鮪魚25歲就買房!「14歲打工賺錢」變富婆

2021-02-09 幸運蜜桔娛樂

記者林彥君/專訪

25歲鮪魚(徐瑋吟)2010年出道,主持外景《愛玩客》及電競節目《Game什麼東西》,她從小就個性獨立,爸媽的家庭教育讓她養成高EQ,及成熟的金錢觀念,她為了強迫自己存錢,在25歲決定擁有自己的家,「買房子來控制我花錢的狀態。」

鮪魚從小就養成良好的金錢觀念。(圖/翻攝自Facebook/徐瑋吟鮪魚)

鮪魚的爸爸10年前是到大陸工作的臺商,約每3、4個月才會回家一趟,因為爸爸沒有完整經歷她的成長過程,每次回家都覺得鮪魚變了,父女因此常有口角,鮪魚不好意思地說:「我媽不會打我,但我跟我爸打架,打到叫警察還送醫院,那是我小時候最叛逆的事,其實當時原因沒有什麼,就是爸爸當時個性比較火爆,有什麼就說,所以我回嘴。」

鮪魚對人生很有想法。(圖/記者張一中攝)

不過有了那次經驗,鮪魚訓練自己的高情商,說出口前讓自己忍下來,不影響家庭關係,孝順的她曾一年包7次紅包給家人,如父親節、母親節、三節禮金及父母的生日。現在的她還是和爸媽同住,因媽媽擔心她出嫁後更少機會見面,所以希望鮪魚決定在結婚前不搬家,認為能和父母同住非常幸福,有吃有喝,若撒嬌爸媽還會開車接送她。

鮪魚25歲已有房。(圖/翻攝自Facebook/徐瑋吟鮪魚)

父母給她的家庭教育,讓鮪魚從小就有金錢觀念,她在14歲就經營網拍賣發片賺零用錢,之後當外拍模特兒,接著進入演藝圈,「爸媽時不時會在耳邊提醒我要理財,我爸看到我買東西就叮嚀我存錢,想想這2、3年我買了很多好東西給自己,是該強迫自己存錢了!」

她在接外拍時就已決定不跟爸媽要錢,笑說:「我最叛逆就是國中,當時很有骨氣和爸媽說我要一支iPhone,所以我上高一就換iPhone,我從換手機那天之後,除了學費都是花自己的,所以在剛進演藝圈時把老本都花完了,所以拼命賺錢。」

鮪魚到各地出外景。(圖/翻攝自Facebook/徐瑋吟鮪魚)

