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藝術:任人唯親vs任人唯賢

2021-02-23 華恆智信

導語:


組織真正意義上所要的忠,並非傳統的皇帝思維式的無個人意識的追捧,領導者所要的絕對忠誠在現代意義上是不成立的。簡單來說,不管是任人唯親還是任人唯賢,最終靠驗的是上下級之間是否同心同德、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信任網絡才是組織團體成員有效合作交流的關鍵。

忠誠與賢能的兩難

在中國的傳統儒家文化環境下,組織某種程度上形成的是」土皇帝』式的一言堂管理,代表的是「家天下」的權力模式。按照傳統的皇帝思維,領導者的用人標準往往以忠誠為第一標準。「任人唯忠」秉承的是實用主義的處事原則,依賴於相互之間的「關係」來維持交往中的信任。對忠誠與否的判斷,依賴於親疏遠近的直觀感受,使得「任人唯忠」最終回到的還是「任人唯親」的路徑上。

同樣在人才管理上,究竟是「任人唯親」還是 「任人唯賢」一直存在爭議:在能力與忠誠的四象限圖中,既不忠誠也無能力是必須否定的,但另兩類人往往是兩難:忠誠但無能力、有能力但不忠誠的人則需要具體對待。

賢(能力)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有句話「用人者,無親疏新故之殊,唯賢不肖為察。」 從理性上來說,唯賢是舉是最理想的選人用人首要準則,但是現實的限制往往無法只強調能力主義,而組織長遠發展以來的是內部的團結,基本的忠誠還是需要的。

親(忠誠)

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親」最具有穩定性,但維持組織結構的穩定性,某種程度上要以犧牲組織運轉的效率為代價,唯血緣而論的「親」受到的批評最大。首先如果能力不足,最終會拖團隊的後腿,另一方面,即使是為了賢才而「舉賢不避親」,但血緣、宗親關係的交雜將使得組織內部簡單的工作關係變得負責,更容易造成帶來「非親不用」「以親制賢」的裙帶問題。

破除「親賢對立」

親疏遠近與賢愚與否,既不是對立的關係,也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繫。「賢」描述的是一種能力狀態,而「親」描述的是一種關係狀態,作為領導者必須從觀念上破除「親賢對立」的思想,撥開迷霧見本質。

首先,盲目的「趨賢」而「避親」是不明智的——如果是親故,不賢而用就是不公平,而即使是親故,賢而不用也是不公正的。

其次,應該注意到,拋去傳統意義上的血緣親屬或者有密切私人聯繫的」親「,現代意義上的」親「屬於另一層面的關係,即組織與員工在價值取向和文化認同方面的一致性。這種基於價值觀念上的認同感同樣也能建立信任的關係網絡。

最後,在任何組織中,親賢必須並用,不可偏廢。在任親還是任賢的問題上,領導者的用人藝術就體現在,能夠「化親為賢」「化賢為親」,將合適的人才轉化為四象限圖中既忠誠又實現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

化親為賢

對於化親為賢,化忠為能, 需要摒棄「親」與「賢」的二元對立,選拔具有潛力的忠心下屬,進行幫扶帶教指導,把忠誠心的人培養成出色的接班人。再通過「舉之以眾、用之以公」程序流程和信賞必罰的管理機制,以考核與賞罰的手段約束責任主體,來達到化親為賢的目的。

化賢為親

領導者藝術的更高境界是以獨特的個人魅力和理想感召力,讓有能力的人產生忠心,追隨領導者所設定的組織使命、願景和價值觀,從而建立起基於價值觀念上的「親」。

從這一點上我們也可以發現,組織真正意義上所要的忠,並非傳統的皇帝思維式的無個人意識的追捧,領導者所要的絕對忠誠在現代意義上是不成立的。簡單來說,不管是任人唯親還是任人唯賢,最終靠驗的是上下級之間是否同心同德、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信任網絡才是組織團體成員有效合作交流的關鍵。

