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安全感怎麼辦?

2021-02-13 學習工作那些事

你的安全感來自於什麼?


說實話,這樣的文章,無論誰寫,八成都會以——我從小就是一個沒什麼安全感的人——作為開頭,巴拉巴拉。然後你們以為我這次會寫的不一樣嗎?

不,一樣的。


我大致是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的。


1、物質環境


畢業後,我也是從租房開始,而且是租單間,4年搬過5次家,老破小也住過。蟑螂,老鼠也見過。

但是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物質環境對我的影響不是很大。本身我對物質住宿條件的要求也不高,有張床,有洗漱的地方就夠了,大多數的時間反正也在辦公室。


該焦慮的時候焦慮,該不安的時候不安,但大多數時候,狀態沒有太大的波動,除了拍照好看點之外,並沒有像很多博主說的那樣,住在一個差的房子裡就低落,搬到好一點的房子裡就能變身,那是矯情。

PS:本來也只想有個可以睡覺的地方就好,但以後要爭取多拍優質的視頻給大家,所以還是決定租了現在這個房子。


這可能是因為自己不是物質環境的主人,所以跟周邊的環境會有隔閡,總覺得好也不是我的,壞的也與我無關。


為了跟物質環境的關聯度強一點,我會買上很多東西,把自己的空間,按照自己的想法儘可能地重新布排一遍,內心就會踏實很多。


總結下來,物質環境,「換」其實對安全感沒有太大的加持作用,更多的安全感是「擁有」給的。


2、人際關係


說實話,自己無法控制,就容易焦慮,自己搞不定就容易焦慮。

所以慢慢發現「自己很多事一個人能搞定」了。


但是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我們切實地需要一些高質量的社交關係——做為我們精神世界以及物質基礎的支撐。


但這是一種不完整的安全感,人際關係更像是一種必須品,作為社會人必備的東西。


所以,人際關係不應該歸到討論範圍之內,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它得有,但是它不夠。


最終回歸到安全感的問題上來,更多還是得在自己身上發力。


3、外表


超級大胖子是難以有安全感的。但是這不是說每個人都說大美女、大帥哥,這也不現實。


其實簡單點就是,收拾精神、乾淨自己,別看著邋遢。


因為外錶帶來的安全感,會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加持,它可能不會決定你很多大方向,但至少它能取悅自己,開開心心。


4、事業跟金錢


跟大多數人一樣,事業跟金錢同樣是我心裡排名最靠前的兩個方面,很重要,重要到我每天疲於奔命的主題都離不開事業跟金錢。


我知道之前有份調查報告說,收入到一定程度之後(具體數值我忘了),幸福感安全感就不會再上升了,於是很多所謂的成長專家,就扯什麼,重要的不是事業金錢,而是內心的平和。


但在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前,這些觀點非常不負責任,其實大部分人都沒辦法到達那個所謂的「一定程度」,而在這個程度之前,過度去追求什麼陶冶什麼薰陶,會讓你失去相應的抗風險能力。


畢竟在現實問題面前,內心平和救不了你。


從這個角度來看,焦慮是不應該完全排除的,每天焦躁不安地搞錢,能提升自身的安全感,這點不用質疑。


那問題解決了?當然也沒有。


比如早幾點買房的,甚至有了不止一套房的,即便每個月只有萬八千塊錢的收入,也可以獲得很滋潤。


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對於好幾年前就上車買房的人來說,手裡有小几百萬的存款其實並不出奇,雖然他家裡並不是特別富裕,但父母還算敢想敢做,大一就已給他買了第一套房產了。 


然後你發現了嗎?事業跟金錢在機遇面前,顯得非常單薄。


錯過的機遇,自身的背景,以及背景之下生成的性格...這些東西其實一直都在,就是在等待時機跳出來而已。


所以,說到最後,我發現了一件很值得嘗試的事情:


如果你討厭了一些數據化的、物質的目標,不妨試著把提高自己先做為提高安全感的一項方法,然後靜待機遇的來臨。

相關焦點

  • 缺乏安全感怎麼辦?6招快速提升安全感
    所以說,在北京,如果你想搞廢一個人,那就提供一個沒有經濟壓力、隨時可以上網看書吃飯的房子吧。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果要害一個人,讓一個人恐懼、沒有自信,就給他提供一個無須努力就可以獲得的安全感,這實在是太有效了。據我所知,很多父母親就是這麼幹的,相當有效。遠離那些讓你容易獲得安全感的事情!
  • 沒有自信該怎麼辦?
    自信對於一個人獲得成功、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獲取安全感至關重要。所以,自卑的人急不可耐地追求它就不難理解。
  • 【職場隨筆】歸屬感和安全感
    一行人中多數都是當時集團在中國的日籍管理層中間有一位精緻的中國籍中年女士是我司當時的集團人事總監她說了一句話,我印象尤深:希望大家任何時刻都能有「歸屬感」和「安全感」,歸屬感是你想呆在這兒安全感是你敢離開這兒當時年輕,對此話理解不深,似懂非懂;但說法新奇,便暗暗記了下來
  • 克服不安全感的方法
    這個道理其實蠻簡單,大多數「不安全感」,都是源於內心的,實際並沒有那麼可怕。你放膽讓自己完整的經歷幾次,就發現那些所謂的「不安全感」都是紙老虎,自己嚇自己。所以,小結一下,我面對自己的「不安全感」時,最有效的技巧組合就是:不逃避+轉移對「不安全點」的關注。
  • 舒老師解答:怎麼提高安全感、自我價值感
    仔細去觀察那個思想,你就會發現那個思想基本上都是讓你沒有安全感、不被認可或者是沒有價值感的。這是身體的層次,情感的層次怎麼做呢?你越多的體驗到正面的情感,你就越容易滿足這三個根本的需要。每天都問自己說,我如何能夠主動地、有意識地激發更多的正面感受,做什麼事情能夠讓我更容易體驗到快樂,體驗到寧靜。聞一朵花的香氣會讓我更加快樂嗎?
  • 如何應對職業中的不安全感
    最近發現,不安全感無法徹底擺脫,而且不安全感不全是壞事兒。一旦接受了這兩個設定(無法擺脫;不是壞事),剩下的就是利用。最後我想說,這種主動出擊、找權威書籍的方式,暫時安撫了我的職場不安全感,讓我找到問題、了解自己、學到知識、有了分享欲望。我們正在經歷的,很多前輩可能已經經歷過了,還總結了一些經驗教訓,聽聽這些總比聽不知道轉了幾手的信息或者被神化了的XX大法好一些。當然,或許這本書不適合你,沒有關係。
  • 上臺演講緊張怎麼辦
    許多人雖然害怕當眾說話,但是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在聽眾面前侃侃而談,因此對於演講者而言,演講過程就是與緊張怯場心理作鬥爭的過程,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上臺演講緊張怎麼辦
  • 陳穎:安全感讓我留了下來
    「森林裡的大樹因為根深才能葉茂,大海裡的浮萍因為無根才到處飄蕩,因為我的根在這,所以我有安全感。」 陳穎說。
  • 你的「安全感」餘額不足了.
    我記得疫情還沒開始時,他常在朋友圈曬自己的工作狀態:他總是告訴我,卡裡沒有錢,覺得自己隨時都會活不下去。在收支勉強平衡的情況下,能保證銀行卡的餘額不是負數,是他僅存的安全感了。他在沮喪過後,又像打了雞血一樣地回答我:「我現在每天各種渠道找客戶,天天幾乎24小時陪聊。」在那段時間裡,我看著他每天在各大社交軟體刷著各種設備信息。
  • 沒有幹勁怎麼辦?
    間歇性對任何事物都沒有興趣,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幹勁全無。
  • 職場「老好人」,不懂得拒絕怎麼辦?
