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的一番話,道出了所有中年職場女性的困境

2021-02-22 中國新聞網

作者:袁秀月

7月28日晚,在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海清為中生代女演員說的一席話在網上引起熱議。

她本來是頒獎嘉賓,但頒獎後並沒下臺,而是將臺下的姚晨、梁靜、宋佳喊上來,說有番話憋了很久想跟大家講。

視頻截圖

她說:「我們是一群非常努力、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在這個行業裡一直在堅持,基本上沒有傍大款,也沒有靠父母,我們一直靠自己努力從小走到大。而且我們和你們一樣,我們非常熱愛電影。但說一句實話,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是被動的,市場、題材各種局限常常讓我們遠離一些優秀的作品,甚至從一開始就被隔離在外。」

視頻截圖

海清還拿她們幾個人舉例,比如姚晨不得不親自做監製,才抓住了《送我上青雲》的機會。梁靜早早轉了行,一邊投資,一邊問老公管虎有沒有好角色。而她自己,這兩天也滴酒不沾,生怕有人來找她談劇本時胡說八道。

她說,她們這麼做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希望有機會跟優秀的團隊合作,塑造出經典的角色,「這是我們的野心,也是我們每個演員的野心」。

她還為女演員正名,說她們沒有傳說中那麼不好合作,她們足夠專業,「比胡歌便宜,跟他一樣好用」。

視頻截圖

姚晨也補充說:「我真的不想當監製,也不想搞製作,我只想好好當一個安靜的女演員,請各位導演給機會。」

視頻截圖

梁靜也說:「我轉型製片人之後,其實是非常撕裂的,整個人快神經了,我這是給自己曲線救國。因為這樣能夠有機會,給自己找到好角色。」

 

幾個女演員臨時起意又非常真誠的發言,很快在網上流傳開來。

很多網友很感動,說她們已經是出名的演員了,資源上並不差,能夠說出讓青年導演給她們機會,真的有點感動。

有人說:「這一刻我忘記了浮躁的電影市場,覺得真正的電影人是高尚的,值得尊敬的。」

更多人為女演員,尤其是中年女演員的處境抱不平。

「她們這個年紀本就是最好的年紀,有自信有經驗有閱歷,對角色的把握更加遊刃有餘,她們值得更好的市場、劇本、導演,年齡不該成為減分項。」

也有人為她們的發聲點讚,「只有整個行業看到這個年齡段女性的實力和魅力的時候,她們的尷尬處境才會緩解」。

海清以主演家庭劇出名,《媳婦的美好時代》《雙面膠》讓她擁有了「國民媳婦」的稱號。

《紅海行動》海報

但除了家庭劇,海清沒有其他可能性嗎?她在《紅海行動》中演的戰地女記者同樣出彩。

今年姚晨的《都挺好》大火,很多人誇她職場女性演得好。但在此之前,她也經歷了很長時間的低谷。因為生孩子,她兩次暫停工作,兩次重新出發。

視頻截圖

她在星空演講中談到了「一個中年女演員的尬與惑」,她說自己曾一夜走紅,也在一夜之間走進了流量時代。作為一個演員,她們來到了足夠成熟、表演狀態最好的年齡段,但她們身處的市場,給這個年齡段的女演員拍的戲卻很少。

為了突破,她自己開電影公司,開發女性題材作品,嘗試文藝片,展示更多的可能性。去年,她和馬伊琍主演《找到你》,兩個女演員的對手戲讓人稱讚。

《找到你》海報

其實不只是她們。現在螢屏題材狹窄,言情劇、家庭倫理劇吃香,很多資深的女演員無用武之地,要麼是早早地成了媽媽專業戶,要麼是淡出沒戲拍。大S曾在節目中說年紀大了沒戲演,很多人來找她演媽媽。

視頻截圖:大S曾說,很多人找她演媽媽

宋丹丹也曾說,自己有近十年的時間無戲可拍。楊蓉曾被吐槽總是演少女,她說不是自己喜歡,而是市場需要,她也渴望轉型。

資料圖:宋丹丹曾透露自己無戲可拍。中新社發 李學仕 攝 

中年女演員面臨困境,是觀眾不識貨嗎?也不全是,去年,網友大開腦洞的「淑女的品格」曾備受熱議。在影視劇中看到更多有魅力的女性角色,似乎正成為越來越多觀眾的需求。

視頻截圖:網友自製腦洞劇《淑女的品格》

有網友說,其實不止演藝圈,各行各業都一樣,職場總是對大齡女性很苛刻。

對於職場女性來說,結婚、生育、二胎總比她們的工作能力更重要。因為懷孕被辭退、因為已婚未育找工作不順等等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女性的一生並非只有談戀愛和家庭,影視劇中的女性也不該只有甜美、可愛、青春靚麗。不管在影視行業,還是其他領域,女性都不該被低估。

