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向客戶提引導性的問題
其實在銷售溝通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技巧,也是唯一能提升你業績的一個技巧,那就是發問。通過發問讓引導顧客的思想,讓顧客自己跟自己溝通,讓他自己去得到答案,從而說服自己做下一項決定,達到發問者所想要的目的,這就是銷售中的「顧問式銷售」,在銷售過程中,這些方法很有效,不過大多數銷售人員並不會用,這也是為什麼銷售人員做的好也就那麼些人。那麼接下來分享一下顧問式銷售中的發問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什麼叫顧問式銷售呢?打個比方,今天你要去看醫生,你一走進醫院,醫生會怎麼說?難道醫生會說:「你好你好,你是病人嗎?」「是啊」「我是醫生是不是?」「是啊」「讓我來給你介紹特效藥,美國進口的,吃了以後保證治百病,相信我,我是醫生我是專家我是權威,這個藥不貴很便宜,你買十包還是買五包?你要刷卡還是付現金?」請問,如果你遇到這種醫生,你會感覺他有什麼?神經病!哪有這種醫生啊?
醫生不是這樣幫病人看病的,醫生怎麼做?「你好啊,請坐」「請問一下哪裡不舒服?」「胃啊?什麼部位指給我看啊」「這裡啊?昨天吃了什麼啦?」「是刺痛的感覺還是陣痛的感覺啊?」「痛得是可以忍受的感覺還是不可以忍受的感覺啊?」「昨天有吃海鮮嗎?」「對什麼食物有過敏嗎?」「家族有遺傳嗎?」「以前有這樣的情況嗎?」「痛多久啦?」「吃過什麼藥嗎?」醫生不斷地問這一類的問題,幹嘛?在幫你找病症。找到問題了,檢查出問題了,醫生才會給你開藥方對不對?
你覺得這才叫專家對不對?你信賴這樣的人對不對?所以呢,我們今天所分享的這個,銷售員的角色,就是顧問的角色,專家的姿態,以顧客的立場去研究他的心理狀態,然後一步一步地帶到決定階段。讓顧客下定決心去解決問題。
比方講我賣電腦,「貴公司目前使用什麼品牌呀?」「用多久啦?」「使用效果如何?」「當初投資了多少費用呢?」「當初為什麼下這個決定呢?」「使用他之前還使用過別的電腦嗎?」「當時考慮過哪些廠牌呢?」「公司裡是哪些人在使用呢?」「最常拿來做哪些事情呢?」「喔?每年要維修兩次為什麼呢?」「維修費是多少呢?」「為什麼經常造成故障呢?」「對工作進度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看到沒有?我東問西問,已經抓出了一些問題的方向了,我開始要把顧客的小問題變大問題了,「對工作進度的影響會造成什麼樣的損失呢?」「要是長時間損失下去,成本要追加多少呢?」「成本增加了,投入加大了,對你有什麼影響呢?」「長時間下去,對你的前途有什麼影響呢?」 前面就是問問題,找到問題,然後把問題擴大,讓顧客感覺到痛苦,顧客越痛苦,顧客就越容易下決定做一個改變,你認同嗎?
比方講,我要給你銷售一個企業培訓的方案,我開始要問你了「某某董事長,請問貴公司有多少人呢?」「人員的素質怎麼樣呢?」「你對他們的工作效率感覺如何呢?」「素質提升不來會怎麼樣呢?」「繼續花這龐大的培訓費用,而看不到效果,貴公司股東會感覺怎麼樣呢?」「人才培訓完了,經常流失,你感覺造成成本上的什麼樣的浪費呢?」「再這樣不解決的話,貴公司的目標,每年都達不成的話,會浪費多少時間呢?」看到沒有,我從各種不同的問題中找出一個小問題之後,把他擴大成大問題,我已經示範了兩次了,雖然沒有人跟我互動問答,可事實上,你大概能聽懂我的意思。
在面對產生抗拒點的顧客,想要說服他也要使用發問技巧,通過問題讓他與自己溝通,達到自己所想要的目的, 面對顧客的抗拒時,首先要先認同,然後再發問。比方說:如果有一個人說:「錢是萬惡的根源,你看全世界有多少個家庭因為錢而破裂,多少個女人因為男人沒有錢到把男人給拋棄」,這時候要先回答什麼?「對,你說得非常有道理,我的觀點也和你稍微有點不一樣,我問你幾個問題,原始社會那個時候,有沒有錢這個東西?那麼原始社會有沒有奸淫擄掠?原始社會有沒有殺人放火?為什麼當時沒有萬惡之源了還會存在那麼萬惡的事呢?」 在回答的時候問他問題,讓他自己得到答案,一般人他都很相信自己所說的話,所以問問題很容易讓他說服自己。
