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信函末尾「此致」空兩格「敬禮」要換行

2021-12-10 我取軒

收錄於話題 #我取 8個內容

先不點題,先聊一種常見的敬稱套路。

說到敬語,喜歡日韓劇的朋友們都熟悉,日語、韓語的稱謂相當嚴謹,有時就連第一人稱都要視乎聽者的身份而定。漢語的敬語有這樣一種套路,很多時候說話者通過貶低自己的身份,以抬高對方的地位,從而表達對對方的尊敬。

比如各種「下」:

在下:我在下、你在上,我不敢跟你平起平坐啦。

閣下:我地位卑微,不敢看你的臉呀,不敢稱你的名諱,只能看與稱呼你所處的樓閣。

殿下:我地位卑微,不敢看你的臉呀,不敢稱你的名諱,只能看與稱呼你所處的宮殿。

陛下:我地位卑微,不敢看你的臉,不敢稱你的名諱,只能看與稱呼您腳下的臺階。

足下:這個有點不一樣。傳說公子重耳燒山逼迫介子推出山,不料介子推抱著一棵大樹燒死了,重耳後悔不已,將大樹伐下做成木履,穿在足下,常對著木履感嘆:足下悲乎!

後來,「殿下」「陛下」等隨著歷史淡出。如今常用的還有「在下」「閣下」等,「足下」我個人感覺稍微少見一些。

此外,還有許多敬稱是這一套路:

自稱「不才」「愚」等:文人常自稱不才,另如劉備可自稱「愚兄」而稱關羽「賢弟」之類。

女子自稱「妾」:明明是妻卻自稱為妾,即是自降身份以作謙稱。

稱對方「字」:古人在行加冠禮(男子)、及笄禮(女子)後取「字」,不用以自稱。以後再看到電視劇裡誰以「字」自稱,誰家編劇就是草包。

稱對方諡號、籍貫、書齋名、官名、官地等等也是類似的道理:這類稱呼在義務教育語文課中應該有諸多涉及。內核基本都能理解為「我不配呼您名諱,我只配以您相關的事物來借代您」。前陣子碰巧看過《如懿傳》前幾集,皇后被廢困於景仁宮,其他人以第三人稱提起她,總是稱「景仁宮」,應該是同一道理。稱其為「皇后」不合事實,但總歸要留下體面,還不到直呼其名的地步,故稱其住處。說是尊稱可能未必準確,這個稱呼在劇裡我感覺就是緩解了無法稱其為後的尷尬。

英語中其實也類似的套路,比如尊稱國主「Your Majesty」、尊稱爵爺「Your lordship」夫人「Your ladyship」、又如尊稱法官「Your honour」,皆是「我不敢稱您的名諱,只敢稱代表您身份的那份威嚴。」

人跑一半了,趕緊點題

很多人(Me, Myself and I)從小學三年級學習信函格式那會兒起,就一直有這個疑惑。老師只說,「此致敬禮」就要這麼寫,記住啦。好的好的記住了,那到底為什麼啦?

        此致

敬禮!

「自降身份以抬高對方地位」這一套路,除了從字眼的使用上下功夫,還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來啦。

這裡涉及到一個「抬頭」的概念。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抬頭」是漢語信函、文書的一個書寫習慣,在尊貴之人的姓名或者需表敬意的目的用語之前加空格或換行書寫,以示尊敬。加空格為「挪抬」;換行書寫為「平抬」。平抬顯然比挪抬更為尊貴,以平抬為基礎,還有單抬、雙抬、三抬,一個比一個尊貴。

為什麼叫「抬頭」?

想像一下,在某人名諱前加一個全形空格,讓它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抬頭」,不至於被前面的字壓頂。

——天吶,我的身份是有多卑微,哪怕在寫你名字的時候都不敢怠慢,把你的名字投射成你本人,讓這幾個字在紙上能輕鬆自如地抬頭伸展身上的筆畫!

