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離過婚和35歲未婚的女人,你娶誰?」這個男人的回答惹怒整個朋友圈

2021-02-07 讀者

文 | 山叔

來源:不山大叔(ID: ouba798)

發小正跟我聊天的時候,看到了手機屏幕上顯示剛發來的簡訊。她就是信息裡那個「離過婚」的女人,兩年前因感情不和,離婚了。最近她媽看著老姐妹都抱了孫子,又開始把催婚大事提上了日程。發小條件不錯,國外念書,500強上班,大城市買房,還是沒能堵住悠悠之口。十一剛回來,她小姨就給她介紹了一個事業單位的男人。大專學歷,月薪只有她的三分之一,住著父母名下的房子。相親完了,她來找我喝咖啡吐槽:「我小姨怎麼想的,離過婚在別人眼裡這麼慘嗎?」「你都三十多了吧?還離過一次婚,為什麼要求還這麼高?」


曾看過一個街頭採訪:27歲離過婚的女人,和35歲沒結過婚的女人,你願意娶誰?當初王菲離婚跟謝霆鋒複合的時候,也有直男一本正經地點評:但有趣的是,與離過婚的女人相同,未婚的也沒能逃過惡意。在一些人眼裡,結婚就好像是多了不起的成就一樣,沒結婚就約等於沒人要、嫁不出去、有問題。他們想當然地,給結婚添上勝利品的標籤,給未婚打上殘次品的烙印。只因為30歲沒有嫁人就被稱作「剩女」,就是對女性最大的偏見。也正因這種「偏見」,越來越多人尋求的婚戀關係都只是「湊合」,而不是「契合」。

有人說:「人一過25歲,全世界都開始關心起你的下半生。」接著,七大姑八大姨也開始找準機會,盤問你什麼時候結婚。再翻翻朋友圈,大學同學XXX下周要結婚了,同事的老婆這周要生孩子了……一個海外留學、碩士畢業、才貌雙全的34歲姑娘被稱為「郊區房」。畢業於倫敦藝術學院的郭盈光,在上海著名的相親角給自己貼了一張相親廣告。圍觀的人們得知她34歲以後,拋下一句「勇氣可嘉」揚長而去。大叔發表評論:「女子無才便是德,本科就行了,不需要碩士。」大嬸一錘定音:「她就是房子,年齡不行,就是叫郊區房。」29歲的姑娘小黎,被安排跟一個32歲的「老實男」相親。「像你這樣父母都急了,找個差不多的就可以結婚了。」婚前月薪1萬的她,生活沒什麼壓力,每年都有幾次旅行。不許她常和朋友出去,不許參加單位同事的聚會,不許陪客戶出去應酬,不許買貴的衣服,不許給親人買禮物,不許……這許許多多的「不許」讓人氣都喘不過來,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這個男人收走了她的銀行卡,說是因為她花錢太厲害存不住錢,所以幫她管著。試問,如果是步入這樣的婚姻,和一個不懂得心疼你的男人,硬湊在一起徒增煩惱,又何必非得結婚自討苦吃呢?

「每個人都像一粒米,埋進土裡就是種子,掉進水溝就成了爛泥。」不是結婚不重要,恰恰是因為太重要,所以千萬不能湊合。有一位男人偷拍了妻子蹲在地上,賣力洗衣服的背影,配文道:曾經也是眾星捧月的漂亮校花,錯嫁給這樣不懂得珍惜的男人。就算再漂亮,也不會被欣賞;就算再高傲,也不會被在意。當年鐵凝近40還沒結婚,問冰心:「我應該去找嗎?」她不是讓鐵凝高高在上,等著一幫男人來追求,而是讓她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不焦慮,不慌張,不被綁架,讓一些事自然而然地發生。湊合的婚姻,夫妻之間就算坐在一起吃飯,也是各吃各的飯,各玩各的手機。共度餘生的婚姻,不管結婚多少年,都會有聊不完的話題。走運的話,能碰到相互理解的伴侶,萬一倒黴,免不了陷入一地雞毛的生活。

