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註:
事實上每一個職業生涯理論的產生都有其獨特的時代背景。
20世紀初正值工業革命初期,就業人口眾多而職業類型有限,對人的要求也相對簡單,職業諮詢師有可能掌握到多數的職業信息、需求以及對人的評價,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經典的人職匹配論和特質因素論,這一時期被稱作職業指導時期,職業諮詢以專家為主,諮詢主體不需要過多參與。
二戰以後,美國經濟高速發展,後工業時代、信息化時代來到,職業類型驟增,人們的溫飽問題已經解決,個人在從事工作時的內在滿足感、尊嚴成為職業選擇與發展的重要依據,這一時期出現了發展理論等,強調職業規劃應當滿足人在各個發展階段的內在需求。
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化與網際網路造就了高度複雜的職業環境,職業世界充滿了偶然事件、職業越來越呈現出個性化特徵,這一時期出現了善用機緣論,它強調擁抱變化,倡導人們用「好奇、堅持、樂觀、主動」的態度和行動去規劃偶發事件,幸運只會降臨在那些做好準備的人身上。
需要強調的是,在解決實際案例的過程中,各種理論和技法都有其作用,並沒有高下之分。例如剛畢業的大學生,他的問題可能是選擇太多,人職匹配論和特質論可以幫他做減法,幫他找到成功概率更高的領域。而對一些就業困難的人,社會學習理論可能更適合,至少他應該先讓自己活下去,而不是一味糾結於自己最適合什麼職業而不去發展必要的職場生存技能。
圖片原文來自careersnz網,由綱子翻譯投稿
綱子/CCP國家生涯規劃師 向陽生涯作家團籤約作家
向陽生涯
國內首家專業職業規劃服務機構
百名大咖聯手為您的職業生涯保駕護航
最強職場正能量,最給力職場透析
盡在這裡 ID:shengyaguihua1
職業發展遇到問題?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聯繫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