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規則:總有一些圈子,是你擠不進去的

2021-02-19 社交規則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選擇加入一些社交圈子,一方面可以有歸屬感,另一方面也可以獲取自己需要的資源。有的人特別喜歡加各種圈子,只要和自己有一點關係,他都想加進去。他認為,加的圈子越多越好。但不是任何圈子都會敞開大門歡迎你,很多圈子你連門都找不到。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總有一些圈子,你是擠不進去的。下面我們就從小東的社交實錄說起。

一、沒有共同的利益,難以加入共同的圈子

小東到一個城市去工作,對那裡很不熟悉,所以很想加入一些圈子。他首先想加入的就是同事間的圈子。他所在公司的大部分員工都是工作完就回家,關係都僅限於工作,只有一個圈子是比較明顯的,裡面的幾個同事經常一起聚餐,私下交往較多。小東就想要加入這個圈子。他努力和圈子裡的每個人接觸,並重點和其中的兩個同事交往,希望他們能帶自己玩。但是,不管小東如何主動,這個圈子也沒有接納他。後來,他問了老員工才知道,這個圈子是由在公司裡有共同利益的人而結成的,他們通過互相合作佔據了公司裡的大部分業績,並不想其他人進入分享他們的利益。

二、沒有足夠的實力,難以加入高端的圈子

小東又想加入一些高端的圈子,以提升自己的個人形象。我知道自己的收入是不夠的,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切入點。而一些興趣愛好無疑是最好的切入點,既顯得高雅,門檻還不高。偶然間他得知本地有一個攝影圈子,裡面有很多本地的名人。於是他就買了一套攝影設備,並找各種渠道參加這個攝影圈子。他花了一萬元買的設備,認為自己真的是下了本錢了。但是一接觸才發現,別人的一個鏡頭就一萬多。他去參加活動,發現別人講的很多術語自己都不懂,才知道學習攝影也要投入很多時間。過了一段時間,圈子裡的人相約去雲南取景,小東沒有時間也沒有錢,自然是去不了。再後來,圈子有什麼活動也不再通知小東了。小東知道,沒有實力的支撐,根本不可能加入一個實力的圈子。

三、沒有共同的經歷,難以加入情感的圈子

於是小東就轉向現實,想加入一些適合自己身份的圈子。他在這個城市有一個同學叫大平,大平偶爾會帶他出去吃飯,一起吃飯的還有大平的朋友們。這些朋友也都是大平的髮小,他們的關係都非常好,這很讓小東羨慕。小東就想加入大平這個朋友圈子,但他不能直接和大平說。於是他多次請大平吃飯,並回回都告訴大平可以帶上自己的朋友。這樣一來二去,小東和大平的幾個朋友都聯繫上了。雖然也比較熟悉了,但是小東還是一直感覺自己是這個圈子之外的人,他每次邀請另外的朋友都要通過大平。他想發展和其他人的私人關係,於是有一次,他並沒有通知大平,而是直接打電話給大平的三個朋友,邀請他們一起吃飯。這幾個朋友來了之後才發現大平沒有在,吃飯過程中就東拉西扯地找話題,弄得非常尷尬。小東才發現,想要加入別人已經穩固的圈子,真的是非常難。

加入社交圈子不僅需要時機,也需要實力,不是隨便吃兩頓飯就可以加入的。加入一個圈子需要真誠、上進和主動,也需要一個平和的心態。總有一些圈子,你是擠不進去的,那就選擇那些自己喜歡而且對自己敞開的圈子吧。謝謝你閱讀我的文章,關注我,每天閱讀關於社交知識的文章。

