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新人身上,經常缺乏一種從學校思維向職場思維的轉變——恰恰是這種職場思維模式,能夠將能力催化、放大,發揮出超過100%的效益。那麼,所謂的「職場思維」模式,具體是什麼呢?
你應該站在更高的層次,用管理者的眼光看待自己。如果你想進步,做好本職工作是遠遠不夠的,你必須站在你上級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去了解上級的工作。這樣,你才會去了解整個大局,知道自己的工作應該怎麼開展,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向努力。
想法是沒有價值的,有價值的是把想法實現的過程。想法只是思考的開始。當你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一個很棒的創意時,那僅僅意味著:你的思考終於走上正軌,可以「真正開始」思考了。在它被執行出來之前,它一點價值也沒有。
在社會上,衡量你價值的,不是你有多優秀,有多努力,而是你做了什麼。「沒完成」就是沒完成,你的責任並不會因為你是否盡力而減輕,「我已經很努力了」永遠不是做不好的藉口。沒有人可以一輩子幫你,沒有人能夠永遠幫你收拾殘局,你能做的就是不要給自己留下「反正我努力了,做不好也沒關係」的退路。
上級要的不是問題,是答案!向上級提出一個問題,同時告訴他你的解決方案,給出預計的期限和結果。這個方案必須是你可以立刻去執行的,並且有能力為之負責的。簡而言之,要讓他做判斷題(選擇「做」還是「不做」),或者選擇題(選擇方案一還是方案二),而不是論述題(思考應該怎麼做)。
(文章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