挪抬:稱謂或目的用語之前加一個全形空格,挪個空位,讓它抬頭。

平抬:換行頂格書寫,讓它完全喘口氣,頭頂上沒有任何東西。

        單抬:平抬之後,再高出一格。

        雙抬:平抬之後,再高出兩格。

        三抬:平抬之後,再高出三格。極其正式。

注意:「巴拉巴拉」跟此事無關

下面都是正兒八經的例子

挪抬:空一個格,常凱申的稱謂被挪抬了

平抬:四列「聖廟」、六列「文廟」被平抬

取自《世宗憲皇帝聖訓》

單抬:二列「聖祖」被單抬

取自《世宗憲皇帝聖訓》

雙抬、三抬:這道聖旨首句「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其中「天」被三抬,「皇帝」被雙抬——畢竟皇帝的尊貴程度不如上天;不過更常見的是「天」「皇帝」都直接三抬。

答案呼之欲出

你可能也發現了,「抬頭」對如今的橫向書寫幾乎沒有意義——給某個名字平抬或挪抬,它無論如何都會被上一行和前面諸行所壓頂。因此,「抬頭」這一概念只有在縱向書寫時才具有原本的意義。

建國之後,縱向書寫逐漸淡出,抬頭在橫向書寫中幾不可見(反正它留著也沒有意義),只稀疏留下一些信函敬語。橫向書寫中的抬頭,比起豎向書寫的抬頭,尊敬程度可謂大打折扣。

而橫向書寫僅保留了稀疏的抬頭格式(這話聽起來禿禿的),形式上不易看出其中內涵,這才出現了老師教其然卻說不清其所以然的情況。

至此答案已呼之欲出——「敬禮」被「雙抬」了。

其實也可將「此致」接於上段末尾,然後平抬「敬禮」二字。其他書信敬語也可同樣處理,不再贅述。

關於「抬頭」的題外話

「抬頭」作為一種文書書寫格式,與人物稱謂、敬語的關係相當密切。而作為貿易術語的「抬頭」雖然也跟人名息息相關,但它就是貿易術語「title」(單證的受益人)的音譯。又正好「title」本身具有「職稱、頭銜、標題」之意,它的音譯「抬頭」跟作為文書書寫格式的「抬頭」懟上,出現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微妙感,以至於很多修讀國際貿易的同學(Again, me, myself and I)對這幾個詞產生疑惑。

