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換工作造成升遷率比別人少5倍、死亡率比別人高2.4倍?

2021-02-13 阿里巴巴1688

現代的人談戀愛,已經不再抱著「從一而終」的心態,也因此真的不會從一而終,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其實每個人在初戀時或許都還是覺得可能和這個人結婚生小孩,但多談了幾次戀愛,慢慢的就有準備,告訴自己:

「這不是最後一個,所以不必太認真!」

同樣的,現代的人工作,也不再「從一而終」,每次加入一間新公司,就告訴自己「不必太認真」;職場專家說一個工作至少待二年,但我們最近看到的履歷表通通都已縮短為「一年」,人人都抱著「不必太認真」的心態,我認為也影響了另一件事──

職場上不再有朋友。


這是我自己的體會,我發現,當自己換了太多個工作,抱著「不必太認真」的心情來到一個新職場,並不會很想和這裡的同事,建立友誼關係,我會告訴自己,先觀察、待待看這家公司,萬一待得不錯,再開始建立友誼關係也不遲!

但,奇怪的是,過了一陣子,很自然就會覺得這間公司很遜、同事也很遜,於是又要換工作了;我跑了好幾家公司,認識了好多的名字,加入了好多個MSN帳號,但到了今天,沒有一個名字記得起來,也沒有一個名字保持聯絡。

我怪公司,我怪那些同事,但,從沒怪過自己。

有誰問過,你之所以必須一直換工作,是否是因為自己「不必太認真」的態度造成的?是否因為它已經不是「初戀」,這間公司已經是你的第n間公司,不想再投入「感情」,以致於無法在這間公司待久?

你說,不投入「感情」,和無法待久,有啥關係!工作最重要的是看工作表現啊,是這家公司不給我尊重、同事排擠,我才走的!但我們不知道,這些常換工作的上班族,已經不知不覺陷入一個隱藏的「惡性循環」──

幾年前一篇報導提到一本書《The Happiness Advantage》引述了有趣的實驗,專家找了一群企業員工接受訪問,問問他們「想不想」在他們的工作場合中,和同事建立起深厚的友誼關係?它將這些人的答案分成四個等級,最頂級最愛在職場裡交朋友,最底級則最不愛在職場裡交朋友,結果發現,「底級」的這些不愛交朋友的人,僅僅只有7%在去年被升遷或升級或加薪了,而「頂級」的這些愛交朋友的,卻有高達40%在去年被升遷或升級或加薪了,這實在差很多,比例是五倍以上!換句話說,是否和同事很熟,似乎和升遷有直接的關係,而且熟和不熟之間,彼此相差了高達五倍以上。

這和一般的認知不同,印象中,許多很厲害的職場強人,人際關係向來不怎樣,也是ok啊?錯!我之前也曾經這樣想過,當我換了好幾家公司之後,每次進入一間新公司,我都已經習慣「和別人不熟也沒關係」,但,很快我也發現,自己沒有同事緣,也慢慢失去主管緣,我發現,我的表現沒被大家看到,表現的意願也愈來愈低,我也很快就覺得「此處不宜久留」,不想再待下去了,換工作吧!

結果,到了下一間公司,又是同樣的循環……。一直換公司、一直換公司,造成的結果就是,大家永遠都不熟,不熟的話,表現也不會太好,而且還會有另一個可怕的後果──

曾有另一篇文章引用了一個在《Health Psychology》期刊發表的實驗,以色列的研究員跑去查看了高達820個成年人在過去20年的醫療記錄,這些成年人都是標準上班族,在過去20年間每天平均工作8.8小時,不過他們也知道這些人在公司裡的交友狀況,他們以市調詢問這些人,是否覺得在職場上有得到同事的「支持與幫助」?他們發現,在公司裡和同事較「不熟」的或不擅交朋友的,在20年的工作期間的死亡率是別人的2.4倍。事實上,他們做實驗的這820個成年人中,有53個人已經死亡,而53個人,在生前竟然大多都表示,從他們的工作夥伴中得到的比較少的支持。

這是人性,人就是需要被關懷、喜愛,比較容易長壽。

同樣也是人性,一個新進公司的人員,一定會被周圍的人觀察、排擠,如果你這時候也抱著「情場老手」的氣勢,一臉「不必太認真」,不融入也無所謂,那,你會永遠無法停止這個換工作的循環,就這跳來跳去三十年,損失的是什麼?