相關焦點

  • 社交規則:為什麼你在社交圈子中沒有存在感?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 社交規則:一定不要把自己鎖死在一兩個社交圈子裡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有的人有很多個圈子,朋友很多;也有的人只有一兩個圈子,交際面相對較小。朋友多了路好走,更廣的人脈圈是事業的保障。
  • 社交圈子
    社交圈子作為一個走出社會已經有10年的歡喜哥來說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朋友圈上面,會看到有些微信好友會這樣寫
  • 離開了社交圈子,你是誰
    有關於一些熱點的討論,也有一些有趣的調侃互動,還有一言不合就開撕的壯烈場面,還有稍微不注意就滿屏的表情包。但是,更多的是跟自己無關的事情。我感受不到真實生活的意義,也不懂得如何去尋找真正的快樂與存在感。我們生活愛一個無時無刻都充滿著社交的圈子,從微信群裡的互動學習到與競爭對手的談判競爭,從點讚轉發到飯桌上的生意應酬,我們跟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我們也與手機那邊的陌生人有著牽扯不清的利益關係。我們生活在社交群體裡,同時,我們也是社交群體的一份子。
  • 「社交圈子」英文怎麼說?
    circle 圓,(相同興趣、職業等的人形成的) 圈子
  • 文濤 | 圈子能不能混,怎麼混?
    每日推送喜樂文濤老師課程精華、傳遞正能量第一時間獲知線下課、沙龍信息你活該有錢  活該有愛  活該健康圈子很重要,這是我們很多人經常說的一個話題。說圈子決定一切,圈子決定什麼。在這方面,真的是有幫助的。就是你身邊的人,他是怎樣的,他對你真的有影響。你身邊的人都是特有錢的,那你一定也會變成有錢人。真的很簡單,因為你會模仿他。
  • 夜讀 | 擴大人脈圈子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重拾舊好
    今天是Andy陪你夜讀的第40天微信交流 | way2better
  • 成年人社交潛規則:這四條,你必須懂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社交規則:人際交往要穩定,最怕突然地消失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 社交圈子太熱烈,可能會蒸發式降溫
    Cooling」,此名詞是在講某種冷氣機技術,中文翻作水冷式冷氣,或直翻為「蒸髮式降溫」。所謂「蒸髮式降溫」理論是說,這些群組、社團、聚會,無論在線,還是線下,最後都不免出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有些人」總是熱心的發表一大堆激情言論,過了一陣子以後,其他人很希望他可以「閉嘴」,但卻不敢大聲說出來,於是,大部份的群組裡,這些人永遠不會閉嘴。
  • 你有「社交疲倦症」嗎?
    20年前,如果不想接電話,見到對方時,你頂多抨擊一下糟糕的手機信號。現在,如果你不接電話、不回微信,可能會很快被對方「拉黑」。
  • 社交規則:你的朋友裡要有這四種職業的人,缺一不可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圈子裡也有各種職業的人。有的人雖然朋友較多,但大都集中在某個領域,人脈圈顯得較窄。而有的人的朋友橫跨各種領域,做事情非常方便。
  • 社交規則:飯局中太主動,是交不到朋友的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很多人熱衷於參加各種飯局,是希望在飯局中交到更多的朋友,擴大自己的人脈圈子。為了能更高效地擴展社交,他們往往特別主動。他們認為主動和熱情能更多的收穫朋友。但這種想法不一定對。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是:飯局中太主動,是交不到朋友的。是不是很驚訝?
  • 真正聰明的人,都放棄了3種社交,人生會越來越順利!
    「當你遇到一個人,他能理解你的處境,尊重你的觀點和信仰,和你打成一片讓你覺得很舒服。
  • 漸漸地討厭社交了
    從減少社交到不社交   有時候真的很疲憊於社交上的繁瑣
  • 孤獨與桀驁-記錄圈子點滴美好
    我曾經開玩笑自己保守到像個封建餘孽,22歲還有初吻,也因為這個才真正進了這個圈子,跟之前不同,這段時間來的相處,讓我對這個圈子和圈子裡的關係有了更多的思考,也可能是因為工作原因,讓我總能時刻保持理性警惕,以及對身邊事物的本能不信任之前有說過,他只比我大六天,並不是很明顯的差距,所以當新鮮感退去,我又本能的把自己包裹起來,對他開始有所保留和試探當開始打開了圈子的社交
  • 你有社交焦慮症麼?
    美國社交焦慮症協會曾公布數據:全球約有7.9%的人患有社交焦慮症,平均每100人中有13人患上此症。他們會對社交懷有極強的焦慮和迴避動機,所以他們在上學、工作、人際交往等社會活動中常感到焦慮難當,而出現社會功能受損的情況,甚至無法上學和工作。而,帶有社交焦慮但沒到達焦慮症程度的人則更多。
  • 你不愛社交,不是因為你內向
    如果跟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媽媽做了很多破壞關係的事,如忽視孩子,看不見他的需求,看不到他的委屈、難過與害怕,還會反過來告訴他應該懂事、聽話、禮貌。當小孩子感覺到恐懼與無助,媽媽不會幫助他,反而會指責他笨、懶。媽媽會反覆要求他,否定他,嫌棄他,讓他不自在。小孩子潛意識裡就會對關係產生恐懼。
  • 你有社交焦慮症嗎?
    社交場中的閒逸是令人厭惡的,因為它是被迫的;而獨自生活中的閒逸是愉快的,因為它是自由的、出於自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