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背井離鄉去大城市,為了「錢」嗎?

2021-02-15 學習進化論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哦!

今天您持續學習第297天

  音 頻 更 爽    ▲      

每一個稍大一點公司都有一個共性,員工基本來自五湖四海。

最近的,可能是本地土著,遠的可能是來自幾千公裡外的地方。

 

0

這麼多人不惜跨越山川去幾千公裡以外的地方上班,是為了什麼呢?

有人說是為了掙錢。

其實,不對的。

錢只是一個媒介,一個讓你生活變好的媒介。

所以,更正確的說法是為了讓生活過的更好。

 


工作了幾年,有的人一路晉升,收入越來越高,生活當然也是越來越好,在大城市買房買車,安居樂業。

而有的人還是原地踏步,甚至在大城市呆不下去,又回老家了。

為什麼區別這麼大?

這當然和機遇、選擇、能力等等有直接關係。

但有一點,可能是很多人都忽視了,那就是「職業化」。

 

那麼,到底什麼是「職業化」?

我整理了以下7點,供你參考,希望能讓你在職場道路上,如虎添翼。

 

1不要被情緒左右

 

職業化的反面是本能化。

本能化,是你本人和你職業中的角色是同一個人;而職業化,是你能用職業的需求去重塑自我。


比如:在生活中,有人懟你,你的本能是懟回去,因為你有情緒,你覺得受到了傷害,他為什麼要這麼對你?

職場和生活是兩個非常不同的環境,在不同的環境中,你要用不同的角色來要求自我。

職業化的本質是通過尊重別人,從而贏得尊重,降低信任成本。

在職場中因為工作受委屈、鬧情緒,都屬於不職業化的行為。

 

 

2、在自己利益與別人得失之間,要拿捏好分寸

職場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計劃、任務、優先級,甚至自己的困惑。

如果別人正好有空幫到你,你可以選擇感激。





但如果別人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沒能幫你,也不要覺得這個世界傷害了你。

誰也不欠你,不幫你是本分,幫你是情分。

 

 

3、溝通方式要跟著溝通工具變化


交流是職業化的重要部分,不同特性的溝通工具,溝通方式也不同。



電話和釘釘在工作中的使用頻率很高,但使用它們的職業化表現會有所不同:

電話交流,應該不斷說「對」、「是」,這是為了讓對方了解,你一直在與他同步;

釘釘,則應該在說完「你好」後,直接以有事說事的心態,簡短地說清楚你想說的事情。

給對方足夠的自由時間,來選擇要不要回覆你,或者如何回覆你。

 

4、 在30秒內講清楚自己的觀點


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在30秒內,清晰準確地向對方講明觀點的能力。

不僅因為對方時間有限,也能測試你是否真的理解自己在做的事。

想辦法講清楚自己的價值,在對方心裡種下一個大大的 WHY(為什麼),讓對方主動願意給你更多時間進一步溝通。





認真對待職場中每次溝通,不管是向上級匯報還是組織更多人開會,提前做足準備工作,提高效率。

一個有效的高價值的溝通,要想辦法增加產出,得出更多的結論和共識,儘量減少大家的時間投入。

 

 

5、遇到不同觀點,學會說「有趣」

職場遇到不同觀點時,職業化的表述應該是:有趣。

不要面紅耳赤、割袍斷交。


因為職場中的很多分歧,其實不是事實問題。

事實是可以被證實或者證偽的東西;觀點則是無法被證明對錯的東西,它很可能只是不同的認知體系之爭,這種永遠難以說服對方。

 

 

6、把「意見」改成「建議」。


表達不同的觀點,不要說我有一個「意見」,而應該說我有一個「建議」。

意見,代表負面、反對。

沒有人喜歡別人對自己有意見。





一說意見,自然而然就把對方放在對立面。

而你真要解決問題,應該把問題放在你們的對立面,而不是把問題和對方放在你的對立面。


「建議」聽上去就溫和多了,它表示主動權仍然在對方。

你只是提供了一個選項。

 

7、不要過分承諾


完全不把自己的承諾當回事,或者超出自己能力過分承諾,是職業化的大忌。


有些人喜歡說「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了」,「放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可是,第二天酒醒之後,自己說過什麼可能全忘了。

這種行為成性,只會損失別人對你的尊重和信任。

而信任,是你最大的資產。

 


職業化,就是商業世界的教養,這來自於對外的分寸感,和對內的克制力。

願你擁有最好的商業教養,獲得最大的個人成功。

升職加薪,一路開掛。

 