可能是健康(死亡率是別人2.4倍),可能是職升(升遷率比別人少5倍),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

我們一直換工作,也一直有工作願意接受我們,但我們默默失去的,可能更多。

相關焦點

  • 在NGO工作會不會餓死?國外的 NGO 薪水比較高嗎?
    就像所有成年人一樣,想要做一份有意義的工作,而且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當房產中介賣房子如此,當廚師如此,當農夫如此,從事 NGO 工作,當然也是如此。國外的 NGO 薪水比較高嗎?這個問題真的很幼稚,會問這種問題的人,應該也會問「是不是外國人都比叫開放?」或是「外國人是不是都老得比較快?」
  • 24歲出納女,被老闆辭退後1年工資翻5倍:會這項技能比努力有用100倍
    等第二年的時候她的工資卻是實習期時10倍的工資了。 0 1 24歲的實習女出納早出晚歸,工資2.5K一年後被竟老闆辭退都說選擇大於努力,對於會計人而言同樣,剛畢業那年的夏雨只有24歲,到上海實習,深知畢業後找工作不容易
  • 職間道谷歌用人,同崗位收入可差100倍!
    谷歌的首席人才官每年要處理200萬份以上的應聘簡歷,在如此龐大數量的應聘者中,能成功進入谷歌工作的不足4%。在谷歌,兩個做著同樣工作的人產生的影響和所得獎勵可以有百倍之差。比如,谷歌公司裡有過這樣的情形:某名員工獲得了1萬美元的股權分配,而另外一名在同樣領域工作的員工卻獲得了100萬美元的股權分配。這並非常態,但是幾乎每個級別的薪酬差異都很容易達到300%~500%。
  • 香港人在臺灣工作,水土不服?臺灣人的工作模式,香港人適應不良?
    ,香港人適應不良不少香港人抱著「香港跟臺灣差不多」的心態嫁來臺灣,又或是畢業後決定在臺灣發展事業,但當需要進入工作時,每每不能用香港慣用的方式與臺灣人溝通,撞了不少板。曖昧的言語藝術在臺灣職場談話或是交代事項,常會聽到模稜兩可的回答,臺灣人常說:「沒關係」、「還好」、「應該可以」,又或是問非所答,例如邀請同事共進午餐,他說:「謝謝」,那到底代表「謝謝你的邀請,我已經約了別人吃」還是「謝謝你的邀請,我們中午一起去吧」。臺灣人不會答你YES OR NO,他們長久以來怕得罪別人,練成了詞意曖昧的言語藝術。
  •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代籤、補籤、倒籤勞動合同是否支付二倍工資的意見
    勞動者已經實際為用人單位工作,用人單位超過1個月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合同的,是否需要雙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應當考慮用人單位是否履行誠實磋商的義務以及是否存在勞動者拒絕訂立等情況。如用人單位已盡到誠信義務,而因不可抗力、意外情況或者勞動者拒絕籤訂等用人單位以外的原因,造成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不屬於《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6條所稱的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情況,也就不需要承擔支付二倍工資的責任。
  • 如何寫出一份漲2倍工資的簡歷?
    同樣,在找工作的時候,HR就是我們的「買家」,你的簡歷就是文案,如何用一份簡歷說服HR給你開出更高的薪資呢?小編給你支支招。在我工作的前2年,工資漲幅沒超過1000,可當我再次換工作的時候,薪水漲了2倍!前同事們一個個羨慕嫉妒恨跑來問我:「我們幹一樣的活,做出的成績也差不多,憑啥我跳槽才漲800塊,你丫的工資翻2倍?!」
