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工程師工作的一些思考

2021-02-15 女工程師的成長之路

審視自身通常發生在什麼階段?

a)成長緩慢的時候?

b)見賢思齊的時候?

c)不安於現狀的時候?

d)遇到挫折的時候?

2.     有誰說過的話,做過的事點亮了你?

a)      我的下屬都是比我更優秀,在他們的專業領域勝過我的人,這樣我們的團隊才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b)      讓那些與我們價值觀匹配的人才可以快樂的在這裡工作。

c)      我希望你承擔更大的責任,但是你需要在體力和心理上更加強大。

d)      有沒有哪個前輩工程師的兢兢業業曾經感動過你?

3.     是否找到自己心甘情願為之努力的方向?

a)      如果沒有了經濟上的需求和壓力,你還願意繼續寫代碼或者算有限元嗎?還是願意做些手工藝?

b)      睡覺睡到自然醒之後呢?找好朋友吃喝玩樂,他們都沒有空理你呢?陪父母家人和孩子,孩子長大了呢?當你還有大把空閒時間需要獨處呢?該做些什麼?

c)      更深一步的了解自己的內心。

4.     誰是你職業生涯的導師?

a)      有人教我設計部件的算法,

b)      有人教會我解決問題的方法,

c)      有人教我與人溝通的技巧

d)      有人教我開放心態,虛心學習

e)      也有人教我堅強自信,不動搖自己的方向

f)       有人身體力行讓我知道匠人精神如何受人尊敬

g)      也有人教我高瞻遠矚,全局利益。

他們都是我的導師,無論是可以汲取到營養的隻言片語,還是帶你很多年的領導,主管和師長。主動與你希望獲得學習的導師建立聯繫。

5.     工程師如何數據說話,掌握一系列用數據說話的方法,和專家有共同語言

a)數學建模的思維方式,如何用理論的方法解決工程的問題

b)重新拾起統計學,概率論這類的基礎學科的基礎方法

c)相關專業的知識也要學個大概。空氣動力學,經典力學理論,複合材料力學,材料學,複合材料工藝學,等等

d)懂一點優化和算法:變量,參數,目標,邊界條件,控制方法?優化方法?數據挖掘和處理的方法?

d)仿真技術,數字孿生,試驗方法,測量技術,人工智慧。

6.     工程師要求真務實,注重現地現物,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和現場的體驗?

a)進行第一手的測量和體驗,現場的體驗和辦公室裡的體驗截然不同

b)生產現場和客戶現場同等重要,如何讓解決生產現場和客戶現場的矛盾是工程師的解決問題的價值所在

c)與偏差成為朋友,工程師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處理偏差和問題。工程從來都不是100%理論和完美,工程是將理論和現實相結合的學科。

7.     工程師如何理論聯繫實際,如何進行產品的測試驗證?什麼是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對立和統一?

a)翼型測試,風洞試驗

b)原材料性能測試,

c)子部件測試

d)結構性能測試,全尺寸測試

e)樣機性能測試

f)防雷性能測試

8. 善用前人的經驗和積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a)國標/行標/司標:DNVGL/IEC/GB等;

b)產品設計導則/規範 Design Practice/Spec;

c)Golden DFMEA/PFMEA;

d)成熟型號的圖紙,技術規範,MRS等設計交付物;

e)其他?

9. 以人為本,尊重生命,你的敬業和認真就是一個工程師的社會責任和職業操守

a)把EHS的設計導則和要求當作第一優先級/權重比的要求

b)工程師的客戶不只是購買產品的客戶,還有產品全生命周期可能會用到該產品的人員。用悲憫的心態設身處地的為後道鏈條上可能與你的產品相關的人考慮他們的健康安全。

c)什麼是安全係數的合理選擇?

