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鄰 中年轉職,生命更新

2021-02-11 我愛報佳音

回想那段轉業的歷程,如果重新選擇,不知道我有沒有勇氣做同樣的決定――選擇離職;但感謝上帝,這段歷程讓我經歷的是更深層的生命態度的改變。

我目前在教會媒體工作,負責採訪寫稿、編輯及部分的美編排版,跟上一份工作性質大多雷同。在這之前,因腳意外受傷、骨頭斷裂,必須開刀住院及休養一段時間,但請假過程並不順利,加上情感受挫等因素,於是我主動提出辭職,希望思考人生下個階段的方向;而且住院時我想起曾經在狀況不佳仍在服精神科藥物時,依然能找到工作,因為這份篤定,讓我安心辭職養病。然而,未料邁入四十歲,求職路並不順遂。

在腳傷恢復可以行走時,接到前主管邀請我到她成立的報社上班,我當然把握住機會。但情況不如我所想像,工作範疇和以往有很大不同,加上邁入四十歲,反應及學習力都不如從前。我必須很早起床準備新聞,參加早上八點的採訪會議,同事大多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他們效率高、寫稿快、學習能力強,也未必願意花時間教導我這個「老新人」;加上工時長,原本就在服精神科藥物的我,更覺得適應吃力。終於在半年後,為了健康因素決定離職。

之後,擔任兩份報紙的兼職採訪,也曾去醫療媒體工作,又到教會擔任幹事,打掃環境、準備投影資料、帶小朋友唱歌講故事、準備聚會前的桌椅,也幫忙打電話關懷會友……雖然所做的事與興趣大不相同,但為了求生存只好堅持下來。

那一年是很不穩定的一年,有時茫然無從的投著履歷表,不知道下一步在哪裡;經常坐在平價咖啡店邊喝咖啡邊讀經禱告,也常常向教會弟兄姊妹求助,請他們為我的工作禱告。最後上帝帶領我,讓我有了目前這份全職工作。

回想這些歷程,面對因意外而衍生出的中年轉業問題,我想更大的恩典是上帝讓我有機會調整生命態度。我原本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我認為是因為我很努力才能獲得工作及待遇,忽略了其實是上帝恩待我;我領受許多恩典,卻頻頻抱怨。另外,因擔任媒體工作者時間久了,常接觸許多人、事、物,不知不覺也驕傲了起來,聖經提到「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章7節)我看重人外在的身分地位,卻忽略人內心真正的價值。

目前我擔任編輯採訪,同時得負責美術編輯,我嘗試學習新的技能,如使用美編排版軟體,也必須編輯潤稿、與作者互動、規劃邀稿主題;也從一個人在家工作、自己決定進度及內容,轉變為現在在辦公室裡與同事一起,學習溝通表達以及團隊合作的人際互動。

「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章2節)看似波折的工作轉換中,更體會上帝的良善以及他如何修剪我的生命,謝謝上帝給我磨練的機會,讓我以全新的態度來面對人生下半場。