  • 自我激勵音樂,讓自信提升1000倍的力量
    1、學校沒有教我們怎麼完成夢想,如果,你今天真的要去完成夢想,你需要去學什麼呢,要學的第一件事情,是不是應該要先有夢想 現在,在你的大腦中回憶,你曾經的夢想是什麼,你還在堅持自己的夢想麼,還是已經放棄了,如若放棄了,問問自己,你為什麼放棄了曾經的夢想呢 2、回想你剛畢業時候的情景,那些令自己無法忘卻的經歷,由於沒經驗,沒學歷,你找工作處處碰壁
  • 畢業三年薪水翻三倍!?你想要嗎?
    對我來說這個問題當然是很明確的,雖然6K的程式設計師薪水不高,但是畢竟是技術崗位,未來的漲幅可期。拿我來說,我在畢業的時候薪水也並沒有比他高多少,但我在畢業的前三年薪水翻了三倍,如果是買房中介,想要達到這個速度則很難。所以今天和大家聊聊程式設計師前期發展和薪水的問題,希望能給職場小白們一點幫助。
  • 畢業三年薪水翻三倍,我有這些點分享
    對我來說這個問題當然是很明確的,雖然6K的程式設計師薪水不高,但是畢竟是技術崗位,未來的漲幅可期。拿我來說,我在畢業的時候薪水也並沒有比他高多少,但我在畢業的前三年薪水翻了三倍,如果是買房中介,想要達到這個速度則很難。所以今天和大家聊聊程式設計師前期發展和薪水的問題,希望能給職場小白們一點幫助。
  • 掌握這些PPT快捷鍵,讓你的工作效率提高至少10倍!
    提高工作效率,遠離職場混沌,做一個快樂的辦公室效率達人。
  • 這10道勞動權益計算公式,不會計算少領不少錢!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之一的,應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責令按相當於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經濟補償總和的1至5倍支付勞動者賠償金:(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 轉行做數據分析師,工資居然漲了3倍!
    在工地、化工廠沒日沒夜的工作,拿著勉強養得起自己的工資。慢慢的,當年的志氣漸漸消失了,稜角也逐漸磨平了。看見頭條「年薪百萬是怎樣的體驗?」翻翻看,似乎只有自己身在社會的底端。現在終於明白選擇真的比努力重要,跟著風口最重要,移動網際網路的崛起,某些崗位的稀缺性,讓很多人同齡人實現了彎道超越。有位工科系的女生,畢業後一直茫然,在大城市漂泊。
  • 2019年山西省平均工資公布,這幾個行業一直在漲!
    山西大量勞動密集型企業生產萎縮或轉型升級,導致傳統行業人員需求減少,勞動力市場中與之相匹配的就業崗位少,難以滿足山西省新興產業發展的需要,出現「就業難」。從需求端看,全省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對高技術人才需求旺盛,但由於高技術人才比例相對較低,面臨著人才短缺的困境,出現「招工難」。
  • 努力工作5年沒有跳槽,辭職後卻找不到工作,原因是什麼?
    2.能力沒有提升有些人在工作中不善於思考和總結,雖然工作五年但在專業技能和工作能力方面依然停滯不前,所以在應聘時你的優勢並不明顯。你能在這個公司工作五年,說明你以經早已適應聽從老闆指揮,那也意味著創造力必然有所退化。
  • 這5個經濟學思維能解決你90%的人生困惑
    Mike 說:「我當然會把最重要的那 5 件事作為優先項目,然後再用更少的時間做後面的 20 件事情。」巴菲特說,你錯了!工作是要拼,但工作之外,只要這些東西得到了保護,你就不會感到疲憊。什麼時候舍,什麼時候得,什麼是需要堅持的,什麼是可以放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