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5歲,不工作,靠吃軟飯生活.」

2021-02-26 蘇曼日語

作者:紅燒肉

在中國,「吃軟飯」這個詞帶有一定的貶義性質。男性在傳統觀念中總是被賦予更多的力量與責任,尤其在日本,男權主導的社會下,對於男性的要求尤其高——而正是在這麼一個傳統的社會裡,「吃軟飯」竟發展成一個職業。

令和時代開始之後,許多新鮮的事物也逐漸湧入我們的眼帘。放棄賺錢養家、放棄擔當起責任和權利的男性越來越多,這種男性被稱作「ヒモ」(可以翻譯為「小白臉」、「軟飯男」)。

「ヒモ」在日語裡本來是繩子的意思,之所以用做形容軟飯男,據說是源於男人給海女拉繩子這一現象。海女潛入海底尋找貝類,身上繫著繩子,等到無法呼吸時便拉動繩子,站在船上的男性會收繩子,把海女拉上來。因為海女在水下工作期間,男性只是站在船上等待,故而把那種依靠女人生活的男人戲稱為「繩子」。

如今,「ヒモ」指的就是自身沒有什麼收入,主要依靠女性獲得生活來源的男性。在中國,這種俗稱為「吃軟飯的」。

最近,在日本網絡電視Abema TV上,一個名叫生駒的「ヒモ男子」的發言引起熱議。

「我的愛好是睡覺。每周我會和她見1、2次面,相當於我每個月工作8天。其他時間我都閒著,在家打打遊戲。」(這樣的生活,也太棒了吧……)

今年生駒25歲,沒有正當職業,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靠女人吃飯」。並且,他不只靠一個女人吃飯。他的養主多達15人,其中有8人是主要養主——「有一個養主每個月會給我大概100萬日元。」

emmmm…100萬日元是什麼概念呢,折合人民幣約6萬。月入高達6萬(還不止),大概很多25歲的人都達不到吧(小編嫌棄地看了眼自己的工資單)。

你一定很好奇他們的工作內容是什麼,據生駒介紹,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和各個養主見面、約會,陪她們聊天、解悶。

除了生駒這種小奶狗類型的「軟飯男」,還有一些軟飯男在外貌上並不出色。比如這位35歲的男性 飯野智司

別看飯野在外貌上挺一言難盡的,但是他卻賺的不少。飯野原本在一家酒吧裡做酒保,而現在的養主正是那些年做酒保的時候遇到的客人。他們在認識一年之後,飯野才搬進了養主的家裡,兩人確定了關係,他也就把原來的工作給辭掉了。

如今可謂是專心在家裡吃軟飯了!

因為養主是一位年收入約100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60萬)的店鋪經理,所以自從飯野跟了這位養主之後,生活質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據飯野介紹,他每天的生活是:

中午睡到12點起床,之後就給植物澆澆水、洗洗衣服、煮煮咖啡、看看電視……

到了下午5點左右,到外面去散散步,或者在家裡做做伸展運動……

一直到晚上7點,開始準備晚飯,而等到10點,養主才會回家……

12點的時候,養主就會睡覺,這個時候飯野就會看看電視劇,一直到凌晨5點左右……

對於這樣的生活,小編除了羨慕嫉妒恨以外好像也說不出什麼,畢竟這輩子是沒有機會吃軟飯了呢。

儘管社會對「軟飯男」還有很多的偏見,但是對於他們自己來說,倒是挺樂在其中。「希望我的養主不要感到壓力和負擔,當她們回家的時候,只會感到快樂!」(奪麼有職業道德啊)

在多元價值共存的今天,這個世界存在著許多不一樣的色彩。我們不一定要去融入或贊同他們,但是「不評價、不詆毀、不傷害」該是一個成熟大人可以做到的吧。也許,所有現象的產生都是有原因的,心平氣和地進一步了解了以後,說不定會有新的發現。

你可能還想看:

關於留學,你可能想了解:

如果有「留學」相關的任何疑問,歡迎點擊「閱讀原文」填寫問卷,我們會儘快安排老師回復↓

相關焦點

  • 【原創】我患上了35歲憂慮症
    最近,我患上了一種叫做35歲憂慮症的病,病的起因是在看完一篇關於35歲後就要失業的文章。這篇文章是在朋友圈裡看見的,當時就是很隨意的點擊進去。看完之後,心裡就沒有那麼輕鬆了。文章講的是你現在25歲,工作很容易找到。但,10年之後你又有什麼能力去和那些剛畢業的「狼崽子們」競爭。論體力,論精力,論拼勁都遠不及他們。
  • 程式設計師35歲之後不寫程序了,該怎樣職業規劃?
    歲的魔咒得破,職業危機早晚得經歷,自然是越早準備越好,如果真的打算35歲之後不寫程序了,該怎麼做職業規劃?這種習慣必須立刻改掉,不是必須的不買,能力不夠的不買。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降低欲望,多存款,多理財,有空搞搞副業,既能拓寬眼界,還能賺到額外的收入。減少負資產,增加正資產,等到35歲真的碰上了職業危機,也能從容應對。
  • 35歲女子的自白
    還有一個月35歲。過去的一年,工作很忙碌,生活很閒。在所處的垂直領域終於有一點積累,去年底和幾個前同事出來創業,少許原始股,租了間辦公室,組建團隊、打雜、裝修、對接外包財務、社保、股權管理,很多細節,一遍趟下來,感覺開公司實屬不易。過去一年也在相親,見了五六個男生總有了吧,總是這樣那樣的原因放棄繼續了解。
  • 醒醒吧,你35歲之後還能打工嗎?
    過去公司有個小老弟,現在在某單位上班,兢兢業業幹到了中層管理的位置,年齡也到了35歲了,家裡兩個孩子,有房貸和車貸,可謂處於中年人的水深火熱之中。從去年初,他就多次抱怨說公司不太好的樣子,老闆也是任人唯親,他這種半路過去的不受重用,將來也沒有什麼發展空間了。我說那你早點打算啊,他摸摸耳邊的白髮,搖搖頭說不好弄啊。
  • 35歲前一定要實現自我增值
    有很多人大學一畢業就開始創業,到了35歲,原則上應該已經做成了自己的公司。如果你選擇先工作一段時間,那麼在還沒有到35歲這段時間內,你也應該考慮自己到底應不應該去創業,應不應該做一點自己真正可以決定的事 情。再次,認真去尋找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可以一輩子和你共同生活、同甘共苦的人就是你的愛人。
  • 找工作時單位普遍要求 35 歲以下,那 35 歲以上的人幹什麼去了?
    近日在網上筆者看到有位35歲的女碩士分享了他的工作經歷,女碩士在懷二胎之後就被公司領導輪番的針對,雖然在公司老闆或者主管並不會直接明說,但是在安排任務的時候
  • 35歲衝動辭職,沒找到工作感覺過不下去了,這三點幫你突破困境
    再加上房貸和家庭等固定支出,現在家庭開銷都快顧不住了,感覺要是再沒有工作就過不下去了,問我該怎麼辦?看了李哥的留言,我想說句您不愛聽的話,從你的現狀來看,辭職就是錯誤的,生活的壓力是明擺著的,又沒有去驗證自己是否能很快找下工作,要是25歲還好,偏偏還是35歲,上有老下有小,這麼敏感的年紀。所以我在這裡提醒大家,我們雖身在職場,工作排第一,但必備的感知預測能力也是要有的,不然下次你還會將自己陷入自己挖的陷阱。針對李哥的這種情況,我試著給出三點建議,希望能幫到他。
  • 一個人職業生涯最掙錢的階段是35歲之後
    那麼,如何管理換工作?在跳槽的關鍵節點,有哪些最重要的、最隱秘的小技巧、大技巧? 30歲、35歲,甚至40歲之前,最好不要為了錢財而跳槽,因為大學畢業到35歲,是練本事的時候,無論換到哪個公司、哪個崗位,那個公司、那個崗位也不會給你很多錢。
  • 35歲即將失業怎麼辦?
    今年我35歲,生完孩子,工作卻出了問題!我萬萬沒有想到《找到你》這部電影中的焦慮會發生在我身上。
  • 35歲真的是程式設計師一道坎嗎?
    毋須諱言的是,35歲以後你的一線coding能力一定是下降的,寫代碼絕對不如25歲的程式設計師快,效率高。但是這不重要,因為編程只是你整個武器庫當中相對最不重要的了,個人的經驗、視野、架構能力、管理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遠遠不局限於技術這個領域。