相關焦點

  • 中年轉職,收到Offer後挑戰才開始
    中年轉職最大的挑戰不在撰寫履歷表和面試,收到offer去公司報到後挑戰才正式開始。
  • 生活你·我·他#203「轉業二·中年轉業成功、失敗案例大公開」
    生活·你·我·他本期節目看點精彩看點一:中年轉業成功
  • 轉職到底怎麼轉?!這位新朋友會告訴你!
    此時的我只要堅持選擇【不悔】,則要接受更艱難的挑戰,完成後繼續轉職。但是回想起當年在師門情誼,雖然我李小四摳摳搜搜,但是掌門和同門師兄弟們一直照顧我,我怎能無情背叛!於是我選擇了向掌門【懺悔】,這門派我不換了,大家就忘了這件事吧…
  • 日本轉職如何寫簡歷及注意點.
    日本轉職流程簡單來說就是,書類選考→面接(2-3次)→內定。簡歷就是敲門磚,也是最難關,書類選考合格率大約8%-10%。所以報100家才有一個面試的不是騙人的。那麼簡歷就非常重要了。書類不合格原因大致以下,年齡,性別,國籍(法律規定不可寫明),經歷或業界經驗不同。。這些不可抗拒原因以外,在我看來也是很遺憾的地方。
  • 如何避免中年停滯,保持精進人生?
    引言人到中年,各種局面趨於穩定,就容易懈怠、停滯不前。套用流行的說法——容易變得「油膩」。如何擺脫中年停滯的狀態?避免陷入「油膩」而不自知?「得到」作者熊太行的這篇清單,12條建議,供你參考。1. 事實上,「中年油膩」是個偽概念,它不過是「人生停滯」的另一種表達。
  • 分享文案,免費看直播|盧美妏老師:什麼時候該毫不猶豫的轉職?
    這堂課我們將提供專業的《轉職分析量表》,評估到底什麼時候該毫不猶豫的轉職,以及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本命職業。01 /你熱愛你的工作嗎?/1.發現工作不是自己喜歡的,該如何應對?2.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3.把興趣當飯吃靠譜嗎?
  • 我們這一代人的中年
    日劇奇蹟釀酒師但它打動雲鶴的,不只是釀酒,還有中年主人公的創業歷程。男主修一,遭遇中年危機,職場上被動捲入高層權鬥,狼狽不堪。家裡,妻子又提出離婚,家鄉母親病危,已故父親用一生心血經營的酒坊瀕臨破產。感謝主演伊藤英明,把中年創業者絕境中的崩潰和堅持演繹的真切傳神。觀眾,特別是有類似創業經歷的觀眾們的代入感會特別強。更多劇情就不透露了,全劇只有三集,值得大家花時間去看。
  • 中年失業,我和先生走過的那段路
    少年失戀,中年失業,都是人生歷練。沒有反思,歷練也只是經歷,不會變成閱歷。 第三階段:重拾信心。少年失戀,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夠好,才讓最愛的人離我而去。而中年離職,也會產生同樣的懷疑。先生說,在這一段時間,可以反思,可以調整,但是最不需要的是懷疑自己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信心,是一切的根本。
  • 就業市場這種人最想轉職!
    經濟學家皮克林說,考慮轉職的工程人員通常利用現有技能找其他崗位,如機械工程師會找有關project management的工作(佔點擊量的9%),電氣工程師會找安裝和維護工作(佔點擊量的20%)。皮克林表示,自從發生新冠疫情大流行,醫護人員換一個新領域工作的可能性較低,就算轉職也是找相關產業的工作。約有三分之一的護士(32%)正在找個人照護的工作崗位。同樣,個人照護工作者最有可能轉職醫療護理(佔15%)。
  • 說學逗唱都難不倒的他們轉職能幹啥?
    那就轉職去做嘻哈歌手,去散發傳統精神和正能量!轉職方向僅供參考,切勿認真考慮。其實,相聲是我們的寶貴的傳統藝術,但很出名的相聲演員並不是很多,現在有很多新生代並優秀的相聲演員在這條藝術道路上艱難的向上行走,本周四晚21:20在湖北衛視、天津衛視《我為喜劇狂》有個舌尖的喜劇專場,顧名思義就是相聲專場。在那能看到很多很優秀的新生代相聲演員們,他們結合當下流行內容創新了相聲段子,相信今晚的包袱會讓我們捧腹大笑。
  • 人到中年再難就業,也要試試這幾個生意,寧願錢少也要算大帳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
  • 中年到底有多危機,才能不斷催生新段子
    剛看完最新一期脫口秀大會,沒提防又被呼蘭關於中年危機的段子擊中,感覺他每字每句都說到了中年人的心坎上。
  • 人到中年,不睡大覺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男人的中年危機,似乎又稱「男人四十症候群」。
  • 中年失業後就業難?不要慌,這3個創業項目不起眼,但收益可觀,能養家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
  • 中年失業的處境有多艱難?他們都懂!
    隨著某都市職場劇的熱播劇中充滿話題度的社會事件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與熱議而最近被討論得比較多的話題就是「中年失業的處境有多艱難
  • 中年危機是個完美的脫罪藉口
    也許領悟這個道理的那一天我們會放棄掙扎,宣布自己已經踏入中年危機。那一天我們會發現,中年危機是個完美的脫罪藉口,似乎可以為自己的所有弱處脫罪,為自己的所有無能開脫。那時候我們甚至會出現幻覺,幻想自己能躲在一個叫做「中年危機」的溫柔被窩裡,一睡不醒。但真的要就此停車嗎?
  • 來日第八年,38歲的我轉職到了谷歌日本,走了另一條路
    來到日本第8年,我38歲,第一次轉職就挑戰了世界級難度的Google。經過1年多的奮戰終於有了成果,在10月開始了我在日職涯的新篇章。雖然有很多事情不能講很詳細,還是想借著這個機會分享我的經驗給大家參考。回頭看自己的經驗,不能說有明確規劃,更不是走精英路線,只能說走了一條很不同的路。也因此我不想給大家一個錯誤的結論,好像只要有目標,努力就能夠進Google。
  • 人為什麼到了中年朋友就越來越少,甚至沒朋友?
    二、習慣化定型化了,人到中年,工作和生活己基本穩定了,這樣圈孑也穩定了,不再像年青人那樣去社交了,能交往到中年持續交往人數可想而知,少而精是中年人特點。中年人朋友少的好處:一、能獨處、會思考是人成熟標誌,人到中年開始從原來社交上對外拓展轉型到內心探索,懂自己、接納自己、愛自己是人生回歸自我必然需要。二、少而精的朋友才是去偽存真,經歷過歲月和事件考驗的朋友才是真正朋友,許多應酬的、表面的、功利的所謂朋友去了少了才是交朋友成熟之道。
  • 人到中年,這樣應對焦慮,讓生活上一個大臺階
    焦慮是人的一種普遍感受,特別是人到中年,焦慮日漸上升,脆弱得一塌糊塗。 人到中年,在工作上,相比職場年輕人來講,雖然在經驗、閱歷、人脈、職場情商等方面有較明顯優勢,但是體力,學習能力、等方面卻遜色很多。
  • 什麼是生命數字?
    今天帶你來了解什麼是生命密碼…生命密碼是2600年前,希臘的數學家,幾何之父_畢達哥拉斯發現的一種數字理論,它是通過每個人專屬的陽曆生日年月日八個數字了解自己的生命密碼,可能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個性、思考及行動,從而對自己生命有更積極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