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腦還不是很普及的時代,打字速度成了一項「高級」技能,似乎在今天,這項技能貶值的實在厲害。打字龜速,甚至不能在信息社會生存下去。
打字速度跟編程有關係嗎?新同學可能不明所以,而老程式設計師們呢,一定會對此嗤之以鼻,並義正言辭的告訴你,編程和打字速度沒關係。
有人說,你可以不懂數學、英語、甚至只會用食指去按鍵盤,都可以會編程。這一點也不誇張!數學、英語本身跟低級的編程本身就沒多大關係,編輯器的智能補全能功能,也會讓一個不懂得打字,卻會編程的人,照樣使用把程序寫下去。只不過這種人在現實世界不存在罷了。
那麼編程到底和打字速度有關係嗎?
clojure之父曾說過這麼一句話:"Programming is not about typing, it's about thinking." 意思是:編程不是打字,而是思考。
實際上,對於編程專業人士來說,80%的時間都用在了思考上,功能怎麼實現?邏輯是怎樣的?這樣寫會不會有bug?怎麼寫才易於維護等等。真正自己親自上陣寫代碼的時間,估計10%的不到。(當然,這因職業而異)
程式設計師經常自我調侃工作時的場景:以CV為對象,面向谷歌編程。
指的是絕大部分程式設計師,在工作時,寫代碼的常態是Ctrl+C和Ctrl+V,即複製粘貼,哪裡複製粘貼呢?問谷歌和度娘。
隨著行業的發展,逐漸走向成熟,越來越多的現成代碼,足以將很多功能實現得非常完美,為什麼要自己動手寫呢?這樣不是更浪費時間嗎?
有句話非常之經典:輪子已經被發明出來了,你就不需要再造一個了,如果你不信,萬一造出個方輪子,不是很悲哀嗎?但是,這不能成為你不知道輪子是怎麼造出來的理由,該知道還是要知道,只是你不需要動手罷了。
雖然寫代碼是程式設計師的日常工作,卻很少人提及打字速度,因為所有人已經默許了這個技能,正如在收銀員這個行當裡,已經默認了你可以長時間站立一樣。如果你站得不久,憑什麼成為一名收銀員?
對於編程初學者而言,這個問題就會被擴大。不得不承認,當你打字速度過慢,慢到需要去思考Y鍵在哪的時候,那完了。前面講過,程式設計師80%時間在思考,你的每一次輸入,都會因此被打斷思路,換句話說,每次一次輸入,腦子都要抽筋一次,那麼編程自然也成為了奢望。
編程和打字速度沒有關係,但打字速度慢,同樣成為不了程式設計師!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W3Cschool APP,隨時隨地學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