來源:中國人力資源網

特別聲明
本文引用、摘錄或轉載來自第三方的文字內容和論壇發表的言論並不表明這些內容代表北京華恆智信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的觀點,其目的只是供訪問者交流與參考,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請讀者參考並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公司不承擔讀者由此產生的相關損失。

相關焦點

  • 領導力|林光明:領導力基因,詮釋為什麼別人願意追隨你?
    在這一點上,我們看到領導力真是一種藝術,沒有標準答案的。別人在某些方面做的很好的,你簡單把它抄襲過來,未必是可以的。因為一切都是因時間、地點、人物而改變的。關於人的問題,我們把這些方面總結成三個要點,叫建立關係、激勵參與、培養人才。
  • 溝通力決定領導力
    管理到位首先要溝通,溝通力決定領導力。一個高明的領導一定是善於溝通的高手,是胸懷若谷、兼聽則明的豁達者。溝通是一門藝術,既可以很難,也可以很容易。
  • 領導力,就這8個字
    當上領導,就一定有領導力嗎?馬雲和任正非,他們的領導力體現在哪些方面?誰又更有領導力?接下來,就和筆記君一起走進今天的文章一探究竟吧。相信無論是創業者、公司管理層還是其他從業者,看完後都會對領導力有不一樣、但更深層次的認知。以下,盡情享用~領導力是越來越重要了。
  • 領導力,就是十句話
    引言經常有人會問:領導力是什麼?該如何培養自己的領導力?最近看了劉瀾老師的書《領導力就是說對十句話》,深受啟發。如果你是個天性聰明但是不擅長管理團隊的人,不妨試試踐行這篇清單。1. 第一句話:我來——承擔責任。這個句式,包括了「我來」和「讓我來」兩種。
  • 「轉化的藝術與科學(TAST)」的前世今生(中篇)
    開年之際,TAST也正式邁開了自己的旅程,從「IMO橫向領導力大師班」,到「轉化的藝術與科學」,是一個自然的切換,也是一個新的種子的生根,萌芽。探索自我成長的旅途永遠沒有終結,即便此生結束,也已經播種下了來生的因緣。所以無論對我們自己,還是項目本身,都是在開啟一個新的可能性。
  • 領導力極簡指南——權變理論
    第二步,我們就要結合下屬的特點,思考如何展現自己的領導力,形成領導風格。因為你的任務,就是把下屬帶到自己的身邊,完成組織的目標。展現領導力,就需要根據下屬的情況來安排。展現領導力的途徑,主要有三條渠道。這種分類的方法,來自德魯克的一位同事,我結合中國的情況作了一些改動,下面和你分享。
  • 領導力的雙CPU時代到來
    全球高級領導者教練領域的先驅與權威者馬歇爾·戈德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評論說,我們的很多領導力課程是基於錯誤的假設,就是如果我們做出示範,他人就會自動去做。但是,知道「好」的領導力是什麼和真正的付諸行動之間差異很大。我們可能正要到達這樣一個階段,即教給管理者領導力知識的回報率遞減,而他們對於發展真正需要什麼還知之甚少。
  • 乘風破浪的姐姐vs 法國CEO版乘風破浪的姐姐
    No 1:Marie-Gabrielle Jouan    vs    萬茜Valerieé Sabatier Vallejo  vs   張雨綺NO 3:Florence Lambert    vs    寧靜
  • 塔大VCLP領導力項目
    通過學習和參與VCLP項目,你的實踐經驗可以被正式認證並添加到你的畢業成績單上;更重要的,你可以通過這項目發現自己的潛力、提升自己的領導力!2020年更新的VCLP項目為了進一步幫助同學們提升能力和專業的發展,由原來的三個Tier,更新為三個模塊:分別是Learning(學習模塊),Experiential(經驗模塊),Award(獎項模塊),近一步強調了經驗和領導力的重要性。
