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做職業測評
個人感悟 | 作者 / 心竹
這是自愈系主任公眾號的第145篇原創文章
今天和一個朋友聊起他最近的現狀,他說了標題這段話。作為已經獨立工作了大半年的我來說,這句話我十分的理解。
Q
先說說什麼情況下會有這樣的感受,
1
大概是每天起床,吃午飯。吃過午飯睡午覺,午覺起來打遊戲、看電視、打電話,然後約朋友吃晚飯。吃了晚飯之後繼續社交或者自己一個人繼續打遊戲、看電視……等等。
這種人一般情況下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除非忽然某天一個事情觸動了他們。他們可能會想起來,自己可能頹廢很久了。
這種「廢」往往都是在逃避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的,原因各不相同,方法基本一致。就是像鴕鳥一樣把頭埋起來,以為這樣時間就能耗過去。
大多數是無意識的,有意識的往往就會很痛苦,因為他們內心很清楚,現在的生活不是他們想要的,而又不想做出什麼改變,生怕一動情況會更糟。
所以對於有意識而言的這種生活,通常都是度日如年的。
圖片來自於網絡
2
又或許是中午起床開工,下午工作到深夜,周而復始。缺乏規律的生活,內心渴望舒適區裡規律的生活。
這是因為每個人都需要安全感,重複、規律的生活可以給大多數人帶來安全感形成舒適區。
特別是工作了很久,習慣朝九晚五的人,忽然沒有工作,會變得無所適從,不知道何去何從。大把的時間給到自己,不知道自己該幹點啥。
忙起來就還好,一旦停下來就會覺得有些失落。
3
再或許是每天都在忙碌著,各種的學習、讀書、健身,偶爾還見見朋友。在外人看來很成功,但自己總是覺得內心很空虛。
明明很自律,明明每天都過的很緊湊,也很充實。為什麼就是覺得自己快廢了。
這種主觀感受上的「廢」,我認為來自於價值感。
主觀價值感缺失就會讓人感覺自己很「廢」,即使外人看到的是自律且成功的你。但在你心理有價值感的事卻一直都沒有去做。
A
針對這三種情況,對應的我給出以下一些方式,你可以嘗試一下。
3
先說說第三種,別人看著很成功,自己感覺自己很「廢」
首先你要認可你自我覺知的敏銳,不要覺得自己異樣。你的這種想法是由於在生活中你並沒有找到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或者在你覺得有價值的事情上一直沒有得到正面的回饋。
藉此,你可以做以下的幾種嘗試。
1、回憶過往哪些事情讓你覺得很有成就感。
2、把成就事件寫出來,認真的讀幾遍,邊讀邊回憶。
3、找到這件事為什麼會成為你覺得有成就感的事情。
很多事情最終的為什麼,就是我們一直堅持的價值。如果他在你的成長中被忽略了,那請你在一次次的閱讀中,撥開浮塵見初心吧!
網絡圖片
2
再說說第二種,無法面對環境的改變,接受不了突然間的無序。感覺自己很「廢」。
首先這種情況十分正常,尋求安全是人類的本能。既然規律可以帶給你安全感,那「被」規律和「自律」,其實本質是一樣的啊。
即使一個人,你也可以給自己定KPI,定OKR。只要你願意,你可以把自己當作一個家公司來經營。說說具體操作的方式吧。
1、寫出你自己覺得必須要做的事情,是每天都要做的。
2、把這些事情固定一個時間去做。打個比方:每天早上7點半起床,8點半吃早飯,9點半到十點半做運動……
3、然後按照這個時間去做一段時間,就像自己跟自己約好一樣。
4、給自己安排「下班」「休息」的時間,在那個時間裡,去做讓自己舒服的事情,例如:睡個懶覺。
當你逐漸適應了不上班的時間,你就可以慢慢掌控自己的時間了。不要被突如其來的自由慌了神,自由嘛,自律可以讓自由走的更遠!
1
最後說說第一種,因為這是最難的一種。無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讓自己處在頹廢的狀態都是很讓人心疼和擔憂的一種狀態。
這樣的狀態下沒有人能幫得了你,能幫助你的只有你自己。如果你不想改變,如果你覺得那樣生活也挺好。那就那樣做吧!
當然,如果有天你不想再「廢」下去了。我一直都在。
網絡圖片
推薦閱讀:
三十而已……
是對於自己的一種承諾吧!
工作中面對自己的盲區,但上升空間大,該堅持麼?
如果你有以下的困境,可以考慮來找心竹付費職場諮詢。
1、職場定位困境
2、職場發展困境
3、找工作是個技術活
【職業諮詢】
①399元/兩次
畢業生及在找工作的朋友(0-3年的職場人)
②2000元/三次
(3年以上的職場人)
諮詢請加個人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