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一個成功的人生是每個人的夢想,但失敗卻是所有追求之路上的常態。也許正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無奈的失敗,追求卓越才變得魅力十足。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兒子因經營受挫而萎靡不振,洛克菲勒給他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長信,信中有這樣一段敘述值得我們細細咀嚼:
在我雄心勃勃進入商界,跪下來誠心祈求上帝保佑我們的新公司一路順風之時,一場災難性的風暴襲擊了我們。當時我們籤訂了一筆合同。要購進一大批豆子,本來可以從中大賺一把,但沒有想到一場突然「來訪」的霜凍擊碎了我們的美夢,到手的豆子毀了一半,而且有失德性的供貨商還在裡面摻加了沙土和細小的豆葉、豆秸。這註定是一筆要做砸了的生意。但我知道,我不能沮喪,更不能沉浸在失敗的痛苦當中,否則,我就會離我的目標越來越遠。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更不可能一直維持現狀,如果靜止不動,就是退步,但要前進,必須樂於作決定和冒險。那筆生意失敗之後,我再次向我的父親借債,儘管我很不情願這麼做。而且,為使自己在經營上勝人一籌,我告訴我的合伙人克拉克先生,我們必須宣傳自己,通過報紙廣告讓我們的潛在客戶知道,我們能夠提供大筆的預付款,並能提前供應大量的農產品。
結果讓人非常滿意,膽識加勤奮拯救了我們,那一年我們非但沒有受「豆子事件」影響,反而賺到了一筆可觀的純利。
人們的命運大都如此,只是人與人的結果不同。成功者總是把失敗當作一杯烈酒,咽下去的是苦澀,吐出來的卻是精神。
當然,失敗有它的殺傷力,它會打擊人的意志力,使人變得萎靡不振。但最重要的是對待失敗的態度。天才發明家託馬斯·愛迪生先生,在用電燈照亮摩根先生的辦公室前,共做了一萬多次試驗,在他那裡,失敗是成功的試驗田。
《紐約太陽報》一位年輕記者對愛迪生進行了一次採訪,記者問道:「愛迪生先生,您目前的發明曾經失敗過一萬次,您對這些有什麼看法?」愛迪生對失敗一詞很不受用,他以長者的口吻對那位記者說:「年輕人,你的人生旅程才剛剛開始,所以我告訴你一個對你未來很有幫助的啟示,我沒有失敗過一萬次,我只是發現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
精神的力量永遠如此巨大。如果我們宣布精神破產,就會輸掉一切。失敗只是一種學習經歷,我們可以讓它變成墓碑,也可以讓它變成墊腳石。因此,沒有挑戰就沒有成功,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停下腳步,戰勝自己,就是最大的勝者!
手指一動,傳播理性
李客,總結人類智慧的結晶,追求理性,崇尚善良。
李客,傳播科學真理的平臺,完善自我、傳遞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