 

   

 

每一個不曾學習的日子,

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長按識別二維碼,持續提升學習力  


相關焦點

  • 理工留聲機 | 畢業後 你為什麼要留在大城市
    剛到那裡的時候,她從沒想過一個10平不到的房子居然要2000塊,也沒想過一個房間裡會住上十幾號人,高昂的房租給了她當頭一棒。好在她找工作的時候並未碰壁,被一家外企成功錄用,順利的以為自己走了狗屎運。最開始的時候一個月3500的工資,除去房租,生活過得十分緊張,周末只能悶在家裡,因為怕花錢。也不敢隨意答應同事的聚餐邀請,爸媽打電話問她過得好不好,錢夠不夠花,她也是報喜不報憂。
  • 大城市都有排外心理?不是為了生活,誰願意背井離鄉呢
    這些人的公德心,都到哪裡去了呢?難道自己就不會有同樣的境遇了嗎?現在能賺錢的人有很多,所以很多的城市,他們裡面都會有很多的工人。當然每個地方的人也都有好有壞,有些人特別喜歡片面的看問題,就覺得,一個地方的人不好,那所有的人都是不好的。這樣,就會導致有很多外國人,就會說所有中國人不好。
  • 【人物專訪】不努力,你背井離鄉幹嘛?當臥底啊!
    又到了年底,有的人賺得盆滿缽滿,而有的人還是布貼布,一眼望去空空如也。不禁讓人想到網上曾流行的一個段子:不努力,你背井離鄉幹嘛?當臥底啊!太扎心了,為了「不當臥底」,每一天都要很努力,而在木屋,想成為每月的「全國首富」,更要付出比別人多的汗水。
  • 知乎高贊:為什麼許多人寧願月薪五六千,也要留在大城市?
    許多朋友從大學到工作,不知不覺在大城市待了好多年。說混得不好吧,溫飽肯定是沒問題了;說混得好吧,工資和事業已早早到了天花板,就這麼僵持著,看著越來越夠不著的房價,進退兩難。也有些朋友工作三五年後,對自己有了一定了解,對工作崗位也有了相對清晰的認識,選擇回到小城市。我想說的是,大城市是有時間窗口的。
  • 人為什麼要工作?為什麼要努力工作?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為什麼每天早上把自己從床上拖起來,而不能過自己想像的生活?人為什麼要工作?工作對於你而言,意味著什麼?是賺錢的工具?還是獲得自己想要生活的手段?人人都渴望成功,但要想做出成績,是需要拼命努力的。你要知道,並不是每一份工作都盡如人意,並不是每一份職業都能吃著火鍋龍蝦還能拿高薪水的。這個世上,多的是那些為了生活奔波勞碌,吃盡苦和累的人。
  •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
    那麼我們究竟為什麼要工作?最近在網絡上有個關於「我們為什麼要工作?」的演講很火熱,對於每個正在困惑的你來說,或許是一劑解藥。現實之中,我們也常會批判那些一心只為了錢的人,甚至會鄙視他們掉進了錢眼裡面了。有人說:物質是現實生活的基礎,我們工作也不單單只是為了物質追求,同時也是追求理想,為了實現自身的價值體現,亦或者是為了承擔更多的責任。地球上絕大多數人所做的工作,並不能使我們每天早晨自己積極地從床上起來去工作。
  • 我為什麼要說謊
    另一個是特別喜歡說謊,有時為了達到目的,會絞盡腦汁想辦法騙人,感覺孩子把說謊當成樂趣了。 這位媽媽說,有時真恨不得想用針去扎孩子的嘴,讓他長長記性,可畢竟也下不去手。 做媽媽認為這兩個問題,尤其是說謊問題很嚴重,但又覺得無可奈何。
  • 為什麼你又忙又累卻沒有錢?
    後來,博多決定把他的理財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這才有了在全球銷量逾千萬冊的理財書《小狗錢錢》以及《財務自由之路》。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從負債到財務自由的這條路,應該怎麼走吧。想要實現財務自由,先要轉變思維方式窮人為什麼存不了錢呢?
  • 在大城市打工的你們有沒有歸屬感呢?
    1.為了實現更好的財務自由許維在為什麼不想創業中寫道:「你知道馬化騰的老爸當年是開著奔馳去幫他做帳的嗎?你知道馬雲的老爸是中國曲藝界的元老級人物嗎?你知道王石的嶽父是廣東省副省長嗎?你知道任志強的爸爸以前是商務部副部長嗎?你知道王興家財億萬嗎?」
  •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要工作嗎?是為了發財致富,還是僅僅為了養家餬口?對於我們為什麼要工作,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工作那麼累,工作使我們失去了自由,我們為什麼還要工作呢?有人說為了賺錢,為了生活啊!是的,要工作才會有工資,有了工資才可以保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 #為什麼我們一直都沒什麼錢?(下)