其實就是這樣啦,沒什麼啦。


結束語

音樂與內容無關。

相關焦點

  • 辦公室實用句型「加班」、「請假」、「代班」、「出差」英文如何表達?
    打工、實習難免需要「請假」、找人「代班」對上班族來說「加班」更是常態偶爾還需要「出差」想去海外實習或到外商公司上班的朋友們
  • 為何要感謝定「BT」目標的「SB」老大?
    總有一些「SB」老大定了一些「BT」目標面對這種情況,那段播放了無數遍的內心獨白開始重播:「呵呵…做夢吧,有種你自己上」
  • Excel中的「Ctrl+G」原來還有那麼多的用法!你都知道了嗎?
    但是我們今天不講「Ctrl+E」,今天要講的是「Ctrl+G」,「Ctrl+G」在Excel中的作用還蠻大的,畢竟我們處理數據的時候總是需要用到定位,那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些它的用法吧~一、快速定位空值「Ctrl+G」有定位空值的功能,只要先選中數據,之後再按住「Ctrl+G」,然後再勾選「空值」,就能快速定位數據的空值了。
  • 辨析 「省略」≠「割愛」你造嗎?
    「割愛(かつあい)」。 「省略」和「割愛」意思相近,都有「捨去」的意思,但在商務日語中很少有人能正確區分使用。大多數人會把「割愛」當成「省略」的意思來用,其實兩者還是有所區別的。 然而,「割愛」原本是佛教用語,表示「割捨難以放棄的東西。」與「省略」相比,「割愛」更加強調的是放棄、捨去時那種「不忍」的內心情感。當公務員要去其他地方任職或者大學職員要調到其他大學工作都可以用「割愛」來表示,如「割愛採用」「割愛退職」「割愛人事」。
  • 為什麼成功的總是「邊緣人」
    所以,現在「你真是一個怪人」都是一句誇人的話了哦。為什麼成功的總是「邊緣人」原文 by Paul Graham翻譯 by 小石几年前,我和朋友特雷弗來到誕生蘋果那間簡陋的車庫時,我真的無法想像:賈伯斯和沃茲尼亞克在一個車庫裡,要付出怎樣的艱辛,才能獲得創業的成功。
  • 「芬克斯餐廳」的原則
    有一位名叫羅斯恰爾斯的猶太人,在耶路撒冷開了一家名為「芬克斯」的小酒吧餐廳,餐廳的面積不大,只有三十平方公尺,但它卻聲名遠揚。有一天,他接到一個訂位電話,那人用十分委婉的口氣和他商量說:「我有十個隨從,他們將和我一起前往你的餐廳,為了方便,你能謝絕其他顧客嗎?」羅斯恰爾斯毫不猶豫的說:「我歡迎你們來,但要謝絕其他顧客,這不可能。」打電話的不是別人,是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他是在訪問中東的公務行程即將結束前,在別人的推薦下,打算光顧「芬克斯餐廳」的。
  • 畢業論文,書籍排版必備知識點「Word頁碼設置指南」
    ① 頁碼從第三頁開始② 前幾頁頁碼格式設為:Ⅰ,Ⅱ,Ⅲ③ 正文頁碼格式設為:第幾頁 共幾頁④ 讓「共幾頁」不計數前兩頁⑤ 去掉封面頁頁碼⑥ 奇偶頁不同頁碼位置不同首先,我們在文檔中插入1、2、3頁碼。將光標定位到第二頁末尾處,進入「布局」-「頁面設置」-「分隔符」-「下一頁」;雙擊進入第三頁頁碼處,點擊「設計」-「導航」-取消選擇「連結到前一條頁眉」;在進入「插入」-
  • 辦公室生存現狀之英文大盤點「加班」、「請假」、「代班」、「出差」地道英文怎麼說?
    ,難免需要「請假」、找人「代班」對上班族來說「加班」更是常態偶爾還需要「出差」這些都是辦公室生存常態~而這些常態如何地道地用英文表達呢?    B: 好,那你記得要填好假單,我等會籤。」, go to work「下班」的表達方式很多元,甚至可以直接說 I’m going home.
  • 「Excel多級下拉菜單」製作方法大全
    首先,選中需要添加下拉菜單的單元格,然後「數據」-「數據工具」-「數據驗證」,在「允許」中設為「序列」,選擇來源,然後選擇需要添加菜單中的數據所在單元格,確定即可搞定。1、在「sheet1」中是需要設置下拉菜單的工作表,在「sheet2」中是需要添加到菜單中的省/市信息。選中「sheet2」中所有包含信息的單元格(記住,不要選擇空白單元格哦!
  • 「Excel多級下拉菜單」製作方法大全!
    選中需要添加下拉菜單的單元格,然後「數據」-「數據工具」-「數據驗證」,在「允許」中設為「序列」,選擇來源,然後選擇需要添加菜單中的數據所在單元格,確定即可搞定。1、在「sheet1」中是需要設置下拉菜單的工作表,在「sheet2」中是需要添加到菜單中的省/市信息。選中「sheet2」中所有包含信息的單元格(記住,不要選擇空白單元格哦!