  • 財務自由:35歲,再不調整觀念就晚了!
    當前社會普遍認同,35歲是職場人的一個重要分水嶺。除去丁克等新興社會群體,35歲的人群,基本都處於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十多年的狀態。這個階段的職場人,是創造社會價值的中堅力量;這個年齡段,也是職場人群和周圍拉開差距的關鍵節點!
  • 35歲的職場人,正在逐漸失去職場自由,很現實也很殘酷
    35歲好像成為了一個門檻,在這個門檻裡面,有35歲的人正在努力攀登。成功渡過的,現在又能緩下來鬆一口氣。
  • 35歲前多用利弊分析,35歲後要有「安全邊際」
    有人問我:如果你把投資理念原則擴大到生活中,你覺得最有啟發性的一條是什麼?我的答案是:「安全邊際」。這個詞喜歡投資的應該都很熟悉,甚至投資經典書籍中有一本名字就叫《安全邊際》,但能很清楚地理解這個概念的人,並不多。舉個例子:開一家奶茶店,你得知道這個店盈虧平衡的銷量,比如每天30杯。
  • 35歲才是輝煌的開始.專注於孫子兵法應用於個人、企業的發展
    35歲以後,確實是多了一些壓力和焦慮。但說人到中年不如狗,我就不贊同!錢沒了,可以再掙,朋友沒了,可以再交!你什麼都不缺,就缺從頭再來的勇氣,你怕什麼?35歲之前,混得再牛,那都不一定是真牛!你見過幾個35歲前,發了大財又守得住的?!
  • IT工程師35歲過後
    最近企業不會招年過35歲的工程師的帖子好像又火起來了。當年我剛入行做IT,看到的這類帖子,嚇得不得了——差點就放棄了,還好我膽子大。所以今天有空,再看到這樣的帖子,總是忍不住要多說幾句。  我大學裡學的專業是國際貿易,畢業後主要是做律師,也比較深入的涉足過裝飾行業,幾年前轉行做了IT。  所以,我想,關於這個話題,我能給大家一個不同視角的啟示。
  • 今年35歲了國企上班,年收入8萬左右,想辭職,又不知道幹什麼?
    今年35歲了國企上班,年收入8萬左右,想辭職,又不知道幹什麼?有什麼好的建議嗎?如果你不知道辭職後幹什麼,建議是先不辭職。35歲年薪8萬,也就是月薪6000元左右,加上年終獎等共計80000元的年薪,只要你不胡亂花錢,已經完全足夠養活自己了。
  • 25歲交社保和35歲交社保,結果會有什麼不一樣?
    現實案例謙哥的女同學A,一畢業就就應聘進入了某大型公司做文職工作,公司交有五險一金。
  • 35歲程式設計師被電信雲、華為和阿里同時錄取,看到薪資比較後,太酸
    在以前很多人都提倡要努力,不管是學習努力或者工作努力,都能夠得到更好的待遇和肯定。這話其實也沒有錯,畢竟努力的人確實會更讓上級領導喜歡。35歲程式設計師被電信雲、華為和阿里同時錄取,看到薪資比較後,太酸不過到了現在,努力卻不一定就是好的了。有時候做出再多的努力。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選擇或者沒有一個正確的方向,那麼努力白費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了。
  • 豐縣人在南京:這次辭職找工作,37歲的我終究抵不過年紀這道坎!
    ,如果,我已37歲,雖然沒有在單位混個「一官半職」,但自己感覺工作任勞任怨,業務能力還是可以的。今年5月份,我和妻子在建鄴區購買了一套二手房,而在南京玄武區工作的我,考慮到路途的不便,於是就動了辭職的念頭。8月3日,我終於離開了先前的公司,然後開始找工作,在人才市場投了一些簡歷之後,才發現自己面臨的處境,竟是那樣的尷尬。8月10日、15日和19日,我先後接到三次面試的機會。
  • 我面試了我的前財務主管,他連做我下屬都不配!
    面試過後,我微信聯繫了前領導,我很尊重他,但希望他能夠正視自己,如果再不撿起之前安逸的時候扔掉的東西,他的職業生涯可能也就只能這樣了。之前「華為清退35歲以上員工」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奇怪:我在公司努力了這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憑什麼辭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