有的人說「我不相信保險公司」,這時保險業務人員該怎麼回答?業務員這時侯說,「對,要是把錢存進保險公司,他不把錢還給我們怎麼辦?對不對?」「對」「我們應該把錢放銀行,銀行值得相信,對不對?」「對」這時這個顧客就覺得你很有意思了「但大家都知道,我們最相信銀行都把錢存在保險公司這買了保險呢,他們一下子存幾個億。銀行都願意拿幾個億去相信保險公司,那我們為什麼不直接相信保險公司呢?」 認同後加提問,讓他們自己去說服自己 促成的時候也要發問。
第二、拒絕客戶不斷提出的降價要求
你要了解客戶需要降價的真正理由,其實一個產品是否可以賺的更多,是客戶最關心的。也就是所謂的「空間大」。那麼一個產品的「空間」到底大不大,價格因素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我給你打個比方:
產品A:零售價100元,給客戶的價格10元。
產品B:零售價10元,給客戶的價格1元。
以上兩種產品是完全一樣的產品,只是A是首家研製產品(專利產品或質量優質的產品),B產品是仿製產品,質量等其他效果不好。通過計算,以上兩種產品給客戶的價格扣率(給客戶的價格/零售價)是一樣的,但10到100元的「空間」有90元,1到10元的「空間」有9元,那你就可以讓客戶選擇,是賣A產品還是賣B產品?
第三、當大客戶提出過分要求時該怎麼辦?
對於企業來說,大客戶的重要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當大客戶提出過分要求時,銷售人員該怎麼辦?很多銷售經理因不能滿足大客戶的額外要求而丟失重要客戶和業務時,常常把責任歸咎於公司的做法純粹是銷售經理自身軟弱的表現。事實上,銷售經理在處理大客戶關係時有很多靈活性,銷售是很藝術的行為,是人的心理的較量。
1、讓客戶體諒自己
王某曾服務於一家香港傳媒集團的成都分公司。當時遇到一個關係很好的老客戶,在業務合同籤訂之前要做廣告,需要從外地帶材料過來。本來說好只他一人來,結果他又帶上妻子和女兒,而且對住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為並沒有正式籤合同,王某也不好向公司要求給自己增加經費。多出來的費用要麼客戶扛,要麼自己扛,搞不好會很尷尬。當時,王某對該客戶說:「公司提成很低,我已經給你很低的價格了。而你在設計這單廣告時也花費了大量時間,你們單位應該體諒你,給你增加一些費用,那樣我們合作起來也能寬鬆一點。」王某把球踢回給對方。而對方聽到這樣懇切的話也感動了,很體諒王某,於是他請示上級,還為王某的公司說好話。最後,額外的費用就由客戶單位承擔了。王某既沒有自己承擔多餘的費用,又讓對方感覺很愉快。
銷售經理有時有一種誤解:認為自己花了錢,客戶就會買你的人情。其實出手越大方,客戶越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一味答應對方,反而不受尊重。如果銷售經理表示為難,讓自己處於弱勢地位,客戶反而會比較體諒。
2、學會利用上級
但客戶的需求多數是無解的,這時就要求助上級。某筆記本電腦生產商負責政府採購公關的銷售經理李峰就碰上這麼一件棘手的事。最近,某局準備為全省系統的業務處室採購1000臺筆記本電腦。得到消息後,李峰通過關係找到了該局物資處處長何河,何河表示可以幫這個忙。
最後,李峰獲得了400臺筆記本電腦的訂單。當李峰感謝何河時,何河明確提出要50萬「辛苦費」,李峰當時就懵了。這相當於這次訂單總額的十分之一,基本上把這批訂單的利潤全吃掉了。答應何河就意味著這次業務等於白做,但下次還有合作的可能,拒絕就意味著連下次合作的可能都沒有。