    ●缺乏動力,缺乏安全感。當一個人過度依賴外界的時候,他不僅會喪失自我發展的動力,甚至因為自卑而缺乏安全感,進入如履薄冰的危險地帶,總是怕做錯事,也總怕得罪人。請你一定要明白,我們不為別人而活,更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只有當你擁有了自己的成績,才能活得越自信,走得越長遠。
  • 放棄3倍工資,我轉行選擇了有安全感的獸醫工作
    事實證明,狡兔三窟的做法確實很適合剛畢業的學生,畢竟,年輕很快就過去了,大家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世界上沒有後悔藥」、「要是年輕的時候怎麼樣就好了」。我這次轉行也不完全是看興趣,我也考察過寵物醫生的大概待遇,一般能有五年臨床經驗的醫師待遇至少是五位數月薪,而且是不斷升值的。相比較某些35歲就被辭退的工種,獸醫真的是一項特別讓人有安全感的工作。
  • 35歲即將失業怎麼辦?
    我萬萬沒有想到《找到你》這部電影中的焦慮會發生在我身上。做了媽媽之後,想顧家,也想工作,得到的消息卻是,我很可能會從原來的崗位上被換掉!和大部分人想像中「沒有文憑、沒有經驗」的模樣不同,我的履歷在生孩子之前堪稱優秀。在美國碩士畢業,選擇來到了上海,通過激烈的競爭,最後如願就職於一家國內知名的市場諮詢公司。
  • 有沒有在手機上做兼職賺錢的工作
    有沒有在手機上做兼職賺錢的工作樣的生活,想睡到什麼時候,就睡到什麼時候。
  • 感覺對未來很迷茫沒有目標怎麼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狀態,感覺對未來好迷茫,沒有目標,也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怎麼辦?想寫一篇萬金油的回答。考慮到我是一個形而上下不來的人。我希望包含:如何做抉擇?如何找到自己要做的事情?我不敢把話說大,畢竟我的人生不過開頭。我仍希望能用我目前所知嘗試敘述。A其實沒有意義的開頭。
  • 工作沒有挑戰性,怎麼辦?
    張大胖:(腦子裡快速過了一遍) 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實現業務需求,沒有遇到過什麼有挑戰性的技術問題啊!這樣的場景不知道你遇到過沒有? 其實很多人的日常工作都是完成業務需求,很少有機會讓你去創建高並發,高可靠,海量用戶這樣看起來挺有技術含量的系統,確實沒啥挑戰性。 這種工作做了一兩年,就會很熟練,就會覺得無聊,就會想著跳槽。跳到哪裡去呢?
  • 上班沒有事情做怎麼辦?那是你自己不想做事,別給自己找藉口
    很多朋友在入職之後,會發現自己沒什麼事情可做,發現自己好像很清閒,想要忙起來,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 沒有興趣怎麼辦?你可能只是缺乏勇氣 | 夜讀
    沒有遇到哪件事讓自己有強烈的衝動。 於是覺得自己很可悲又無用……該怎麼辦呢?在我看來,這事兒跟勇氣有關。你可能會說:「太雞湯了吧?興趣跟勇氣有什麼關係?」我們來分析一下。太多的青少年往往一直在學校裡忙於學習和考試,接觸的活動比較單一。很多課外活動,可能因為「不是正事」「耽誤學習」而不被重視,甚至取消。
  • 離開公司前,發現社保有幾個月沒有交,怎麼辦?
    離開公司之前,發現社保有幾個月沒有正常繳納,該怎麼辦?
  • 工作沒有動力怎麼辦?
    是不是覺得日子過得一點意思也沒有?如果是,那麼可以肯定,你已經輸掉了過去,甚至輸掉了現在。如果你不想連帶未來一起輸掉,那就想辦法改變吧,現在補救還來得及:很多人會因為選擇了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而歡欣鼓舞,可是沒多久,就變得垂頭喪氣,覺得自己對工作的興趣在下降。就像結婚久了,覺得沒有以前那樣愛自己的伴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