相關焦點

  • 中年失業的處境有多艱難?他們都懂!
    隨著某都市職場劇的熱播劇中充滿話題度的社會事件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與熱議而最近被討論得比較多的話題就是
  • 卡特彼勒:職場女性半邊天
    巾幗不讓鬚眉 職場女性半邊天作為建築工程機械、礦用設備、柴油和天然氣發動機、工業用燃氣輪機以及電傳動內燃機車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卡特彼勒一直給外界硬朗,男性居多的印象。實際上,卡特彼勒一直致力於創建多元化和包容的環境,尊重每一個人獨特的才能、經驗和觀點,我們深知佔據一半人口的女性是社會和職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從2016年開始,卡特彼勒在全球推廣旨在鼓勵女員工職業發展的女性工程師,女性領導力等項目。亞實履帶(天津)有限公司質量經理李璐就是卡特彼勒眾多女性工程師中的其中一員。作為機械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加入製造業順理成章。
  • 人到中年突然失業,找工作四處碰壁……40歲男子傾訴引發網友大討論
    人到中年失業了怎麼辦?
  • 人到中年找不到工作,創業沒方向,該怎麼辦才好?
    剛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人到中年找不到工作,創業沒方向,感到好焦慮,不知如何是好?
  • 女性職場劇就是這麼被玩壞的!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你以為一部《正青春》講的是職場女性的勵志故事,除了名字這部劇已經令人髮指到無從開罵······鋪滿襲來的「社會精英風」讓人有些招架不住,一個個濃妝豔抹,搔首弄姿,更離譜的是開場兩位銷售部大佬會議室外「刀劍相向」,仿佛為了一個男人大打出手,你是想嚇死這些還沒有進入職場的大學生們嗎?
  • 中年到底有多危機,才能不斷催生新段子
    剛看完最新一期脫口秀大會,沒提防又被呼蘭關於中年危機的段子擊中,感覺他每字每句都說到了中年人的心坎上。
  • 人到中年,這樣應對焦慮,讓生活上一個大臺階
    焦慮是人的一種普遍感受,特別是人到中年,焦慮日漸上升,脆弱得一塌糊塗。 人到中年,在工作上,相比職場年輕人來講,雖然在經驗、閱歷、人脈、職場情商等方面有較明顯優勢,但是體力,學習能力、等方面卻遜色很多。
  • 48歲的中年女性想創業做什麼好?且看河北保定市王女士姐妹倆的選擇
    48歲的中年女性想創業做什麼好?央視報導手工活之家創始人郝磊CCTV《手工小鎮》採訪手工活之家簡介 版權所有:轉載時必須以連結形式註明作者和原始出處及本聲明
  • 日本職場女性被教「一不做二不休」
    這是日本女性打破職場歧視壁壘的努力,但在勞動力日益匱乏的日本,「女性的力量」要想利用好,需要做的還有很多。講師解釋說,這些人物都是獻媚於男性來獲得自己的位置並逐步擴大權力,這類女性在日本企業內很常見,通常都是「惡女」,她們擅長的是「職場處世經驗」而不是「職業經驗」。姑且不論講師對這些名人的定位是否準確,其觀點卻觸動很多聽眾。講座結束後,一名放棄全職太太生活的女鄰居發推特說:「在職場上不應該強調男性或者女性,而應該強調一個人作出的努力。
  • 我們這一代人的中年
    日劇奇蹟釀酒師但它打動雲鶴的,不只是釀酒,還有中年主人公的創業歷程。男主修一,遭遇中年危機,職場上被動捲入高層權鬥,狼狽不堪。家裡,妻子又提出離婚,家鄉母親病危,已故父親用一生心血經營的酒坊瀕臨破產。感謝主演伊藤英明,把中年創業者絕境中的崩潰和堅持演繹的真切傳神。觀眾,特別是有類似創業經歷的觀眾們的代入感會特別強。更多劇情就不透露了,全劇只有三集,值得大家花時間去看。
  • 【The Economist】女性在職場中仍受到阻礙
    過去的50年裡,女性在就業市場取得了極大的進步。但仍有很多人覺得她們的進步被阻礙了。為了配合3月8日的國際婦女節,女性作家寫的兩本新書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討論。視頻主流巨頭公司Netflix的收錄總監米歇爾·金,在 《The Fix》一書中說到女性一直被告知要改變自己——要更加自信,工作更長的時間等。然而,她認為需要改變工作方式以適應半數成年人的需求。在《The Home Stretch》中,記者薩莉•霍華(Sally Howard)指出,女性受限制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即使是那些全職工作的女性也被要求承擔大部分家務。
  • 有譯思·職場英語 女性職場生存手冊小指南
