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別人離婚的時候去嘲諷和辱罵,是一種非常沒有素養的行為。
前些時候,著名新媒體人咪蒙離婚了,然後某些人或嘲諷或辱罵之,他們的理由是咪蒙的定位就是雞湯教主,結果自己的婚姻卻不成功,離婚收場,感覺很諷刺很受騙,所以就或嘲諷或辱罵。
我也有關注咪蒙,但是幾乎不看。
關注咪蒙的起源是咪蒙描述自己創業電影公司失敗的那篇文章,那篇文章寫得確實好,加上作為國內非常著名的新媒體帳號,無論是否認同,都有關注學習的必要性。
實話實說,大部分咪蒙的文章我是不喜歡和不認同的,我甚至有點陰謀論地猜測可能咪蒙是故意瞄準這種風格來寫的,因為只有這樣的寫法和角度,才有爭議性,才有話題性,才會導致有眼球和吸引力。
很多文章的觀點,在我看來都是似是而非或者以偏概全,我甚至連它的排版都不喜歡。
當然,我也不認識咪蒙。
不過,我堅決不贊同那些在咪蒙離婚的時候,還嘲諷辱罵別人的人。
在我看來,這是赤裸裸的落井下石。
這種人,很沒有素養。
我雖然不喜歡咪蒙,認為她很多文章偏激了片面了,但是我依然承認她的成功和才華。
不僅僅是咪蒙,還有很多脫穎而出的女性創業者和企業家,我都心存敬意。
觀點和能力是兩碼事。
這個社會,幾千年以來,不管是否承認,都是男性主導的社會。能夠在男性主導的社會裡面脫穎而出賺得盤滿缽滿,就是一種本事,不容易,比很多男人都要強。
婚姻對於很多人來說,無論男女,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剔除很極端的情況之外,一般人離婚都會導致心情低落的。在別人心情低落,甚至灰暗的時候,嘲諷別人無疑是一種赤裸裸的沒有道德沒有素養的落井下石。
2. 誰說離婚就意味著失敗?
可以說,離一次婚,既不代表永遠,也不代表是一種失敗。
發現上錯車,就非得坐到最後一站?
兒戲是一種態度問題,上下是一種對錯問題,上下不等於兒戲,很多人其實把兩者搞混了。
就像才華和品德,其實是兩碼事,很多人也是把它們搞混了。
離婚不代表著失敗,不合適的人在一起,分開也是一種幸福。
離婚不可悲,最可悲的是明知彼此不合適卻不分開,陷入無休止的互相傷害和撕咬。
這個不叫毒雞湯,這叫真的毒。
一別兩寬,各自安好,其實是一種境界。
3. 素養這東西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靈魂素質。
我很久之前特別注意過一些生活的細節,其實素養這個東西還是很能說明一些問題的。
譬如扔玻璃的時候,有沒有包好寫個字?防止清潔阿姨傷手;譬如坐公車地鐵的時候,是不是一上車,就馬上轉身,圖自己方便站在門口位置擋住了其他乘客進出?譬如會不會在博物館和圖書館大聲喧譁?甚至是不是和別人談事情的時候,腳踩在不合適的位置還抖腿等等。
我還注意過,加微信的時候,是你掃別人,還是讓別人來掃自己之類的細節。
昨天和朋友吃飯,朋友說某公司創始人對他說,我到處說他們壞話,還專門寫文章說他們的不是。
我很愕然,因為我從來沒有說過他們什麼壞話,我問了問,才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是因為我寫過一篇文章,說我不看好某種商業模式,所以這位創始人認為我在說他們公司的壞話。
在我看來,這是完全兩碼事。
我不看好目前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不代表我罵摩拜和OFO,更加不意味著我到處說他們的壞話。
我強調的是,我不看某一種商業模式,如此而已。
難道我就不能說我不看好某種商業模式麼?我不看好的商業模式多了去了,譬如共享雨傘,我也不看好。
我做生意和別人有些不一樣,我幾乎從來不指名道姓說誰壞話的,我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基本不怎麼關注同行,我習慣性傾向埋頭自己搞自己的,很少理會別人。
至今為止,我接觸的行業裡面,我認為團購和駕培是最能看到人性陰暗面的行業。
在駕培競爭最激烈的時候,甚至幾乎在每個城市都出現過「反X聯盟」,都有微信群的,聲勢還算搞得蠻大的,我估摸著,每天罵我的人保守估計是在一萬人左右。
實話實說,早期的時候看見這麼多人在群裡罵自己,還是有些不開心的,多難聽的話都有。不過至今為止,我從未在任何一個群裡和別人發生過對罵,甚至理會,我是後來想起我曾經看過一個關於明朝大哲學家王陽明先生的故事才釋然的。
王陽明年輕的時候,也參加科舉。
放榜之日,年輕的王陽明和很多士子一樣,滿心期待跑去看皇榜,結果從頭看到尾都沒有看到自己中舉的名字,王陽明心情頓時非常失落。
後來王陽明領悟「心學」精髓之後,反思自己的人生,想起自己放榜之日的心緒,深刻認識到其實是自己錯了。
先生認為,有修為的人,如果看到自己高中,心緒應該是不起波瀾的,安靜的;如果看到自己落選,心緒應該也是不起波瀾的,安靜的。
這,才是聖賢之道,品性修為才叫高,才是自己應該追求的境界。
所謂「不動如山」,恐怕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了。
一念至此,醍醐灌頂,我深以為然。
這個也是為什麼我從來不在任何一個群裡和別人發生爭執對罵的原因,亦多次鄭重告知我的同事們,切不可指名道姓說任何同行的壞話,雖然我知道很多人喜歡指名道姓說我們的壞話。
事實上,任何一個行業,只要稍微做得好,都必定會惹來攻擊和誣衊。網際網路行業有句話特別有意思:不被黑的網際網路公司都不是好的網際網路公司。
罵人,在很多時候,其實並不能解決問題。
我們始終強調的是原有商業模式存在哪些不足和弊端,我們創新它,提升它,對這個行業做出我們的貢獻。
但凡做過管理的人都應該很清楚:每一個決策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同和滿意,我們也不可能做所有人的生意。
經歷過,自然成長。
創業本身,就是一種素養的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