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界流行這樣一個關於茶與酒的故事:說,南方人愛喝茶,喝茶的時候都覺得自己窮,聊得都是生意。北方人愛喝酒,一沾上酒就開始胡說八道。我很好奇像圈子裡的那一票喝酒喝茶喝咖啡,什麼碳酸、軟飲、礦泉水都不放過的人該如何評斷他們?如何稱呼他們呢?我是真的不知道,不過看到一家小店,貌似店名就能解疑了吧——左鄰右舍。對,我們身邊更多的是這樣普通的人,像我們的左鄰右舍一樣,百態人生,百種滋味。
△店內MENU
小時候喜歡裝bility的時候,除了某巴克不去之外,其他的咖啡店但凡碰到過都會進去看一眼,坐一下,帶著偽文藝情懷在空間感嘆一下。後來工作越來越忙,人也變得實際和懶惰。別說喝咖啡了,連吃飯都覺得無所謂,畢竟各種應酬總會讓我們混跡於各種咖啡店、酒吧、飯店。有時得和一群漢子們在酒桌上喝酒吹牛,就算扶著牆出去也要記得剛才飯桌上的幾個數據;有時又要和心懷各異的女人們坐在看起來小資的店裡聽著他們講著marry和lucy的恩怨情仇……
△店內的榻榻米
剛從北京回大連的時候還喜歡各種探店,漸漸地忙起來也懶惰之後就很少玩平臺推薦了,只是偶爾投稿去喜歡的媒體平臺。直到,看到了一個名為「左鄰右舍coffee」的粉絲關注了平臺。講真,現在的咖啡店起名都恨不得各種小文藝、小清新、大個性,像「左鄰右舍」這樣生活化的名字真心不多。好奇心驅使下開始查看其微博內容、**點評內容……才發現這個店最起碼咖啡做的應該蠻靠譜的,老闆也不是那種仙氣十足的純文藝青年在玩票。於是,一個普通的下午我和好基友就去探店。
△店內布置
店面位於開發區青松南裡9#(飯友圈的人需要特別詳細的指路可以私信我)。店面不大,但是布置的很溫馨,沒有連鎖咖啡那種SOP的感覺。點了兩杯咖啡,等待的過程中參觀了整個小店。店內人氣很足,內廳適合2-3人談事,比較隱私,外堂適合幾位朋友小聚。
△店內布置
在店裡看到了很多咖啡豆、咖啡器也琳琅滿目,什麼手衝、虹吸、摩卡壺還有各種精美的杯具。當然在一進門的展柜上放置著各種會員專用杯,這樣看來咖啡店的生意還不錯,顧客對這裡也是充滿著信任和依賴的。
△會員專用器具陳列牆
△吧檯處器具
△店內器具
△店內器具
當然,咖啡店嘛,如果只有這些硬體是遠遠不夠的。我和朋友都不是那種在咖啡店喝美式的胖子,帶有甜味的飲品和小食往往更能填滿我們對飲食的欲望,即使我們都知道「好咖啡不放糖、會喝咖啡的不放糖」。於是,我們咖啡都是帶糖條的。不過驚喜之處是我的那杯配了個黃糖條。市面上很多咖啡店單純為了盈利在咖啡配糖選擇的時候都只會同一配置白糖,單純增加甜度。但是有的甜咖啡還是要黃糖,畢竟這種甘蔗糖才能帶來甘蔗的甜味和焦糖的香味。
△糖條——不知道是Brown sugar還是Raw sugar.最起碼老闆有心了。
當天還發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老闆娘讓店員收拾下桌子上的垃圾,但是店員誤以為將我們桌子收拾乾淨,於是諮詢後將我的咖啡杯子收走了。老闆娘提示姑娘不是拿杯子。看著姑娘略有尷尬,我說道是自己讓她拿走的,同時瞪了眼朋友,她也「幹」了最後一口後我們就買單離開了。後來朋友問我為啥著急也讓她走。我說那個小姑娘讓我想到了多年前剛去北京實習的我……
△店外裝飾
回到開篇的問題,我們這種什麼都喝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呢?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在左鄰右舍這個小店你可以嘗到很多東西。當然,我也是看見門口的瓶子推測可能有酒的,那到底你可以嘗到什麼口味,看到什麼樣的景色,認識什麼樣的人,還是自己進去看一看吧。
ps:該店出售掛耳美式,留洋的姐姐都說不錯,你們可以嘗試看看。
pps:加關注可以了解你想知道的左鄰右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