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有心,襄王無夢.」為什麼我們會被拒絕?

2021-03-01 ImproveYourself

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生中,我們總有一些被拒絕的經歷。無論是在情場、商場或是其他情況,被拒絕的感覺往往是痛苦的,甚至有人會因此懷疑自己,認為自己是否是一個不受歡迎或沒有能力的人。

 

這種自怨自艾於事無補。我們應當明白拒絕的機制以及如何應對。

 

拒絕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對方對我們的提議說了不。我們需要做成一件依賴於別人的事,如果別人不同意,我們就無法達成目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只從自己的角度考慮這件事,我們就無法發現問題的根源。因為,對方無論拒絕或是同意,都有基於其自身的原因。不能理解這個道理的人可能會選擇爭吵、糾纏等方法來達到目的,但往往難以如願。

 

為什麼對方要拒絕?因為兩人之間缺少了共鳴。共鳴,意味著一個人有著另一個人所需要或所擁有的東西,他們之間存在匹配。如果兩人之間沒有共鳴,即使一方想要接受另一方提供的東西,那也是無法做到的。如果我的家裡沒有院子,而你想給我一棵樹,那麼即使我想接受也沒有辦法。感情上,拒絕常是因為兩人性格上沒有共鳴;商業上,也許你只需要修改一個細節,原本拒絕的顧客可能就會買單。

 

拒絕通常是因為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和對方的生活不符,甚至可能對對方有害,破壞對方建立的成果。這種情況下,對方只能拒絕我們。

 

如果理解了這個規律,被拒絕時我們就應當反思自己的行為,為什麼要給別人提供他不需要或不能接受的東西?我們可以說自己不了解對方,這不是我們的錯。但我們為什麼要在還沒有了解對方的情況下就去要求對方接受我們提供的東西?或者我們為什麼要給別人提供自己明知別人不想要、不能要的東西?

 

之所以被拒絕往往是因為對別人不感興趣,對事實不留意、不敏感。我們為什麼會忽視有些東西不匹配的現實呢?因為我們只在意自己想要什麼,對周圍的其它事都不感興趣,甚至對深入了解對方,無論人或公司,都不感興趣。我們對反思自己有什麼、能提供什麼也不感興趣,所以自然就不能發現這兩者之間存在不匹配。

共鳴存在於三個層面:

 

第一,精神上的共鳴。這意味著兩人在想法、思維方式、價值觀上的匹配,更容易產生同感與共情。

 

第二,情緒上的共鳴。如果一個人覺得和你在一起情緒上感到愉快舒服,在情感上喜歡你,他甚至也可能為了讓你開心而答應你的請求,向你買一些他本不需要的東西,只為了與你建立更進一步的關係。

 

第三,物理上的共鳴。當你想賣烤箱給一個需要烤箱的人卻被拒絕,那可能是因為你的烤箱大到他的廚房放不下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建立也要考慮物理上的匹配,因為外表、身體氣味等原因而不喜歡一個人的情況也同樣存在。

 

如果總是被拒絕,我們應當反省一下自己,問問自己為什麼沒有發現不匹配的問題。此外,如果我們提供的東西是沒人想要或需要的,那我們可能需要反省一下自己提供的東西的質量。如果一個人想和別人建立戀愛關係,提供的卻都是自己的需求與期待,而沒有提供對方所需要的東西,被拒絕也不必意外。只關心自己能從關係中得到的什麼而不想給予的人,往往也只會和同樣自私、只想獲得的人產生共鳴。所以這種連接的結果通常也不會太好。

想要避免不斷被拒,我們便需要理解對方是怎樣的人,對方想要或需要什麼,以及我是怎樣的人,我可以給別人什麼。如果理解了雙方分別是什麼樣的人,有怎樣內在的想法、信仰等,就可以看出雙方是否相匹配。

 

