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圈發什麼,關你啥事!

2021-02-09 365讀書

朋友圈鄙視鏈,透著可笑的優越感

我有個讀者說,他有一次去面試,過五關斬六將走到了最後一輪。

結果那個面試官說:「我能看看你手機裡平時發的朋友圈以及常看的公眾號嗎?」

 

那個讀者當然很配合地給面試官看了。

然後面試官說:

「我覺得你朋友圈裡特別愛發自己的心情,還有你常看一些雞湯類的公眾號,我們就覺得,嗯……不太高級。」

 

他最後被拒的理由是:微信朋友圈不高級。

我對他說算了:一個公開 diss 面試者不高級的主管,也不見得自己的修養有多高。

 

我覺得因為自己不發朋友圈展現生活狀態,就取笑那些發朋友圈的,這本身就是一種炫耀。

是一種無理取鬧的,可笑、憐的優越感。

 

這世上有一種心情叫:我想發朋友圈了。

和炫耀,和優秀,和有沒有人愛,沒有一點關係。

那就是我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而已。

 

我不知道別人發朋友圈是一種什麼心態,但我身邊很多人發朋友圈,只不過是因為,某個瞬間,她突然想和自己說一說話,想記錄當時美好的感覺,所以她發了一條朋友圈。

 

那些朋友圈不是所謂裝,不是無病呻吟,只不過是發生在某個時刻與自己的和解。

等到很久以後,用來懷念,用來回味的「過去的時光」。

 

很多人說,朋友圈是個超級大秀場,每個人帶上面具,行走其中,你只能看到他最想展示的一面,太假了,沒意思。

 

那你真是太看不開了。難道生活不是千人千面嗎?

難道生活裡,你能看到一個人的全部嗎?

