餒,勇敢地走下去!I believe in the power of mind, for it finally decides your realm of living.相信心態的力量,心態最終決定你所處的高度。
  • 態度決定高度,心態決定狀態——乾通進出口雪佛蘭店銷售冠軍陳品訪談
    很多時候因為客戶都是下班後才能抽出時間來看車,無論有多晚陳品都會等待客戶,並在客戶到店後耐心為顧客講解。遇到一些麻煩客戶時,他也總是心平氣和地為客戶服務,儘量滿足客戶需求。        在職場中,有些人會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心態,不願意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他人,但陳品不一樣,他不但把自己的銷售經驗分享給同事,也與他們一起交流探討。
  • 下班後的工作消息該不該回?看完這期《奇葩說》,我終於知道答案了...
    所以對一般打工人來講,下班後完全不回消息並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工作和生活本來就很難割裂。那工作與生活的界限逐漸模糊,讓工作入侵生活就理所應當嗎?當然不!打工人也需要有喘息空間啊!反方辯手 Norah 講了兩個朋友的故事:一個在結婚的時候還在回復客戶的請求;一個在進產房的前一秒還在手機上確認合同。
  • 你的認知高度,決定了你的未來
    ▲ 點擊上方「進化島」關注公眾號商業洞察 丨作者 / 劉 潤   整理 /  萬 青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1089篇原創文章你的認知高度,你的認知高度,決定了你的未來。  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  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 我準時下班,怎麼了?!
    不僅自己準時下班,也提倡下屬準時下班。結衣下班後的生活,除了喝酒還有很多樂趣,享受美食、泡溫泉、跟男友約會... ...比起升職,結衣更願意在工作結束之餘,享受生活的樂趣。她也是做了「絕不加班」這個決定之後,才進入這家公司。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個人的選擇跟公司的利益,並沒有什麼矛盾,兩者可以達到雙贏的狀態。
  • 在職場,解決問題的能力,決定了你的職場高度
    · 工作中,上報領導的方案一次又一次的被打回,讓你一籌莫展· 管理上,你希望一切按部就班,但天不遂人願,問題層出不窮· 生活上,想擁有健康
  • 「老闆,我想準時下班」
    在職場劇上一直表現很優秀的日本,又出了一部職場喜劇,名字就讓人極度舒適——《我要準時下班》這部日劇以「加班」為切入點,女主東山結衣奉行「準點上班,按時下班」工作理念,比起獻身職場,更加注重享受生活。「準時下班」是很多人理想的工作狀態,但因為各種原因,準時下班對大部分職場人是一種奢望。
  • 「準時下班不對嗎?」
    對於我來說,工作的快感是生活中成就感最大來源。在準時下班這件事情上,歸根結底是時間管理與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問題。在不同的職業生涯階段,能否有真正的自由決定準時上下班,是每個人都在努力奮鬥的結果。就我個人而言,我非常幸運,大學廣告學品牌方向,而後一直在廣告公司、區塊鏈/網際網路公司做品牌營銷相關的工作,但我不是個「安分「的,我喜歡挑戰,雖然走了一些彎路,但一直在不斷的嘗試,在18年走出廣告圈的舒適區後,我終於確定了我的職業方向,我希望從事內容傳播,品牌營銷的工作。
  • 對工作投入的深度,決定你職場成就的高度
    想要迅速掌握困難的事物,你必須高度專注,不能受到任何幹擾。如果一個人很容易達到深度工作狀態,就能輕鬆掌握複雜的流程體系和專業技能,而這些體系和技能往往是我們在經濟生活中取得成功所必需的。  在當前一日千裡、飛速發展的時代,有兩類人註定會成功:一種是能夠利用智能機器進行創造性工作的;一種是所在領域的箇中翹楚,也就是精英人才。
  • 下班後的「隱性工作量」應該有個說法
    如今很多單位都會用微信溝通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員工的個人空間也逐漸被擠佔十幾個工作群佔領微信置頂區下班後還被微信工作群裡的消息轟炸
  • 下班後,00後員工按時打卡,老闆大怒,聽到理由沉默了
    下班後,00後員工按時打卡,老闆大怒,聽到理由沉默了 在職場中工作,很多時候都有很多講究。對於很多人來說,在職場中有能力並不代表在職場中就一定有所成就,有時候,有些職場中的細節能夠體現出很多不同的事情。特別是工作態度。
  • 我準時下班,到底有什麼錯?
    在遭到99次的回絕後,她終於進入了目前這家以「不加班」為目標的網站設計公司。她作為項目總監,不僅自己不加班,同時也鼓勵組員都不加班。每天下午6點整,穿上大衣,頭也不回,準點走出公司大門。帶薪休假那是必須要休完的,用休假時間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泡溫泉、做按摩,逛商場、吃美食。但她這樣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態度,還是在公司裡引起了質疑。
  •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從下班後的8個小時開始
    要知道決定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正是下班後的的8小時。下面我們圍繞三個問題展開今天的內容:01新的一開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傳統的觀點認為,新的一天是從早上起床後開始,大家都是這麼認為的,所以我們是普通的大眾。但有一種新的觀點認為,新的一天,是從沒有上班的8個小時開始。沒有上班的8個小時包括早起後還沒有去上班的時間,晚上下班的時間。
  • 下班後賺錢,副業收入月入5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