因為那些推著你、試圖改變你的人,往往只負責指手畫腳,並不會對你的選擇負責。如果遇到真正的愛情,大膽踏入婚姻,你可以把幸福抱個滿懷。如果愛情還沒有到來,那就繼續等待,一個人的世界也自有清歡。點個「在看」,無論怎樣選擇,願我們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幸福。


作者:山叔,來源:不山大叔(ID: ouba798),讓思考更有效率,讓時間更有價值。


相關焦點

  • 他18歲上清華,27歲就成教授,被稱為男神,一生未娶只做1件事
    在年輕的時候大家都想有所成就,一旦到了中年,很多東西都有心無力了,所以如果在年輕時候就能擁有愛情和事業,那絕對是人生一大幸事,但是也不誰都能在年輕時候把這兩個東西都得到的,就像我們今天說的這個人,他很早就出名後了,但是對於愛情卻一直都沒有結果,反而終生都未娶,他一生的成就絕對是神話,僅在28歲之前就成功地讀了清華和哈佛
  • 40歲的女人能幹什麼工作?赤裸裸的現實!
    以前聽別人說「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的時候總是不屑一顧,畢竟現在生活水平和保養意識提高,女人到了四十歲正值壯年,怎麼可能淪落為豆腐渣?!但是有一天我卻突然發現除了國企、公務員之外,私企裡普通崗位四十歲以上的女人幾乎沒有,瞬感恐怖。  就在不久前,公司來了一批90後的妹子和小夥子,這讓我這個80後老大媽危機感越來越強烈。
  • 「我35歲,不工作,靠吃軟飯生活.」
    作者:紅燒肉在中國,「吃軟飯」這個詞帶有一定的貶義性質。男性在傳統觀念中總是被賦予更多的力量與責任,尤其在日本,男權主導的社會下,對於男性的要求尤其高——而正是在這麼一個傳統的社會裡,「吃軟飯」竟發展成一個職業。令和時代開始之後,許多新鮮的事物也逐漸湧入我們的眼帘。
  • 35歲前一定要實現自我增值
    大學畢業後,我們在23歲到35歲之間該如何實現自我價值的增值,而不是陷入結婚生子、買房還貸的深淵中?人生有兩個階段特別重要,第一個階段是16歲到22歲,也就是從高中到大學這個階段。高中學習成績的好壞決定了我們能上什麼樣的大學,未來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道路,所以這個階段非常重要。
  • 醒醒吧,你35歲之後還能打工嗎?
    以前我說過這個問題,所謂職場上的35歲大關,主要不是公司和老闆怎麼著,關鍵是你自己怎麼著。我也見過很多35歲以上的人越混越好的,按照他們的技能、經驗、智商和情商,以及各種積累和資源,不管是跳槽還是自己創業,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實不管職場還是商場,或者是人生,都是一個道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四十歲的女人重新開始工作能幹什麼?
    不知道自己應該去做什麼,你可以觀察一下,四十歲的女人,一般在做什麼。只要你下定決心,想要出去工作,告訴你老公其實你本來也是很能幹的,只是為了家庭放棄了,現在,不再被家庭拖累,我也可以掙錢養活自己,給孩子做個榜樣。去超市年紀也不大,說實話,四十歲在超市工作年紀真不大,大家都是出來打工,靠勞動吃飯,又不是靠年齡吃飯。
  • 【原創】我患上了35歲憂慮症
    最近,我患上了一種叫做35歲憂慮症的病,病的起因是在看完一篇關於35歲後就要失業的文章。這篇文章是在朋友圈裡看見的,當時就是很隨意的點擊進去。看完之後,心裡就沒有那麼輕鬆了。文章講的是你現在25歲,工作很容易找到。但,10年之後你又有什麼能力去和那些剛畢業的「狼崽子們」競爭。論體力,論精力,論拼勁都遠不及他們。
