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高智商的人,越是不喜歡與人交往?

2021-02-22 厭倦人心

越是高智商的人,越是不喜歡與人交往?美劇《生活大爆炸》當中的主角物理學家謝爾頓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怪咖」,他更喜歡做自己才能明白的事情,而不是與身邊的朋友們一樣。

應該首先說明的是,智商是一個能夠衡量個體智力水平的概念。根據相關的統計學數據以及社會學結論來看,智商比較高的人在所有人當中所佔的比例應該屬於一個極小的比例,基本上只佔百分之十。

無論智商高低,這樣的一群人總是屬於一種少數群體,甚至可以算是極少數群體。所以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這種真正的高智商的人,其實是很「稀缺」的一類人。

但是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想要去尋找的朋友更多的是一種與自己情況更相似的個體,否則與自己差距過大的話,就會認為彼此沒有太多的共同話題。

在那些高智商人群看來,他們在社會交往當中的態度也是去尋找與自己情況類似的一些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更好的「下文」,假如兩人的價值觀與學識差距過大的話,即使強行進行交往,也不會有太好的效果。

所以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即使身邊存在的都是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智庫大牛之類的人,那麼與他們進行交往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首先最困難的就是對於話題的挑選,他們感興趣的問題以及他們的工作都是十分高深的,即使是說出來也無法正常交流。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那些高智商的人群往往不太善於與身邊的人進行交往。

我們可以留心交往一下身邊的情況,那些在某個領域能夠取得較高成就的人,一般只有在談到自己專業相關的問題時才會表現出十分健談的一面。

說到其他一些無關的話題或是生活當中相關的話題時,往往會表現得不是特別的流暢,甚至會表現出情商不高的情況。

而在社會交往當中,相對更加重要的事情就是情商。一個人情商的高與低更加能夠影響到一個人身邊的人與環境。首先就是在與人交往時,話題的挑選以及各種細節的把控。

對於那些專注於某個問題甚至醉心於學術的人來說,他們往往無暇去提升自己的與人交往的能力。
也許有人會產生疑問,為什麼那些智商很高的人,他們明知道自己不善於與人交往,卻也不去專門提升與人交往的能力呢?

這是有多種原因的,首先就是時間。

他們十分善於在自己的世界當中思考感興趣的問題,所以一般是比較「宅」的,沒有時間去進行社會交往;其次就是興趣,他們寧願將精力和心思放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而不是這種自己抗拒的行為。

當然,之所以高智商的人被稱之為高智商,就是因為其擁有過人的思維能力,有的人反應迅速,思維靈敏,能夠舉一反三;有的人則博聞強識,能讀善寫。

所以這樣的人往往會產生很多常人難以想到和理解的奇思妙想。這也是阻礙其與身邊人進行交往的一個重要障礙。

綜上所述,之所以智商高的人不太喜歡與身邊的人進行交往,既是因為他們在話題上難以和身邊的人達成一致,沒什麼話說,也是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興趣去進行這種社會交往。

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沒有社交,他們在自己相關的領域當中往往都有小的圈子,這種小範圍的社交就足以滿足他們的需求了。

