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做好人才甄選度過危機? |《2020全球選才趨勢》研究報告深度解讀未來人才甄選的十大趨勢

2021-02-13 法國裡昂商學院

報告中首次提到從選才成本到全僱傭周期成本的思維轉變——

「選才雙趨衝突」(Approach-approach Conflict);

零工人才的「貢獻滯後」(Contribution Hysteresis);

全新的背景調查與「數字身份(Digital Identity)」;

高潛人才的全新定義與「敬業度成本」(Engagement Cost);

人才供給閉環(Talent Acquisition Closed Loop);

集成選才模式(Integrated Talent Selection Mode);

高潛人才的「流動性約束」(Liquidity Constraint)與人才的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

「組織-人才社交網絡」(Organization—Talent Social Network);

人才估值調整機制(Talent 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TVAM)以及標準崗位(Standard-skilled Position)到超級崗位(Super-skilled Position)的進化。

並首次將暈輪效應(Halo Effect)、比例原則 (Proportionality)、行為轉化(Behavior Transformation)、知識轉移(Knowledge Transfer)、心理防禦機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邦尼人力資源定律(Bonnie's Law of Human Resources)、多媒體技術選才的全面模擬(Total Talent Selection’s Simulation by Multimedia Technology)、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路西法效應(The Lucifer Effect)、人才分析成熟度模型(Talent Analytics Maturity Model)、弗林效應(Flynn Effect)等理論、技術與人才甄選相結合,以獨到的視角和創造性的思維,結合十餘個全新模型和框架,開啟人力資源行業當今商業環境下的宏偉篇章。