相關焦點

  • 三體的一些思考
    就在你虧的毛都沒有,閒下來思考的時候,就會發現,遠處就有那麼幾個十一二歲的小孩,沒資源,沒背景,沒實力但人家就是在這個領域做的如魚得水,就那麼幾個小孩,甚至可以做到接近很多同類公司的收益率。為什麼幾個沒資源、沒背景的小孩子這麼強呢?
  • 註冊消防工程師的工作內容
    在取得了註冊消防工程師的資格後,就要從事相關的工作,但是都有哪些工作內容呢。
  • 我是工作10年的女工程師,我想法考做律師
    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學法網APP作者 | 學法網「小豬威比」(投稿,請到學法網APP)女工程師一枚工作已有10年之久,肯定有人想問我為啥不早點換工作。因為之前重心忙著找對象,結婚,生孩子啊,等一系列事情忙完,發現這10年好像混混沌沌過去了。想參加司法考試的想法,2年前就有了。只是每次都因為一些事情耽誤了。今年7月初開始準備的,上班時候聽聽課,回到家總想一鼓作氣繼續認真看書,但是有時候聽到小寶寶在喊媽媽,我又不忍心只顧著看書不管他。
  • 新手碼農如何成為一個首席軟體工程師
    ,作為一個在專業機構工作了5年,在過去兩年半的時間裡我都在做同一個項目,並成為了一名首席軟體工程師,在經驗豐富的導師的指導下,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因此我覺得我的經驗是有一定價值的,我可以和大家分享,幫助大家實現成為更好的工程師的目標。作為工程師,我們一直在尋找改進工作方式的方法。是什麼秘訣造就了高薪的頂尖軟體工程師?這就是我接下來想說的:學習一些與你的項目,然後你就可以馬上應用上這些知識,我們會忘記我們讀的大部分內容,除非我們使用它。例如,我正在進行的項目使用了許多Amazon Web Services (AWS)技術。
  • 給工程師的求職簡歷建議
    從他們還是青少年時期開始到現在已經長大成人,我總是鼓勵我的孩子們自己寫簡歷,不過他們還是會拜託我修改,或是拿給少數信任的朋友看看;每當我感覺他們的簡歷有需要修改,我會跟他們解釋原因,如此他們就會學到如何一些求職的技巧。過去幾十年,我看過數不清的簡歷,有些寫得很不錯、少數真的非常出眾,但有太多太多都沒有切中要點。
  • 中國工程師如何獲得Google的工作機會?
  • 面了 5 家掛了 5 家,我太難了!前端工程師還能找到工作嗎? | 極客大學
    作為前端工程師,市場上的人才本來就很多,而現在的求職局面又完全是企業在挑人的狀態。小麗原本一心想進大廠,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她也有些力不從心了。 小麗已經找工作兩個多月了,但是依然沒有好的結果。 作為前端工程師,大廠對人才的要求不僅僅是代碼能力,還需要有較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一些公司還對人才的特質有要求,比如阿里就提出過聰明、皮實、樂觀、自省的要求。
  • 原因找到了,為什麼工作中男工程師受傷的比例比女工程師高?
    點上面藍色字體直觀學機械可長期訂閱我們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我們知道學理工科的都比較理智、謹慎,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往往猶如大軍中的軍師角色
  • 我為什麼辭去了熱愛的 AI 工作?
    以下為譯文:上周五是我作為機器學習工程師工作的最後一天,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下面是我到目前為止早期職業生涯的故事,外加一些自己的見解和思考。所以最初我參加了各種公司的面試,在控制系統公司工作,我知道我可以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我已經開始相信我最終不能在我想要的地方開始我的職業生涯。
  • 不用再問我電氣自動化工程師的工資有多少了
    自從開始自動化培訓工作以來,經常會有新學員問我「我學了自動化以後,能拿多少錢工資呀?」
  • 工程師應該這樣寫簡歷