基本上,只要我們有把握確定自己擁有有價值的東西可以給予別人,確定自己能提供的東西有好的質量,那麼我們就可以和很多需要它的人產生匹配,也更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享受彼此的陪伴與鼓勵,豐富彼此的人生。

                                                                              

By

Author / Martin Mailaender

Writer / Doris Shang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我們也提供個人諮詢與講座。聯繫我們,請發郵件到:improveyourselfwithus@gmail.com  或加微信: 89536846

長按二維碼,給我們支持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缺乏同理心?
    儘管人類天生就是社會型生物,但同理心並非自然而然地發生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有些人生來比其他人更有同理心。而在極端的情況下,一些人卻會患有同理心缺陷障礙( EDD )。道格拉斯·拉比博士(商業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心理治療師,華盛頓進步發展中心主任)說:「同理心障礙是一種普遍存在但卻被忽視的疾病。事實上,我們過去幾年日益分化的社會和政治文化表明,EDD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嚴重,它對個人和社會的心理健康都有深遠的影響。」
  • 為什麼我們很難拒絕人?學會這4點,別被情緒勒索
    不知道你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是不是也不知道怎麼拒絕?所以只好再一次忽略自己的感受,答應別人的請求。為什麼我們很難拒絕別人?美國資深心理治療師蘇珊·佛沃,從她幾十年的治療個案中提煉出「情緒勒索」這個概念。
  • 人為什麼習慣於拒絕新鮮事物?
    人為什麼習慣於拒絕新鮮事物?有人說是沒看懂新鮮事物的本質。其實不是,原因不在於沒有看懂,而是根本就不給接觸新事物的機會,更不要說看懂了。為什麼清政府落後了?因為閉關鎖國,拒絕新事物,所以,國門被「敲」開了。
  • 為什麼別人會不尊重你會討厭你呢?進來看看就知道了!
    2、不會拒絕:為什麼別人越來越不把你當一回事情,因為你不會拒絕,太好說話了。什麼事情,別人一找你就答應;什麼東西,別人一給你就要。就像貪官不會拒絕收禮,這樣你就變得沒那麼珍貴了。3、不懂發火:為什麼別人越來越不怕你,因為你不懂發火。
  • 為什麼我們會意志力會如此薄弱?
    自控力1:為什麼我們會意志力薄弱?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自己意志力薄弱,老齊也經常有這個痛苦,覺得很多事,明知道該怎麼做,但就是做不到,控制脾氣,控制情緒上都有明顯不足。但其實這本書會告訴我們,自控其實只是暫時的,力不從心和失控才是常態。
  • 如何拒絕offer?有哪些技巧?
    昨天有星友在星球提問「拒絕offer有哪些技巧」?我覺得這個問題提得很好,這確實是我們找工作時,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 襄盛世 聚英雄 致卓越丨衢州寶驛2020年度全體員工會議圓滿落幕
    昨日下午,主題為「襄盛世 聚英雄 致卓越」的衢州寶驛2020年度全體員工會議在培訓室成功召開,集團統採經理曹大玉先生、集團審計經理李鋼先生、集團項目工程經理許凱倫先生
  • 高情商的人是怎麼拒絕別人的?
    地產界流傳一個故事,講的是大哥王石有多爽。他賣了一塊地給別人,已經付了訂金,大家一起吃飯的時候,買家表情嚴峻,左不舒服右不舒服,但就是不說為什麼不舒服。王石善解人意地說,我們吃完這頓飯,如果你還是不舒服,我就把錢一分不少退給你。吃完飯,他問那人舒服了嗎,那人說還是不太舒服,他就退了錢。
  • 如何拒絕別人的不情之請?
