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維普及的最快方式

2021-02-20 認真想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名為《批判性思維普及的關鍵點和難點》,其中提到,只要中央電視臺在每天的新聞聯播時間後,插播一條語音節目,就能顯著地提升中國公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讓一位聲音十分動聽的人,念這句的臺詞:「親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們,你們需要掌握批判性思維能力,以便更高效率地建設美好的新社會。」

然後,將這句臺詞重複播放五六次。我剛剛念了一遍,花了9秒,播放6遍,最多花1分鐘時間。

沒錯,只要每天在中央電視臺插播這樣一條1分鐘的「教育類公益廣告」,久而久之,人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就會顯著提升。

你可能認為我在開玩笑,難道每天聽一分鐘廣告,自己的思維能力就能顯著提升?

假定我每天花一分鐘時間,站在鏡子前對自己反覆說:「親愛的自己,你會學會法語、編程、平面設計。」久而久之,難道我就真的會說法語,會編程,會畫圖了嗎?

反覆聽到某句話,並不能增強我們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但反覆聽到某句話後,我們的行動會有所改變。

反覆聽到可口可樂的廣告後,我們去超市裡就更傾向於購買可口可樂。反覆看到建設銀行的廣告,我們就更傾向於把錢存到建設銀行,而不是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當我們反覆聽到「蘋果」這個詞,我們就可能變得更想吃蘋果了,也就可能去水果店裡買更多蘋果。這種決策過程是無意識的,它不為人知,不由自主。

當我們反覆聽到「批判性思維」這個詞後,我們會怎麼做?

我第一次知道「飲鴆止渴」這個詞,還以為它讀作飲jiu止渴,沒想到它讀作飲zhen止渴。從那以後,我養成了查字典的習慣。

這裡說的查字典,並不是翻出新華字典或現代漢語詞典,而是將這個詞輸入谷歌搜尋引擎中,點擊回車鍵,搜索相關資料。

搜這個詞,百度百科上給出的解釋是:飲鴆止渴,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yǐn zhèn zhǐ kě,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後果。出自《後漢書·霍諝傳》

同樣,當我搜索「批判性思維」這個詞,排在第一的是維基百科詞條「批判性思維」,第二是豆瓣讀書上對《批判性思維》這本教材的介紹,第三是百度百科詞條「批判性思維」。

因搜尋引擎的差異,大家搜這個詞,結果大同小異。我們只看維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上對這個詞最簡單的介紹:

百度百科:批判性思維(CriticalThinking)就是通過一定的標準評價思維,進而改善思維,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維,既是思維技能,也是思維傾向。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蘇格拉底。在現代社會,批判性思維被普遍確立為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

維基百科:批判性思考(英語:Critical thinking,日語:批判的思考)或譯負面思考、思辨能力、嚴謹的思考、明辨性思維、審辯式思維,是一種求清晰、求理性的思考方式。批判性思考相關研究著重於如何系統化地建構清晰思路,以及研究不清晰思路的特質。

英文版維基百科:Critical thinking is the objective analysis of facts to form a judgment.The subject is complex, and several different definitions exist, which generally include the rational, skeptical, unbiased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factual evidence. Critical thinking is self-directed, self-disciplined, self-monitored, and self-corrective thinking. It presupposed assent to rigorous standards of excellence and mindful command to their use. It entail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 as well as a commitment to overcome our native egocentrism and sociocentrism.

看過兩部網絡百科全書對批判性思維的介紹,我們所知依舊有限。百度百科上強調這種思維方式源自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經過高等教育培養的大學生理應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力。維基百科上強調,批判性思維的特色在於清晰和系統性,也就是不模糊、不零散。

人類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比其他動物都要強,在讀完了網絡百科全書上數千字的詞條後,我們還想知道更多信息。此時,我們可能會買些幾十萬字的書來讀。我寫的《思維的利劍》有20萬字左右。還有一些更詳細的批判性思維教材,字數超過了40萬字。

讀完一本幾十萬字的批判性思維教材,我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就能突飛猛進了嗎?

讀完一本幾十萬字的《鋼琴演奏的技術》,我們就會彈鋼琴了嗎?讀完一本幾十萬字的《遊泳的方法》,我們就會遊泳了嗎?

思考是一種技能,就像唱歌跳舞、遊泳打球一樣,需要反覆練習,水平才能提升。教材只是提供了練習的方法與材料,並不能替代人類的練習過程。

這番說法,看似自相矛盾。一方面,只要讓人們知道「批判性思維」這5個漢字,人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就能快速提升。另一方面,光知道這5個漢字還不夠,還要花很長時間來練習。

兩者其實並不矛盾。前者談論觀念在人群中的傳播過程,後者講述人類個體的學習過程。要想普及某種觀念,毫無邏輯的廣告比邏輯嚴密的論文更有用。

只不過,掃盲是一回事,精通則是另一回事。大眾有掃盲的需求,精英有精通的需求。不同人在市場上各取所需。作為教師,我們能做的,不是強迫學生接受某種信息,而是通過各種方式「誘惑」人們,讓人們對理性思考背後的邏輯學、哲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各個學科的知識點產生興趣。

誘惑又叫激勵,也可以叫鼓勵、影響、說服、營銷。不管叫什麼名字,從本質上看,誘惑就是讓人產生某種想法和行動。

怎麼誘惑學生產生對知識的興趣呢?