鮪魚成熟的思想也影響她選擇另一半的條件,鮪魚曾交過大她12歲的男友,經濟獨立是她注重的,「兩個人在一起跟一個人的快樂是一樣的話,那我會選擇讓自己一個人。」她和圈內好友小鍾認識8年,視小鍾為哥哥,透露有時候遇到感情的事不懂,就會詢問小鐘的意見,至於和小鐘有沒有機會?鮪魚強調,彼此是交心的好朋友,「我們相差24歲,他可以生我了!」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她從一個富婆到72歲出獄掃廁所,74歲再次創業現資產過億
    因為投機倒把,走私40多輛汽車,搞假摩託車等生意,數額巨大,被判死刑,後來到最高法院複議死刑的時候,改為死緩,兩年後執行。後來由於兩年來表現好改為無期徒刑,此時他的老公和保姆住在了一起,她10歲的女兒等她等到16歲,因為伯伯說她媽媽不可能出來了,於是女兒自殺了。
  • 27歲沒存款、無社交、不買房.低欲望人生,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無論物價如何降低,消費無法得到刺激經濟沒有明顯增長銀行信貸利率一再調低而30歲前購房人數依然逐年下降年輕人對於買車幾乎沒有興趣奢侈品消費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因陋就簡對此,網友表示擔憂這也許是不久以後的中國社會狀態不婚、不生、不買房是很多
  • 18歲和25歲之間有什麼區別?
    關於人生18歲裝逼會覺得很牛逼,25歲才會覺得牛逼才是最好的裝逼。18歲以為幹什麼都很容易,25歲覺得有的幹就不錯了。18歲,天不怕地不怕,敢愛敢恨。25歲,只想站在原地,保持現狀,安穩度日,喜歡不想說,討厭懶得說。18歲的時候,覺得一切都是希望,未來有很多可能。
  • 50歲富婆招男司機,包吃包住月薪20萬,但提出的四個條件讓男人尷尬
    每天的工作就是給富婆開車,做她的專業司機就可以有月薪過萬的工資,我想這樣的一個工作可能有很多人都想要擁有吧。50歲富婆招男司機,包吃包住月薪20萬,提出的四個條件讓男人尷尬!徐女士今年50歲了,因為自己是做生意的所以就賺了不少的錢,在她的名下有很多的豪車,其中又一款就是勞斯萊斯幻影,這款車子在我國的售價為700萬,豪車有了,於是她就想要給自己找一個司機,負責為她開車,但是想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司機可以說是非常有難度的,因為徐女士招男司機有四個條件,工作待遇包吃包住月薪有十萬,但是卻沒有人敢應聘,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50歲不想繼續打工了,可以選擇做這3種小生意,時間自由賺錢多
    沒人喜歡打工,任何年齡段都一樣。那就不打工了唄!不妨試試這3種小生意,成本低賺錢多,而且輕鬆自在,非常適合50歲左右的人群。01、地攤小吃來,算個帳先:1塊錢米粉,雞蛋1個5毛,油幾滴再5毛,過火一炒,起鍋,就是一盤炒米粉,賣出去,10塊!成本2塊,賣10塊,5倍。就算你要除去人工、煤氣、設備等,照樣很賺,對吧。
  • 美國天才少年10歲造炸彈,14歲造核反應堆,歐巴馬都驚動了
    通常這樣的群體具備很高的天賦,只要感興趣的東西就會拼命的進行鑽研,並得到顯著的成果,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美國天才少年就是如此,10歲會造炸彈了,到了14歲連核反應堆都能造出來,連美國總統都驚動了。
  • 【樂業上海•職立方】臺灣暖心短片,致25歲的你:一無是處的25歲,誰沒有過?
    第二份求職簡歷,B先生,年輕,25歲。工作經歷豐富。做過美容汽車的洗車員「三萬二(臺幣),偏高,她才剛畢業。」「他到33歲的時候,實際上沒有什么正職工作?」還有人則回憶起初入職場的經歷,「我26歲時,面試我的那個主管可能也沒想到,我現在會是這樣。」
  • 這個傍富婆的故事,三觀可以不要了
    在這個人人追求KPI的年代沒點真本事,想要走上人生巔峰著實困難。如何成為拉丁情人 How to Be a Latin Lover馬克西莫(歐赫尼奧·德爾維斯 飾)就是這樣一個靠肉體賺錢可這一過就是25年,小鮮肉也慢慢的熬成了老臘肉。自然魅力也就慢慢消失。
  • 漲姿勢致將要25歲還一無是處的你
    但是看起來不怎麼樣的25歲,真的一無是處嗎?25歲還一事無成有多可怕?這個時候的大部分普通年輕人,可能都沒有什麼金光閃閃的學歷和驚心動魄的經歷,都是不怎麼樣的25歲。當HR和企業高管在看你簡歷的時候都在想些什麼呢?臺灣104基金會發起了這項「Be A Giver」的社會運動,呼籲給年輕人更多一些機會。
  • 有些人25歲就死了,只是到75歲才埋葬!
    導致,很多人才二十幾歲,卻已經過上了老年人的保守生活,急著買房、買車、有一份穩定的工作。那麼,如何才能夠把人生活得精彩得讓人羨慕?我這邊有幾個建議,大家不妨試試。↑↑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如果你30歲還未賺到100
  • 致25歲還在南藝街邊嗑瓜子的你
    「學歷不夠,沒經驗,一直跳槽」,反正你沒有機會看起來不怎麼樣的25歲,真的一無是處嗎?臺灣104希望基金會針對臺灣年輕人不好找工作的現狀,開展了一個叫"Be A Giver"的社會運動。他們找來了各行各業能夠指點江山大佬們,面對幾份匿名的簡歷進行評價。
  • 誰給25歲的李安一個機會?
    引言:前兩天,大大看到一個公益廣告,大抵是針對現在臺灣年輕人不好找工作,然後讓企業主身邊的親人朋友簡歷來「換位思考」,體會下被人拒之門外的感受,每個人都會經歷「25
  • 醒醒吧,你35歲之後還能打工嗎?
    以前我說過這個問題,所謂職場上的35歲大關,主要不是公司和老闆怎麼著,關鍵是你自己怎麼著。我也見過很多35歲以上的人越混越好的,按照他們的技能、經驗、智商和情商,以及各種積累和資源,不管是跳槽還是自己創業,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其實不管職場還是商場,或者是人生,都是一個道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 頭像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本期主題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只有舉手的人才能在樹上摘果子,只有地上有錢的人才能在地上摘撿著。我們只賣登山票,我們只能保證您買票後可以去登山,你能否登上山頂,取決於你是否堅持!任何事都一樣,賺錢也是一樣的,選擇很重要,選擇之後的努力更重要!有了你的執行力和你的堅持,你就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 13歲輟學打工,40歲創業,80歲身家5300億成世界首富!
    當時,年幼的奧特加激動得滿臉通紅,他想保護母親的尊嚴,心中只剩下一個念頭:我一定要多賺錢!後來,奧特加回憶:「當時的對話,我聽得非常清楚,我告訴自己,我一定要賺很多錢,絕對不讓這種事再發生在媽媽身上!」這件事發生後不久,奧特加就輟學了,13歲的他跑去一家專門給富人製作襯衫的高檔裁縫鋪當學徒。
  • 英31歲前麥當勞員工建立成人網站,不到兩年狂賺1億,逆襲成富婆
    據5月29日《每日郵報》報導,31歲的麥當勞前員工切爾西·弗格森(Chelsea Ferguson)開設了一家成人網站,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賺了1200萬英鎊(約1億RMB),逆襲成為億萬富婆,令人震驚。
  • 【原創】我患上了35歲憂慮症
    最近,我患上了一種叫做35歲憂慮症的病,病的起因是在看完一篇關於35歲後就要失業的文章。這篇文章是在朋友圈裡看見的,當時就是很隨意的點擊進去。看完之後,心裡就沒有那麼輕鬆了。文章講的是你現在25歲,工作很容易找到。但,10年之後你又有什麼能力去和那些剛畢業的「狼崽子們」競爭。論體力,論精力,論拼勁都遠不及他們。
  • 20多歲的年輕人想去日本工作該怎麼選擇
    在河南豫和遇到的諮詢者當中,有非常多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想去日本工作,甚至有大學還沒畢業就已經在為將來去日本工作而做準備。
  • 看看在日本打工3年的小夥兒有何感想,僅供參考~
    有個同事剛好從日本打工回來,我就諮詢了一些日本打工怎麼樣,感覺還不錯,就有了初步的認識。那一年自己家也發生了一些事情,心情也受到了一些影響;自己感覺年齡很大了,面臨著結婚、以後生活的方式的抉擇等問題,就開始考慮出國來日本的事情。當時自己了解了一下,去日本有一年的、三年的,三年的工作,女的工作多,容易出國,男的話有技術也可以出國,比如建築、電焊等。