    女性在男性主導的職場環境下生存是一個不太幸運的兩分方法。為了能持續獲得機會,你必須在機會到來是妥協。同時,你也得意識到界限在哪裡。如果你總是妥協,你就會給自己增加過多任務,同時也會給公司或機構的形象造成不良影響。你知道哪些人不會給自己增加過多工作嗎?就是那些男人們。所以只需保持處理力所能及的任務的態度,然後在壓力山大時果斷拒絕吧。
  • 推薦一部女性創業劇:《她們創業的那些事》
    與此同時,近幾年臺劇品質也逐步跟了上來,但由於引進不多、宣傳不夠,不少優秀的作品都淪為「遺珠」,下面就來推薦一部近期有關女性創業的高分臺劇。《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超強班底+2億投資,對得起年度期待這部《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豆瓣最高評分高達9.0。目前豆瓣詞條已經給出另外一個「她們創業的那些事兒」的劇名,說明這部劇大概率會引進,在視頻平臺上線。
  • 所有困境,都是當事人能力不足導致
    那個因為囊中羞澀而處處將就的窘境,日常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大把的精力都消耗在處理低水平生活帶來的困境中,真正可以成長的事卻無暇顧及。以後當我又渾渾噩噩時,必定會再逼自己一把,用最好的裝備,定最廣袤的天下。為自己。為愛情不受物質考驗。為親情不被現實折磨。21歲,沒得選。
  •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2018都市職場困境大全
    點開《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的豆瓣評論,幾乎是本2018都市職場困境大全▼▼▼作為職場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並沒有局限在某一個職場,它更單刀直入地剖析著職場人的內心。放以往職場劇都要最後幾集才出來的價值觀抬升,這部劇開頭兩集就給你了。甚至其實,它的名字就很有意思嘛,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什麼叫野獸?那兩個同事就是野獸,沒用倒算了,更狠的是他們完全沒有愧疚感,沒有共情,反而覺得自己全天下最慘。
  • 一個中年創業失敗者,無人脈、無錢、信用破產,怎麼做才能翻身?
    這是一個粉絲的問題,目前這種情況很普遍,現在社會上有太多的中年人處於這樣的困境中。
  • 職場|臺灣上班族「薪水」有多高
    勞動主管部門官員陳益民認為,隨著傳統產業轉型,投入職場的人才需要具備更多元多工的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初任薪資。勞動力發展署就業服務組科長洪圭輝說,目前政府部門推出了協助畢業生進修相關計劃:2年最高補助12萬元,明師高徒計劃、青年就業旗艦計劃等,提供給即將畢業或畢業想繼續留校進修的在校生。成立創新中心,協助創客(Maker)投入創新工作。
  • 新時代的女性發展
    (二)社會對性別平等尚存認識誤區建國初期,在「男女都一樣」、「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時代思潮帶動下,很多女性幹著超出自身能力的工作,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半邊天」作用。當時多數人認為「男女都一樣」這就實現了男女平等,達到了女性解放的目標。
  • 洞悉未來消費者, Wavemaker發布2030年中國女性報告
    今日發布《洞悉未來消費者——2030年中國女性報告》,隨著中國逐漸成長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中國女性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參與者,也是消費的主力軍,她們對世界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報告通過經濟、環境、政治、社會和科技等領域會對中國女性產生重大影響的 12 項變革源動力,從身份、工作和娛樂三個方面、十大主題詳細闡述2030 年中國女性的價值觀、態度和行為的重要轉變——在2030年,中國女性將更聚焦目標和意義、充分發揮女性優勢。
  • 帶你回顧《新時代女性職涯規劃》
    12月20日周日,豆姐特邀華東師大的陳璐博士,給豆姐讀書會和終身學習社的會員們,帶來專屬的《新時代女性職涯規劃》課程,幫助大家做好自己的個人發展規劃。(五彩繽紛的作品) 職場中你現在面臨的困境是什麼陳璐老師課前調研,書友們紛紛發言,表達自己所面臨的問題:初入職場沒有方向,剛剛升職面臨領導不信任下屬不服從,有所熱愛卻缺乏執行力,全職寶媽再入職場的忐忑······知道自己處於怎樣的職業發展階段,才能處理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