相關焦點

  • 越是高智商的人,越是不喜歡與人交往
    古今中外,存在著很多聰明過人的人,比如傳統古典小說當中的姜子牙、諸葛亮,以及西方社會的眾多先哲: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柏拉圖等。我們生活當中自然也始終會存在著這樣的人:從兒時到接受教育再到走入社會,我們身邊都會有在各個領域表現十分出眾的人。我們一般會認為這樣的高智商的人總是活得比較自我,他們不太喜歡與人進行交往,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當中生活。
  • 越是曲意逢迎,越是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職場的本質是價值和利益的交換,換位思考,站在領導的角度考慮問題,領導重用或提拔一個人,要麼是這個人能給領導帶來直接的現實利益,要麼是這個人能在不久將來能給領導帶來發展利益。要知道,領導可不是糊塗蛋,都精明著呢,即便看起來很糊塗。                                              其實,一個下屬怎麼樣,領導看得是非常清晰明白的。
  • 一味地妥協並不能解決問題,有的人越是慣著他,越是得寸進尺
    我們部門的任務,基本上都是平均分配的,有的人完成的快,有的人完成的慢,但大多數人都可以獨立按時完成。如果沒能按時交工,則會受到批評與責罰。 我的這位同事是一個女生,喜歡示弱與博取同情。自從我們幫她解決過問題之後,她越來越多地找我們尋求幫助。很多問題,都是稍微動點腦子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但是,她卻想都不想就來求助。
  • 人越是沒錢,越要戒掉這4點毛病,否則你永遠爬不起來
    可有些人能從低谷中爬出來,有些人卻越混越差,蓋是因為有下面幾個毛病。一、貪小便宜的毛病很多人越是沒錢,越是想省錢,於是不由自主的想佔別人的便宜人越是沒錢,越是過的慘,在看到身邊人過的風生水起的時候,越是心生不滿:為什麼你們過的這麼好卻不拉我一把?
  • 在人群中,越是厲害、有實力的人,往往越低調,越安靜
    在人群中,越是安靜的人,往往越有力量;越是懂得獨處的人,往往越有本事;越是厲害的人,往往越是低調。
  • 越是不合群的人,有這三個「優點」,往往能成大事
    越是不合群的人我看不一定。比如誰又知道賈伯斯會因為與公司高層們不合群,而被自己的董事會解僱,不讓其參加蘋果的研發設計?其實回過頭來看看,很多時候似乎正是那些「不合群」的人才更容易得到成功。那麼成功和「不合群」之間真的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其實在某些時候,越是不合群的人,越會有這三個「優點」,往往比那些太過「合群」的人,更容易做成大事。
  • 越是善良的人,越容易遇到自私自利的人
    有一句俗語叫「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這句話告誡了我們,走上社會以後,不要過於善良。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見「老好人」受到欺負。比如,加班的任務、髒活累活總是丟給他們,甚至還有恬不知恥的人,不僅不心懷感激,反而還會惡語中傷這些「老好人」。許多年輕人在剛步入社會的時候,心裡懷著熱忱之心,充滿了激情,內心也多柔軟,所以往往容易受到「欺負」。
  • 什麼是高智商的人?判斷標準是什麼?
    本文原創:陳旭     那麼,什麼人,是高智商的人?這跟學校裡的道理是一樣的。
  • 越是運氣差,越要堅持這五件事,你才會時來運轉
    一個人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當自己順利的時候,啥事都順,開車一路綠燈,可是當自己不太順利的時候,喝口水都會塞牙,大家要記住,越是你的運氣差
  • 心理學家:越是內向的人,越厲害
    外部世界是由我們身邊的人、事物和環境所組成的,內部世界則是由我們的情感、思考、意志、經驗組成。那些內向的人,往往就是生活在自己的內部世界之中。如何定義內向的人?很多人給內向者貼上的標籤是:寡言少語,不善於交際、言辭,其實不然,心理學上,對於內向的定義是,這類人在言語、思維和情感方面常指向於內。
  • 高智商的人,都有哪些特徵?
    」,是指我觀察到的高智商的人基本都具備的特性。▌好奇心學習能力是高智商人群做所必備的特性。一個不能快速吸收到知識的人,很難被稱之為高智商。決定學習能力的一個很根本的因素,便是他是否對事物具有好奇心。一個沒有好奇心的人,即使被別人強迫著去學習知識,一旦外力消失,便會不思進取,在這種情況下,他很難搭建好自身的知識體系。
