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學生報告| 天天講英語,結交一大堆歪果仁朋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21-02-15 GRIT國際文化交流

關於面試:報名之後首先是有中方(GRIT)的面試,我的面試官是人美聲甜的Jane。(在線為Jane老師打 call!)

中方面試比較輕鬆,首先是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其次會有一些簡單的問題(在面試之前Jane會發到群裡以便我們提前準備),最後是一段語速極慢的聽力,我們只需要將這段聽力重複一遍就好。

面試結束後會收到一份評估表,接下來就憑成績選擇自己的意向崗位。當意向崗位確定後會有僱主的面試,也是以一個自我介紹開始,然後僱主會在整個過程中以聊天的形式考察你的口語,拋出一些問題。

面試通過後,

我們就能收到正式的Offer啦!

關於籤證及各種材料:前期的各種材料比較繁瑣,需要填寫不同的表格,因為GRIT有模板所以大家不用太擔心。

籤證的時間節點、申請以及所需要的材料GRIT的Jane老師都會給到大家,按照模板來幾乎不會出錯。去使館面籤的時候也不用過分緊張,Jane老師會幫你模擬,情景基本還原,雖然美籤很難過,但GRIT的J1籤證一般都比較容易過的。

關於機票:越早買越便宜,我開始就是因為DS2019還沒到,拖了一段時間機票更貴了。我和朋友抱著「搏一搏單車變摩託」的心態,還是在DS2019下來之前買了機票。

但是這裡重點和大家講一下,還是等DS表格下來以後買機票最為保險,以防後面時間地點會有變化(或者提前一定和僱主溝通好時間。)就得不償失了。

關於電話卡:如果僱主租的公寓有wifi,可以選擇買電話卡,因為工作的時候也不能玩手機。關於辦社安卡時需要電話號碼,沒有電話號碼的話可以填僱方辦公室號碼。(個人覺得有電話卡會方便很多)

想說的話:其實報名赴美帶薪實習的時候,我給自己做了很多心理準備,可能這些工作是作為獨生子女的我們從來不曾做過的,或許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高大上。

提前問問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對我來說,我想要這份經歷,把英語當作日常用語與人溝通,讓自己處於一個完全不同的語言環境。

我想要體驗不同的文化,碰到不同的人,經歷未曾預料過的事。

我想要走出舒適圈,在沒有父母庇護的情況下成長

工作地點:Salem, New Hampshire

住宿地點:Lawrence, Massachusetts

工作企業:Sodexo at Canobie Lake Park

工作崗位:Food Service Worker

工資10 dollars per hour

住宿:僱主幫我們租的是全新裝修超大Loft,四個人住綽綽有餘。

廚房用品、生活用品,所有我能想到的幾乎都提前幫我們準備好了!(以下配圖均為Joy作品)

同事:和我一起工作的大部分是15、16、17歲的孩子,或者是60、70歲的老人。

年輕的他們活潑善良,

年老的她們細緻體貼。

三個多月的時間裡當然也有一些矛盾發生,現在看來根本不算事~總之幾乎每一個Co-worker都非常外向,也會主動搭話。

友誼:約旦的小哥哥們非常好,經常約我們一起吃飯,一起玩。我們也曾經邀請了美國小夥伴,來家裡享受火鍋(沒錯就是享受)。

公司組織了所有J1學生的告別晚宴~還有臨走之前各個國家的小夥伴們各自做了traditional food一起分享、告別。

旅行:作為即將畢業的研三狗,工作結束之後就立刻回國準備找工作。非常羨慕工作結束後的弟弟妹妹們環美旅行。

我的旅行主要是平時Day off的時候僱主安排的行程,或者和室友姐妹們一起說走就走!

我們一起走過了波士頓的中國城、頂級名校MIT以及Harvard、漢普頓海灘~

Sweet memories:在美國這幾個月,作為英語專業的我終於有機會,可以天天和歪果仁說英語了!

我收穫到的不光是飛速提升的口語,還有很多可愛的朋友~這段經歷,在我的面試過程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因為這段赴美經歷有了更廣闊的認識,對致力於找工作的我,不論是眼界上,或履歷上,都有很大的幫助!