這個問題特別難。所有父母、老師、領導等角色,都會發現,有些孩子、學生、員工,只需稍加指點,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無師自通,不用刻意誘惑。有些人則冥頑不靈,食古不化,抗誘惑能力極強。

羅素有句名言:一部分兒童具有思考的習慣,而教育的目的在於剷除他們的這種習慣。

羅素當然不是反對一切兒童教育,而是反對那種糟糕的教育,那種扼殺兒童主動思考習慣的教育。這種糟糕的教育可能來自家庭、學校、職場,來自父母、老師、同學、同事、朋友。總之,當一個人處於糟糕的環境中時,這個人不大可能出淤泥而不染,更可能同流合汙。

我的思想中有很濃厚的行為主義色彩,行為主義者們認為,只要控制了環境,就能控制環境中的人。要想誘惑人們產生對知識的興趣,就要將這些人放置在一個容易產生對知識的興趣的環境中。用企業管理界的話來說,要把員工放在學習型組織當中。

學習型組織是一種不斷自我優化的組織,這樣的團隊不僅工作能力強,能解決許多棘手的問題,創新能力也很強,能創造出意外之喜。

其實,原理大家或多或少都懂,只是很難做到。因為學習型組織很少,而想要加入學習型組織的人很多。

加入學習型組織,往往有一定的門檻,可能要求加入者運氣很好(投胎到一個好的家庭中),加入者投入一大筆資金(優質私立學校),也可能要求投入大量時間(低門檻的公益組織,如公立學校),還可能要求加入者本身擁有精彩的履歷(選拔制組織,絕大部分的企業都是如此)。

幸運的是,優質的學習型組織也在不斷變多。這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我的中學老師大多只有學士學位或碩士學位,聽說最近很多中學老師都擁有博士學位了。這種學歷的通貨膨脹,其實是一件好事,它增加了一個社群中高級知識分子的密度,也就增加了這個社群中優質信息的傳播力度。

