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自身通常發生在什麼階段?
a)成長緩慢的時候?
b)見賢思齊的時候?
c)不安於現狀的時候?
d)遇到挫折的時候?
2. 有誰說過的話,做過的事點亮了你?
a) 我的下屬都是比我更優秀,在他們的專業領域勝過我的人,這樣我們的團隊才會越做越大,越做越強。
b) 讓那些與我們價值觀匹配的人才可以快樂的在這裡工作。
c) 我希望你承擔更大的責任,但是你需要在體力和心理上更加強大。
d) 有沒有哪個前輩工程師的兢兢業業曾經感動過你?
3. 是否找到自己心甘情願為之努力的方向?
a) 如果沒有了經濟上的需求和壓力,你還願意繼續寫代碼或者算有限元嗎?還是願意做些手工藝?
b) 睡覺睡到自然醒之後呢?找好朋友吃喝玩樂,他們都沒有空理你呢?陪父母家人和孩子,孩子長大了呢?當你還有大把空閒時間需要獨處呢?該做些什麼?
c) 更深一步的了解自己的內心。
4. 誰是你職業生涯的導師?
a) 有人教我設計部件的算法,
b) 有人教會我解決問題的方法,
c) 有人教我與人溝通的技巧
d) 有人教我開放心態,虛心學習
e) 也有人教我堅強自信,不動搖自己的方向
f) 有人身體力行讓我知道匠人精神如何受人尊敬
g) 也有人教我高瞻遠矚,全局利益。
他們都是我的導師,無論是可以汲取到營養的隻言片語,還是帶你很多年的領導,主管和師長。主動與你希望獲得學習的導師建立聯繫。
5. 工程師如何數據說話,掌握一系列用數據說話的方法,和專家有共同語言
a)數學建模的思維方式,如何用理論的方法解決工程的問題
b)重新拾起統計學,概率論這類的基礎學科的基礎方法
c)相關專業的知識也要學個大概。空氣動力學,經典力學理論,複合材料力學,材料學,複合材料工藝學,等等
d)懂一點優化和算法:變量,參數,目標,邊界條件,控制方法?優化方法?數據挖掘和處理的方法?
d)仿真技術,數字孿生,試驗方法,測量技術,人工智慧。
6. 工程師要求真務實,注重現地現物,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和現場的體驗?
a)進行第一手的測量和體驗,現場的體驗和辦公室裡的體驗截然不同
b)生產現場和客戶現場同等重要,如何讓解決生產現場和客戶現場的矛盾是工程師的解決問題的價值所在
c)與偏差成為朋友,工程師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處理偏差和問題。工程從來都不是100%理論和完美,工程是將理論和現實相結合的學科。
7. 工程師如何理論聯繫實際,如何進行產品的測試驗證?什麼是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對立和統一?
a)翼型測試,風洞試驗
b)原材料性能測試,
c)子部件測試
d)結構性能測試,全尺寸測試
e)樣機性能測試
f)防雷性能測試
8. 善用前人的經驗和積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a)國標/行標/司標:DNVGL/IEC/GB等;
b)產品設計導則/規範 Design Practice/Spec;
c)Golden DFMEA/PFMEA;
d)成熟型號的圖紙,技術規範,MRS等設計交付物;
e)其他?
9. 以人為本,尊重生命,你的敬業和認真就是一個工程師的社會責任和職業操守
a)把EHS的設計導則和要求當作第一優先級/權重比的要求
b)工程師的客戶不只是購買產品的客戶,還有產品全生命周期可能會用到該產品的人員。用悲憫的心態設身處地的為後道鏈條上可能與你的產品相關的人考慮他們的健康安全。
c)什麼是安全係數的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