相關焦點

  • 【人才評鑑119】測評報告如何解讀?
    圖片來自Talent Q我們以Talent Q報告來說,Talent Q報告分為特質剖像、團隊剖像、領導力偏離因素、潛力報告、發展剖像和反饋報告。這麼多因素,我重點關注啥,如果是人才儲備和人才篩選的話,我建議你主要關注特質剖像和潛力報告。
  • 深度筆記 如何高效的選對人?
    如果要做好招聘,首先有5個問題是我們HR自己要先問自己的: HR在做人員招聘甄選的時候,想處理好以上5個問題,必須先處理好以下5點:崗位出來之後,到底要用什麼樣的標準評估人才,標準中的哪些標準是硬性的,哪些是軟性的,HR清楚嗎?
  • 人才盤點的關鍵方法與繼任計劃實踐: 打造企業人才的「聚寶盆」
    >• 案例:A公司如何制定其人才地圖• 第二輪刻意練習:擬定本公司的人才地圖制定計劃模塊三  明確人才標準,為人才做全方位畫像• 方法論回顧:人才標準制定的流程、工具、案例及常見誤區• 案例:A公司關鍵崗位的人才標準制定過程拆解• 第三輪刻意練習:以小組為單元,挑選戰略性崗位(如總經理、技術骨幹或部門經理
  • T型人才、π型人才和三個支撐,你屬於哪一種?
    什麼是T型人才?很直觀,T上面的「—」就是指我們的知識面要足夠廣,見識要足夠多,經歷要足夠豐富;T下面的「I」就是指我們需要在某一個領域專得足夠深、看得足夠細、研究得足夠透。這是我們國家一直大力提倡的人才模型。
  • 2020全行業薪酬調查報告,很實用,值得收藏!
    HR可以參考薪酬報告中的行業市場薪酬整體定位、職能序列市場薪酬比較、市場薪酬構成這三部分信息,確定企業相應職位等級的薪酬水平,更好的進行薪酬管理。今天給大家分享福利是《2020全行業薪酬報告合集》,精選全行業、地區薪酬報告,拿來即用!
  • 阿里巴巴人才盤點為什麼做的這麼牛?(萬字詳細解讀)
    第三種,建立領導力模型,它適用於中高管管理人才,是牽引企業未來發展的核心力量的一個標準的模型,所以這三種模型是通常在建模時候的三個可以入手的方向。很多同學會問為什麼我們的企業裡面是有勝任力模型的,但是覺得落地很難或者是落地很空,勝任力模型建好就變成了一紙文件就放在那裡也沒有用,其實有一個很核心的元素。
  • MQDC通過應用性研究,服務未來生活趨勢
    2020年7月16日,MQDC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企業將繼續專注於研究,並將其應用到旗下投資組合的24個項目,總金額將超過3,000億泰銖。MQDC將在Bangna-Trat KM7,建立一個價值1,250億泰銖的繁榮新中心——The Forestias (芳林城市),以恢復人們對泰國公共衛生和經濟基本面的信心,並吸引外國投資者。
  •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你準備好了嗎?
    如果你對此很有自信,恭喜你,你是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如果你的答案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恭喜你,從現在開始你可以預備你的生活,讓自己成為未來在等待的人才。記得2017年給一群媽媽上青少年溝通課,其中有位媽媽問我,「老師,我的小孩總是不做功課,總是教不會,我該如何與他溝通?」我問她,你的擔心是什麼?她回答,「怕功課跟不上同學。」
  • 人力資源外包未來的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發揮的重要作用,而人力資源外包則是提高專業度的渠道之一。
  • 三招突破-民營企業人才經營困局
    企業不同階段需要有不同的人才。 創業初期活下去是第一位的。所以產品和營銷是核心,需要這方面人才,不要去搞什麼太多的管理,你的制度叫易少不易多,易精不易寬。舉個例子,海爾的趙睿敏,在剛開始管理青島冰箱廠的時候,他發布的第一個制度是嚴禁隨地大小便,因為當時那整個生產車間工人素質不高。所以剛開始就記住了,不要急著去搞很多的條例,你的公司能活五年,才算過了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需要去搞業績 搞利潤 搞市場,讓員工放開手去幹。
  • 三菱、村田、優衣庫…日本企業研究匯總(1)
    日經中文網匯總了剖析日本企業的連載文章,為您仔細講述它們的故事。  三 菱         日本三菱集團在2020年迎來了創業150周年。其強大的秘密在於連原材料和生產設備都自主生產的「自給自足」、以及對未來所需技術的「預判力」。
  • T型人才
    最早聽說T型人才這個概念,還是在2016年開始使用《路上讀書》這個APP,這個讀書項目的宗旨是打造T型人才。
  • 2020高管發展趨勢 | 成為擁抱變革的CFO
    第五版《2020年高管發展八大趨勢》探討了多種嶄新的領導形式,將變革融入到了企業的各個層級。Global leadership is answering the call of a world that is demanding change.
  • 卓越好文 | 人才不是組織的核心競爭力,人才梯隊的力量才是!
    ▪ 來源:人才不是組織的核心競爭力,人才梯隊的力量才是!
  • 人才「九宮格」
    1.摸清人才發展現狀。通過這種直觀的分布,可以清晰地了解公司是否有充分的人才儲備和現狀,明確人才隊伍的優勢和不足,掌握未來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如何去培養和任用人才。   2.發掘高潛人才。高潛人才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對於企業的中高層管理崗位以及基層的關鍵崗位,都需要建立相應的繼任計劃和後備計劃。通過這樣的分析,可以找到組織的高潛力人才。
  • T12人才測評
    作為企業管理者和資深職場HR,在選人和用人的時候,會面臨很多問題:校招時:簡歷量大,篩選時間長,又因為招到不合適的人導致人才流失率高;管理中:人崗錯位,導致工作效率低下;.招聘難題,T12人才測評系統幫您一一解決。
  • 渣打銀行 Line Manager 人才梯隊培養
    渣打銀行在全國近30個城市擁有超過100家營業網點,擁有員工超過6000人,渣打銀行成就如此輝煌業績的關鍵正是人才。注重人才、多元與包容的精神,秉持「一心做好,始終如一(Here for good)」的文化價值理念,為客戶提供極致的服務和價值,是這家百年老店基業長青的魅力源頭。
  • 奈飛:寧招最合適的人才,不招最優秀的人才 | GHR智庫黃金120秒
    對於奈飛而言,與谷歌競爭人才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谷歌總是會投入大部分精力去招最聰明、最優秀的人才,然後讓整個公司處於一種「高濃度人才」的氛圍中,這一點也是今日頭條的張一鳴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 但奈飛主張的不一樣在於,他們認為,對於企業最重要的不是最優秀的人才聚集,而是擁有合適技能和經驗且不同的人在一起合作做好屬於自己的那部分。 就像前段時間張一鳴批評公司HR在寫JD時將大量高標準堆砌,本質就是一種偷懶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