  • 我的「生產力工具消費觀」
    為什麼對於生產力工具的投入要捨得花錢?怎樣減少「買買買」帶來的愧疚感最近的一段經歷在掏完10萬定金買Tesla Model X之後,我發現到3月交車之前,我還得準備至少50萬,包含首付的尾款和稅與保險。之後因為每個月要至少再還1.4萬到2萬(取決於貸款三年還是五年)。我在內心告訴自己,最近幾個月手要緊一些。不要花的錢要少花。
  • 臺胞張家毓紮根大陸 從「追夢人」到「擺渡人」
    時隔30年,已「登陸」創業20年的張家毓再次回到山西,決心紮根於此,做兩岸青年創業的「擺渡人」。「我最喜歡吃山西麵食,年夜飯一定不能少了它。」每次說到與大陸親人團聚,張家毓總會想起30年前第一次回到山西的場景。「當我乘車行駛在鄉道,仿若進入時光隧道,這裡的一切雖陌生,但又如此熟悉,感覺自己一直生活在此處。」2000年,在臺灣工作的張家毓因公司要在大陸開拓市場,他主動請纓「登陸」。此後近20年,張家毓先後在上海、北京、廈門、寧夏等地工作。
  • 【經驗分享】我欣賞的產品是「克制」與「收斂」的
    這屬於我個人「整理癖」的一種外在表現,哈哈。反正現在用 4sq 籤到的人非常少了,不像早年那麼瘋狂,所以,我也不用太擔心什麼信息洩露的問題。7.「不重」 ,「功能收斂」,「克制」是你在描述產品時最常提到的詞彙,這也是你最看重的產品氣質嗎?每個人都有自己對好產品的不同評判標準。
  • 「放空」的價值
    一個年輕小夥子對機器人說:「我們和機器的區別是,當同伴死去,我們會埋葬他,而你們不會。」但我在這幾天有一個感受:其實人類和機器的另一大區別是:人類會用文字、照片和視頻保存記憶,因為世界在變化,每個人都會老去。如果沒有這些媒體記憶我們經歷過的歲月,那麼我們真的可能和機器沒有差別了。在整理照片和視頻時,我又做了一個重大決定,開始啟用視頻號,發出第一個視頻。
  • 「開發新客戶」為什麼不是develop new customers?
    大家想想,客戶為什麼要被你develop呢?因為develop是把一個事物從不成熟狀態發展為成熟狀態,你可以 develop new skills, new technology, a new hobby,如果是develop muscles是把肌肉變得更強壯,那如果是develop一個人。。。。
  • 「星·人物」何敏樺——「了不起的」女孩
    「我覺得我是一個沒有什麼章法的管理者,我可能會教同事一些「野路子」。因為我們做社區營造類型的項目,很多時候不能太「循規蹈矩」。如果我們要開拓一些新的服務,我會更願意拋一個主題出來,集思廣益,同事想到什麼就說出來一起討論,怎麼好玩怎麼來,我不會說「你這個想法不行」、「你這樣做不可以」,我們很多服務都是用群策群力的方式構思出來的,比如五邊地的改造,出來以後效果也很不錯。」
  • 這2個騷操作,輕鬆實現Excel跟Word文檔「資料同步」!
    Excel說沒問題呀兄弟,但是你要記得弄成數據能同步的那種喲,不然我更新了數據,但你那邊還是初版,很尷尬的哦。那該怎麼做呢?今天,院長為大家帶來兩個小方法,實現Word和Excel聯動。Ⅰ.「連接與保留源格式」粘貼Step1 準備Excel數據。本教程以「小零食領取登記表」為例進行介紹,初始數據如下圖所示:
  • 【乾貨】PPT要做好,「裁剪」是個寶!
    沒錯,我所說的「裁剪」,就是PPT中這個並不是很起眼的操作——說不起眼,是因為貌似人人都會用,哪怕你是剛開始學PPT,也知道能用這個操作裁掉圖片右下角的水印。然後,任何一小塊都可以做一張PPT出來——瞧,是不是很簡單?再比如這張PPT——
  • 框架不應該有「MODELS」資料夾
    它們至少會有「views」、「 controllers」、「 models」三個資料夾。「views」跟「controllers」沒太大問題,但是「models」資料夾根本不該存在。我要對這些框架提出嚴厲指控:「models」資料夾的存在是一種錯誤的架構設計。它不但阻礙新手學習,還會傷害scalability。
  • 「韋伯-費希納」定律--為什麼我們逐漸麻木又逐漸成癮?
    一來覺得菜品的做法太多奪人眼球的「創新」,二來覺得網紅餐廳的菜品味道太過暴力,讓人不適。這些網紅餐廳的做法粗暴,原因也很簡單,是真的有效。有效的原因源自於一個心理物理學定律—Weber-Fechner定理,下文稱「韋伯-費希納」定律。總的來說,這個定律的含義大概是,隨著物理量的刺激增加,心理感受的增量與物理刺激量的對數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