    從他們還是青少年時期開始到現在已經長大成人,我總是鼓勵我的孩子們自己寫履歷,不過他們還是會拜託我修改,或是拿給少數信任的朋友看看;每當我感覺他們的履歷有需要修改,我會跟他們解釋原因,如此他們就會學到如何一些求職的技巧。  過去幾十年,我看過數不清的履歷,有些寫得很不錯、少數真的非常出眾,但有太多太多都沒有切中要點。
  • 別再問我機械工程師是幹什麼的了,這是最好的解釋
    我們從定義、具體體驗、工作模塊和知識體系幾個角度展開給金粉們詳細解釋。先來看下比較官方的描述:機械工程師指從事機械產品的研究、開發、設計、新技術推廣與應用和標準化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②根據市場、生產的需要改良圖樣並提供生產技術服務;有位匿名網友的吐槽,激起了我深深的共鳴,他這樣說到:本人私人小企做機械設計,不是高工,就說自己的情況吧,不喜無視。
  • 軟體測試工程師的自我認識和定位
    在談論軟體測試之前,我作為一個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工程師,我想發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些觀點雖然不是完全正確的,但是確實是我在工作中不斷的去沉澱,去理解,去思考才得來的一些看法。測試這份工作確實入門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看起來誰都能做,但是不一定誰都能做好,並且在一些小公司裡面,測試往往還會被其他人認為是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但是我想說在大廠裡面,測試是跟開發同等級的存在,無論是工資還是聲望,相對的大廠裡面需要的要求就會高很多。
  • 性格決定了你的工程師職業?
    據說人類通常能分成兩種基本人格特質:第一種是阿波羅型(Apollonian,編按:阿波羅是希臘神話裡的太陽神,偏向理性思考), 其生存宣言是「我思故我在」;另一種則是戴奧尼索斯型(Dionysian,編按:希臘神話中的酒神,偏向浪漫、感性思考),其生存宣言則是「我感受,所以我存在」。
  • 自學14天後,我毀掉了自己的數據工程師面試
    我將我的面試經歷寫下來,希望能夠為那些掙扎在求職路上的人們提供一些幫助。本文最初發表在 Medium 博客,經原作者 Emanuele Maruzzi 授權,InfoQ 中文站翻譯並分享。我既然寫下本文,就應對讀者赤誠相見。我真的不是優秀的數據工程師,也不是優秀的軟體開發人員。儘管如此,但技術能力我可能還是有的,而且也有幹勁。
  • 在谷歌當工程師的一天
    作者於2010年加入Google,寫下了《我在Google當工程師的一天》。
  • 我眼中的晶片公司FAE工作
    當年非常幸運,公司可以直接解決北京戶口,但是在剛入職後不久,HR就找到我說:由於你的專業名稱是控制科學與工程,而你的工作崗位名稱是現場應用工程師,在申報材料提交過程中,經辦人認為你的專業和工作崗位不對口,需要提供補充說明材料。我當時心裡想我上學就學過單片機,不是很對口嗎?.. 所幸後來老闆幫忙,花了一晚上時間給我寫了一個補充說明,最後才順利辦完流程。
  • BIM工程師一個月多少錢
    其實這個問題之前已經與各位小夥聊過了,但是隨著近些年國家與地方對於BIM應用的重視程度提高,BIM工程師又成為很多小夥伴的人們話題,其中對於薪水的問題是最多,今天就說說我所接觸到的一些事實!,重複翻模,機械翻模,工作中除了翻模別無其他,有時甚至臨時調用到工地上做體力勞動,我接觸過幾位小夥伴就有類似的經歷。
  • 像我一樣,從本質思考
    我曾經因為喋喋不休問問題而被人當成「刺兒頭」。而這個形容詞顯然和我的本性是格格不入的,且不利於「生存」,於是後來我索性就儘量保持多聽少說的狀態,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但這個事情其實我覺得其實還是值得聊一聊的,蠻有意思和價值。
  • IT工程師35歲過後
    下面我就以下一些常見的觀點逐個的談一談。  這我承認,我就是一個例子,呵呵,很多人罵的那種「進來搶了你們飯碗」的人。當年找工作的時候,很怕別人問我的專業,感覺低人一等。結果進來了,才發現,很多同事,原來都不是科班出身,而且他們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