我很感謝當初果斷的、勇敢的自己,沒有當初的決定,我不知道自己還有那麼多可能性~

The feeling of being needed and loved is awesome!

我不會說很漂亮的話,

大家都出去看看這大千世界吧,

只有這樣我們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

聽來的故事再美好都是別人的,

只有我們自己走過的路,

才會真正令人成長~

相關焦點

  • 內地人在香港上班,是怎樣的體驗?赴港工作,可通過這些途徑……
    但是實際上,很多從內地去到香港的鄉親,卻經常抱怨工作很辛苦,加班更是「家常便飯」,天天嚷著回內地。那麼,在香港上班,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赴港讀書群體在畢業後,可以得到一年期限的IANG籤注,利用這個時間來找工作。其次,語言也是一個問題。在香港,港資公司為多,外資和內地公司也不少,在香港找工作,需要應聘者會說廣東話和具備良好的英語水平。
  • 學習計量經濟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生無可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我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只是還記得計量真的很難,是大學裡比較少的幾門上課必須一節不落的好好聽,不然倒下一堂課就完全聽不懂老師在講什麼了(大學老師上課真的進度很快,完全不管你能不能跟得上),而且就算聽了也不一定聽得懂。
  • 內地人在香港上班,是怎樣的體驗?
    但是實際上,很多從內地去到香港的鄉親,卻經常抱怨工作很辛苦,加班更是「家常便飯」,天天嚷著回內地。那麼,在香港上班,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想必大家都對「北漂」這個詞再熟悉不過,而在香港打拼的內地人,自稱為「港漂」。漂泊總是艱辛的,然而想成為一名「港漂」卻並不容易。首先需得到「許可」才能去香港工作,這個「許可」就是「籤注」。
  • 在微軟總部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在微軟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蘋果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BAT這三家公司工作又分別是怎樣的體驗?我們今天帶給大家的這些答案主要來自於網際網路上,那些曾經或正在這些公司服務的,愛分享的小夥伴。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家公司裡不同崗位的員工對公司的評價也不盡相同,所以關於「在XXX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個問題,也就沒有標準答案。
  • 歪果仁這些話千萬別當真!
    很多人都認為歪果仁說話比我們直接屬於心直口快,不會轉彎然而他們的話有時也是「暗藏玄機」的
  • 智商150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人在網絡上提出疑問,擁有 150 以上的超高智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個問題把那些隱藏在網絡海洋中的高智商人群給炸出來,遺憾的是,未能炸出愛因斯坦或者霍金。好了,下面我們作為普通人,就來看看擁有 150 以上智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吧。網友 Chris Worth 說,他 13 歲的時候智商達到 177,他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 體驗 | 在只有一個內地人的香港公司上班是怎樣一種體驗?
    不但沒有悲傷,我反而每天快樂得像個兩百斤的孩子🤣(論好心態的重要性),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在只有一個內地人的香港公司工作,是怎樣一種體驗。●  ●  ●政治是政治,工作是工作在同事全是香港人的公司工作,最擔心的應該就是語言問題吧。
  • 在工廠上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工資穩定,但不好找對象!
    在工廠上班是一種什麼體驗?我想,只有身處其中的人才能知道其中的滋味,小編曾經也在工廠上過班,那就是以前讀書的時候,每到暑假,就會到工廠裡做暑期工,想起來,也體驗了一把工廠生活,記得剛進去的時候覺得挺好玩,但是待的時間久了以後,慢慢地就開始感覺每天都很累,睡不夠,而且工廠夥食不好,宿舍住的都是一些雜七雜八的人,漸漸地有一種安於現狀的感覺,想要出人頭地,簡直就是難上加難啊!
  • 知乎回答 | 在國際學術會議做一小時英文報告是什麼體驗?
