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的設計師或者軟裝從業者,在接到客戶的訂單,需要幫他們做設計時,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我們在搭配時有沒有按照客戶的色彩偏好來做設計。
很多設計師在做設計時都會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每套作品都用自己的偏好做,做出的作品千篇一律,無新意,讓人一看就知道是某某設計師的作品,讓這種特定標籤成為你的名片,當然不可取。
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色彩偏好,設計師難免不考慮自己的偏好,因為在我們的思維裡,本來就會對自己的喜好加上高光。
真正高明的設計師,不是說不能有自己的色彩偏好,而是,你要懂得每個色彩的獨到之處,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每一個色彩獨特的美,哪怕是自己不那麼喜歡的色彩,也要找到最好看的、最合適的亮度或者明度來搭配。
除了色彩,風格也是。不同的人可能喜歡不同的的風格。有人喜歡誇張的、時尚吸睛的,有人喜歡安靜、高雅、溫柔,有人則喜歡活潑的,靈動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很多時候我們按著自己的色彩、風格的偏好,給業主做設計時,運氣好的情況下,可能誤打誤撞,剛好滿足於客戶的需求。
很多時候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辛辛苦苦做的案子,客戶仍然不滿意,因為這個顏色是設計師的偏好,而不是業主的偏好。
那麼科學的方法,是我們首先根據客戶的需求,來對客戶的色彩偏好進行摸底。如果我們能夠準確地把握客戶的色彩偏好,並且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就能夠達到成交的目的。
要把握客戶的色彩偏好,首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他的衣著風格來做初步判斷,但僅僅看穿衣風格來判斷通常也是不穩定的。
更為科學的方法就是用色卡來判斷,沒錯,給客戶看色卡。具體怎麼操作呢?將下面的130個色塊散亂排布(注意色塊和對應的編號成對出現,方便分析),然後讓客戶在這麼多顏色裡選擇10個喜歡的,5個不喜歡的。
選好十五種色塊以後,根據色彩編號對應下面的色調表,來看客戶喜歡的十種顏色對應處在哪些色調裡面,分類排列。
將每排的十種顏色分別繪製成色輪,除無色系外十二個色輪如下,色輪是怎麼排布位置的呢,想必大家也發現了,從左到右看,色彩飽和度逐漸變高,從下往上看,色彩明度逐漸上升,形成了明顯的階梯狀。
我們來分析每種色調對應的空間調性,或者說空間的整體效果,大致可以分為四類,華麗、明亮、安靜和深沉。
用色輪來劃分空間整體效果也是一樣的。看客戶喜歡的10種顏色,分別處於哪個色調,分析它們處於哪個色彩效果的色塊最多,就可以基本確定客戶的色彩偏好了。
這樣有時候也是會有一些偏差的,但是比起對客戶色彩偏好一無所知來說,也是具有應用價值的。
大家可以結合對客戶穿著、風格等等來綜合的判斷,如果是一致的,那麼你對客戶的色彩偏好就可以說把握的比較準確了。
其實這個方法還是相當複雜的,沒有很懂也沒關係,大概懂原理就可以,明天舉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