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都知道為程序寫注釋的重要性。當你看自己一年前的代碼時,或者看別的程式設計師的代碼時,你就會深刻的明白好的注釋多麼重要:否則你根本就不(記得)知道這段代碼是幹什麼的。
你們這些Excel的「重度」用戶,尤其是那些複雜公式的愛好者,相信也經常會有同感:
你一定想,如果能夠給這個公式加個注釋就好了,最起碼自己看著方便,省得到時候亂猜。
我們首先來認識一下Excel中的一個不起眼的函數:N。
這個N函數,按照Excel自己的定義,就是將那些不是數值形式的值轉換為數值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說它可以將文本類型的數值轉換為數值,公式:N("100")的值不是100,而是0。
下面是一些N函數的示例:
這個函數非常簡單,相信看了上面的這幾個例子,你就很清楚這個函數的作用了。你一定很好奇函數為什麼要做這麼個函數。
這個函數在Excel中很好用。例如,我要計算一下區域中大於100的個數,不不需要寫Countif公式,只需要這麼寫:
=SUMPRODUCT(N(B3:B8<100))
如果是多個區域條件,也可以這麼寫:
=SUMPRODUCT(N(B3:B8<100),N(C3:C8="蘋果"))
多個條件的計數或者求和,用這個公式比用Countifs要更簡潔,也更直觀。
就像你看到的那樣,在Sumproduct函數中經常會用到這個函數,當然在其他的地方這個函數也有它的用武之地。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你根據去年的銷售額定下一年度的目標,經過討論,設定了一個公式:
如果你將這個目標發給銷售,銷售會很奇怪這個11.5%的依據是什麼。如果你明年再回來看今年的工作,也可能想不起來為什麼要寫一個11.5%,此時,我們就可以將公式改寫成如下的樣子:
我們在原有的公式上加了一個N函數:
N("11.5%是大領導根據集團下達的目標制定的,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我們知道,這個公式的結果是0,所以它並不會影響這個公式的計算結果,但是這個公式裡的文本就清晰的解釋了這個公式的來源和特殊情況,無論誰,在任何時間查看這個公式,都不會對那個數字有任何疑問!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這麼實用的技巧,大家還不趕緊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