    小編按:在國際學術會議做一小時英文Tutorial報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需要付出什麼、又會收穫什麼?一起看看我們的同學怎麼說~2019年11月14日,我作為Tutorial報告者參加了一個學術會議。這次Tutorial算是我的好幾個「第一次」:這是我第一次在學術會議上做Tutorial報告,以前我在學術會議上都是報告論文,時間也沒有這麼長;這也是我第一次用英文在很多人面前講這麼長時間的報告。因此,我特此把這一次難得的經歷記錄下來,以使記憶更加深刻。
  • 在體制內實權部門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朋友小A年僅25歲,考進了縣城政府辦工作,以下文字來自小A口述: 在實權部門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在網際網路外包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網際網路外包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際網路外包,究竟值不值得去?外包就像是大廠光鮮背後的陰影。網上很多人說,寧去創業公司,不去外包公司。在很多人眼中,外包屬於歧視鏈的最底層。這種說法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外包的確有很多天然劣勢,比如人才流動大,無歸屬感。最重要的是,事多錢少,同工不同酬,所謂「不患寡患不均」。
  • 自尊心強是怎樣一種卑微的體驗
    我常講OH卡的精髓,就在於你可以走進另外一個人,成為他並保護著他,讓他可以在你面前有更多的流露和綻放。那一刻,你們是在一起的。總會有些人會把走進另外一個人的世界,變成讓另外一個人走進他的世界。當遇到跟他價值觀不一致的人的時候,他會不自覺的評判,然後想改變並控制對方。比如說,有個同學說到她就是不願意付出也不想付出,只想索取。
  • 有這3個特徵的人,遇到了請放心結交
    很多時候就是「人心隔肚皮」,有些人不經過長時間的考察和打量,你根本看不透他到底是怎樣的人。所以在看不透這個人是怎樣的人之前,我們絕對不能完全信任對方,不能對對方掏心掏肺,更不能與對方深交,不然對方若是個表裡不一的人,是個陰險狡詐的笑面虎,我們錯把對方當成值得信任的人,與對方深交,把信任完全交給對方,就很容易遭到對方的陷害。
  • 在DUO事務所實習是怎樣的體驗?
    在OPEN事務所工作實習是怎樣的體驗?在West 8工作是怎樣的體驗?在GOA大象設計工作是怎樣的體驗?在BLUE青山周平事務所工作是怎樣的體驗?在仝行設計實習是怎樣的體驗?在上海Callsion RTKL工作是怎樣的體驗?在DNA事務所工作是怎樣的體驗?
  • 精華帖丨在104歲的IBM工作是怎樣一番體驗
    常有人問他:在IBM工作是怎樣一番體驗?全球50強,注重員工關懷,有Global的學習資源。工作時間自由,服務客戶隨時待命——IBM不做逆人性的打卡。當然,也提倡員工擁有自己的生活。新員工如何融入Team並脫穎而出?6年時間,從一個稚氣的大學畢業生,晉升為現在的高級客戶經理,他不僅需要擁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超強服務理念。
  • 在 591 上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自從我來了之後,出於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得積極發揮老人的作用,帶他們適應環境,這是他們的幸運。工作有了一段時間後,公司前端的一次分享,許添添大神說:哈哈,你們這是成為了工具啊。「工具」的存在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的輔助用品,把人比作工具應該不算好詞。不斷地寫代碼,來一個需求做一個需求;遇到插入的緊急需求,停下手中的需求,如果我矯情一點,我應該會同意這就是「工具」。
  • 在小紅書工作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各位小紅薯們,想不想知道你天天刷的小紅書,到底是怎樣的公司?在小紅書工作又是什麼樣的體驗?小紅薯們有福了!今天,新聞薯就帶大家去一探究竟!
  • 工作 / DNA事務所工作體驗報告
    【工作體驗報告專輯01】DNA
  • 一篇長文,讀懂銷售冠軍「講故事」的全部技巧!
    儘管大家知道,看到的電視劇、電影只是一個假故事,但幾乎所有人把它當成真故事去體驗,有時候還會聯想到tai自己身邊的人與事。愛聽故事,是人的天性之一,不分男女老幼,幾乎無一能夠抗拒故事的魅力。因此,對於銷售人員而言,講故事也是一個有效的銷售手段,它不僅能從心理和精神層面打動客戶,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客戶的購買決策。
  • Scalers:1 小時教你建立英語核心技能樹
    12 月 13 日我將在李笑來老師的服務號「一塊聽聽」上,結合我在計算機和英語兩個領域的學習經歷,從思路層面講一講建立英語核心技能樹的問題。簡單做個自我介紹:我從 2014 年 1 月開始寫文章,每天一篇,用持續行動的方式,每天給自己留下一些文字,不讓時間空轉,試圖把時間當作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