  • 越是深藏不露的人,往往懂得這三條天規,懂一個,就很好!
    反觀見多識廣的人,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從不顯山露水。每天不過晝來夜去,人生不過此消彼長,這就是天地之間的規律。所以為人處世有顯露就有隱藏,這才是通權知變的進退之道。鬼谷子說過:「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靜心才能平躁,少言才能沉潛,能夠深藏不露,才是做大事的品性。
  • 越是能成事的人,往往有這三​個特徵!
    平凡的度過一生,也許無憂無慮,但是人生如果能夠做成大事,才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做出一番成就,這也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弱者喜歡把別人的成功歸功於運氣,同時也期盼著自己的運氣,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一個人想成功,靠運氣等待時機,只是偶然,絕不會是常態。  真正想建功立業,必須具備常人所不能及的能力。
  • 「窮不交三友,苦不求三人」,這話啥意思?老一輩人的經驗之談
    很多人因為和不正確的人交往,從此耽誤了自己的一生。要想所遇皆是良人,請謹記:「窮不交三友,苦不求三人」。在人生到達巔峰的時候,一般是不用為人脈發愁的,因為那時候自然會有很多人主動交往。但是在極度困苦的時候,人脈就很成問題,很多人正是在這個時候遇到了不對的人,然後誤入歧途,走上不歸路。所以,再窮也不要主動結交這三種朋友。如現實中這三種人中有一種在你的身邊,請儘快遠離。
  • 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理是企業管理唯一的出路和辦法!
    李嘉誠:一個國家,皇帝忙,就代表將相無用;一個軍隊,將軍忙,就代表凝聚力不夠;一個公司,老闆忙,就代表可用之人不多。比爾蓋茨說:一個領袖如果整天很忙,就證明一件事:能力不足。賈伯斯說:一名優秀的員工可以頂50名平庸的員工,並不是說一個人可以幹50個人的活,而是他可以影響到很多人,優秀的員工只要告訴他要做什麼事要什麼效果,他就會想辦法搞定。越是出色的人越善於在缺乏條件的狀態下把事情做到最好,越是平庸的人越是對做事的條件挑三揀四。
  • 越沒錢,越易陷入這五個惡性循環,走不出來你會越混越窮
    這是很多人沒錢時候的最真實的想法,越是手裡沒有錢,在花錢的時候越是小裡小氣的,就是想省一點錢,可是在這個社會上,我們和別人打交道,越是有這樣的心態,別人越是不和你玩,你的情況就會更糟糕。很多人眼裡面光想著掙錢,於是就想著投機取巧,實際上越是想著投機取巧,越是放棄了一些基礎工作的紮實推進,最後投機沒有投成,結果還得回過頭來補自己紮實的基本功,浪費了時間,浪費了精力,還會浪費自己翻身的機會。【3】越沒錢越不想與人來往,越不來往越沒關係越打不開局面。
  • 同學聚會上,越是混得差的中年人,越容易有這3種「吃相」,很準
    同學聚會上,越是混得差的中年人,越容易有這3種「吃相」,很準。一、吃飯總是吧唧嘴。人到中年,除了某些特殊情況,例如「暴發戶」,能夠混得好的人,他們自身的素養一定也不錯,至少表面功夫能夠做到位。而有些混得不好的中年人,他們的素養往往很差勁,簡單來說就是不會為他人著想,我行我素。
  • 高層次的人永遠不做的6件事兒
    這個世界上很多人做出的決定是從來不帶腦子的,越是認知低的人,越喜歡盲從。我身邊一個朋友專門賣服裝,走量,選擇的地方是菜市場入口,賣之前僱傭好幾個託兒圍觀,然後大聲嚷嚷著搶著買。去菜市場買菜的大媽們一看,哇塞,啥好東西,那麼多人都搶買,自己也跟著挑,然後莫名其妙的帶了幾件衣服回去了。
  • 有聲雙語閱讀 | 不喜歡你,就「幫」你失敗!
    大多數因為缺乏社交技能而失敗的人常常談到「公務」弄得他們筋疲力盡。但公務或許只不過是正常的人際交往而已。如果你「公務」碰到麻煩,你就真的可能在與人交往方面有困難了。You may get along on brilliance alone for a while, but most careers involve other people.
  • 知人不評人,方為人上人(好文)
    越是有修養的人,越容易成功,越是人品好的人,越招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