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泛濫的成功學裡有一個人脈的說法,說人要有人脈,否則不能成功。於是你就看到有一群人在網上在生活中天天混圈子加人刷人脈。按照我個人的理解,人脈這個詞本身就很功利。你想想動脈靜脈都是遍歷全身的體系,搞個人脈就像傳銷要人傳人傳遍全世界似的。
的確在生活中我們需要朋友,但是我們也需要對於認識朋友,和朋友相處有清晰的認知。這種清晰的認知不是說每個人對這個話題的看法要一樣,而是能夠符合目前自己的客觀處境。自己的客觀處境的構成也是演進形成的,綜合了你的家庭背景、成長因素等等。
所以以下的分析是我自己的理解,供您參考。
1.認識新朋友也是個持續行動的過程
網絡上有一些文章說長大了的標誌就是朋友就是那幾個人,也不太去認識新的朋友了。其實我覺得這樣的爛情懷沒有什麼作用,如果你生活幾十年接觸的人都是同樣的人,除非他們和你一樣快速成長,否則你只是坐在井底,停留在舒適圈子裡。
所以你的朋友應該要有一些增量,每隔一段時間會有認識新朋友,而這是一個持續行動的過程。你沒法一天交十幾個朋友,你想想一次性給你十幾個單詞可能你都記不下來,記十幾個人你不會崩潰麼?
基於此,我在成長會要求所有新進入的成員,採用持續行動的方法,用一到兩個月的時間,把所有材料都刷一遍,逐漸認識新朋友。如果你能做到,必然是有極大的收穫的。
2.認識新朋友需要基於場景
網絡的價值是讓人的交友成本變低,而這其實卻是提高了交友的門檻。因為大家的好友列表都會開始泛濫,所以有時候你可能會遇到一屏全在線你卻不知道要找誰的情況。
這時候場景的價值就出現了。場景的價值在於提供一個交友的上下文,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至少我們能快速地發現一些共同的地方。共同的地方出現對於缺乏安全感的破冰階段,無異於救命稻草。
我曾經說過,用行動結交朋友,這其實就是最好的場景。在成長會,我設計的共同場景就是成長論壇裡的任務以及各個小組裡的行動方案。如果你能到位執行這些任務,你很容易就能持續認識許多朋友。
3.維繫朋友基於價值對等
我見過一些人喜歡遊歷在各種場合交換名片留念合影,但是其實這樣只是有了一個號碼可以拿來打營銷電話而已。我相信朋友的維繫需要依賴於價值對等,依賴於能量的自由交流。所以經常看到有人說,要和牛人成為朋友。其實這裡就有一個隱藏的話題就是你自己也要牛,或者讓人對你有牛的預期。否則一個個都去結交所謂的牛人,那這個牛人周圍不都是一群比他渣的人,不覺得很殘忍麼……
有的人會和我說,我們看重的是友情,所以我們不談價值,那樣太勢利。我覺得的其實這樣的「勢利」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始終相信,與朋友相處又不是找媽,友情如果無法在價值上等勢,那必然不會成為平衡。當然這個價值是多元的,有的人是錢,有的人是才,有的人是臉,有的人是萌……
所以如果你現在想著要去結交誰的話,先看一下自己有沒有什麼價值可以提供出去。從這個意義上,如果你被人利用也不是一件壞事,至少說明你還是有利用價值的……
4.得到朋友的幫助,核心在於你平時的主動行動
這個時代大家都會很忙,所以我們都逐漸不會變得那麼主動。所以如果你想期盼一些事情發生,最好的方法就是你去擔當主動發起的責任。如果你覺得對方靠譜,那你可以主動去認識,即便對方沒有及時地給你回應,那你至少什麼也沒有吃虧。
人不是萬能的,所以肯定會有需要幫助的時候。而這時候你會發現,如果正好有朋友能給你提供一些信息,真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情。但是這意味著你要能了解朋友的情況和信息,否則其他人也沒空顧得上你。
成長會有40多個行業的450名夥伴,每天都有許多人通過這裡得到了幫助。而我設計的機制也是最大化信息的對稱和透明,但是這要求你平時利用好這個平臺的價值,主動做一些事情,比如把任務做到位做好。這樣假使某個時候,你有一個想法或者需求,你也能想到大概有誰可能可以幫助我。而正好我們以前也有過聯繫,於是一切順理成章。
你不能指望平時什麼都不做,然後迫在眉睫的時候提一個問題,就有一個人馬上能幫助到你。這樣和伸手黨沒有什麼區別,其實伸手黨也是被逼的,平時什麼事也不願意幹,然後忙起來的時候,全部都是在做應急的工作。
如果你在平時不主動行動做一件事情,那你會在各種需要積累的時候,一直做應急響應的工作,而應急響應這種事情,是我想到的最讓人身心疲憊的一種工作了,因為你自己沒有任何主動權。
ScalersTalk ID:scalerstalk本文原文http://www.scalerstalk.com/635-friends,首發ScalersTalk
本微信公眾號作者Scalers,遊走在口譯世界的IT從業者。微信公眾號ScalersTalk,網站ScalersTalk.com,口譯100小時訓練計劃群C 456036104
成長會是由Scalers發起的面向成長、實踐行動,且凝聚了來自全球各地各行各業精英的社群。有意入會者請和Scalers直接聯繫,我和其他會員會和你直接交流關於成長行動等各方面的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