    所以很多人在進入社會後,都需要一段適應時期,可我們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自然也不會等我們去慢慢適應。八、學歷越高,其實支付的稅金就越高一個國家的稅金都是有錢人在支付嗎?呵呵!其實在絕大部分的先進國家中,稅收的頂梁柱基本都是中產階層。而越是學歷高的中產,往往因為收入越高,所需支付的稅金自然也就越高。
  • 你為什麼要留在這座城市
    害~並不是不想去寫,只是真的抽不出時間。我已經不敢放慢自己的腳步,怕走得太慢被後面的人撞倒踩死。雖然曾也是拼了命地告訴自己一切都來得及,可每當看到身邊人進步的時候就又變得極其焦慮。這不是內心好勝心的鼓動,「好勝心」這個詞只存在我讀小學的時候,畢竟現在都已經二十四了,也算是被社會碾壓過的人了。真是越長大越沒有勇氣去談夢想。
  • 【薦讀】你為什麼賺不到錢?
    在理解這點之前,我們要先理清下先後順序——我們的錢到底是從哪兒來的?  實際上,我們的錢是通過價值交換獲得的。所以你不要每天挖空心思想著怎麼去賺錢,而是先問問自己有沒有價值?同理,當你把全部注意力放到提升自我價值上的時候,錢就會自然而然的飛進你的口袋,你甚至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它自己就這麼來了。  在中國你會發現一個現象,一般四五十歲的人都不會窮到哪裡去。即便是個普通人,家裡有兩三套房子,一兩臺車都是很正常的,刨去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你在一個行業或者某個專業領域不辭辛苦耕耘十年,掌握了一定人脈或練就一身本領,那你就很容易用十年積累的價值去交換財富。
  • 為什麼不去死?
    他問我挺得住嗎,我說我當然沒事,我沒有那麼大能力,自然也沒那麼大的責任,所以也沒那麼大的壓力,但是我還是太理解自殺的人了。網絡的隔離會讓陌生人以為我可能是有點悲劇性的創業者,炮灰。炮灰確實是炮灰,但是我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其實我寫出來的狗屁文字只是在矯情,如果給人以悲的誤導,實在是大錯特錯。我想我只是在玩票,雖然我很是心有不甘。
  • 開個甜品+奶茶的店可行嗎?要多少錢?
    但我的小店要臨街,我可以看見街上行色匆匆的行人,他們也可以看見我在灑滿陽光的小店裡安逸的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在小店裡烤麵包、做甜品、煮奶茶、接待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天天、一年年,直到我變老……在現實生活中開一家甜品+奶茶的小店可行嗎?需要多少錢?小編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當然可行,而且這樣的小店會越來越多。
  • 成年人的世界,為什麼非要工作?
    網上有個關於「我們為什麼要工作?」的演講,我想對於每個正在困惑的你來說,或許是一劑解藥。TED演講者Barry Schwartz在演講中說道:我們認為,為物質上的回報而工作是一個差的理由,當我們說某個人是為了錢而做這個事,這不僅僅是一種客觀描述了。
  • 為了掙錢,去當僱傭兵的中國小夥,現狀如何?
    當一個人非常貧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時候,他會想盡一切的辦法去掙錢,所謂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雖然錢不是萬能的東西,但是一分錢,那就什麼也做不了。打傷老師,被學校勸退為了掙錢,有的人會選擇去國外打工,畢竟在國外掙得會比較多。但有的人回去選擇一些,掙錢速度比較快,但是危險度特別高的工作。
  • 我為什麼要放棄年薪百萬的工作
    辦公室是住宅樓裡的一個三居室。入職時承諾每天有15塊錢的午餐補助,後來老闆覺得午餐補助不划算,既然辦公室裡有廚房,就請個阿姨給大家做飯吃;再後來,老闆又覺得反正大家中午也要休息,請個阿姨做飯,一個月還得500塊錢,就大家自己輪流做飯吧。就這樣,午餐補助變成了午餐自助。沒能當家作主,先學會了當家做飯。老闆平時跟我們一起吃飯,我每次去盛第二碗飯的時候,老闆都會來一句:小張還是年輕呀,飯量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