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效益」始終是企業發展的關鍵詞,企業就是要創造效益,效益主要來自經營。董事長、總經理李文平就集團構建「算帳文化」延伸出「經營無處不在」的理念,要求我們每名參與其中的員工不斷增強主人翁責任感,增強成本意識,嚴格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投入產出比,以最經濟、最安全的生產方式和控制手段實現產品成本最小化,以此來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企業效益的最大化,這就要求我們每名員工在本職崗位上做到「會算帳」、「算細帳」和「算好帳」。
就「會算帳」和「算細帳」的問題,董事長、總經理李文平與大家分享了計程車司機的經營思路。打過車的人都知道,計程車司機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尋找目標拼命拉客,因為這關乎到運營成本,計程車司機在拼命拉客的同時還會通過有技巧的換擋、掛空擋等紅燈、下坡溜車等方式,精打細算節能降耗。企業就像是開計程車一樣,怎樣能投入最少的成本賺到更多的錢,考驗著公司經營管理的水平。
其中的關鍵就是「開源」與「節流」。「開源」我們要提高產品售價、開發新產品新用戶、細分市場、確保貨款回收等;「節流」我們要優化管理、減少浪費、修舊利廢、技術改造、提高單爐產量,化產品回收率、適才而用、優化工藝流程、優化勞動組織,提高勞動效率、降低材料消耗、降低採購成本、提高機電設備運轉率等。
當然,我們在推崇「省下的就是賺下的」理念的同時不能學計程車司機「下坡溜車」的錯誤理財思想,以免造成「省了鹽酸了醬,省了柴和涼了炕」的尷尬局面,要知道安全如果是「1」,後面可添無數個「0」,安全如果沒了一切都是「水中花、鏡中月」。所以「算細帳」的同時還要學會「算好帳」。安全、環保做的好也是企業的紅利,要切實增強管控能力,找到投入費用與安全環保之間的平衡點,投入過度就會產生浪費,投入不足就會埋下隱患。應加強投資的必要性和需取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分析、研究工作,確保投資項目所產生的的效果。要將專業知識充分運用到工作實踐,這筆帳在我們的經營中更重要,更值得大家算細算精。
「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才受窮」,這是老一輩人中流傳過的理財經,但放到今天仍然適用。這句話通俗易懂,同時也發人深省。「經營無處不在」的理念,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境界,就是要樹立商人思維,映射出結果定義,結果就是業績、結果就是效率、結果就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