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人之所以成為人,是因為人有了社會性。啥是社會性呢?就是人需要和其他人一起搭夥生產和生活。為什麼不自己過呢?因為一個人的能力有限,而團隊協作、有組織的分工,會提升生產效率,從而提高物質生活的質量。
人的社會性,是人的第一屬性。人沒有社會性,就和動物沒有任何的區別了。
正是因為人有社會性,需要分工協作,就會出現一個新的要求,就是大家必須按照職責分工完成任務,然後還需要遵守組織內部的共同約定即紀律,甚至是服從組織制定的法律,信仰組織集體認可的宗教和神。
但是人這玩意兒,恰恰還有一個特性,就是作為動物的自然性。因為基因不同,每個人的對待同一個世界並不會是同一個夢,而是認知各不相同,有著很多的差異性。
可是,人啊又必須活著組織裡,集體裡,團隊裡,這就要求你不能按照你的本能來,由著你自己的性子來,而是要遵守組織的規矩、制度、風俗甚至共同道的準則。你符合組織的要求,組織就會給你認可,讓你在組織中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讓你是個公眾認可的有用的人,有價值的人;不符合組織的要求,玩個性,就會被組織拋棄,甚至落單活不下去。
咋辦?裝唄!忍著唄!
這個時候人的很多自己本能的欲望和想法就被壓抑住了,時間長久了,就壓進了人的潛意識。而當一個人成年後,他的潛意識裡的那些離經叛道或者不足為外人道或者不被人認可接納的東西就總會蠢蠢欲動,憋的難受。我們說這個時候,這個人的主客觀世界是不一致的,人就會不爽,甚至是莫名其妙的難受。難受實在壓不住了,就會體現在行為上,一般先是不安焦慮躁動,被不安焦慮躁動折騰久了,就會低落抑鬱,甚至嚴重到更為嚴重的精神問題。
在農業社會,組織的容忍度還是很高的,因為生產生活對協同的要求度不高。一個村子裡有個瘋子和精神病,其實不會對全村的生產有什麼影響;但是到了工業時代,分工越來越細,就像卓別林擰螺絲那個場景,每個人在組織中都要對其他人負責任。
這樣的情況下,組織的容忍度就會更低,不按套路來的人是堅決不能被允許的,會被視為異類;到了現在資訊時代和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的時代,人們把人的社會性搞得更加的立體而豐富,各種人應該做的事情,人應該完成的人的套路壓在我們的身上,搞的現在的人越來越壓抑,還不敢表達和釋放,所以人的本能的需要,自然性的表達就會變得特別的隱蔽和扭曲。
所以,人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你要當人,就要按照人的要求來,可是你又不樂意,才會各種難受。甚至不知道這些難受怎麼來的。很多人都會說:做個真實的自己真的好難。我們在關係中做的往往不是自己,而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孩子眼中好父母、愛人眼中的好愛人、領導眼中的好職工、國家眼中的好公民。
我們自己呢?在哪裡?有時候我們真的找不到自己,所以我們又恐慌又難受。
綜上所述,你看做自己多重要,做個真實的人多重要,做個能把個人的需要和組織需要相統一起來的人多難。社會越進步,對人的社會性的要求就會越高。我們編織了很多規則,最後成了我們精神和心理的枷鎖和牢籠。悲哉!
那麼寫到這裡,好多人肯定問我該怎麼辦?有沒有既可以當人,又可以做個精神心理健康的人,獲得幸福的通道呢?
答案就是:你能讀懂今天我寫的這些文字。因為看見,就點燃了一盞燈,照亮了你的路。
如果你還不明白,也可以加我微信,單獨問我。
更多交流可以加胖哥微信:wj81zh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