    在職場和生活中,我們時常會遇到一些不情之請,比如辦公室裡某個年長點的同事有事沒事總愛找你跑個腿,酒桌上朋友再三的向你勸酒,不喜歡的異性對自己伸來橄欖枝要請你吃飯等等,這些要求你內心明明不想答應,可結果是要麼礙於情面硬著頭皮答應下來,要麼你明明拒絕了,對方卻死纏爛打,軟磨硬泡,最終你還是答應了,要麼你拒絕了,卻態度顯得很生硬,雙方從此心生芥蒂。
  • 我們為什麼要實習?
    我們為什麼要參加實習?就好像,仰望星空的人,總以為星星潔白明淨而毫無瑕疵;只有飛上星球的熱播才知道,那兒遍布灰塵石渣。 ——題記或許很多大學生跟我們有著一樣的迷惑我們為什麼要實習?實習到底為了什麼?在這裡,我只想簡單地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 從今天開始,勇敢拒絕吧
    回家路上她跟我敘述了事情的經過,她說,這樣的事情發生過不止一次,明明心裏面一千一萬個不願意,但是話到嘴邊又變成了,那好吧。然後做的時候心裡又滿腹抱怨。 很多時候,我們的不拒絕,是因為我們與生俱來的善良,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幫助別人,但往往很多人會把這些行為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沒有絲毫的感恩之心。
  • 怎樣面對我們的玻璃心
    別人一句無心的話,旁人那裡就是開玩笑的,可是玻璃心的我們卻當成了諷刺和嘲笑
  •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
    我相信沒有人會覺得這就是答案,正因為如此,很多人在踟躇游離之間苦苦掙扎著。人們所做的工作是,有難度的、興奮的、迷人的、有意義的……如果有幸運的話,它甚至是重要的。不論是怎樣的,如果我們得不到收入,我們將不會工作,但這並不是我們做這份工作的原因,因為即使得到收入,我們也不是百分百願意工作的。那麼我們究竟為什麼要工作?
  • 怎樣拒絕別人而不得罪人?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同是員工,別人升職加薪,自己遲遲沒有起色;同是銷售,別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拿到大單,自己磨破嘴皮還是被拒絕;同是戀愛,別人顏值一般,總能和優秀的人在一起,自己長相不差,卻戀愛屢屢失敗;……為什麼你總是運氣不佳?
  • 來,我教你怎麼拒絕別人
    你是不是也會陷入不會拒絕的尷尬?因為別人的一句話,一個請求,而讓自己疲憊不堪?
  • 在被拒絕的100天中,我學到了什麼?
    北京小夥蔣甲曾為戰勝對被人拒絕的恐懼,開啟了一場為期100天的主動尋求拒絕的社會實驗,從一次次的拒絕中磨鍊出力量和自信。這篇演講語言風趣幽默,很有意思。只要開口請求你想要的,就有可能絕處逢生。當我6歲的時候,我收到了份禮物。我一年級的老師有一個很棒的主意,她想讓我們在接受禮物的同時還能學習如何表揚他人,所以她讓我們走到教室前面,她給我們每個人帶了禮物,堆在牆角。
  • 害怕拒絕,擔心得罪人,只說明你不懂拒絕的方法
    這次,我們重點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輕鬆拒絕自己不想做的事?」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總有些小的請求讓人為難。這些請求倒不是有多大,都是些類似幫忙叫個外賣、列印個文件、順路帶個東西等等這樣的事情。你答應下來,可能會耽誤自己的事情;不答應的話,又可能讓對方難堪。遇到這種事情,其實你不用糾結。給你看一個場景,你就懂了。比如,有人問你:「你下樓的話,能幫我帶個午餐嗎?」
  • 有時候勉為其難,不如果斷拒絕
    總有那麼一些人,讓你心生厭惡,但又不得不勉為其難笑臉相迎,但時間久了
  • 拒絕處理及促成
    事實上,在日常生活裡,有時我們認為不需要的東西很多,像擺在牆角的滅火器,汽車的備用輪胎,船上的救生艇、救生衣,飛機上的氧氣罩、救生衣,平時有誰會認為它們需要?在沒有發生火災、爆胎、沉船等等事件時,這些東西是不需要的;但是萬一發生事件時,它們比任何東西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