  • 一個人職業生涯最掙錢的階段是35歲之後
    除非你在日本,除非你爹是某某某,你是家族企業出身,否則大概率事件就是你不會在一家公司從頭到尾做一輩子。 無論你是為了修行,為了成長;為了成事,為了成更多的事;還是為了錢……在整個職業生涯裡,幾乎每個人都會面對一次、幾次或者好幾次跳槽,幾乎每次都意義重大。 那麼,如何管理換工作?
  • 35歲真的是程式設計師一道坎嗎?
    毋須諱言的是,35歲以後你的一線coding能力一定是下降的,寫代碼絕對不如25歲的程式設計師快,效率高。但是這不重要,因為編程只是你整個武器庫當中相對最不重要的了,個人的經驗、視野、架構能力、管理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遠遠不局限於技術這個領域。
  • 27歲的程式設計師,哀嘆除了現有的80萬,其餘一無所有
    不是鼓吹焦慮,但這些年職場人的日子並不好過。
  • 35歲才是輝煌的開始.專注於孫子兵法應用於個人、企業的發展
    跑.馬拉松,誰在意你從哪裡開始跑的,誰說半路才跑不能贏?35歲以後,確實是多了一些壓力和焦慮。但說人到中年不如狗,我就不贊同!錢沒了,可以再掙,朋友沒了,可以再交!你什麼都不缺,就缺從頭再來的勇氣,你怕什麼?35歲之前,混得再牛,那都不一定是真牛!你見過幾個35歲前,發了大財又守得住的?!
  • 奶昔哥和他的朋友圈
    奶昔哥每天發朋友圈的頻率大概是5-10條,一般從「早安北京」,「你好10號線」開始,到「不驚擾別人的寧靜,就是慈悲;不傷害別人的自尊,就是善良」結束。他喜歡馬雲,也喜歡任正非。他喜歡所有44歲被騙了200萬,最後從沒有資本、沒有人脈、沒有技術,唯有勇敢向前的精神單槍匹馬把企業帶到世界500強的故事。
  • 40歲的女人,找工作容易嗎?
    40歲的女人是不是到了一個日落西山的年齡?不要說談工作能在單位裡做著都不錯了。
  • IT工程師35歲過後
    最近企業不會招年過35歲的工程師的帖子好像又火起來了。當年我剛入行做IT,看到的這類帖子,嚇得不得了——差點就放棄了,還好我膽子大。所以今天有空,再看到這樣的帖子,總是忍不住要多說幾句。  我大學裡學的專業是國際貿易,畢業後主要是做律師,也比較深入的涉足過裝飾行業,幾年前轉行做了IT。  所以,我想,關於這個話題,我能給大家一個不同視角的啟示。
  • 35歲前多用利弊分析,35歲後要有「安全邊際」
    有人問我:如果你把投資理念原則擴大到生活中,你覺得最有啟發性的一條是什麼?我的答案是:「安全邊際」。這個詞喜歡投資的應該都很熟悉,甚至投資經典書籍中有一本名字就叫《安全邊際》,但能很清楚地理解這個概念的人,並不多。舉個例子:開一家奶茶店,你得知道這個店盈虧平衡的銷量,比如每天30杯。
  • 35歲女子的自白
    還有一個月35歲。過去的一年,工作很忙碌,生活很閒。在所處的垂直領域終於有一點積累,去年底和幾個前同事出來創業,少許原始股,租了間辦公室,組建團隊、打雜、裝修、對接外包財務、社保、股權管理,很多細節,一遍趟下來,感覺開公司實屬不易。過去一年也在相親,見了五六個男生總有了吧,總是這樣那樣的原因放棄繼續了解。
  • 解鎖成就:20歲!
    我也20歲了,有點像開玩笑似的。我,一點兒也沒做好20歲的準備,挺納悶兒的,就像誰從背後硬推給我的一樣。
  • 35歲的職場人,正在逐漸失去職場自由,很現實也很殘酷
    35歲好像成為了一個門檻,在這個門檻裡面,有35歲的人正在努力攀登。成功渡過的,現在又能緩下來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