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社會上,凡是混得開的人,不僅是個人能力出眾,而且極善於搞關係,善於借力他人,而不是單打獨鬥,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並不會自己一個人硬抗,而是會積極地尋求他人的幫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求人辦事。
相反,那些混不開的人,還有很多窮人,恰恰不善於求人辦事。具體而言,一個人,在求人辦事上有以下這三種表現,會越來越混不開,越來越窮;註定做「窮光蛋」的人,在求人辦事上往往也有這三種表現,錯不了。
一、太愛面子,不好意思求人
既然是求人辦事,那姿態肯定要低,臉皮也要厚一些,不能太在乎面子,否則,開口都困難。而那些混不開的人,特別是窮人,恰恰太愛面子,不好意思求人,覺得這樣太過低三下四,擔心一旦被人拒絕的話,自己的自尊心會受到傷害。
除此之外,不好意思求人的人,還有三個心理弱點,其一,覺得求人辦事會顯得自己無能,是變相承認自己不如人;其二,以前也曾開口求過人,但卻被拒絕了,因此產生了心理陰影,所以,不敢輕易再去求人;其三,自視過高,認為人不求人一般高,凡事不求人是有骨氣的表現。
其實,求人只是一種辦事的手段,並不是否認你的能力,也與道德品質無關,只要你牢記辦事的目的,把臉皮放厚一點,不要太在乎面子,不要害怕被拒絕,那麼,你反而會越混越開,而不是成為作繭自縛的「窮光蛋」。
二、沒有耐性,稍微遇到點困難就想放棄
求人辦事,往往不會太順利,因為主動權總是在別人手裡,作為被動的一方,你必須要有頑強的耐心,尤其是遇到困難時,要多嘗試辦法解決,而不是輕易放棄。
再說,你所要辦的事情,難度越大,別人的顧慮就越多,即便他完全有能力幫你辦成這件事,也不一定會馬上答應,這時,假如你沒有耐心,覺得人家不爽快,就想要放棄,那就太遺憾了。相反,如果你能多點耐心,多與對方周旋,設法打消他的顧慮,那麼,對方最終還是很有可能會答應你的。
讓人感到遺憾的是,許多混不開的人,還有那些註定做「窮光蛋」的人,最缺乏的一個東西就耐心,或許是出於自尊,或許是不夠自信,他們在求人辦事時,稍微遇到點困難,往往就放棄了,像這樣的表現,求人辦事幾乎不可能成功。
三、不懂人情世故,不重視平時的人情投資和人脈經營
求人辦事,與所求之人的關係當然是緊密越容易成功,而這個緊密的關係,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需要你平時就注意人情投資和人脈經營,不能臨時抱佛腳。否則的話,沒有人情關係做基礎,別人是很難答應幫你辦事的,即便答應,也是出於利益互換的需求,而對窮人而言,在求人辦事時,往往不能提供足夠打動他人的利益,主要還是靠情感聯繫。退一步講,即便你能提供對方需要的利益,但單純的利益互換,也不符合求人辦事的本質了。
我們中國人辦事講究的是「人情世故」,求人也是如此,無論是求人前後,都應該注重人情投資和人脈經營,和別人建立起強關係,日後一旦有需求,求人辦事才更容易成功。需要指出的是,在進行人情投資和人脈經營時,既要注意錦上添花,更要多點雪中送炭,在別人有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地伸出援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