  • 精彩見證臺灣劉成熙老師為合肥泰禾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授課《LTP卓越領導力》課程
    把握管理者與領導者的區別掌握管理與領導力的區別掌握四大領導力層級以及雙驅動領導力構建-成就卓越個人與組織了解領導者的定位與認知了解領導者的魅力來源與特質領導力的實務應用-情境領導的操作方法掌握跟隨者準備度的評估掌握個體領導力的結構,掌握個人領導力提升方法運用領導力提升員工績效
  • ISFP VS INFP
    INFP型人多從事藝術相關工作,ISFP型人多從事與手工相關的工作。        大多數的INFP型人都會參與到某種藝術類的工作中,他們可能在文學、寫作、音樂、藝術或詩歌方面有很好的潛能。他們喜歡藝術,因為在藝術領域可以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想像力和見解。
  • 什麼是領導力?——林光明老師在HR幫大咖實名群分享整理節選
    所以,人才管理的問題最核心問題就是管理這些人才的領導力的問題。所以,有些公司說,人才是我們公司戰略的一個重要的成功要素。其實與其這麼說,還不如說,人才就是你的戰略。或許你會講,領導力的確挺重要的,難怪最近幾年市場上講領導力的人非常多,所謂的領導力大師,不管國外還是國內都非常多,你說說看,什麼是領導力呢?在我們中國文化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說法:領導者之所以有領導力,那是因為他有氣場。
  • 飛越巔峰-RUPT時代核心領導力提升
    在這個被稱之為RUPT的時代,管理者的領導力正在迎接前所未有的考驗。新經濟環境要求當今的領導者必須具備快速學習和應對的能力、不斷重塑自己的思維模式的勇氣和能力、面對矛盾和糾結的「兩全其美」的創新心智模式,以及面對複雜情形,要有能在表象之下悟出規律的洞察力,並最終帶領大家跨域協同,走出複雜困境。
  • 榕樹學堂管理學|領導力可以衡量嗎?
    必須要了解衡量成功領導力會遇到哪些問題,以及如何加以克服。➡ 預備步驟1:達成一致的衡量標準你是否也像沃倫·本尼斯(Warren Bennis)一樣感到領導力很難界定,但當你面對出色的領導者時又能辨別出來?
  • 淺談領導力之- 賞罰分明
    淺談關於領導力之一 - 識人之能淺談領導力之二 - 授權與放權淺談領導力之 - 乾坤獨斷還是兼聽則明
  • 當責領導力:什麼當責?
    《當責領導力》:什麼是當責? 什麼是當責?    或許你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感到有些陌生。
  • 薦書丨《說話的藝術》
    朗誦丨笑菲說話是一門藝術,一門影響到職場、情場、生活及各種人際關係等多個方面的藝術。為什麼會溝通的人最後都能成功?就是因為他們不僅會做,而且會說。可謂三分靠本事,七分靠溝通。知道怎麼說,比說什麼更重要,這就是說話的藝術。
  • 《教導》:要基業長青,不只領導力,還要教導力
    活動主題為「要基業長青,不只領導力,還要教導力」。《教導》的主要內容集中在伍登的領導力12課以及他的金字塔理論,概述了建立一個能取得勝利的團隊必需的精神、情感、和身體素質,並展示如何提升技能、自信力,以及如何在團隊需要的時候發揮能力,打造團隊。其直接讀者對象是教練員,也是面向一切願意打造制勝團隊的管理者。
  • 職場關鍵能力探索課堂——領導力探索
    2020年12月18日,鴻鵠三部迎來了一堂新穎有趣的職場關鍵能力探索課堂——領導力探索。上午9點半,鴻鵠三部全體同事離開教室,來到學校D區行者公園,在這充滿泥土芳香的學習環境中快樂地探索本堂課程的知識。與以往課程有所不同,胡肖瀟老師在探索課堂中通過遊戲的方式幫助同學們自主地探索課程內容——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