很慚愧,就批判性思維與通識教育的普及這一目標而言,我和我的朋友們目前只做了微小的工作。不過,我們也很自豪,因為我們還將做出更多微小的工作。

認真想小助手微信號:Reason-A

郵箱:Reason_Think@126.com

相關焦點

  • 如何提高自己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蘇格拉底職場上,總有人把槓精和批判性思維混為一談。當自己被別人貼為槓精的標籤時,還不停地為自己辯解,說自己是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是槓精,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呢?先說說什麼是槓精?「槓精」出招時,是利用人類情緒上的弱點和思維邏輯弊端,一時間刺得他人無話可說,基本上能成功惹翻他人。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和老王的理解,老王認為,槓精的行為表現主要是以「眾人皆醉我反對」的姿態展示自己的與眾不同,經常會斷章取義,強行教你換位思考,拉低你的格局。
  • 如何成為思維大師?批判性思維的六個階段 | 高瓴 Recommend
    是否擁有批判性思維和所獲得的學歷並不成正比。心理學家指出,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可以訓練的will power。投入時間和必需的努力可以使一個人在批判性思維的金字塔上攀登高峰。那麼,如何煉成一個批判性思維者呢?心理學家們開發出了一個關鍵性的思維架構,幫助我們學習一些在當前時代尤其必不可少的思維技巧。
  • 真正的高手,都具有批判性思維
    作為初始的思考者,我們會逐漸懂得如何處理相關的思維元素(目的、問題、信息、解釋等),會逐漸認識到檢查思維方式清晰性、準確性、相關性、精確性、邏輯性、公正性、廣泛性、深刻性和公平性的好處,儘管可能還不能嫻熟地掌握這些能力,儘管在這些技能上的表現還很笨拙。我們必須強迫自己嚴格地思考。
  • 學會批判性思維,讓你做不盲從的明白人
    但如果你擁有批判性思維,就能容易意識到:1. 奶茶行業崛起不等於咖啡行業衰退,這是偷換了結論,思考不自洽。2. 知識產品不應該付費,這隻站在使用者的立場考慮,思考不公正。3. 得到App的最新課程——《蔡鈺·批判性思維15講》,就專門針對這三大難關,逐一設置訓練目標,幫你建立批判性思維。讓你擁有現代教育體系普遍推崇的底層思維能力,達到商業和學術機構評估人才的核心標準。最重要的是,助你成為一個不盲從的明智思考者。▽ 戳此入手
  • 善於批判性思考的人,都具備這5項思維特質
    思維自主意味著堅持用合理的標準進行思考。這意味著自己要對事物進行思考而不是不加判斷地接受別人的觀點。思維自主的思考者在決定接受或者拒絕某觀點的時候不依賴於他人。只有證據證明他人的觀點是合理的時候,他們才會接受他人的觀點。在形成觀點的過程中,批判性思考者不是被動地接受他人的觀點,而是自己積極主動地對環境和事件進行思考。
  • 友心學院免費課·赤兔活動|如何用批判性思維發掘職場潛力?
    「批判性思維」你可能聽過、用過,卻不一定意識到它存在,或真正運用它來幫助你判斷和決策。簡單來說,「批判性思維」是一種理解世界的體系,一把開啟自我探索入口的利器! 本次,友心人受邀在赤兔APP 內開設了「赤兔·友心人專欄」,聯合國內一線心理導師為職場人群提供有趣實用的心理知識和技巧,促進自我突破和技能提升。
  • 思維 | 學會提問——正確提問的好處和方法(5)
    有一種常見的思維方式因為類似於海綿被放到水中的反應——充分吸收水分,而被稱為「海綿式思維」。這種流行的思維方式有以下兩個顯著優點。
  • 平行思維與垂直思維的碰撞
    在這個極具特色的卓瑪咖啡館,聚集了二十位家長和教育者,大家為學習和交流不同的思維模式走到一起。談論的話題從上班遲到,各自的優缺點,到孩子不聽話該怎麼辦,大家積極運用自己掌握的很多思維工具以及思維理念,嘗試找到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 能改變一生的思維方式
    最有效率的方法之一:具備金融思維。金融思維是成功投資家的思維基石,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具備的思維。金融思維主要3種思維方式:增長思維、槓桿思維、對衝思維。1、增長思維增長思維就是需要你找到一個可以持續增長的領域,踏上一個高速增長領域的扶梯、電梯、甚至火箭。從個人上來說,就是你需要擁有一個不斷增長的獲利能力的思維。這個也叫增長率。什麼叫增長率?
  • 思維方式 跳躍性思維=創新思維
    做的越多,行的越遠;行的越遠,眼界越深;眼界越深,才會有跳躍性思維。跳躍性思維並不是一朝一夕就養成的,我們需要做出很多的努力,我們沒有一生下來就有的敏銳,也沒有一生下來就有的機智,當然,每個人的悟性是不同的,也許有些悟性我們永遠也學不會,但至少在生命中我們需要的是努力。努力使自己過的更好,努力給自己創造價值,努力讓自己有跳躍性思維,才有創新想法。
  • 邏輯思維訓練題(開闊你的思維方式)
    為了鍛鍊大家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後我們會經常給大家推送一些邏輯思維的內容來讓大家鍛鍊,這樣可以開闊你的思維方式,使你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達到得心應手的能力
  • 淺述 OKR vs KPI 的思維方式不同
    OKR 的思維方式當我以 OKR 的方式來思考問題的時候,我會這樣想:團隊的 O 是「提高研發團隊的產出效率」,那我要做什麼來幫助團隊達成這個 O 呢?最終,OKR 的思維方式選擇了:降低接入成本、優化項目溝通成本、提升研發團隊需求分析水平,作為自己的個人目標,並分解為諸如:將接入時間從 X 天降低到 X-2天整理出一份項目發布規範流程給團隊核心骨幹培訓需求分析知識通過團建增強產研彼此的理解和關係等等若干個 KR。
  • 轉換思維方式讓你站在新的高點
    一、好的教是示範崔老師那句,用習慣的方式教習慣,太棒了,大概因為自己沒有的,給不了別人,自己不會的,教不會別人。所以與其說這本書是如何教出優秀學生,不如是自己如何做到,然後我示範給你看。這一點也是從崔老師和劉欣老師身上學到的,我目前也在積極學習中。
  • 8月17日直播:伯克利教授克拉克·凱洛格親授《設計思維和創新》
    8月17日9:00-17:00,設計思維和創新大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商學院教授克拉克·凱洛格將全天親授營創EMBA大課《設計思維和創新》:克拉克·凱洛格,設計思維和創新大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商學院教授
  • 歸納和演繹,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
    通過歸納和演繹,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事物,提升認知水平,突破思維界限,豐富思考方式,建立線性思維。不管我們是否有意識,都在有意和無意中運用到這兩種思維方式。要想不斷提升我們的思維能力,就必須在這兩者上下苦功夫。生活中,總有一些人由於缺乏高度歸納和演繹的思維能力,導致不能獨立判斷事物,沒有弄清事實的真相,常常會跟著別人的步伐,人云亦云。
  • ACEP讓你擁有更好的思維方式
    我明白了,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賺錢方式,這兩種不同的工作方式和不同的收入方式所得來的生活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一種是左邊象限,就是上班一族,也是我們現在絕大部分人所做的。我們把自己的時間賣給某個機構或者某些私人,然後為它們工作,用時間來換取金錢。
  • 哪些思維方式在偷走我們的時間?
    導讀10
  • 批判式思維還是嚴格邏輯思維?為「critical thinking」 正名 周末雜談
    所以我要立刻批判"批判式思維",並為「critical thinking(嚴格邏輯思維)正名。在批判之前,為了不再強化「批判式思維」對於critical thinking的曲解,我們先澄清「critical thinking」按照其真正實際應用中的含義翻譯成中文應該是「嚴格邏輯思維」,是基於已知事實,通過對事實信息的歸納,分析,通過嚴密的邏輯演繹而得出結論的理性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