並不。

朋友圈其實就是生活圈,你的朋友圈是什麼樣子的,你的生活態度大致也如此。

覺得別人發朋友圈就很 low 的人,你放心,生活裡也一定優越感爆棚,自覺高人一等。

覺得朋友圈裡大家都很假很裝的人,生活裡,想必也沒有什麼安全感。

你是什麼樣子的,你看到的朋友圈就是什麼樣子的。

相關焦點

  • 我不再隨便發朋友圈了
    「熊,我再也不敢隨便發朋友圈了。」
  • 關我屁事,關你屁事
    我正想下半年第一篇文章從什麼話題開始,打開手機就看到了這樣一段留言:飛總,我是XXX,現在在XXX地方做XXX,幫助他們研究XXX。各方面發現你都是這個行業的牛人,不知道是不是方便請教一下XXX,或者你能不能介紹其他的牛人給我認識。
  • 我們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了
    - 02 -有了分組可見功能後,發朋友圈這件事更複雜了,老怕發錯群。發一條朋友圈前,要考慮會有什麼影響, 給誰看或不給誰看。如果不同組的人發現同一個人的朋友圈內容有區別,會怎麼想?公司逼著轉發廣告,索性弄個分組,只給領導看,祝他們的朋友圈繁榮昌盛。
  • 人生80%的事都能用「關我屁事」和「關你屁事」解決
    我是普通人,我想做我愛做的事,即使最後一事無成,也不後悔來世上走一遭。所以啊,在現代社會中,「關你屁事,關我屁事」,有了這八個字,直接省去了你人生中百分之八十的麻煩事。有的人說這樣未免過於冷漠,可是難道對所有事情都去管一管,就是正確的態度了嗎?
  • 關閉朋友圈一周後,我才明白這幾件事.
    大學時候的我,很喜歡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花了自己很多時間和金錢,就只為了擴寬人際交往的圈子。 我也許是成功的,在大二的時候,去食堂吃個飯都會在路上碰到很多給我打招呼的人。 這些所謂的人際圈子同樣被我搬運到了微信聯繫人列表了,從線下轉移到線上,我還是那個看上去被很多朋友包圍的人。 可事實呢?
  • 「對不起,我真的沒空發朋友圈」
    你有沒有發現,發朋友圈的人越來越少了,隨便哪個時間刷刷,都是看過的內容。是你被分組了?屏蔽了?還是分享欲普遍下降了?
  • 【覺察小站】當你說「不關你的事」時,是真的不關你事嗎
    起因是單位在2019年用過的一個材料一直由我保管,因為不是什麼重要的物件兒,所以我從一開始的嚴謹對待的態度到後面變成了壓根不記得把它放在哪裡
  • 朋友圈三天可見,透露了你的社交觀
    @流布留:只是怕以前的內容刷屏,所以就關了。關朋友圈,刪朋友圈已經成了大家的習慣,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有很多不太相干的人,連樓下送水的大爺和理髮店的tony老師都有你的微信,朋友圈太多的人與人之間,只不過點頭之交,甚至見都沒見過,或者也就說過一句話,說完也忘了刪掉,就留在了幾百幾千人的通訊錄裡,找也找不見,但是你發的所有的內容都會被他們看見。
  • 適合日常發朋友圈的文案,秒贊!
    ,表面上雲淡風輕心裡卻「怎麼還沒人給我點讚」難以淡定為了解決諸位發朋友圈的「老大難」今天又整理了一些適合日常發朋友圈的文案助你get秒贊👇 01 人這一輩子大約會說8.8萬個謊言,最容易脫口而出的是:「沒事。」
  • 你的問題,不是關閉朋友圈就可以解決的
    所以那些每天嚷嚷把朋友圈關了的人大多和他們的人生一樣,躲在魚龍混雜的人群中,是不想讓自己平凡襯託別人的熠熠奪目。而那些有著優秀人的朋友圈的人,也暗下決心,我羨慕他所以我要成為他。我有一個同學經常在朋友圈裡曬吃的,曬玩的,可又有誰知道他經常朝九晚五的往校外去兼職呢。努力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 「為什麼優秀的人都不發朋友圈了?」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為什麼優秀的人都不發朋友圈了?」底下有個評論說:「別說是優秀的人了,現在都忙著自我增值,哪還有空刷朋友圈、發些沒營養的朋友圈。」這讓我想起我身邊一個朋友。她最近當上了主管之後,我已經很久沒有和她見過面了,那天在微信上問她:「朋友,你是消失了嗎?都小半年沒見你發動態了。」
  • 【薦讀】我為什麼戒不掉朋友圈
    給她留言:受啥刺激了?  答曰:看到人家戒掉朋友圈半年看了幾十部書,十幾部電影……  原來如此!  「戒圈」這種事,我以前也幹過,原因有兩點:  一是容易曝露自己的隱私和弱點,有時發完「崩潰」、「失眠」之類的狀態,心裡會後悔:要是領導看見了會不會覺得我精神萎靡,不足「委以重任」?
  • 不發朋友圈的都是些什麼神仙
    朋友圈原本是一個分享自己生活給朋友們知道的地方,但是因為手賤加了老爸,老媽以及親戚之後發朋友圈都得三思三思再三思了,可以說朋友圈就是一個江湖,裡面的明爭暗鬥更是數不勝數。不過呢有一群人他們幾乎不發朋友圈,好像根本沒有生活,更是朋友圈的潛水族。
  • 周末小議 | 我們該怎麼發朋友圈,什麼是「得體」的行為
    前面談到什麼是得體,後面會引出我們該怎麼發朋友圈。這個是付費內容,所以船長是冒著侵犯版權的風險來分享,就當是為「得到」打一個廣告……為了閱讀方便,下面正文是萬維鋼的內容,最後船長分享自己的解讀。什麼是得體亞當·斯密說我們的目標是既要「被愛」,又要做一個「值得愛」的人。
  • 微信上從來不發朋友圈的人,不是低調,十有八九是這三種人
    同時,它不僅僅是個通訊工具,它的朋友圈功能,能記錄我們的點點滴滴。有很多人都喜歡在自己的朋友圈裡,分享自己今天遇到的事情。不管是小事還是大事,不管是開心還是傷心的事,總會首先發在朋友圈裡。不過喜歡發朋友圈的,大多數都是女人,男人就很少發,甚至有些男人根本就不發。有人認為這些從來微信朋友圈的男人,是因為低調。
  • 【乾貨】什麼時候發朋友圈更好,各個黃金髮圈時段優勢一覽
    ②8--9點可以發些配上簡單抒情的文字,或健康小知識,或者自己喝產品的照片,比如我每天早上起來喝一杯青汁,排毒瘦身養顏,可以發朋友圈展示真實的自己出來,或產品功效/根據當時情況選擇!圖片簡單唯美,不要太廣告!③上午10-11點:可以發一張功效圖,我打個比方,比如:我早上發了青汁,就發青汁功效圖,這樣一系列容易留下印象!而且完整!
  • 【夥伴分享】工作中沒有「不關我的事」!
    我是趙新鳳,來自牡丹園店,來到牡丹園店已有三個月之多,每一天都是充實而快樂,在跟夥伴們相處的這段時間裡感到很幸福也很甜蜜,因為在他們的眼裡從來都沒有「不關我的事」這一說。生活中大家都是互幫互助,工作中更是如此!就說這個門迎口,只要有人進來,無論在崗還是不在崗的服務員只要看到就會大聲高喊「歡迎光臨」,大家都會積極高喊「歡迎光臨」把他們迎進來帶到餐桌上。
  • 為什麼領導不發朋友圈?擺架子裝低調?這3種心態,才是真正原因
    這讓我想起我身邊一個優秀的朋友柳柳。她最近當上了主管之後,我已經很久沒有和她見過面了,那天在微信上問她:「朋友,你是消失了嗎?都小半年沒見你發動態了。」到了當天晚上她才回復我:「不好意思啊,最近真的太忙了,又要處理公司的事還要參加線上的課程,忙完都大半夜了,真的沒空看手機。」
  • 開早餐店小老闆們發朋友圈的4個原則【148】
    開早餐店的創業小夥伴以80後居多,因為工作環境的關係,對於怎樣發微信,怎樣在微信裡面進行宣傳自己的店面,不是很擅長,不怕,我一直強調,我們今天開店,要與微商進行結合
  • 從發微信看清一個人(超準)!
    這樣發微信的人,情商太低你一定遇到過這樣的人,當你有事不方便,對方還是不分場合地給你猛發語音。明明幾行字就可以說清的事情,非要用好幾條上百秒的語音來說;你也一定遇到過這樣的人,張口就是「你在哪裡」「你在幹啥」,仿佛是來查崗的領導。這樣發微信的人,情商太低。兩個人對話交流的時候,即使是隔著手機屏幕,也應該把對方「放在眼裡」。一味自說自話,很容易招人嫌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