這時就需要請示上級。王某特別強調,銷售經理最重要的是,面對任何事情,都不要輕易答應對方的要求。即使知道請示會得到上級批准,也要養成跟客戶說請示的習慣,這就傳遞給對方一個信息,即銷售經理自己的權力是有限的、滿足客戶的要求需要公司付出很大代價。這樣可以杜絕客戶養成隨便提要求的習慣。
同時,在爭取公司的支持時,一定要通過書面的請款費用報告,寫明是否是老客戶、成功希望有多大、來的是否是決策人、投資是否值得等,做到有理有據,才能說服公司。
3、要會賭客戶
如果既無法說服客戶,又不能贏得公司額外的資金支持,銷售經理就要在判斷該客戶價值的基礎之上自己投資賭一把。「好的銷售經理都願意花自己的錢去賭。」王某說。王某曾經遇到一位外地客戶,在合同沒籤之前,王某往那邊跑了很多趟。後來這位客戶因其它事要來王某所在的城市。因為業務還沒確定是否有希望成交,王某也就沒有申請招待費,而是自己掏腰包請客戶吃飯。王某表示,這麼做是因為看準該客戶以後會很有價值,因此先投資,以後哪天突然提出需要幫忙,對方也就不好推辭了。
所以說,一切靈活度就在於銷售經理自己的悟性和價值觀。銷售經理做判斷時一定要會「捨得」。有舍才有得,要有賭性,先投入,才有回報。現實中遇到的很多問題都是制度之外的,沒有絕對的制度,公司在每個不同時期遇到的每位客戶也都不一樣。
但「賭」的時候要掌握三個要素,即該客戶單位是否有錢、該客戶是否有權力、該客戶單位是否有需求。此外,對客戶人品的了解也很重要,這一點有時候可以在飯桌上洞悉和做出判斷。比如有一種客戶喝酒很猛、但說話嚴謹,多數情況下,這種客戶是可以信賴的。
4、讓制度說話
百密總有一疏。銷售經理有時還是會碰到一些由於個人疏忽所造成的棘手問題。已經下班很長時間了,某跨國移動通訊器材生產商的銷售經理付冰卻在辦公室裡望著電腦發呆,辦公桌上堆著一厚疊不久前與大客戶去日本觀光的發票。這些發票大多都在預算內,財務部肯定會實報實銷。但其中的幾張酒店住宿發票卻讓付冰左右為難,報上去肯定會被財務部打回來,不報的話自己又沒辦法面對那幾位大客戶,況且這些費用的產生確實也有自己疏於提醒的責任在內。
為了答謝大客戶對公司業務的支持,付冰所在的公司組織了去日本的觀光旅遊,整個團隊大約30人,入住於東京一家五星級酒店。離開時與酒店結算費用卻發現超出消費額度近10萬元。付冰查過明細後才知道,有幾位客戶看了整夜的付費電視節目。
但這幾位客戶說根本不知道哪些頻道是付費的,而且還抱怨付冰沒有盡到提醒的義務,要求付冰全額買單。公司早有明文規定,類似費用一律不報。但這些客戶又都是公司多年積累的優質客戶,一旦失去將會給公司帶來巨大損失。
毫無疑問,既然公司已有相關規定,那麼責任就在於付冰的疏忽。王某的建議是,公司分期扣除該銷售經理的薪水,直到補足這10萬元為止。制度是公司的規定,一旦制定好就必須嚴厲執行。如果這次對付冰通融,下次別人也會這樣做,造成難以控制的局面。只有當自己承擔責任,銷售經理在處理大客戶關係時才會分外謹慎。
5、拒絕也能讓客戶回頭
對於客戶的一些過分要求,要勇於說「不」。王某曾經碰到一位客戶很苛刻地要求把公司提供的全部印刷品要使用特快方式免費送達,還需燙金。當時王某覺得成本太高,就請該客戶吃飯並溝通,直接向其說明:目前公司業務太緊張,如果是淡季可以滿足這些要求。於是,這擔生意當時沒有成功。但有意思的是,沒過多久,這位客戶在聯繫了其它幾家公司後,最終又回頭找到王某的公司合作。
對此,王某的體會是,如果實在無法滿足客戶要求時,要先誠懇地說明原因,然後想想還有沒有其它可以補償的方法。比如,對客戶的產品提供更精美一些的包裝、免費送1000冊等等,費用不是很大,但能夠讓客戶感到公司的誠心。說「不」並不代表徹底地拒絕,要留下以後合作的空間;也絕不能傷害客戶,否則會造成對方的忌恨。最明智的是,採取婉轉的拒絕,依然和客戶保持朋友的關係,說不定該客戶以後還會回頭。王某自己的從業經驗證明,事實上有一半的客戶會選擇再次回頭。
客戶資料·營銷案例·業務實戰乾貨
探索更多,長按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