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習慣教出優秀學生》【美】史蒂芬·柯維
這本書剛拿到手時,翻了翻,沒看出頭緒,頓時感覺有點不爽,心想等領讀團隊先領讀吧,果然今天兩位領讀很給力,一下子抓到了書的重點。
一、好的教是示範
崔老師那句,用習慣的方式教習慣,太棒了,大概因為自己沒有的,給不了別人,自己不會的,教不會別人。所以與其說這本書是如何教出優秀學生,不如是自己如何做到,然後我示範給你看。這一點也是從崔老師和劉欣老師身上學到的,我目前也在積極學習中。
一、頂層設計是思維
書的第3頁有段話,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總會時不時地止住前行的腳步,找個能夠環顧左右的高點,再重新評估自己的航向和終點。也許,這本書就為你提供了這樣一個高點。
第一次翻開書,也看到了這句話,但沒有明白高點是什麼意思,今天通過領讀,暫時理解為思維或者思維方式。
二、向人學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今天謝老師和崔老師給我們示範了領讀的模板。
謝老師大方、認真地主持。崔老師自信、從容地娓娓道來。
請看:兩個五星:
聚焦問題:什麼是優秀的學生?
激活舊知:討論區反饋
論證新知:全面,然後給了3點,學習、親密關係和奉獻社會
應用新知:自己去腦補吧
融會貫通:用到自己身上,也合適呢
再來一個:
聚焦問題:你現在在用什麼思維給學生做示範?(我們是如何教學生的?)
激活舊知:討論區反饋,總結為給知識、給評價、給判斷、給糾正的供給思維
論證新知:共創思維。通過七個習慣(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的學習,我們把供給思維轉化為共創思維。
應用新知:舉了積極主動的例子。然後就是自己學完這本書自己在思維方式上的變化。還進行了造句練習呢。從因為……,所以,我做不到……轉換為我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做到?崔老師可是給出了自己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趕緊學習吧。最後給出了一個公式,人生的結果=熱情*能力*思維方式
融會貫通:用到自己身上,用到孩子身上。
三、賦能是最好的評價
在整個對話過程中,崔老師不斷給大家賦能,讓人很舒服。少評判,少給建議,少判斷,因為你並不了解別人。
一句話結尾: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不是說它會給每個人平等的機會,而是會給你配得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