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隊伍裡,有一種領導。大家對他的描述是,人很好,品行很正,絕對是一個好人,但是總感覺不適合當領導。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們的身上,缺少了一種殺手本能。
何謂殺手本能,殺手本能是一種侵略性,一種好勝心,一種當仁不讓的傲慢,一種敢爭敢搶的兇狠。
如果領導幹部沒有侵略性,他就不會去奪取利益;沒有好勝心,他就不擅長捕捉機遇;不去爭不去搶,凡事謙讓,就不可能帶領隊伍發展壯大。
遠古時期,為了衣食著落,人人都練就了殺手本能。後來「倉廩實而知禮節」,野性基因逐漸淡化,加上儒家文化的浸潤(「君子無所爭,其爭也君子」),大家都變得溫和、謙讓、彬彬有禮,當今世上,不論是領導幹部,還是普通人,90%的人都失去了殺手本能。除非是被「逼上梁山」,否則不可能找回基因裡的野性。
三國劉備,初時以仁義立世。陶謙讓徐州,他再三謙讓。客居荊州時,又念及劉表恩情,不忍心進攻劉琮,荊州終落入曹操之手。赤壁之戰後,劉璋邀請劉備到益州發展,給了他很多幫助,算是待劉備不薄。但劉備知道,自己要想生存,唯有奪取劉璋的益州,如果依然不爭不搶,只有死路一條。他猶豫不決,龐統勸他說:兼併暗弱的劉璋,事成之後將他封為諸侯,對這個亂世來講,那就是做好事。(「兼弱攻昧,逆取順守,古人所貴,若事成之後,封之大國,何負於信?」)從謙虛禮讓轉變到恩將仇報,劉備終於扔掉顏面,當起了「殺手」。
領導幹部必須具備殺手本能。但這項素質應與品德無關。有殺手本能的,不一定就是壞人,正人君子同樣可以有殺手本能。領導者不能做溫馴的綿羊,要在合法合理的範圍內,做敢爭敢搶的獅子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